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
分,共50分。
1.甲欲买“全聚德”牌的快餐包装烤鸭,临上火车前误购了商标不同而外
包装十分近似的显著标明名称为“仝聚德”烤鸭,遂向“全聚德”公司投诉。“全
聚德”公司发现,“仝聚德”烤鸭的价格仅为“全聚德”的1/3。如果“全聚德”
起诉“仝聚德”,其纠纷。的性质应当是哪一种
A.诋毁商誉的行为
B.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纠纷
C.欺骗性交易的不正当竞争纠纷
D.企业名称侵权纠纷
正确答案:C
解析:上述案例中甲欲购买“全聚德”烤鸭却把“仝聚德”误认为“全聚德”
购买,“全聚德”是全国驰名商标,“仝聚德”使用了与其相似的名称、包装、装
潢,造成与“全聚德”烤鸭相混淆。“仝聚德”的行为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5条第2项的规定,属于欺骗性不正当竞争。答案为C。而D选项定性为企
业名称侵权纠纷,但据本题题意,“仝聚德”与“全聚德”是不同的名称,不构
成侵犯名称权。知识模块:反不正当竞争法
2.某葡萄酒厂在其产品标签上印有“获2002年法国国际葡萄酒博览会金
奖”字样和一个带外文的徽章,但此奖项和徽章实际均不存在。对这一行为应当
如何认定
A.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该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B.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该行为构成虚假表示行为
C.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该行为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D.该行为违反商业道德,但不违反法律
正确答案:B
解析:注意虚假表示行为与虚假宣传行为的区别。虚假表示是指在商品上伪
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入误解
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宣传。知识
模块:反不正当竞争法
3.某市技术监督局在抽查本市市场上的食用油时发现,除几种名牌食用油
之外,其余食用油均不合格。该局对此结果在当地报纸上做了详细介绍,导致一
些厂家生产的食用油销量急剧下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A.市技术监督局在新闻媒介上公布抽查结果是限制其他经营者的限制竞争
行为
B.市技术监督局抽查行为的背后是以排挤其他经营者为动机,故抽查行为
与公布行为均构成限制竞争行为
C.市技术监督局的行为客观上排挤了其他经营者,故构成限制竞争
D.市技术监督局的行为不构成限制竞争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及其部门限制竞争行为和正常的市场监督之间的区别。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的规定可知,政府及其部门限制竞争行为的要点:
第一,主体限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第二,实施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限制竞
争行为;第三,目的在于保护本部门、本地方的利益。根据上述分析,该市技术
监督局没有构成限制竞争。本题答案为D。知识模块:反不正当竞
争法
4.某市电信局在为用户办理宽带网入户事宜时,指定用户必须在电信局下
属电子器材商店购买网卡,购买者优惠50元上网费,如果不在指定地点购买,
将不优先进行办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哪项
A.电信局的建议用户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不是限定购买,不是限制竞
争行为
B.电信局的行为是正常的促销手段,不构成限制竞争
C.如果该商店销售的网卡价格、质量和其他商店相同,电信局的行为就不
是限制竞争
D.电信局的行为属限制竞争行为
解析: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的规定,电信局利用其优势地位指定
用户购买其下属单位的网卡,构成了限制竞争的行为。答案为D。知
识模块:反不正当竞争法
5.2003年4月,蓝天机场所属的开发公司与港商合资兴办的“风顺”公
司的出租车投入运营,从此,蓝天机场就不允许其他出租车进入机场运送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