民航局发布《深圳无人机管理办法(暂行)》明确空域申报流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1月20日讯(记者董家朋)11月16日,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网站发布《深圳地区无人机飞行管理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为19日即将上线的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提供了政策依据。

办法划定了在深圳市试点的区域范围,基于空机重量和最大起飞重量,将无人机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大型五类。办法规定,物流、快递企业收寄无人机及重要零部件,应当登记物品和收件人、寄件人的资料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报备。

办法对无人机驾驶员有明确的年龄要求:轻型无人机驾驶员应当年满8周岁,未满14周岁应当有成年人现场监护;小型无人机驾驶员应当年满16周岁;中型、大型无人机驾驶员应当年满18周岁。独立操作的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其驾驶员应当取得安全操作执照。办法要求,无人机驾驶员应当接受民航深圳监管局、深圳市公安机关以及军航飞行管制部门进行的身份和资质查验。

办法明确了在深圳试点区域内的微型无人机禁飞空域和轻型无人机管控空域。进入空中禁区、空中危险区、空中限制区(飞行训练使用的空中限制区除外)等七种通航飞行任务,需要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办理任务申请和审批手续。

微型无人机在禁止飞行空域外飞行,无需申请飞行计划。轻型无人机在适飞空域内、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150千克的植保无人机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农林牧区域内飞行,无需申请飞行计划,但需实时向综合监管平台报备飞行计划和动态信息。

微型无人机在禁止空域内和轻型无人机在管控空域内飞行,必须先取得空域使用许可。飞行计划申请应当在拟飞行前1天15时通过综合监管平台提出飞行申请,军航飞行管制部门应当在飞行前1天21时前予以答复,并分发给公安机关和民航管理部门,获准飞行的用户必须主动向综合监管平台报送无人机的位置和动态信息。

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飞行计划申请。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开展飞行活动,必须先取得空域使用许可。飞行计划申请应当在拟飞行前1天15时前通过综合综合监管平台向军航飞行管制部门提出;军航飞行管制部门应当在拟飞行前1天21时前予以答复,并分发给公安机关和民航管理部门,获准飞行的用户必须主动向综合监管平台报送无人机的位置和动态信息。

执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或者其他紧急任务的无人机飞行,可获得优先办理,最快速度可以在起飞前30分钟前报批,并于起飞前10分钟获得批复。

飞行计划申请内容通常包括:组织该次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飞行任务性质、无人机类型、架数、通信联络方法、起飞、降落和备降机场(场地)、预计飞行开始、结束时刻;飞行航线、高度、速度和范围,进出空域方法、遥控、遥测、信息传输频率、导航方式,人工介入操控程度,智能自主控制程度、安装二次雷达应答机的,注明二次雷达应答机代码申请、应急处置程序、其他特殊保障要求。

飞行计划获批的用户,应当在无人机起飞1小时前向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报告计划开飞时刻和简要准备情况,经放飞许可方可飞行;飞行中实时掌握无人机飞行动态,保持与军航飞行管制部门通信联络畅通;飞行结束后,及时报告飞行实施情况。

以下为办法全文:

深圳地区无人机飞行管理实施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深圳地区无人机飞行活动,引导从事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合法飞行,提高飞行管理效率,维护飞行秩序,确保空防和军民航飞行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深圳地区试点区域:

以深圳市行政管辖区为主,具体范围:

N22.77807E113.6376-N22.8362379E113.87257-N22.8133247E113.9725456-N22.764957E114.0364036-N22.7905385E114.2095757-N22.8093102E114.3315926-N22.8071236E114.436718-N22.6963889E114.5983333-N22.5052778E114.6538889-N22.425E114.5066667-N22.5836848E114.402557-N22.5481653E114.2460018-N22.5468966E114.1677243-N22.4059963E113.8422543十四点连线范围内。

