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已明确打造低空经济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获得了国家高度重视和地方积极布局,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重要引擎。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无人机在县域政务航空的应用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01|低空经济背景下县域无人机政务航空应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以无人机和通用航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提升至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以来,国家和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和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期。与此同时,伴随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无人机作为一种具备空中视野的飞行平台和管理工具,构建集空中、地面于一体的综合巡检系统,全自动、智能化采集城市信息,在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治理等关键领域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治安监控、交通管理、综合城市管理、生态与环境保护、应急救援、农业林业植保以及电力线路巡检等。
然而,县域无人机政务航空的应用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无人机行业应用各自为政、应用水平和认知深浅的差异、不同品牌和型号无人机的兼容性问题、操控技能水平的不一致、管理效率的不足、应用成效的局限性、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以及数据分析和共享的难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无人机在县域政务航空中的高效潜能发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浙江省无人机产业技术联盟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了构建“空地一体五位融合”县域无人机政务服务飞行体系方案理念,并在浙江省的一些县区开展了试点项目,探索更科学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以期提高无人机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推动无人机在促进县域低空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02|“空地一体五位融合”县域无人机政务服务方案理念
1.建立无人机指挥调度实战训练基地
2.组建无人机飞行与低空安全防控队伍
依靠公安警用现有无人机持证飞手,组建一支常态化无人机飞行作业队伍,进行实体化运作。一是成立县域政务无人机飞行管理办公室,协调全县无人机飞行服务工作,由县级领导牵头,统筹规划、合理调配协调全县无人机飞行服务工作开展;二是成立无人机政务服务飞行队,吸收更新补充优秀飞行队伍,完成具体任务的执行;三是成立县低空安全防控队,以公安为主要力量、适当补充协警、保安等力量,致力于无人机黑飞等低空安全防控。
3.搭建无人机专用网络
建设一张覆盖县全域的无人机专用网络。新建的无人机专用网络一要具备频谱合规,符合工信部无人驾驶航空器专用频率和其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要求;二要专网专用,对周边其他无线电系统无干扰,不同无人机之间互不干扰,利于统一管理、统一控制;三要广覆盖、大容量、低延时、高可靠;四要空地联动,实现地面监控与空中视频的双向联动、语音集群。
4.开发无人机综合指挥管控平台
5.培养无人机应用技战法研发团队
03|实践案例分析与启示
海宁瞄准低空经济和安防领域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成立政务航空领导小组统筹全市政务航空体系建设,并成立国资公司,专责项目建设运维,统一对外服务,通过“党政搭台、公安牵头、企业主建、社会共享”的低空域政务航空增值化改革,聚焦无人机航空资源分散、应用场景单一、数据共享服务难等共性问题,创新打造多网融合、上下贯通的政务无人机智管平台,实现了政务无人机资源统一归集、专管共享,构建集“治安管理、协同治理、政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政务无人机多跨应用新生态。
04|结束语
无人机政务服务飞行体系在县域低空经济和县域基层城市治理中的创新应用,不仅能提升无人机低空经济发展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还为解决传统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展望未来,随着无人机行业应用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无人机应用将向场景智能化、应用领域多元化、飞行作业自动化、机型装备体系化等方向深入发展,其在提升县域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中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构建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城市治理体系贡献力量,为地方政府深入发掘探索低空经济未来应用场景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