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县小河镇(回龙场)地名录

四川省威远县小河镇(原回龙乡)地名录

文/林培安

回龙场简介

回龙场是一个古场镇,地处穹窿腹地,场镇四周沟壑林立,群峰绵延,今属威远县小河镇驻地。因越溪河河道长似蛟龙,蜿蜒曲折,特别是廖家碥至回龙场段的河道较为奇特,河水流向先是由东奔西,途中左拐调头向东似龙回首(故名)又折转向西南方向经大车堰流入岷江。

回龙场始建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设立回龙场。在清朝两百余年统治期间隶属资州直肃州仁邑(仁寿县)东林乡管辖,1958年划归威远县。回龙场是威远县最偏远的乡镇,置于威远、仁寿、荣县、井研四县交界处。场镇依山傍水,具有较好的地理优势,为东西南北咽喉要道,历来为商贾云集、兵家重视之地。

回龙场古迹众多,其中,节孝牌坊和马家祠石桅杆被列为县级保护文物。回龙场文脉深厚,以清代举人马凡若和近代著名哲学家萧萐父为代表。

几千年来,很多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在这个古老的场镇久传不衰,其中,以错斩胡阁老赔一金脑壳,马张飞抱牛洗脚,咬肌郎屯兵开元寺,刘暠(刘知远)避难金鸡坳最为经典。这些故事不仅有历史背景,也有真实人物,还有故事的发生地,这就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最重要的是这些地名历经千年不朽,依旧伴随其故事熠熠生辉。

诗云:

西海灵龟脊背高,

无数峰峦隐云霄。

千载朝廷屡易姓,

唯有地方名不老。

巨蟒绕峰长百里,

回龙昂首涌波涛。

古名迄今仍沿用,

由来又有几人晓?

1、书房,位于牌坊村六组,原为书房大队驻地。此地较为开阔,现为生产队农户集居地。古时为萧氏大户的宅院。解放前,萧氏后人在此办了一所私塾,也是当时附近学生读书的地方,故名。

2、龙王沟,位于牌坊村十组。古代,因连年干旱,乡人为祈龙王降雨,就在山上修一庙子供上龙王神,以求风调雨顺。现今庙子已无,遗址尚存。

3、牌坊,既是文物又是地名。位于小河镇牌坊村二、五组之间,建于清代晚期光绪十七年(1892),节孝牌坊是古代为表彰妇女具有典型的贞节而建,也是封建社会赋予终身守寡的妇女的一种象征性荣誉。

节孝牌坊坐北朝南,位于回龙场首坳脊,形体巨大,造型优美宏伟、庄重威严,两面刻有多幅浮雕、深浮雕、凸雕、圆雕、镂空雕图案,雕工精细、玲珑剔透;并有楷书、行书、篆书、题刻多处,伴以刻画衬托,牌坊聚绘画、书画、雕刻艺术为一体,节孝牌坊是精美的艺术佳品,极具文物价值和欣赏价值,更是研究清末建筑和四川民俗文化的实物资料。

小河镇牌坊村节孝牌坊是威远县牌坊群中之冠,一九九零年三月十七日,威远县越溪区公所立碑,列为威远县重点保护文物。

4、朝阳寺,位于天灯坡上面,属牌坊村四组辖区。建筑坐西朝东,顾名思义,寺以坐向命名,朝阳寺始建于明代晚期,经过清中期逐年扩修,建筑规模较大,建有正堂、左右厢房、客房等配套设施。从现存遗址来看,回龙场众多大小寺庙,规模设施当属其首。寺里原来有很多木质菩萨、泥塑菩萨、石头菩萨及寺内精美装饰等,“文革”期间,寺内木质菩萨被烧、石头菩萨被打烂推下悬崖或挖土来掩埋,祭拜的一切设施,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毁于一旦,昔日香火旺盛风靡一时的朝阳寺,人来人往的拜佛热闹景象一去不返,成为回龙场人永远的记忆。

5、黑池坝,位于牌坊村六组。据传,一池水深呈黑色,地下常年溢水不涸,故名。后被当地百姓挖土掩填,堆高成土种上农作物,不久,水止色无,奇事也。

6、染房,位于牌坊村四组。后面岩上是天灯坡,左边是沟,右前方开阔。相传,清光绪初年,一位外乡人染匠在此染布,由于手艺好价格便宜,不到半年便远近闻名,染布作坊也逐步扩大,由最先一间染房发展成十几间作坊。此染房兴盛于晚清至民国中期,毁于解放前。现为曾氏族人聚居地。

7、白鹤林,位于牌村坊三社。古时候,此地是一片山林,山林里有一群白鹤栖居,故名,晚清时邓氏族人迁居于此居住至今。民国期间,该族邓伯清和邓根谱曾被抓壮丁,邓伯清参加过解放战争邓根谱曾任过国军连长。

8、箩筐坝,位于回龙场上游二里许,紧挨越溪河,毗邻仁寿县廖家碥,属牌坊村一社驻地。因地貌形似大箩筐,故名。现为廖氏与梁氏族人聚居地。

9、擦耳岩,岩上是高山,岩壁有一巨石,因原路面较窄,行路时岩壁容易擦耳,故名。远观其石犹如一屏风,外面几十米是河流。因原路面较窄古时有大石蹲踞路旁,高八尺,围四丈,形似龟,头尾具备,头前有一石脊似虾形,俗呼为金龟逐虾,尾后有一泉,流年不涸。20世纪60年代,当地百姓取石做磨,金龟被毁。位于牌坊村一社与二社交界处。

10、菜子湾,位于回龙场上游一里许,牌坊村二组驻地。湾上是高岩,湾外路下几十米是河流。20世纪50年代,生产队的田土遍种菜籽,恰遇旱年,湾外的菜籽都枯萎了,而湾里因有浸水反而喜获丰收,以后每年都在湾里种菜子,故而得名。

