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姚抒廷):近期正值求职季,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诈骗手段也不断升级,骗子正是利用了大学生的心理,借机实施诈骗,甚至有人因为无法接受严重的受骗后果而酿成悲剧。
为此,央视网《新闻+》记者对话长期从事公安宣传工作,特别是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的天津市公安局民警于喜山,梳理求职季常见的诈骗手段以及新型诈骗方式。
以下为采访实录:
《新闻+》记者:求职季需要注意哪些诈骗陷阱?
于喜山:其实每年的“金三银四”求职季,大学生都有可能被套路,从而陷入诈骗陷阱。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第一点就是提防黑中介骗取中介费;第二点,提防不良培训机构骗取高额的培训费;第三点就是提防非法招聘公司骗取押金和保证金,除此之外,还要避免不法分子用你的身份证作为抵押。
大学生要谨记以下几点:
1、警惕低门槛且高薪的职位,尤其要更加谨慎看待招聘信息中出现的“月入过”“高薪日结”等词汇。
2、需尽可能了解清楚公司情况,例如使用专业的求职中介机构,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权威平台查证公司信用信息、实地考察公司所在地等。
3、在签订就职培训等合同协议时要明确清晰了解协议内容。
入职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警惕性,谨防误入有问题的公司。在面试的时候,要注意审查公司的各种资质。不少招聘类的诈骗都是利用了大学生求职心切、渴望高薪的心理。
《新闻+》记者: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哪些?
以受害人操作失误、等级不够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支付所谓的“注册费”“解冻费”等费用,随后销声匿迹。
杀猪盘诈骗也是非常常见的陷阱。简单来说,就是骗子通过网络聊天先骗取对方的信任,再通过一些软件骗取对方的钱财,成功后溜之大吉。
随后以贷款审核为由要求受害人缴纳“保证金”“手续费”,或向受害人发送虚假放贷信息,受害人发觉未到账后,再以受害人操作失误、征信有问题、流水不足等原因要求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到正规机构申办贷款、办理信用卡,凡是要求在放款前缴会员费、保证金等费用的都要警惕!
后来我们经过了解,发现这段视频其实是某一次警务直播的视频,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直播的口型和骗子说话的口型是不一样的。还有些不法分子会搭建派出所的背景墙,身穿制服,以假乱真。
所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前往派出所或公安机关,或者打110去核实,千万不要在网络上暴露出你任何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