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妇幼有发现几例儿童蛲虫(蠕形住肠线虫)感染,多数是夜晚孩子哭闹说屁股痒来就诊。
蛲虫,它主要寄生于人体回盲部,雌虫夜间爬行到宿主肛门处产卵,可引起肛周或会阴部瘙痒及炎症。
雌虫在肛周产卵后引起肛周瘙痒,患儿用手抓挠屁屁,虫卵就污染了手指,没有洗手就吃手指或者拿食物,让虫卵有了机会进入身体里而形成自身感染。虫卵可以随着尘埃在空中飞扬,通过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吸入尘埃中的蛲虫卵而感染。这是造成儿童集体机构或家庭聚集性蛲虫感染的重要原因。
那么应如何预防及治疗蛲虫病?
1.感染者应做到每天早上清洗肛门,建议淋浴。
2.每天更换内衣裤和床上用品,物品用热水清洗。
3.不抓挠搔痒处。
4.勤洗手。
5.常用的药物有甲苯咪唑和阿苯达唑,建议遵照医生医嘱用药;家中有人感染,其他成员也应就医服药降低感染风险。
喜欢吃鱼生的朋友就要注意了,进食未煮熟的淡水鱼、虾有感染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的风险。肝吸虫的囊蚴寄生在淡水鱼、虾中,人进食未煮熟的淡水鱼、虾而感染,肝吸虫成虫寄生于肝内的中、小胆管内,产卵后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感染了肝吸虫的患者往往可在粪便中检出肝吸虫虫卵。
如何预防肝吸虫感染?
1.不吃未煮熟的淡水鱼、虾。
2.不饮用生水。
3.处理生、熟食的砧板、刀和器皿应该分开使用。
吃了未煮熟的淡水蟹和蝲蛄则有感染肺吸虫的风险。人吃了含有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后,囊蚴经消化液作用,在小肠内幼虫脱囊而出。童虫靠前端腺分泌液及强有力的活动,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徘徊于各器官之间或邻近组织及腹壁。经过1~3周窜扰后,穿过膈经胸腔进入肺。在移行过程中,虫体逐渐长大,最后在肺中形成虫囊。囊中一般含有两条虫,有时也可见3条或多于3条的虫在一虫囊者。
在患者的粪便或痰中查获肺吸虫虫卵可确诊。本病重在预防,不生吃溪蟹、蝲蛄,不饮用生水。
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饮生水可能食入感染期蛔虫卵而感染蛔虫。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受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进食未煮熟的猪肉可能感染猪带绦虫,进食未煮熟的牛肉可能感染牛带绦虫。绦虫的虫体长1厘米-15米不等,形如带状。在粪便中检获虫体节片或虫卵可确诊。
煮熟!煮熟!煮熟!
由此可见,病从口入。大家平时除了要注意个人卫生,也要注意食物一定要煮熟才能吃,如有不适应尽早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