11、小坟坝,位于牌坊村二组山坡上,因有一些坟墓聚集在山坡的一个地方而得名。传闻时有鬼魂出没,二十年前,一农妇下午带儿子去此地砍柴,摘得剧毒野果让儿子吃,儿子食下后命休矣,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人间悲剧。

12、狮子咀,因山形酷似狮子,故名。位于天灯坡下,属牌坊村二组和五组辖区。

13、花岩,岩上是绝壁,位于牌坊村二组,因岩壁石质呈多层,而且颜色不一,故名。现今称花岩就是指岩下的程家大房子。

14、刺巴林,位于牌坊村五组。此地曾经栽有一片铁力刺巴,故名。据传,清朝乾隆年间,仁寿县宝飞乡一大户来回龙场游玩,见此地风水好,就买来作为自己的墓地,为保墓地安全,在四周栽有很多铁力刺巴。并且雇佣专人守墓,解放前仍有很多铁力刺巴,现今铁力刺巴无存,墓地已无迹象,墓碑高大,刻有上嘉庆字样,小字已风化。

15、林家老房子,位于牌坊村五组。为林氏族人聚居地,故名。清末光绪中晚期,仁寿县陈家沟林长兴迁居于此以酿酒为生,后来成为当地有名的烤酒匠。

16、龙颈杆田,位于牌坊村五组。因这一山脉似龙,这块长田恰恰位于龙颈,故名。原貌现已无存,城镇变革时已修房占用。

17、曹家坝,位于回龙场尾,属牌坊村十三组驻地。湖广入川时为曹氏插占此遍土地,故名。20世纪90年代新建的下街地段均属曹家坝。原坝上肥田百亩,因在河边,干旱无忧。据说在晚清时,萧氏就窥其田土,并不择手段将其揽为己有,使曹姓族人无立足之地,这也是解放前后此地没有曹姓人家的原因。

18、曹家坳(百度为曹三路),位于牌坊村十三组,是曹家坝上方的一山坳,故名。此坳呈十字路口,是回龙通富强、复立,小河碥、三羊沟的要津。

19、前坝子,位于回龙场沿河对岸,牌坊村十八组驻地。此坝较为宽阔,沿河而下,良田百亩,土地肥沃。晚清光绪年间,范氏迁居于此,繁衍生息,现为范氏族人聚居地。

20、后坝子,与前坝子仅一山丘之隔,因方位向西,故称后坝子。坝上住户多为范姓,与前坝子范氏系一脉相承。为牌坊村十八组驻地。

21、佛度岩,位于牌坊十七组。因河边岩壁上供有佛像,故名。以前每逢佛节,附近乡民便在此处焚香祈福,因地处偏岩下方,而且还是古道的三岔路口,往来人员皆知,传名也远。前些年,贼人为了牟利,把岩中佛像偷去卖了,虽然岩中无佛,但仍有人焚香祈拜,这也是信仰的一种力量。正可谓,岩龛已空,仍有人供。吾心向佛,佛在心中。

22、筒车堰,位于牌坊村十七组。以前乡民拦河用筒车抽水之堰,主要用于珂珩坝农事。20世纪70年代撤除。

23、珂珩坝,位于牌坊村十七组。清代同治年间,举人但抡元为萧氏赠匾题名“珂珩萧邨”,并刻在童车堰岩壁上,由此得名。乡人又呼孔坟坝或孔皇坝和恐洪坝。后称都是口语误传,应以石刻为准。岩壁上的两幅古代刻字保存完好,为回龙场风景线之一。

24、偏岩,因山形由大渐小逶拖较短,且偏东南方向,故名。民国时,军阀混战。四川著名的“壬申”之战即“荣威战役”爆发,刘文辉(24军)、刘湘(21军)叔侄为争权(争当四川王),1932年12月9日傍晚,刘文辉麾下陈光藻部在偏崖对天灯坡刘湘麾下范绍增部,陈光藻部前沿指挥部就设在偏崖崖洞中。偏岩原有一条盐煤古道通往井研方向,因高速公路穿插而过,石板道路已荡然无存。现为牌坊村十九组驻地,山下湾里是龙氏和刘氏的聚居地。

25、赵家湾,位于牌坊村十八组。湖广入川时为赵氏人家所占有,故名。现有彭范两姓散居于此。

26、程家大房子,位于牌坊村二组。清朝光绪年间,程氏先祖从荣县赖河坝迁居于此,繁衍生息,现今为程氏聚居地。民国期间,该族程仲池被抓壮丁,解放战争时随国军逃往台湾,解放后先回家探过亲两次,第三次就回家居住,几年后离世。花岩下住户以程氏为主,右侧有刘氏和唐氏两姓居住。

27、茶林坡,位于牌坊村十三组。解放前,此地山上山下遍栽茶子树,故名。茶林坡的石梯路为古时修建,是小河碥通往回龙场要津。

28、小河碥,顺小溪之意,故名。小河中心校驻地,原为回龙萧氏的“绍何山庄”。20世纪50年代初期,打倒了地主,穷苦百姓分到了田土,人们翻身做主人。1951年,人民政府在“绍何山庄”开办学校。

29、马颈坳,位于牌坊村11组。因山坳处形似马颈,故名。此地几面环山,地貌奇特。从外面河边到此去黄泥塘,此坳是必经之地。

30、元宝山,位于牌坊村九组。因远看此山像金元宝,故名。元宝山既突出了山的形象,又寄托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31、乱草坟,位于牌坊村九组。在旧社会,此地可以随意葬人,不受任何人限制,故名。此处是一山湾,两里内无人烟,因阴气太重,黑夜之时无人敢从此路过。