第三条无人机飞行管理应当坚持安全为要,降低飞行活动风险;坚持需求牵引,适应行业创新发展;坚持分类施策,统筹资源配置利用;坚持齐抓共管,形成严密管控格局。

第四条无人机是指机上没有驾驶员进行操作的遥控驾驶航空器和自主航空器。

第二章无人机系统

第六条无人机分为国家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是指用于民用航空活动的无人机;国家无人机,指用于民用无人机之外的无人机,包括用于执行军事、海关、警察飞行任务的无人机。

根据运行风险大小,民用无人机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大型。其中:

微型无人机,是指空机重量小于0.25千克,具备高度保持或者位置保持飞行功能,设计性能同时满足飞行真高不超过50米、最大平飞速度不超过40千米/小时、无线电发射设备符合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的遥控驾驶航空器。

轻型无人机,是指同时满足空机重量不超过4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7千克,最大平飞速度不超过100千米/小时,具备符合空域管理要求的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监视能力的遥控驾驶航空器,但不包括微型无人机。

小型无人机,是指空机重量不超过15千克或者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25千克的遥控航空器或者自主航空器,但不包括微型、轻型无人机。

中型无人机,是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5千克不超过150千克,且空机重量超过15千克的遥控航空器或者自主航空器。

大型无人机,是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50千克的遥控航空器或者自主航空器。

除微型无人机以外的民用无人机,应当按照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规定具备唯一产品编码。

微型、轻型、小型无人机投放市场前,应当经依法设立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投放市场后,发现存在缺陷的,其生产者、进口商应当依法实施召回。

物流、寄递企业在收寄民用无人机以及发动机、控制芯片等重要零部件时,应当登记交寄物品以及寄件人和收件人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地址等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报备。

第九条民用无人机登记管理包括实名注册登记、国籍登记。

除微型无人机以外的民用无人机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实名注册登记,根据无人机有关管理规则进行国籍登记。

民用无人机登记信息发生变化时,其所有人应当及时变更;发生遗失、被盗、报废时,应当及时申请注销。

第十条使用民用无人机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民航地区管理局申请并取得经营许可。

第十一条民用无人机生产者应当在微型、轻型无人机的外包装,按照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要求显著标明守法运行说明和防范风险提示,在机体标注无人机类型。

第十二条从事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飞行活动和利用轻型无人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管理部门规定投保第三者责任险。

第三章无人机驾驶员管理

第十五条轻型无人机驾驶员应当年满8周岁,未满14周岁应当有成年人现场监护;小型无人机驾驶员应当年满16周岁;中型、大型无人机驾驶员应当年满18周岁。

第十六条操作微型无人机的人员需掌握运行守法要求。

驾驶轻型无人机在相应适飞空域飞行,需掌握运行守法要求和风险警示,熟悉操作说明;超出适飞空域飞行,需参加安全操作培训的理论培训部分,并通过考试取得理论培训合格证。

独立操作的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其驾驶员应当取得安全操作执照。

分布式操作的无人机系统或者集群,其操作者个人无需取得安全操作执照,组织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以及管理体系应当接受安全审查并取得安全操作合格证。

第十七条无人机驾驶员应当接受民航深圳监管局、深圳市公安机关以及军航飞行管制部门进行的身份和资质查验。

第十八条无人机驾驶员受到酒精类饮料、麻醉剂或者其他药物的影响,损其工作能力的,不得驾驶无人机。

因故意犯罪曾经受到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中型、大型无人机驾驶员。

第四章飞行空域

第十九条无人机飞行空域划设应当遵循统筹配置、灵活使用、安全高效原则,充分考虑国家安全、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科学区分不同类型无人机飞行特点,以隔离运行为主、兼顾部分融合飞行需求。飞行空域应当明确水平、垂直范围和使用时限。

第二十条未经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批准,微型无人机禁止在以下空域飞行:

(一)真高50米以上空域;

(二)空中禁区以及周边2000米范围;

(三)空中危险区以及周边1000米范围;

(四)机场、临时起降点围界内以及周边3000米范围的上方;

(五)国界线或者实际控制线到我方一侧3000米、香港边境线至深圳一侧100米范围的上方;

(六)军事禁区以及周边500米范围的上方,军事管理区、设区的市级(含)以上党政机关、监管场所以及周边200米范围的上方;

