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卖护肤品的,说自己明明是老国货,却被说成贴牌山寨,不说字字啼血,也可以说击鼓鸣冤了。
这棺材板的钉子都钉好几年了,咋今天想起来揭棺而起了?
这事儿有点蹊跷,我看它说公开接受探访,我人又正好在上海活动,就买了张票去看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找到了他们公司门口蹲点,等着有人上门。
结果等到了一个拎着红色帆布袋的大爷,熟练的刷卡进了门,门卫大爷来的还怪早嘞,八点就来上班了。
结果一问,大爷是公司创始人:郑正华。
不是,你这个皱巴巴的Polo衫,红色的帆布袋,谁能把你和刚从超市抢完鸡蛋,刷老年卡坐公交车回来的大爷区分清楚?
虽然我来的有点突兀,鬼鬼祟祟的。
但在说明来意,想要调查清楚“国货”真伪后,老爷子也没太跟我计较,而是拎着抢鸡蛋的红色帆布袋,给我带进了办公室。
坐下来,瞥了一眼墙上的历史文件,好家伙,这老爷子居然下海35年了。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性。
1989年,郑正华就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皮肤病研究所联合办厂了。
他也算是改革开放最早试水的一批人,算算辈分,老爷子和宗庆后,张近东算是同一辈儿的。
我一下子就坐直了。
说起童年,老爷子可没少遭磨难。
1952年,郑正华在江苏枫桥镇出生,小时候家里很穷,亲生父母在他5岁的时候就先后去世,家里把他送给了农村的养父,养父没什么文化,但对他很好。
郑正华6岁时,赶上了以粮为纲的那个年代,他就帮家里养兔子,割草,种水稻。
高中毕业,又赶上了到处造防空洞的年代,他当了两年工程兵,拿镐挖出山洞,就为了把飞机藏进去。中间半工半读,考上了江苏师范学院的物理系。
班上同学都叫他老农,因为他割草确实能把杂草割的光溜溜,像给地面理了秃瓢。
1977年,郑正华大学毕业之后,就去吴县黄埭中学当老师,和另一个老师一起,给高一的八个班教物理,这一教就是七年。
在当时,教师已经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郑正华这时陆续有了一儿一女,家里还有养父养母、外公外婆,压力贼大。
郑正华面子薄,问校长要涨十块钱工资也迟迟拉不下脸,当时学校效益也不好,他就动了出去打拼的心思。
1984年,还是铁饭碗大如天的年代,郑正华主动和校长商量:能不能让我出去打拼一年,保留教师身份?我愿意给学校一年交5000元。
我问他,当时物理老师一个月赚多少?
答:50
???那你胆子真够大的。
正好那会儿,郑正华的大学老师知道他缺钱,心灵手巧又肯干,把他推荐给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下属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让他帮手把医院里的皮肤制剂做成产品,这一干,又是五年。
很快,郑正华的两个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纪,这时候,私营经济合法了,他动了下海创业的念头
医院那会儿创收压力也很大,靠财政拨款勉力运作,于是两边一拍即合,联合办起了厂,郑正华正式下海,当上了厂长。
当时的营业执照还是手写的,企业名称还叫联营厂,相当有历史感了,发照日期是1989年3月19日。
之前也说过,「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下属机构,在那个时候,老爷子就注册了协和的化妆品类目的商标,那是差不多几十年前的事了。
换言之,老爷子这个苏州协和药业确实和北京协和医院没关系,但也并不是贴牌,而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条线孵化的品牌。
现在皮研所官网,仍然写着“北京协和医学院”字样
说到这,我不由得打断他,不是,你一个中学物理老师,一天生物化学没学过,怎么整护肤品?你整的还是医院制剂,难度系数3.65转体三周半,你整得明白吗?
一听到我的疑问,老爷子倔脾气上来了,非要拉着我上他们产线看看,我说不了不了,都是瓶瓶罐罐的我看不懂。
他说不管,反正就要给我展示。
一上产线,老爷子就激动的给我指:
这个自动理瓶机,是我自己改造的,它可以识别传送带罐体的流转速度,如果后面的罐体不往前走了,前面的理甁也会暂停,保持整条流水线的均匀连续。
“这个罐体消毒柜是我后来又改造的,臭氧浓度能达到*¥……*……*#”(此处听不懂
“这个纯净水反渗透系统是我优化调整的,经过三级反渗透,纯水率能达到&¥%#@”(此处听不懂x2
贴纸好做,但怎么贴呢?得在原产品的包装上贴,还得贴正不能贴歪。
一般人都会选择雇一个人,因为要改造流水线,动辄几十万。
老头每天就回去自己拿笔画图纸,再让技术拿他的图用CAD画出来,最后花了点成本费,就把流水线整好了。
“要知道市面上这样的产线要多少多少钱,我自己动手改造,成本就节省了。。。”
老爷子给我看机械设备的那股兴奋劲儿,像极了高中胶佬同学跟我兴奋的介绍自己拼的高达一样,恨不得把罐子倒过来给我看,让我看看他提炼出来的纯水有多纯。
冷知识:连那个2吨重的不锈钢罐体,都是他拿扳手敲的。
我:???摸半天摸不明白,这是手工的??