32、火烧屋基,位于牌坊九组。据说最先入住此地的主人半年就失火,一年后又失火,无故的失火让主人很烦恼,干脆就举家迁走了。另一户又迁来此地,住了三个月就失火,后在一年里莫名其妙地又三次失火,这家主人就去找地师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地师看了看地势,说,这个地基是旺火地,会无故生火,凡在此屋基居住者,必遭火灾,并劝其迁走,从此以后再也无人敢居住于此。

33、马道子,位于牌坊村七组。以前没有公路,运送重物都靠马驮,进出山间的土路狭窄,马道子正是隘囗最窄的地方,不管马匹驮重与否都要二人以上小心把控,才能安全通行。

34、戴家湾,位于牌坊村七组。湖广入川时,戴姓人家最先占有此湾耕种,故名。现今仍有戴氏后裔居住湾内。

35、回水沱,位于越溪河回龙场段,牌坊村十八组河道拐弯处。洪峰期间,河水猛涨湍急,此沱之水受阻力的影响,呈现出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波又一波的浪头拼命地撞击弯道的石头,河水自然回溅,每个瞬间都颇为壮观。取河水回旋之意,故名。

36、石厂湾,位于牌坊村二组,就是开采石头的地方,故名。此湾青石坚硬,储量较大。解放前此处办过石厂,石头多用于场镇建设和农村土墙地基石。石厂停办后,但氏和蔡氏两户迁居于此。

37、松柏庄,位于牌坊村十八组。是回龙场的地主庄园,建于清朝中期。庄园修得很漂亮,梁上雕龙画凤,金碧辉煌。楼台亭阁,假山鱼池无一不全。据说不幸失火,附近人们去救火,萧氏不让其施救,反而等它烧,因为房屋木材较多,烧了几天火才熄灭。后来人们看见萧氏族人在园内寻找金银,当地群众恍然醒悟不让救火原因。后来又重建,但始终没有修回原样。解放初做过粮站,20世纪80年代做过学校。

38、头功灞,位于牌坊村十五组。据说在晚清时回龙萧氏已为当地首富,而且在朝廷里也有人为官,在一次征集粮草任务中,军粮府官萧露浓筹集粮草表现积极立了头功,就将自己的庄园取为头功灞,此庄园建于清代晚期同治年间,前几年房屋旧貌依存,但是已经破烂不堪,近两年房屋主人将其推了重建。

39、愍德萧邨,位于牌坊村十五组。最初名为“愍德山庄”,清朝称“愍德萧邨”,民国时期称“愍德邨”,庄园建于清代中期,在“愍德萧邨”的围墙上,四字只存“邨”字。虽然残垣断壁,但气势仍存。据说原此地最初是罗姓大户人家的,萧姓大户看起此地的风水,便想占为己有,迫于萧姓人家在当地的势力,且萧氏族人在回龙设有“黑班房”罗姓人家惧怕,只好低价转给萧姓人家。

40、李家庙,位于北坡山上,属牌坊村14组辖区。据传,在明末清初,回龙场迁来一支李姓人氏,经过几年的艰辛开垦,渐渐积富并修建家庙于山顶。清代中后期,李氏家族渐渐没落,被萧氏所代替,庙子就无人管理。解放前做过私塾,1968年左右,李家庙遭劫难,由民兵排长和生产队队长将菩萨打掉了,原来每尊菩萨后面都有一个洞,洞里藏着一副药方,用来解除人们疾病,护佑着人们健康。

41、白坡,位于牌坊村14组,在回龙场向南5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段不很长的坡,人们把它称为白坡。因整个山坡都是白泥(俗称白甲泥),故名。听说以前是盐煤古道,铺的是石板道,后因修公路拓宽路面,古道自然就无存了。

42、玉台寺,位于民治村(原属山羊村)。建于清代中期嘉庆年间,毁于解放初期。玉台寺接近山脉顶端,道路曲径通幽、青山苍翠、绿竹成荫、景色迷人,令人驻足留恋。现今玉台寺遗址只剩寺庙后墙,其余的房屋及神像菩萨等都已毁掉。寺庙内原有一铜钟,每日清晨和尚定时敲响,雄浑的钟声,经群峰传出,婉转悠扬,回龙场附近可清晰听见。玉台寺山下“和尚沟”外有个专为香客指路立的指路碑。

44、炭市坝,位于回龙桥头上方,今天的回龙场尾,是高凤,于佳,双古,立石桥赶回龙场的必经之路口。这里主要是煤炭的集市。卖的煤炭主要源自黄泥塘杉树湾,隆兴寺小曲湾,大岩洞柑子湾,胡家山,青宁寺猪破咀(音)等地方的小煤厂。其中柑子湾,猪破咀的煤最好,发热量高,供铁匠打铁用煤。买煤的除附近的乡邻外,主要是东林场,研经,高凤,大联方向的人们。用人挑,主要用作煮饭的燃料。用马驮,主要用烧砖瓦。煤炭交易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其间还诞生了专门称重的行当,买卖双方达成后,他就来帮到过秤,一次两三分钱(相当于一斤煤价)。

45、开元寺,建于唐朝开元年间,遗址位于原弘泉山上,现今小河镇开元村四组。当地民间有咬脐郎屯兵开元寺的传说。原寺庙占地约5亩,配有左右厢房,有较宽的院坝,在寺庙前方还有几十亩地供僧人自耕。遗址现仅存几块募捐功德残碑,其中一块是乾隆辛酉年,即乾隆五年(1741),另一块是嘉庆九年(1805)。解放初年寺庙内菩萨等祭拜物被砸,1959年改为孤儿院,回龙场的孤儿都收留在此,1961年建立农业中学,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元大队又作为办公室,2002年当地村民迷信风又起,重修佛屋,内塑菩萨等,便于附近信徒祭拜,2019年小河镇整治寺庙,没有经宗教许可的寺庙,就会被取缔。封建迷信活动场所被彻底摧毁。