(七)卫星地面站(含测控、测距、接收、导航站)等需要电磁环境特殊保护的设施以及周边1000米范围的上方,气象雷达站以及周边500米范围的上方;

(八)军工重要科研、生产、试验、存储设施保护区以及周边500米范围的上方,实施一、二级实物保护的核设施控制区,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和储备可燃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以及周边100米范围的上方,发电厂、变电站、加油站和大型车站、码头、港口、大型活动现场以及周边50米范围的上方,高速铁路以及两侧100米范围的上方,普通铁路和国道、省道以及两侧50米范围的上方;

(九)军航超低空飞行空域。

第二十一条划设以下空域为轻型无人机管控空域:

(一)真高120米以上空域;

(二)空中禁区以及周边5000米范围;

(三)空中危险区以及周边2000米范围;

(四)军用机场净空保护区,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水平投影范围的上方;

(五)有人驾驶航空器和大型无人机临时起降点以及周边3000米范围的上方;

(六)国界线或者实际控制线到我方一侧5000米范围的上方,香港边境线至深圳一侧500米范围的上方;

(七)军事禁区以及周边2000米范围的上方,军事管理区、设区的市级(含)以上党政机关、监管场所以及周边500米范围的上方;

(八)卫星地面站(含测控、测距、接收、导航站)等需要电磁环境特殊保护的设施以及周边2000米范围的上方,气象雷达站以及周边1000米范围的上方;

(九)军工重要科研、生产、试验、存储设施保护区以及周边1000米范围的上方,实施一、二级实物保护的核设施控制区及周边200米范围的上方,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和储备可燃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以及周边150米范围的上方,发电厂、变电站、加油站和中大型车站、码头、港口、大型活动现场以及周边100米范围的上方,高速铁路以及两侧200米范围的上方,普通铁路以及两侧100米范围的上方,高速公路以及两侧50米范围上方;

(十)军航低空、超低空飞行空域;

(十一)深圳市人民政府会同南部战区空军确定的管控空域。

未经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批准,轻型无人机禁止在上述管控空域飞行。管控空域外,无特殊情况均划设为轻型无人机适飞空域。

植保无人机适飞空域,位于轻型无人机适飞空域内,真高不超过30米,且在深圳市政府明确的农林牧区域上方。

第二十二条每年5月31日、11月30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汇总各方需求向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提出轻型无人机管控空域划设申请;6月30日、12月31日前,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予以批复,并通报民航中南地区空管局。

临时关闭部分轻型无人机适飞空域,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进行审批,并通报民航中南地区空管局。临时关闭期限通常不超过72小时,关闭生效时刻24小时前发布。遇有重大活动和紧急突发情况时,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根据需要可以临时关闭部分轻型无人机适飞空域,生效时刻前1小时发布。

第二十三条无人机执行以下七种通用航空任务飞行,应当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办理任务申请和审批手续:

(一)进出我国陆地国界线或者外籍无人机飞入我国领空的;

(二)穿越台湾海峡两岸飞行情报区分界线和飞入香港、澳门地区的;

(三)进出香港边境线或者越过我国海上飞行情报区的;

(四)进入空中禁区、空中危险区、空中限制区(飞行训练使用的空中限制区除外)的;

(五)从事涉及军事设施航空摄影或者遥感物探的,以及涉及重要政治、经济目标和地理信息资源航空摄影或者遥感物探的;

(六)从事跨越国边境航空摄影、遥感物探等情况的;

(七)外籍无人机或者由外籍人员驾驶我国无人机使用未对外开放的机场、空域、航线的;

符合上款规定的微型无人机在禁止飞行空域外、轻型无人机在其适飞空域内飞行,不需办理任务申请和审批手续。

第五章空域申请

第二十四条任务审批类。无人机作业单位和个人在取得任务审批许可后,在飞行实施5个工作日前向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进行空域申报。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综合民航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意见后,应当在飞行实施2个工作日前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单位或者个人。

