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就是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观察与量度。具体地说,测量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数字或符号分派于研究对象的特征(即研究变量)之上,从而使社会现象数量化或类型化。
研究变量通过对概念的界定和具体化而转化来的,在研究中,它是分析单位所具有的特征或属性。
测量时得到的一定数值可作为某一现象或事件特征的代表符号。符号仅在我们给它赋予具体含义时,它才会具有意义。
确定分派数字的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最困难的工作。测量是将各个分析单位与它们的特征或属性用数字分派规则联系起来。
所谓规则就是操作的方法或索引,它指导研究人员如何实施测量。
测量是将分析单位的集合与某种符号系统建立起一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视为函数关系。任何测量程序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有序配对的集合,它的函数公式是:
它可表述为:测量函数F等于对象集(N)与政治兴趣(Y)的有序配对的集合;测量的数字界限为1-5,F的数字分派规则为:
二、有效测量的条件
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准确性。指所分派的数字或符号能真实、可靠、有效地反映调查对象在属性和特征上的差异。
2.完备性。是指分派规则必须能包括研究变量的各种状态或变异。
3.互斥性。是指每一个观测对象(或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都能以一个而且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即研究变量的取值必须是互不相容的。
第二节测量尺度
从测量的角度看,可以将变量划分为四种类型: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
一、定类尺度或名义尺度
1.标记。可作为一个识别的记号,当数字被用作标记时,它并不表示数量的多少,也不能对它做数量运算。
2.类别。可作为对变量的不同状态的度量。如性别可分为男、女,宗教可分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类别。类别也可用数字来表示,如将男性记为1,女性记为2,但与标记一样,这种数字仅用于区分而已,不能运算。
3.定类测量是一种分类体系,所分的类别既要穷尽,也要互斥。
4.定类测量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对称性是指若A与B同类,则B一定与A同类。传递性是指A与B同类,B与C同类,A与C一定同类。
5.定类测量是所有测量层次中最低的测量,在社会现象的测量中,大量的变量都是定类变量。
二、定序尺度或等级尺度
一个变量如果能够依操作定义所界定的明确特征或属性而排列等级大小、高低、先后的次序,这时就适用于定序尺度进行测量。
定序变量既能区分事物的类别,还能反映事物的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序列上的差异。是比定类测量层次高的一种测量。
研究设计的时候,为了统计分析的需要,往往将这种有高低、大小、强弱不同的序列转化成大小不等的数字。这数字仅仅显示等级顺序而已,并不显示属性的真正量值,并且等级之间的间隔也不一定相等。
三、定距尺度或等距尺度
定距尺度具有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的特征。此外还具有确定不同等级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定距测量是智商测验(IQ)。在智商分数中,95分与100分间距相当于105与110分之间的间距,这是通过大量观测所确定的。
四、定比尺度或比例尺度
定比尺度是测量中的最高层次,它除了含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定比尺度下的数字是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的结果都具有实在的意义。如年龄、身高、体重。
定类尺度处于最底层,定比尺度处于最高层,高层次尺度都具有低层次尺度的一切特征,反之则不然,定序尺度也必然是定类尺度,但反过来却不能成立。
在选择测量尺度时,要注意:
1.社会现象大多数只能以定类或定序尺度测量,但有时也可将某些现象近似地视为定距或定比变量,如“智力”测验。
2.高层次尺度可能获得更多、更精确的信息,但调查和分析的工作量更大,而低层次尺度则相反。
3.用较低尺度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尺度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过来则可以。
4.一个变量取决于可能适合用各种尺度来测量,选择何种尺度取决于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
第三节概念的具体化与操作化
一、概念、变量与指标
1.概念。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性认识和交流形成的。
2.变量。概念转化成变量
用抽象定义将概念所指的现象与其它现象区分开来。
界定的第一步是将概念分解,即从不同角度或纬度对概念所表示的现象进行分类。
界定的第二步是作出抽象定义。
经过严格界定的概念称为变量,变量具体指概念内涵的各种类型或各种状态。概念转换为变量形式之后就可以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
3.指标。指标是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的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确定如何测量变量,选用哪些指标。
二、概念的操作化
操作化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是对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操作化的作用:
1.将概念操作化之后才会在经验现实中显现出来
2.是具有定量取向的社会研究的关键。是建立和验证假设的重要方式。
三、操作化的方法
1.概念的澄清与界定
A理清概念的范围。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概念的范围。
B决定一个定义。既可以采用一个现成的定义,也可以在现有定义的基础上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定义。采用现成的定义既可以选择经典的定义,也可以选择一个现代一些的定义,这种选择应根据研究者进行具体的社会研究的需要为标准。
2.发展测量指标。
A列出概念的纬度。一个抽象概念具体若干不同的方面或纬度,进行研究时,首先指出概念所包含的所有的纬度。
B建立测量指标。
a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
如:对生活质量的操作化
生活质量的定义:生活质量是一个社会中人们总体生活水平的综合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