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升级“大淘宝”战略至“大阿里”战略,将淘宝公司分拆为三个独立公司——淘宝网(沿袭原C2C业务,主要服务小客)、淘宝商城(平台型B2C电子商务服务商,主要服务品牌商)、一淘网(一站式购物搜索引擎,服务所有商家、产业链和消费者)。
一、淘宝网
1.淘宝网如何崛起
阿里巴巴2003年推出淘宝网基于四点考虑:1.阿里B2B业务开始盈利,有实力围绕核心业务进行多元化拓展,寻求新增长点;2.电子商务不存在边界,B2B、B2C、C2C均可共享同一种模式的电商平台,进入C2C对于阿里并没有特别难度;3.eBay高调进入中国,为阿里巴巴带来C2C领域竞争的紧迫性,马云决定“通过进攻来防御”;4.雅虎日本击败eBay日本,树立本土化公司成功先例。以上四点整理自马云口述,前三点基于战略及现实考虑,第四点为直接催化剂,为阿里带来C2C作战信心。以下有必要简单说下雅虎日本与eBay之战,因为淘宝几乎重复此过程。
1.1雅虎日本与eBay日本之战
1.2淘宝C2C与eBay易趣之战
从2003年到2005年,淘宝只有一个竞争对手—eBay易趣,淘宝崛起的过程与eBay易趣衰落过程同步。在《淘宝网:倒立者赢》一书中,沈威风对于淘宝如何击败eBay有着详尽的叙述。以下根据上述著作及各方资料做几点简要整理:
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2002年eBay3000万美元投资易趣(占股33%),2003年eBay出资1.5亿美元实现对易趣的完全控制,2003年eBay易趣的C2C市场份额高达90%左右。从数据看,90%属绝对性领先,但在当时存量市场规模并不大,90%市场份额也仅为500万用户;而淘宝着眼于增量市场,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主要为中小网站),吸引新卖家的进入。换句话说,eBay易趣在新增用户的拓展方面远输于淘宝;
职业团队与本土团队。eBay从一开始就计划用职业化团队主导中国市场发展:2002年任职曾在eBay美国工作的郑锡贵出任易趣CFO,2003年派出eBay德国二把手史奈生出任易趣的COO,2004年创始人邵亦波被免CEO,2005年台湾人吴世雄担任CEO。与频发的高层轮换相伴随的是易趣决策效率低下,最广为引用的例子是“在30个员工的座位问题上,易趣需要召开全球高管视频会议来解决”。相比较,淘宝则拥有一支执行力超强的团队,采取诸多灵活本土化举措;
支付工具与沟通工具。eBay易趣依靠转账与汇款,未解决支付中信任与安全问题;淘宝推出支付宝,担保交易模式彻底打消网购用户的担忧,让购物变得简单高效。eBay易趣禁止买卖双方成交前私下沟通,确保交易佣金不会流失;而淘宝用旺旺建立了买卖双方的沟通机制,加强双方交流,部分解决网上销售体验缺乏的问题。例如服装,旺旺让买家卖家能就样式、尺码、颜色等进行充分沟通;
据淘宝网官方数据显示:2003年淘宝交易额3400万元,日均PV300万,商品数达到80万件,注册会员超23万人;2005年交易额30.3亿元,商品数突破1663万件,注册会员超1390万人;2010年,交易额达4000亿元,在线商品数达到8亿,注册用户达到3.7亿,单日交易额峰值达到19.5亿元。以下为根据淘宝网官方新闻整理出的淘宝网注册用户增长曲线图:
从交易额增长来看,2003年淘宝全年交易额3400万元,2005年一季度为10亿元,2006年全年交易额169亿元,2007年433亿元,2008年突破千亿元,2009年超2000亿元,2010年4000亿元。
2.淘宝网盈利模式
2.1淘宝网为什么不收费
从马云在淘宝内部讲话来看,淘宝从一开始就以“不赚钱为目的”,此后在不同的场合马云继续强调“淘宝网在五年之内不挣一分钱”、“淘宝盈利超指标,高管将受罚”,在这一切背后是马云对于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宏观预判——中国网络购物正处于爆发增长期,而只有市场培育者才可能成为最大赢家。从2003年-2005年,中国网络购物规模从10亿年交易额提升到100亿;从2005年-2008年,这一规模扩大至1000亿;而未来几年则将迅速扩大至万亿。如果将中国网络市场规模增速与淘宝交易额坐下对比,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作为中国网购市场的培育者,淘宝收获了绝大部分新增市场份额,收获了加入中国网络大潮的绝对主力人群。当拥有海量的买家、卖家,买家卖家又产生海量用户数据,拥有海量的商品数量,拥有最强的电商品牌与最具人气的平台,淘宝真的不需要担心盈利问题。