非任务审批类。除微型无人机在禁止飞行空域外、轻型无人机在适飞空域内,无人机作业单位和个人应在飞行实施5个工作日前向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进行空域申报。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综合民航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意见后,应当在飞行实施2个工作日前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单位或者个人。

第二十五条飞行空域申请内容通常包括:

(一)组织该次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

(二)飞行任务性质;

(三)无人机类型、架数;

(四)起飞、降落和备降机场(场地);

(六)飞行空域、航线及飞行高度;

(七)飞行空域性质;

(八)其他特殊保障要求。

有特殊要求的,应当提交有效任务批准文件和必要资质证明。

第二十六条隔离空域划设。无人机通常与有人驾驶航空器隔离运行,划设隔离空域,并保持一定间隔。微型无人机禁止飞行空域外的空域、轻型无人机适飞空域不影响隔离空域和有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空域的划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不划设隔离空域:

(一)根据任务或者飞行课目需要,国家无人机与有人驾驶航空器在同一空域或者同一机场内的飞行;

(二)经过充分安全认证的大型无人机飞行;

(三)中型无人机不超过真高300米飞行和经过充分安全认证的中型无人机其他飞行;

(四)具备符合空域管理要求的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监视能力的小型无人机,在轻型无人机适飞空域及上方不超过真高300米飞行;

(五)轻型无人机在适飞空域上方不超过真高300米飞行。

真高300米以下的隔离空域与其他空域间隔,应当低于现行空域间隔;跨越真高300米及以上的隔离空域间隔与其他空域间隔,应当不低于现行空域间隔。

隔离空域申请,由申请人在拟使用隔离空域5个工作日前,向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提出;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应当在拟使用隔离空域2个工作日前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单位或者个人。

无人机隔离空域的使用期限,应当根据飞行的性质和需要确定,通常不得超过12个月。

因飞行任务需要延长隔离空域使用期限的,应当报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同意。

隔离空域飞行活动全部结束后,空域申请人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飞行管制部门,其申请划设的隔离空域即行撤销。

已划设的隔离空域,经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同意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也可以使用。

第六章飞行运行

第二十七条无人机生产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试点区域内除微型无人机以外的民用无人机能按要求接入综合监管平台,并协助有关部门对无人机进行管控。接入综合监管平台的无人机飞行,应自动向平台报送飞行动态信息及识别、产品、登记、驾驶员等监管信息。民用无人机飞行动态信息与军航飞行管制部门、公安机关共享。

第二十八条从事需经批准的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飞行前,应当向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提出飞行计划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九条微型、轻型无人机飞行计划申请。微型无人机在禁止空域内和轻型无人机在管控空域内飞行,必须先取得空域使用许可。飞行计划申请应当在拟飞行前1天15时通过综合监管平台提出飞行申请,军航飞行管制部门应当在飞行前1天21时前予以答复,并分发给公安机关和民航管理部门,获准飞行的用户必须主动向综合监管平台报送无人机的位置和动态信息。

第三十条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飞行计划申请。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开展飞行活动,必须先取得空域使用许可。飞行计划申请应当在拟飞行前1天15时前通过综合综合监管平台向军航飞行管制部门提出;军航飞行管制部门应当在拟飞行前1天21时前予以答复,并分发给公安机关和民航管理部门,获准飞行的用户必须主动向综合监管平台报送无人机的位置和动态信息。

第三十一条使用无人机执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或者其他紧急任务的,可于计划起飞前30分钟通过综合监管平台向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同时提出飞行计划和空域使用申请,飞行管制部门应当优先快速办理,通常于起飞前10分钟前批复,并分发给公安机关和民航管理部门,获准飞行的用户必须主动向综合监管平台报送无人机的位置和动态信息。

第三十二条飞行计划申请内容通常包括:

(四)通信联络方法;

(五)起飞、降落和备降机场(场地);

(六)预计飞行开始、结束时刻;

(七)飞行航线、高度、速度和范围,进出空域方法;

(八)遥控、遥测、信息传输频率;

(九)导航方式,人工介入操控程度,智能自主控制程度;