这一趟下来,我起码听他说了50次【316L不锈钢】。我算明白了,老爷子创业这么多年,核心竞争力竟然是对316L不锈钢的热爱。
PS:谁不想有这么一个动手能力超强的爷爷呢!!!!
就这样,凭着对工厂流水线的超强掌控力,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专业研发的支持,中学物理老师郑正华走上了护肤品之路。
老爷子最初做的是强功效型的产品,定位有点类似今天的康王、采乐。他就推个自行车,在上海一家药房一家药房的跑,介绍自己的产品,希望能上架。
要知道那时是下海第一波,只要胆子大,肯干活,都能挣到钱。不出意外的话,郑正华离发家致富就不远了。
但是出了意外。
当年郑正华生产了做了一款霜,很受市场欢迎,都卖日本去了。
喜感的是,他这款霜在日本卖的比在国内贵十倍。当时有日本的旅行团到上海之后,看到这款霜这么便宜,就像中国人出国看到哈根达斯在海外那么便宜一样,立刻不要钱似的,成箱成箱的回国拿。
郑正华一看产品这么受欢迎,这还不加大力度?
结果一共就卖了400万,钱全被电视台赚走了
再加上投资保健品失败,郑正华一下背上了百万的债务。
这时郑正华背着百万债务,看着消瘦了许多
当时老爷子还挺有骨气,虽然自己负债,但听说当时村里的厂效益不好,还主动帮村里承担了50万债务(也不知道是什么脑回路)
但没想到当年除夕,村里的人听说郑正华帮村里承担了债务,居然大年夜堵门来要问郑正华要钱,在客厅赖着不走???(这脑回路更是让人震惊)
郑正华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一气之下,从二楼扔了一个烟灰缸下去,把一楼地板砸了个大窟窿,把来要钱的人吓跑了。
他总跟女儿叨叨:债必须还干净,不然子孙还得惦记这事呀。
这个女儿,就是一开始照片中的小女孩,她叫郑惠,是老爷子的接班人。
郑惠从小英语成绩不错,本来想学英语,愣是被老爹强行把志愿改成了精细化工,就是为了回来接班。
看来老爷子对不是化学专业出身,多少有点耿耿于怀了(上一辈人做事的风格真不讲理)
就这样,老爷子做到2015年,又遇到一个新槛。
他之前卖了20多年的功效型护肤品,主要靠的渠道是药房。
但2015年国家规定了,以后医保药房不能卖护肤品了,一夜之间,大多数销售渠道都报废了。
老爷子发愁呀,咋转型呢?
还好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已经合作了几十年,有很多产品储备,翻了半天,决定还是选择所有产品中最基础的保湿产品——维生素E乳。
相比之前的强功效产品,这款维E乳适应范围更广,不挑人。
之后,他开始拓展商超,不到20块钱,便宜大碗。
让人没想到的是,随着医院做护肤品流行起来,市面上出现了大量挂着“协和”等知名医院名号的护肤品,很多和医院毛关系都没有,甚至是三无产品。
当时有一家自媒体,揭露市面上各种山寨的“协和”身体乳,本意是好的,但一杆子扫倒了市面上所有叫“协和”的护肤品公司。
郑正华做了35年,一夜被打成了贴牌,山寨,假冒伪劣,网店客服天天就是被骂,道歉,拉黑。
我问他怎么看网上那些评价?他不说话。
和老爷子的淡然比起来,女儿郑惠倒是更为义愤填膺,说,当时看到老爸一辈子的心血被人说成这个样子,都没几天说话,她脑子一热,一下子就蹦上了从苏州到北京的火车。
但是北京多大啊,茫茫人海,根本不知道去了干啥,最后还是灰溜溜的回来了。
倒是老爷子,因为不上网,还是每天7点半来公司,穿上无菌服,就去厂里敲一敲罐子,看一看产线,像个退休后闲不住的老头。
听到这儿,我百感交集,溜了。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要不要把这些东西说出来?现在一搜,大多数还是骂他们的内容,我要是说出来,搞不好也要挨一波骂。
但我想来想去,决定还是把我看到的东西说出来,毕竟骂他们家的声音已经够多了,不缺我一个,倒是不同的声音很少。那我就唱唱反调吧,毕竟随大流不是我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