46、天灯坡、位于牌坊村。在古代每年正月都要在天灯坡山上立灯杆点灯祈福,故称。天灯坡的正面山头,左青龙右白虎,龙虎身尾相连,前身距离间隔约七八十米,青龙白虎怒目圆睁,傲视群山。远观正面犹如龙虎奔腾,并驾齐驱,大有锐不可当之势。

登上天灯坡,再上广东坪,反观青龙白虎之背,像双剑插背之势。最主要是广东坪如一巨桩,青龙白虎皆经山脉之绳永久系于桩上,让回龙场永无凶险,人畜皆旺,幸福安康。

47、食堂碥,位于小河碥对面,属牌坊村11组驻地,因20世纪60年代办过公共食堂而得名。后面有山,两侧有山湾,外面是小溪,现有李氏、喻氏、刘氏三姓散居于此。

48、女儿洞,位于牌坊村11组。相传,古时当地乡人曾见一女子进入山洞后,即闻婴儿啼哭,入洞观之,仅一女婴,故名。

49、观音庙,在小河碥上游公路壁,因在岩壁中间凹刻有一佛龛,龛离地表约三米,龛内供有一石刻观音,龛刻年代应在清初。附近乡民常来此烧纸进香祈福。此地属牌坊村11组驻地。

50、烟子冲,位于牌坊村11组。据传,因山上一棵大树受到雷击引发火灾,由于山林茂密,烧了几天几夜,几里之外可见烟火‘冲天,故名。现有刘氏、梁氏人家在山下居住。

51、王家湾,原名燕子形,因山形地貌酷似燕子,故名。位于牌坊村11组。据说这是块葬人的风水宝地,如果下葬的时候和方位恰当,其后人会长发其祥,世代昌盛。

52、圆田坝,位于牌坊村11组,因一块圆形的田而得名。20世纪九十年代在此办过耐火厂,现有郭氏居住于此。

53、上坝,位于牌坊村11组,位置在小河碥沿溪上游,就是毗邻小溪以流向而命名的一个地方,故名。

54、长沟,位于牌坊村11组。整条沟长两里左右,两边山高十几丈是典型的穹窿地貌,少有的地质奇观。现今沟内荒芜长满油草,被乡人更名为油草沟。

55、黄泥塘,此为古名。位于牌坊村二十组。因山上原有一口大池塘,满池都是黄色泥质,故名。纵观黄泥塘山形,似大鹏展翅。几年前,山上修有一寺庙,每逢观音菩萨生日那天,山上热闹非凡,进香朝拜的信士络绎不绝。

56、铁炉,位于牌坊村11组。1958年大战钢铁时在此地开设铁炉,砍大树挖矿石,炼钢炼铁。昔日炉火早已散尽,但铁炉的遗址尚存。辖区划归威远后,此村便以铁炉命名,后又合归小河村。

57、老岩湾山寨,位于牌坊村11组。老岩高十几丈,半岩上有个山洞,山洞内平面起伏面积宽敞。洞口离地面五丈,悬崖峭壁,呈笔直状,若要进山洞需徒手攀爬。民国时期称寨子,就是土匪居住的山洞。

58、挖断山,位于威远县小河镇(回龙场)民治村,距回龙场镇两公里,源自石牛山脉,地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传说在明末清初,凡路过此山的乡人,时常会听见此地传出音乐声,乡人不明其理,就将此山挖断,一些树根流出红色液体,几月后液止音无。据风水先生说是挖断了龙脉,破坏了风水,以后这个地方就出不了人才了。

59、村子,原仅有一家住户,后逐步扩建为较集中的居民点,故名。原为铁炉大队驻地,现为牌坊村辖区。

60、铁钱沟,因此山沟曾经铸造过铁钱,故名。越溪河上游段因矿产丰富,在古代有铁山之称。宋代时,此沟曾开炉铸钱,据清版仁寿县志载,乡人曾拾铁钱数万。此沟原为铁炉大队辖区,后为小河村辖区,现为牌坊村辖区。

61、沙咀,因小河沟上游的沙被河水冲至一河湾处堆积,长年累月逐步延伸,且越积越多,最后形成一个咀咀,故名。解放初为大乐乡政府驻地,后为沙河大队驻地,为村民聚居地,现属民治村辖区。

62、三羊沟(百度为山羊沟),相传,湖广移民入川时,一朱姓人氏因入川较晚,来到回龙场时,所有的土地都被占完了。为了生存,用仅有的三头羊子换得一条山沟,故名。回龙场有名的煤炭生产所在地,20世纪70至90年代,沟内有大大小小的几十口煤矿井,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繁荣。

63、骑龙屋基,相传,湖广填川时迁来一黄姓人家,经过几年的劳苦耕作,渐渐富有,想新修一处房屋,请来一阴阳先生,此先生见主人家面相敦厚,言语和善,待人真诚,便给看了一处以龙脉背脊为地基的好地方,故名骑龙屋基。原为骑溪大队驻地,现为民治村辖区。

65、关山坝,就是以前埋葬亡人的地方。在旧社会,此处是个废弃的地方,凡是无力买地葬人的贫户,都将亲人抬至此处掩埋。20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此地开采过煤炭。

66、罗盘石,位于牌坊村11组。据传,山上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凸出部分呈圆形,远看犹如罗盘一般,故名。上个世纪,乡人修房屋需用石材,就把罗盘石打了作为地基。

67、毛湾,原名毛草湾,位于牌坊村11社。原来整个山湾都是丝毛草和杂草,附近的乡人把牛羊都赶到此处放养。

68、池竹湾,因湾里池竹多而得名,位于牌坊村11组。据传湾里池竹原是地主家的,因地主人丁不旺,多年后地主家人迹全无,这些池竹周边乡人都来争夺,年年的春笋都被挖光,没两年,老池竹也被砍光。