以上为易观智库公布的2010Q1-2011Q1中国主要电子商务网站注册用户增长情况,从中可见淘宝网注册用户增长仍处于压倒性优势。
2.2淘宝网的盈利模式
3)淘宝网增值服务。除了通过CPC、CPM模式盈利,淘宝网还给卖家提供很多增值服务,比如店铺管理、交易管理、卖家工具等。例如淘宝旺铺就是帮助卖家进行铺面装修专门服务,据淘宝卖家服务(wangpu.taobao.com)官网显示,旺铺标准版30元/月、拓展版(营销型)98元/月、旺铺旗舰版2400元/年。
二、淘宝商城
1.淘宝商城推出的原因
1.1从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淘宝商城的成长正契合B2C电商模式在中国的崛起,据艾瑞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占比为6.8%,预期2013年占比至少上涨至30%,如下图所示:
1.2从竞争角度来看,B2C各个垂直细分领域正涌现出越来越多重量级对手,例如电器类B2C网站京东商城,200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40亿元,2010年就超过100亿元。更为致命的是这些崛起的垂直B2C并不安分,在完成垂直品类资源整合和供应链整合后,都借助平台优势和大量消费者数据进行横向扩张,向多个品类发展。例如京东商城,从3C扩展为销售百货,甚至到化妆品、奢侈品、粮油;再例如红孩子从母婴扩展到化妆品、保健品和3C数码。可以预期,假如淘宝不能快速反应回击,这些转型平台成功的公司将最终拥有与淘宝分庭抗礼的力量。
再说第二点,免费的C2C吸引海量卖家前来,假货泛滥随即成为严重的问题,淘宝因此经常遭遇指责,马云也在不得不在许多场合表态“淘宝从未纵容售假”。2010年,淘宝推出高达1亿元的打架维权赔付基金,2011年则扩充至2亿元,所有这些手段都为了向购物者表明淘宝力图让整个平台更诚信。而与参差不齐的C2C卖家相比,B2C卖家更正规、产品质量更好、服务更有保障,而且也愿意主动维护品牌形象。淘宝B2C业务的扩张无疑可重建买家对淘宝平台的信任,也同时省去许多打假的消耗。
2.淘宝商城的盈利模式
2.1淘宝商城的收费模式为“保证金+服务费”。保证金为1万元(用于交易纠纷的赔付),服务费=实时划扣技术服务费+技术服务费年费。其中实时划扣技术服务费=支付宝成交额(不含邮费)×商品对应的技术服务费率;技术服务费年费=6000元/年(商户需在入驻时一次性交纳)。换句话说,当卖家入驻淘宝商城后,除了必须缴纳固定的保证金、技术服务年费外,还需要按照销售成交额来缴纳技术服务费(相当于佣金)。淘宝商城及无名良品主要类目的技术服务费率如下图所示:
3.淘宝商城的市场份额
淘宝商城官网显示,自2008年4月成立至今,淘宝商城已拥有4亿多买家,40000多家商户,70000多个品牌。据易观国际数据,2011年一季度中国网上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达到470.7亿元,淘宝商城销售规模环比增长23%,在整体市场的占比保持在30%以上,其后为京东、卓越、当当、新蛋等B2C商家,其中淘宝商城和京东商城总共占据逾四成市场。
(图片缺失)
另据艾瑞发布的《2010年中国B2C在线零售商Top30榜单》显示,不管在交易额还是月均访问人次上,淘宝商城都占据绝对领先优势,具体数据如下:
(图注:2010年中国B2C在线零售商交易额排行榜)
(图注:2010年中国B2C在线零售商月度访问人次排行榜)
三、一淘网
淘宝网于2010年10月正式推出一淘网,定位为独立网上购物搜索引擎,核心功能为“比价”。在一淘网官网中有着这样描述“提供专业的比价购物搜索服务、提供最新最全的精彩购物活动,打折促销信息、团购网站大全信息”。
在2011年8月淘宝联盟首届站长大会上,一淘网总裁吴泳铭称“一淘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消费入口业务即淘宝拆分前淘宝搜索和无线业务;另一个方向是针对所有B2C商家以及所有淘宝商户进行服务的营销平台,其中淘宝联盟是一淘营销平台当中获取外部流量重要的一个平台”。
分解来看:1)一淘网目标是成为互联网消费入口,即将淘宝的商品资源优势延伸到整个互联网上,而不仅仅局限于已有淘宝用户,,一淘网拥有比淘宝网更大的流量雄心;2)一淘网立足开放比价搜索(并不偏向于淘宝商城或淘宝内部商家),整合全网电商资源,为所有B2C商家带来流量用户,这将抢夺通用搜索引擎生意;3)接入淘宝联盟,提供各类促销优惠等服务,成为各类电商及团购网站的营销推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