(十)安装二次雷达应答机的,注明二次雷达应答机代码申请;

(十一)应急处置程序;

(十二)其他特殊保障要求。

第三十三条申请并获得批准的无人机飞行计划,组织该次飞行活动的用户应当在无人机起飞1小时前向南部战区空军飞行管制部门报告计划开飞时刻和简要准备情况,经放飞许可方可飞行;飞行中实时掌握无人机飞行动态,保持与军航飞行管制部门通信联络畅通;飞行结束后,及时报告飞行实施情况。

微型无人机在禁止飞行空域外和轻型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150千克的植保无人机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农林牧区域内飞行,不需飞行管制部门许可。

第三十四条无人机飞行应当避让有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主动避让地面、水上交通工具。轻型无人机在适飞空域内、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150千克的植保无人机在深圳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农林牧区域内飞行,应主动避让有人驾驶航空器、国家无人机和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飞行;微型无人机飞行,应当保持直接目视接触,主动避让其他航空器飞行。

夜间或者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飞行的无人机应当开启警示灯并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未经飞行管制部门批准,无人机不得通过地面基站进行中继连续飞行、分布式操作,不得携带化学品、危险品、爆炸物,不得使用轻型无人机从事货物运输,不得在移动的车辆、船舶、航空器上(内)驾驶除微型无人机以外的民用无人机。

禁止境外无人机或者境外人员单独驾驶境内无人机从事测量勘查以及对敏感区域进行拍摄等飞行活动。发现其违法飞行,飞行管制部门责令立即停止飞行,并通报外事、公安等部门及时处置。

第七章责任与处置

第三十六条工信、公安、民航等有关部门负责对无人机生产经营企业、所有者、驾驶员从事无人机活动进行行业监管,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列入不良记录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严格限制其从事无人机飞行活动。

两架及以上无人机同时飞行发生飞行安全问题的,由组织该次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直接目视视距内与直接目视视距外飞行发生飞行安全问题的,由组织无人机直接目视视距外飞行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主要责任。组织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存在明显过错的除外。

无人机与有人驾驶航空器混合飞行发生飞行安全问题的,由组织无人机飞行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主要责任。有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存在明显过错的除外。

第三十七条无人机飞行发生特殊情况,组织该次飞行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作为飞行安全的责任主体,有权作出及时正确处置,并遵从军民航空管部门指令。组织民用无人机飞行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降落后24小时内向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提交书面报告。

第八章其他

第三十八条深圳地区从事无人机飞行活动时,申请单位、个人自行提供通信、气象、现场指挥等保障服务,并对活动安全负责。

第三十九条从事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应当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应急处置办法,严格按照空域使用类别和批准的飞行计划组织实施,并按规定报告飞行动态。

第四十条从事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应当确保飞行活动负责人的通信畅通,出现紧急情况时逐级上报。第四十一条本办法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为参考,国家上位法出台后,本办法视情作相应修订。