69、马儿湾,放养马匹的地方,故名,位于牌坊村11组。以前山湾里野草茂密且嫩,又适宜于马的胃口,驮煤的马队经过此湾时都要歇息,将马匹放至此湾,待马匹吃饱后继续赶路,来去都是如此形成了规律。

70、羊角沟,沟上是几十丈高的鹅颈砦,沟外两边的山形外逶拖延伸,远观酷似羊角,故名。沟上是几十丈高的鹅颈砦。20世纪80年代初,乡政府在沟内开采煤炭,因煤质好而远销外地,羊角沟之名也扬名在外,羊角沟煤矿是政府当年的支柱企业。后转包给私人老板经营,几年后,由于资源枯竭才停止开采。

71、新开寺,遗址位于民治村四组,后有高山,左右是沟,前面坎高十几米。原属沙河村,占地两亩左右。原寺有大雄宝殿,殿内置有各种佛造像,“文革”期间被毁。清初时,河南省开封府的一名和尚化缘到此建寺,听说在晚清时有和尚二十余个。据传,解放前的主持名为释甲,直到解放的时候,多数和尚走得走死的死,只剩雷和尚和孙和尚,孙和尚且年迈多病。一天清晨孙和尚去茅房滚进了粪池,喊雷和尚拉他上来,哪知雷和尚抓住他的双脚,让他倒立在粪池里淹死了(看来佛门也有恩仇)。1952年土改时黄付建兄弟俩从长沟迁来居住于此,1954年兄弟黄付云7岁时被牛打死。至今黄付建居住于此。

72、马儿坡,是高山上的坡,长半里有余,因马儿驮物爬坡,故称马儿坡,位于民治村四组。据当地人讲,在坡顶湾里有个岩洞,解放前,随近饿死的人都丢在里面,里面全是人骷髅。马儿坡是松峰场去青宁寺的捷径,也是盐煤古道,以前路上都铺有石板,“大跃进”时撤作他用。以前若去青宁猪婆咀买煤的马帮都要从此经过,一般十余匹马为一马队,因坡度长而陡,马儿驮煤爬坡相当吃力,奋力向上向前的情景催人奋进。据传,古时这些地方都是当地大户黄氏的,外地马帮过路需交过路费,马帮主人为逃避交费,就把马足和马铃用布裹住,尽量不发出声响,以免惊动黄氏族人。

73、汪家咀,原是马氏族人的聚居地,后山是马脑壳山。位于民治村13组。清初康熙年间,马氏族人由楚迁蜀,分居各个州县,其中一支来到仁寿县东林乡五甲汪家咀,见马脑壳山下风水极好,定居于此繁衍生息。此族后人出了两位名人,一是马福源(马张飞)是练武之人,可力举千斤,参加过嘉定府武举赛,因其他原因未入流,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二是马福升(榜名马凡若),道光二十四年举人,诗人,咸丰三年授大挑二等,历任庆符县儒学训导,同治五年仁寿县志编撰者,晚清蜀中名士。

74、马家祠,汪家咀马氏族人的祠堂,在汪家咀对面,位于民治村2组。祠堂始建于乾隆年间,后有靠山“天灯坡”,前方坡下沿溪。同治五年,朝廷在马家祠堂前为举人马凡若立有孝廉双桅杆。此桅杆是内江市仅有的一对。1986年桅杆被定为县级文物,命名为“马家祠堂华表”,2008年命名为“马家祠堂石桅杆”。

76、豆地坝,位于原沙河村二队,后更为三羊村15社,现今又更为民治村2队。此坝背靠浅丘,山向北方,山形余脉很短,平坝外凸而且沿溪,向山对面有一磊字山形不高。思其名来,是否出于山形余脉?因收尾微圆且短而似豆。

77、黄家大湾,前方沿溪,后方不远倚山,黄氏族人的聚居地,位于民治村15组。明末清初,黄氏族人迁居于此,勤劳耕作繁衍生息,清中期时出了一名贡爷(贡生)晚清时出了一名秀才。黄氏家族久居于此,到民国都是当地的大户人家。

78、书王坡,坡度不大也不高,在黄家大湾斜对面,位于民治村14组。据传,古时黄氏家族在半坡上建了书房(私塾),请来私塾老师,专供黄家大湾的子孙们念书,由于在乾隆年间黄家出了个贡生(贡生也是在此读书),为了纪念这个贡生,其后裔便把此处称为书王坡。

79、戴家山,湖广入川时,戴氏族人迁居于此,故名,位于民治村18组。

80、刘家沟,湖广入川时,刘氏族人聚居地,故名。位于民治村16组。

81、碾子湾,湾外有小溪,后有山坡,此处有个碾子,故名。位于民治村14组。据传,这是黄氏家族碾米的地方,由于石辗棍很重,每次碾米都用两头大黄牛拉。黄氏家族人多,一次要辗几天才停。

82、双胞堰塘,位于一半山腰,属牌坊村五组辖区。因堰塘的平面形状似两个椭圆球,一大一小而且是连着的,故名。原来此堰塘蓄水是为保牌坊老二社的基础农田用水,分组后归五组管理使用,前些年修电管站时被征用。

83、水井湾,因湾里有个水井,故名。位于牌坊12组,在石厂湾对面,原农机站后山下,离回龙场镇百米左右,因此处的浸水清凉甘甜,古人在此打了一眼井,供近乡人享用,街上的居民知道后,很多人也来挑水食用。后来上面的土地被征用办了耐火厂,水井就被污染废弃了。

84、大坝桥,建于清代,位于民治村10组。以前桥头立有功德碑,修公路碑石被毁。桥的上游山丘上有二十余户聚居,农户地址以大坝桥冠名,是因地势原因,住户姓氏以朱、佘、黄、胡等为主,听说此地原是坟坝,在清朝中期就有人聚居了。

