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一直延续至今”可知,该空应体现“中国文明没有彻底衰亡,而是得以延续”这一含义。A项“薪尽火传”形容比喻一代代地继承下去,符合文意。B项“柳暗花明”比喻困境中看到希望;C项“重振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结;D项“涅磐重生”指死后重生。三者均无法体现“延续”之意,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第一空填入“主题”指“起义和割据”成为“唐帝国后叶”的主要内容,符合文意。第二空根据文段“黄河文明似乎已经……”可知,“黄河文明”在“大分裂时期”看似十分危险,“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
主题:①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②泛指谈话、文件、会议等的主要内容;③主标题。主线:占主导地位或主要统领事物发展的线条,作品内容的主要线索。主调:主流,主要观点。主流:水的干流、事物发展的主要或本质方面。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危机四伏:比喻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
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模拟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表达语句填空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留置看护监管机构考试《行测》试题(考生回忆版)第1题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留置看护监管机构考试《行测》真题第1题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一直延续至今”可知,该空应体现“中国文明没有彻底衰亡,而是得以延续”这一含义。A项“薪尽火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流传,也泛指文明传延不绝,符合文意。B项“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C项“重振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结;D项“涅磐重生”指死后重生。三者均无法体现“延续”之意,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第一空填入“主题”指“起义和割据”成为“唐帝国后叶”的主要内容,符合文意。第二空根据文段“黄河文明似乎已经……”可知,“黄河文明”在“大分裂时期”看似十分危险,“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
2022年8月13日河南省人民检察院2022年招聘聘用制书记员考试(考生回忆版)第31题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一直延续至今”可知,该空应体现“中国文明没有彻底衰亡,而是得以延续”这一含义。A项“薪尽火传”指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流传,也泛指传延不绝,符合文意。B项“柳暗花明”比喻困境中看到希望;C项“重振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结;D项“涅磐重生”指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三者均无法体现“延续”之意,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第一空填入“主题”指“起义和割据”成为“唐帝国后叶”的主要内容,符合文意。第二空根据文段“黄河文明似乎已经……”可知,“黄河文明”在“大分裂时期”看似十分危险,“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第44题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开元盛世,又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据传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这期间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因此,选择D选项。
A项:贞观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自贞观元年(627年)正月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十二月共计23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在位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项排除。B项:证圣(694年11月23日—695年10月22日)是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五个年号,历时10个月。B项排除。C项:神龙(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是武周皇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迎唐中宗复位,史称神龙政变。复国号唐,沿用武则天“神龙”年号。C项排除。
人文科技人文历史中国历史
A项:贞观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自贞观元年(627年)正月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十二月共计23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在位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项排除。B项:证圣(694年11月23日-695年10月22日)是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五个年号,历时10个月。B项排除。C项:神龙(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是武周皇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迎唐中宗复位,史称神龙政变。复国号唐,沿用武则天“神龙”年号。C项排除。
2021年7月25日内蒙古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者服务计划招募考试第25题、2021年7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者服务计划招募考试第25题
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第二步,汝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河南省平顶山市特产。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形成过“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因此,选择A选项。
公基常识地理省情省况
2021年9月25日河南省周口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上午场《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回忆版)第50题
7天会员权益已发放至您的账户
您已发放过该活动免费会员同一用户只能发放一次谢谢您的参与
唐朝画家阎立本认为“自象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唯有子华乎”。这里的“子华”指的是北齐画家杨子华。故本题选A。
美术中国美术史隋唐美术,绘画艺术
2020年8月2日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化州市公开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美术)第36题
20世纪中期以来,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马丁特罗教授——高等教育理论,毛入学率超过15%,即进入大众化阶段)。因此,选择A选项。
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2020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教育学类-教育学试卷(考生回忆修正版)第32题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表中所示的是滇池地区汉代墓葬随葬品中中原特色的器物增加,而本地特色器物减少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知当时西南地区同中原经济文化交往加强,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向西南地区传播,A正确。西南地区在秦朝就已经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管辖,排除B。材料中无法推断出铁器主要依靠输入还是本地仿制生产,排除C。仅从生产工具这一点,无法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有效巩固,排除D。故本题选A。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历史试题第2题
中国古代史综合模拟综合模拟
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历史真题第2题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因此,选择A选项。
公基常识人文文化常识,其他(文化常识)
2021年5月9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事业单位考试(考生回忆版)第27题
本题考查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D项正确,A、B、C项错误。改革开放以后,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有关。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分配制度方面克服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故本题选D。
非法律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2021年5月河北省临漳县教师招聘考试(无误)第9题
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D项正确,A、B、C项错误。改革开放以后,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有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自1985年开始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从前的“铁饭碗”已经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故本题选D。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数学学科笔试试题卷(分值预估填写)(已修改)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