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类目(标准类目)就是商品的实际归属类目,卖家发布商品的时候,将商品发布到指定的后台类目下。前台类目(前台导航)用在前台类目进行导航、展现,前台类目中保存的实际上是对后台类目/属性的筛选条件,即映射条件。用户通过前台类目搜索到该类目所映射的后台类目下挂靠的商品。前台类目属性是对其关联的后台类目属性的并集的子集。用来选择那些商品属性用来检索和展示。属性关系模板是为了配合非枚举/可输入属性,在非枚举/输入属性有子属性的情况下,在卖家输入的时候,需要引导卖家输入子属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的底层结构太重要,做电商亦是如此。电商的本质就是销售商品,运营也好,促销也好,最终目的无非是吸引客户来购买这些商品,商品管理是运营中及其重要的环节。而类目和属性的管理是商品管理的基础,那今天,我就和大家谈一谈电商平台中如何搭建及调整类目属性,对平台整体运营起巨大促进作用。
需充分考虑以下三点:
某平台母婴市场频道页的前台类目,虽然采用标红的类目突出重点,我们仍然可看出这种展示方法相当混乱,顾客查找效率很低。
我们如何进行前台类目调整?
1.按照场景进行分类
我们可从宝贝嘘嘘、宝贝喂养、宝贝洗浴等多个场景进行分类,便于顾客迅速定位找到商品。
用新生儿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比如“出牙”,当顾客点击此分类,出现的是和“出牙”有关的商品,如牙胶等。又或者按成长阶段来划分,如“0-6个月”等。
总之,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化方法,通过这些优化,流量一定可以快速准确的流向商品。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追溯下前台数据从哪里来?前台类目调取都是后台类目的数据,前台类目灵活多变的前提一定是有个稳健合理的后台类目。
那么后台类目是做什么的?
后台类目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商家来发布商品,商家通过后台类目和属性来对商品进行准确完备的信息填写以方便前台顾客的浏览需求。
后台类目从长远来看,需要遵循行业商品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类。当类目分到不能再往下细分的最底层级的节点,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类目称之为叶子类目。
比如下图中的四级类目核桃、碧根果等就是叶子类目。电商平台的所有商品都是挂在这种叶子类目上。
不管是什么平台,后台类目的分布和确立总要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目的就是为了优化类目结构,更好的导向销售。
首页前台类目的位置是非常有限的,比如1号店有4千多个叶子类目,是没有办法全部一一对应的在前台进行展示,寸土寸金的位置决定了前台类目的玩法必须灵活、多样化、个性化。
其实,我们日常看到的网站的前台类目归根到底大多只有3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相当常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很多中小网站前台类目都是采用直接调用后台类目的方式,那么我们具体说下后面2种
虚拟类目:
搜词链接:
如果想要实现后面2种的功能,那网站就需要实现前后台分离,所谓前后台分离,就是前台类目和后台类目不再简单的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各自可自由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但这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平台,而是要根据网站的应用需要和商品量级来判断。
简单来说,可以从3个方面来考虑:
一个多月前1号店正是8周年大促,所有前台导航一级类目中都能找到引流到8周年对应品类分会场的链接。这种蓄水池功能为大促聚合流量的效果非常显著,从以往的大促时候数据来看,这类流量甚至可以占到自身类目线流量点击的前3名。
至于品类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更多新品以及中长尾商品的有效曝光。就如之前我们提到前台类目会有华为P9这个型号词,这就是抓住一个当前热点,精准定位顾客的需求。
把这些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类目体系及对应运营规则。
从类目来到商品列表页,有几页,甚至几十页的商品,如何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商品,此时就需要属性来帮忙,可见,设置合理的属性至关重要。
根据属性在前台的应用,可分为3种类型:
1.导购属性
2.系列属性
3.描述属性
不过,我的建议是可以填尽量填写,尽量丰富的把商品的信息展示出来,这样还可以获取到搜索的流量。
属性的准确性也相当重要,属性填写的不准确直接导致前台商品信息的不精准,导致顾客购买的障碍,甚至会引起投诉。曾经确实有顾客因某款手机详情页标示屏幕尺寸是6寸而投诉过和商品信息不符,并且获得赔偿。为了尽量规避,我们通常会在这种自定义的属性上事先标示好单位。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个细节。
随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增多,势必对网站展示的商品属性项和属性值有更高的要求。比如饮用水,它的包装常见的有瓶装、罐装、桶装,现在还有一种听装(比如现在的网红白花蛇草水的包装)。这说明类目的属性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商品管理运营同学长期的维护和优化。
属性的丰富度越高,顾客可选择的余地就越大,才能帮忙顾客真正快速的找到需要购买的商品。
首先需要在系统中建立一套属性库,不管前台属性如何应用,类目的属性都是调取的属性库里的数据,而属性搭建的原则通常我们都是从3个维度来搭建,分别是产品属性、营销属性、通用属性
当属性库搭建完成后,就会被各个叶子类目调用,在前台便充当起了导购属性、描述属性、系统属性的角色,商品就有了载体。
业务精细化就要深入到核心单元--商品,管理好商品在平台的分类归属,角色定位及进出,就等于立下了业务最核心的“游戏规则”。还是那句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推动生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