85、鹅颈砦,因山脉逶迤酷似鹅之项颈,故名。属民治村4组辖区。山砦有南北两个砦门,上砦之路陡峭,两边悬崖,砦门之路是在岩石上凿出来的,有易守难攻之利。砦子上面积较宽。据传,砦上为古时战时乡人避难的场所。民国期间,土匪盘踞在砦上,时常下砦掠夺大户钱粮,但不伤人。土匪警告山下贫穷百姓只要不上山砦,就不为难他们。听说乡警多次去剿土匪,皆因地势险要未能上砦。

86、楼房沟,位于牌坊村7组。晚清时,沟内沟外土地都属萧氏,萧氏建一木楼于沟内最高处,便于观察整条山沟,目的是监督干活的农人。据说,若发现偷懒的,这一天就没工钱。

87、金鸡坳,位于两山之间跌连处,属于牌坊村九组辖区。传说在很久以前,金鸡坳上有一座寺庙。附近的乡人种植的庄稼经常被鸡啄了,时常听见鸡叫又不见鸡影,就去庙内进香祈福,见石墙上刻有一只鸡,便怀疑是这只鸡糟蹋了庄稼,就拿来祭品祭拜。此后,庄稼不再被啄。又传,刘知远(后汉高祖刘暠)在一次出征打仗时,遭遇敌方伏兵,败逃于此,幸遇金鸡巧妙引路至金鸡坳才得以逃生,此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88、炭市坝桥,碳市坝古桥是回龙场第一座桥,建于清初。这座桥是出行井研方向要道。几百年前小溪初成,由于潮涨季节,水位增高,溪水对来往行人造成威胁,为保证人们生命安全,大家便捐资建桥,原建桥捐钱功德碑石己失掉。

89、拦河堰,在炭市坝古桥下方50米左右。是20世纪60年代回龙公社修的一个拦河堰口,小河大队充分利用水力发电,办了个加工坊。当时是为方便群众生活,有偿加工米、粮之类,后又演变成桥,这座桥至今为过往人们服务。

90、余加大桥,建于2020年,桥头刻有赋记,位于聚鑫乐园上游牌坊村境内。因善士余加礼先生为修桥捐资一百万元。为推崇修桥精神,弘扬捐资善举,以人名冠以大桥之名,以便传颂流芳。此桥的修建,既方便了两岸群众的往来,又为镇民休闲散步提供了便利。

91、大坪山,位于开元村4组。有三个山坪,因此山坪最大,故名。原威远县办“五七”干校驻地。据资料载,原县委、县人委机关和公检法的干部共273名于1969年3月15日被集中到此地接受劳动“再教育”锻炼,1970年5月以后,才陆续返回单位或另安排工作。

92、小坪山,位于开元村4组。因此山坪最小,故名。1969年,威远县油建大队到此勘探石油(称石油队),次年在山湾里办起了子弟学校(小学),学校延至2020年停办。

93、中坪山,位于开元村4组,因此山坪在三个山坪中居第二,故名。中坪山上原荒山硬沙地较多,农户用锄头无法耕种,开元大队请来油建队用大马力拖拉机翻地,农户才得以耕种。

94、麻坪,位于开元村二组。因此坪的土地曾经遍种黄麻,因此而得名。有上麻坪和下麻坪之分。

95、狮嘴巴,位于开元村二组。因地貌似狮子嘴巴,故名。

96、黄桷堰,位于原三羊村二组,现为民治村辖区。因堰侧有一棵黄桷树,故名。黄桷树有两人合围之大,在新中国成立前此树被伐作他用。

97、猴子沟水库,位于牌坊村和开元村地域之间,水库位置偏僻,生态环境好。水库始修于1970年,到1975年年底完工,在几年的修建施工中死了几人。水库大坝主体为拱坝条石砌成,最大坝高约29米,水库容量达179万立方。多年来,水库保障了回龙场居民的生活饮用水。

98、中和桥,位于民治村二组。古桥为石桥,建于清代中期,系乡邻捐款所修,原有功德碑立于岩壁。桥一头是高岩,一头是田野。20世纪80年代,企业家马孝成办耐材厂时,将桥升高拓宽加固,便于载货出入。

99、金龟庙,位于开元村10组。据传,古时候一个云游和尚到此,见此地一巨石形似乌龟,且头尾俱全,就在宝地上面修了一座庙宇,置以菩萨诸神,以便乡人朝奉。因香火旺盛,捐钱的人也多,因龟而得财,就取名金龟庙。庙子在晚清时被毁,后来大石头也被附近乡人建房所用。

100、马耳朵,位于开元村10组。因一石头形状似马耳朵,故名。现今石头已毁。

101、牛寨,名由不详,位于开元村10组。据传,晚清民国时期,牛砦上面土匪众多,土匪时而劫富,时而扰民,官府和伪政府都拿土匪没办法。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派遣小股部队将土匪消灭瓦解。

102、胡家山,湖广入川时,整座山都为胡氏所占,故名。后来,因山高天旱无法耕种和管理不善等因素,胡氏便将土地逐年卖与外姓,最后直到土地卖尽,胡氏迁出此山,但山名留用至今。

103、长堰塘,因村边有口大堰塘较长,故名。原为长堰大队驻地,现为开元村辖区。

104、水爬岩,因岩上有古时开凿的度水槽,乡人见水在岩上行走,便呼之为水爬岩。该处还有古栈道,位于开元村10组。

105、大碑沟,位于开元村六组。清光绪12年,群众捐款修石板路,在沟里立一功德石碑,故称。听说此碑有一人高,上面刻满了捐款人的名字,石碑早年已不知去向。

106、吊脚楼,位于开元村六组。民国期间,当地一地主用石头名砌了一个吊脚楼,故名。解放后,吊脚楼被撤,石头用作他用。

107、坛罐窑,位于开元村5组。就是以低温烧制士陶制品的一个窑口。据说此窑在明代就已烧制。因该地方的泥质细腻黏稠,很适宜做土陶器物,况且坛坛罐罐在农村既实用又实惠,备受老百姓的青睐。后来,由于受到细瓷器物的冲击和技术落后的影响,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土窑于1983年退出历史舞台。