THE END
1.无人机概论第2版习题答案.pdf无人机与航模的本质区别在于无人机有飞控(类似大脑),而航模没有 飞控。 (2)任务载荷 无人机搭载一定的任务载荷具备一定的功用,航模用于竞技等体育运动。 2.无人机按照尺度分类可分为哪些? 按尺度分类:无人机可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以及大型无人机。 微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 kg 的无人机。微型无...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14/5212032103004230.shtm
2.无人机新规出台,真的只能飞120米了吗?适飞空域有哪些?超详细解读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应当广播式自动发送识别信息。 第六十二条(三)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是指空机重量不超过4千克且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7千克,最大平飞速度不超过100千米/小时,具备符合空域管理要求的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监视能力,全程可以随时人工介入操控的无人驾驶航空器,但不包括微型无人驾...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929624890279494
1.轻型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安全操控——理论考试法规部分笔记今天已经可以在线考取轻型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执照了,所以我也在在线观看完视频之后整理了如下的知识点,所有知识点全部来自UOM平台。 目录 民用无人驾驶航态器的分类 (1)何定义微型、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 (2)什么是空机重量、最大起飞重量? 操控员管理 ...https://blog.csdn.net/qq_53058639/article/details/141187649
2.无人机管理新规定征求意见:突破现行“所有飞行须申请”规定微型无人机在禁止飞行空域外飞行,无需申请飞行计划;轻型、植保无人机在相应适飞空域内飞行,只需实时报送动态信息;轻型无人机在适飞空域上方不超过飞行安全高度飞行,具备一定条件的小型无人机在轻型无人机适飞空域及上方不超过飞行安全高度的飞行,只需申请飞行计划;国家无人机在飞行安全高度以下遂行作战战备、反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69025
3.无人机有几种类型无人机级别怎么划分的→十大品牌网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无人机类型,具体的分类标准和类型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领域进行更细致的划分。 无人机级别怎么划分的 无人机的级别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性能指标、用途和行业应用等: 1、按照性能指标划分,无人机可以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这种划分主要依据无人...https://www.cnpp.cn/focus/236051.html
4.民用无人机监管系列:简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条例》从性能指标角度,将无人驾驶航空器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具体的分类标准包括了空机重量(参见本系列第一篇文章民用无人机监管系列(一):民用无人机监管概述)、平飞速度以及是否可随时人工介入操控。 在五类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划分标准基础之上,《条例》在适航管理、操控人员管理、飞行活动管理和投保...http://skycells-uav.com/h-nd-326.html
5.无人机新规出台,详细解读来了如果购买的是带有动力系统的飞行玩具,也适用条例的有关规定。注意,无人机在室内飞行不适用于此条例。 如何判断无人机所属类型? 无人机个体差异非常大,新规按照分类管理的思路,根据重量、飞行速度等性能指标,将无人机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大型五个类别。差异化的监管要求,能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 https://enterprise-insights.dji.com/cn/blog/novas-regras-para-os-drones/
6.民用无人机发展指导意见出台无人机飞向何处?大疆创新副总裁王晓丹认为《征求意见稿》以无人机分类为基础,对不同类别无人机采取分级管理办法,是管疏结合的基本思路。 例如针对此前“一飞就要申请”的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出,若是微型无人机在可以允许飞行区域内飞行,无需申请飞行计划,轻型、植保无人机(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在相应适飞空域内...https://www.yicai.com/news/5396339.html
7.无人机的分类与性能特点按无人机升力产生原理分类,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垂起复合翼无人机和系留无人机。 按无人机驱动能源分类,可分为电动无人机、油动无人机、混动无人机; 按无人机规格尺寸分类,可分为微型无人机、轻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中型无人机以及大型无人机。 https://www.ciosh.com/news/2349.html
8.连续三年列入立法计划无人机飞行管理立规“安全为要”把确保飞行安全和重要目标安全作为立法工作考虑的重点,科学统筹管理与使用的关系,扭住产品质量、登记识别、人员资质、运行间隔等关键环节,降低安全风险。以规范微型、轻型、小型等民用无人机运行及相关活动为重点,查找存在的矛盾问题,剖析症结根源,研提措施办法,起草条款内容。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7202456212753.html
9.航拍保无人机新规来了!我的大疆Mini4Pro要买责任保险吗?新规来啦!有Mini 4 Pro无人机的朋友不知道自己的无人机是否要买保险,是否需要进行实名登记,是否需要买无人机责任保险,是否需要考取飞手证等等,今天保叔给大家详细讲讲。 1、大疆Mini 4 Pro无人机属于什么分类? 根据《条例》的规定,无人机根据其重量、速度和可控程度等运行风险因素被分为五类:微型、轻型、小型...https://www.uav-bao.com/blog/mini-4-pro
10.无人机发展史按尺度分类(民航法规),无人机可分为微型无人机、轻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以及大型无人机。微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kg,轻型无人机质量大于7kg,但小于等于116kg的无人机,且全马力平飞中,校正空速小于100km/h(55nmile/h),升限小于3000m。小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小于等于5700kg的无人机,微型和轻型...https://www.jianshu.com/p/ef1200f0a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