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4.24湖南
一、行业基本概述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无人机分类及使用特点
按气动布局分类,无人机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由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具有起降便捷、航时长等特点,具有应用优势,在工业无人机市场中的保有量逐渐增多,市场份额逐渐提高,已成为工业无人机的主要布局形式之一。
无人机种类及特点
二、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无人机早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先后被用于靶机、侦查、情报探测、携弹打击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中国纷纷探索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2008年至2014年,受益于信息化、任务载荷、卫星导航等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军事领域及工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2014年至今,随着无人机产业链趋于成熟,飞控与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具备了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的条件,消费级无人机快速发展,工业无人机在巡检、安防监控、农林植保、测绘与地理信息等领域同时得以快速发展。
三、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受益于行业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民用无人机取得了高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重要的板块之一。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409.13亿元增至2022年的1152.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9.56%。
其中我国消费无人机市场规模由2018年280.96亿元增至2022年513.1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5%。
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由2018年128.17亿元增至2022年639.76亿元。
2、供应规模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配套的产业链已经日趋成熟,同时由于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民众对智能生活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这促使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的飞速发展,2021年中国民用无人机注册数量达83.2万架,较2020年增加了31.50万架,同比增长60.93%,2022年我国无人机注册数量约为126.8万架。
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以大疆创新为代表的无人机企业引领着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发展,而工业无人机在农林植保、巡检、测绘与地理信息、安防监控、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通过代替人工作业实现降本增效。
(1)供给端企业数量众多,行业竞争分化趋势日益显著
目前无人机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除大疆创新市场份额较高以外,其他无人机企业市场份额均较低。无人机细分场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解决方案日益成熟,无人机市场参与者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导致行业竞争分化趋势日益显著。
(2)供给端的技术发展推动无人机真正实现“无人化”
3、需求规模
目前我国民用无人机下游应用领域中,农林植保占比最大达30.70%,其次为地理测绘领域占比达26.61%,巡检领域占比达18.76%,前三大应用领域占比共达72.07%。
四、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多任务载荷
无人机系统任务功能一般由任务载荷实现,如搭载的任务载荷较单一,则只能完成特定的功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无人机产业成熟化,工业无人机执行的任务呈多样化趋势,仅搭载普通小型摄像头等任务载荷无法满足其在测绘、巡检、农林植保的任务执行能力。其次,无人机的任务载荷重量更是影响续航时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将多种载荷与无人机更好地集成,以更经济的平台来执行任务是行业研究的主要方向。
2、任务载荷小型化
内部空间狭小是民用无人机的突出特点之一。但是随着无人机产业发展,为执行多样化任务,需要安装的载荷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导致了在无人机空间不变的情况下,载荷需要做到越来越小。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任务载荷制造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高,新型材料的不断推出,无人机任务载荷实现小型化将成为民用无人机领域重要发展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