108、大坟坝,位于牌坊村8组。因坟地里有一座大坟,故名。大坟坝这个地方前方开阔后有靠山,葬有很多坟墓,其中有一座双棺,当地人称“灰包蛋”,坟墓又高又大,20世纪50年代土改时,农民协会人员将此墓打开,墓里有精美的壁画。

109、羊角沟大桥,位于羊角沟煤矿外,今属民治村辖区。此桥于1958年由公社机械队修建,是三羊沟、羊角沟煤矿运输煤炭的重要桥梁,因为原系石质拱桥,重型载煤车辆过往频繁,曾面临垮塌的危险,后又重新用钢筋水泥加固。此桥为原三羊村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10、山湾堰塘,位于天灯坡下,置于牌坊和回龙场场首之间,属牌坊二、五组辖区。因堰塘路壁有两棺坟,又称“灰包蛋”堰塘。堰塘建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地处山湾,蓄水容易常年不涸。几十年间,堰塘不仅发挥了干旱保丰收的作用,还见证了几人在世间的最后一程。其中,一位是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人民功臣,因战伤复发疼痛难忍,自己选择了在此塘踏入天堂之路。另有两人是夫妻,面对面自我捆绑,也经此塘步入天堂。

111、兴隆坝、位于回龙场河对面,四周开阔,前方沿河,右靠松柏庄,牌坊村十八组驻地。原是萧氏地主房屋,串架房子,解放前做过学堂。解放时,因此户在旧社会是属于落魄地主,没有压迫穷苦百姓,共产党明察秋毫,又将此房返还原主,体现了共产党的胸襟。

112、无深沟,(百度为郚莘沟)位于民治村4组,两面是山,沟长一里有余,沟内分正沟湾(湾上有个寨子,民国期间,乡人为逃壮丁就躲藏于此)、水竹湾、楠竹湾、丁母湾、猪场湾。因此山脉矿石丰富,20世纪50年代,大战钢铁期间,在几个湾里都挖过矿洞,采过矿石,矿洞深浅不一,其中,楠竹湾矿洞最长约二里许,直接挖到了羊角沟(现称穿山洞)。

113、桂花屋基,位于民治村八组,名称源于一棵抱大桂花树,是李氏老宅住址,宅后来山脉来龙较浅且不宽大,属大山小支系。以前有串架房,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李氏有勤劳作风和聪明的智慧,以及独享此龙之灵气,自然也成了当地富有之人。

114、牛儿湾,位于原三羊村三队,由于湾后的浅脉形状似牛,远观头、颈、脖俱全。原机械队(公社企业)在1976年左右开始开矿挖煤,10年后转包给私人老板,由于资源有限,前后只开采了10年左右。

115、白果咀,以前此咀有棵抱大的白果树,故名。原来此地办过耐火厂,现为马氏住地。据传,马氏先辈是个教书先生,曾在民国任过校长。因有文化和地位,社交能力强,是当地知名人士。民国期间,土匪猖獗,战争频繁,为了师生的安全,校长也有佩枪。

116、猫儿屋基,位于民治村二队,靠山向北,前面沿溪,山下的几户都隐在绿树丛荫之中。听说此地出文人,猫儿之称源出不明,是有才善隐之意吗?

117、观音沱,位于三羊村1队。因半山腰有一庙子,庙里供有观音菩萨,山下有一溪沱,此沱以庙冠名。此沱之水都是高山浸水所汇,寒冷且深,至今无人敢试其深浅。

118、白岩湾,位于三羊村1队,后山之岩并不是很高,以前在湾里住过地主。后来魏氏迁居于此居住至今。据当地人说,谁住此地都是有钱人,难道还有什么玄机在此湾?

119、赶场坳,位于牌坊一队和廖家碥之间,是仁寿和威远的边界。坳口系天灯坡山脉,两边坡度较陡,由于是廖家碥方向去回龙场的必经之地,故称赶场坳。

120、道班,位于开元村。此地是县道公路维护工人的住所,因在公路旁,也是公共客车临时停靠载人的一个站点。

THE END
1.景祠元宝古币图片价格收藏鉴定景祠元宝 统一编号: au24994909店内编号:3781 品种: 古币 属性: 北宋,通宝 ,裸币,, ,,, ,,, , 简介: 尺寸(26.1*1.7),真假自定,售出不退换 备注: 浏览量: 0 点评: 0次进行点评 打假: 打假举报录入举报 店名: 普陀邮屋 省市: 安徽-合肥https://7788gb.997788.com/pr/detail_auction_173_24994909.html
2.潮汕俗语集之二立祠找鬼-生事 建造好祠堂祭祀祖宗或其他神祗,无端又去找个鬼来入祀拜,造成祖宗或神祗与鬼之间的矛盾,这是无事生非.也引申指其他方面的无事生非. 外江屎桶-外雅内臭 客家人的马桶,外表漂亮,里面臭得很。比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江戏-免帮声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2650768_552588860.html
3.聆听商丘古城(3)—三商之源商祖祠(火星台)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通宝、元宝、重宝,这叫宝文制钱,它是李渊皇帝定的币制,延续了1300年。中国的第三次币的改革,是清朝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他派人去英国学习造币技术,并从英国买进来造币机器。在中国的广州筹建了第一个造币厂,把手工铸币推进成机器铸币。所以我们的富商大道也就只展示到了光绪年间的钱币,...https://www.meipian.cn/4xde8ein
4.元宝雕塑图片大全77张高清元宝雕塑图片赏析是一家专业的元宝雕塑定制加工厂,曾制作过大量的元宝雕塑,本页面为您收集整理了77张我厂制作的元宝雕塑高清图片,欢迎查阅!http://www.diaosu20.com/pic/346-1
5.永春元宝观永春元宝观门票,永春元宝观游玩攻略永春元宝观 地址: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留安山公园 醉星台 地址: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留安山公园 永春石玉洞 地址: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 万星公园 地址:泉州市永春县留安山西路与桃源南路交汇处北 永春元宝观附近的公交地铁 留安山公园(公交站)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留安山西路 仓满幼儿园(公交站) 地址:...https://map.360.cn/site/detail/5a7620624d2f4fa7
6.丹东元宝区十大名胜古迹景点推荐,丹东元宝区名胜古迹有哪些丹东元宝区十大名胜古迹景点推荐,丹东元宝区名胜古迹有哪些 关于元宝区名胜古迹好去处,本站推荐10个地方,分别是宝山寺、双灵寺、清真寺(官电街)、宝龙庵、中华万姓宗祠、七道教堂、弥陀寺、汤毓麟公馆、普济宫、极乐寺,详细信息查看下表。https://www.icauto.com.cn/trip/hot_7102.html
7.金元宝名字打分金元宝姓名免费测试生辰八字五格分析名字...当年掌上开元宝。半是杨妃爪。 ——刘辰翁 《虞美人 · 其二》 开通万里达,元宝出青黄。 ——王梵志 《诗并序 其四十五》 上元宝月成前月,过隙流阴迅若斯。 ——弘历 《月》 七府璿衡始,三元宝历新。 ——颜师古 《奉和正日临朝》 二景神光秘,三元宝箓饶。 https://www.mzi8.com/ceshi/xm_%E9%87%91%E5%85%83%E5%AE%9D.html
8.元宝山天气预报元宝山天气预报一周北始林五坳,南濒金兰河,东至吉曼村、西临元宝河,方圆3901公顷。有白虎顶(海拔2064米),兰坪峰(海拔1995米),元宝峰(海拔2081米)和无名峰(海拔2086米)四大主峰。 查看详情>> 更多>> 元宝山周边景点元宝山 黑龙洞 晋娘祠 五指山滑雪场 京娘湖景区 娲皇宫景区 赵苑公园 娲皇宫 太行五指山景区 丛台公园 武禹襄...https://m.tianqi.com/daming/jingdian/24124.html
9.金元宝本尊最新小说免费阅读金元宝本尊最新小说最新章节金元宝本尊最新小说最新章节由全本书网友搜集并发布,金元宝本尊最新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全本书你能找到更多好看的小说,包括全本的和正在连载中的.如果你也喜欢金元宝本尊最新小说,推荐给你的朋友一起免费阅读吧.http://www.quanbenshu.net/58/58024/
10.万国元宝酒店(佛山盐步国际茶都店),地址:广佛智城商圈南海区南海区...酒店周围景点亦有广州沙面岛、陈家祠、上下九步行街、北京路步行街、白鹅潭等;佛山千灯湖、祖庙、创意产业园、岭南新天地、南国桃园等,邂逅自然美景,感受人文风情。“元宝”象征财运亨通,庇佑事事顺遂,酒店打造岭南系列奢华品牌,致力为宾客缔造完美、尊贵的服务体验。装修设计风格更是传承岭南东方文化之经典,彰显气派不...https://hotel.elong.com/42005018/
11.春节习俗烧纸金元宝挂红袋的仪式.pptx文档介绍:该【春节习俗烧纸金元宝、挂红袋的仪式 】是由【泰山小桥流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春节习俗烧纸金元宝、挂红袋的仪式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https://m.taodocs.com/p-1065927388.html
1.太原唐叔虞祠游玩攻略唐叔虞祠门票多少钱/价格表唐叔虞祠,位于晋祠内,圣母殿的北侧,供奉晋国宗祖唐叔虞,即周朝姬发的第三个儿子。现在的唐叔虞祠,是元代时重建,里面均为元代彩塑,如此完整也是国内仅见的。 4+ 杨坤 5分 超棒 唐叔虞祠就在正殿的旁边,里面供奉的的是姜邑的儿子,晋朝的晋王,原本是主人公的,最后将大殿让给了母亲,唐叔虞祠外面的八卦莲池好...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167/1676144.html
2.历史文化?蓬安县铜鼓寨及周边景点考察纪实‖马骅群元宝寨紧邻铜鼓寨,是由始祖山铜鼓寨起脉过峡,从而突起的一座少祖山,此山顶平,前开一面,左右各发一脉,如一只飞翔的大雁展开双翅,其右翅平直如剑,故称剑杆梁。剑杆梁上的元宝寨,还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就是范新友将军。寨上原有三道寨门,现还残存一些遗迹。 http://scdfz.sc.gov.cn/whzh/slzc1/content_150342
3....滨州好:滨州祭奠福运科仪范公祠 门票价格:10元, 对70岁以上老人、身高1.2米以下小孩、残军人免票;对60-70岁的老人半票优惠滨州祭奠。 提示:反游览所需大概时间约1.5小时; 范公祠位于邹平县长山镇孝妇河南岸的范公村滨州祭奠。 范公祠是为了 纪念宋朝的一代名相范仲淹而修建的, 这是范仲淹的享堂, 是全国第一个范仲淹纪念祠堂, 范公...https://fuzhoufashi.com/index.php/post/37573.html
4.祠堂八角形元宝炉生铁描金图案元宝炉元宝炉 道教神像 查看全部分类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林先生 职位: 经理 电话: 地址: 浙江 温州 苍南县 浙江省苍南县 详细信息 获取最低报价 微信在线 加工定制:是 类别:香炉 宗教:通用 品牌:苍鸿 是否专利货源:否 是否进口:否 材质:多种可选 工...http://wzcanghong.cn.china.cn/supply/451461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