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9.09
温馨提示
是有关人员工资福利支出以及部分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用于购买商品、服务、办公设备等方面的支出。
是财政部在审核人员编制数、实有人数、资产数量等基础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定额标准测算安排基本支出预算的方法。
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分为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两个层次。
明细到支出功能分类的款级科目,按照部门主要职责设立并由部门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每个一级项目包含若干二级项目。
包括在现有项目基础上规范整合而成的项目和新设立的项目,立项单位为项目实施主体。二级项目要有明确的实施周期。除业务主管部门已明确批复实施周期外,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项目到期后需继续安排的,应按程序重新立项。其他运转类项目和专项业务费项目的实施周期暂定1年,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可补充编制后续年度的支出计划,实施周期相应顺延。
指根据部门的共性项目设立并由各部门共同使用的一级项目。通用项目由财政部根据管理需要统一设立,主要包括有预算分配权部分管理的项目和归口管理的项目等。
指各级国家机关将属于自身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按照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交由符合条件的服务供应商承担,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向其支付费用的行为。
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是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优化预算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是一种“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的新型预算管理方式,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为基础,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规定,实施财政预算监督管理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纳入中央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指中央部门用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从单位范围看,编报“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决算的单位包括向财政部编报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本级及其所属行政单位、参公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等。从支出类别看,“三公”经费预决算既包括通过基本支出公用经费安排的支出,也包括通过项目支出安排的支出。
是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支出全部以项目形式纳入预算项目库,预算管理各环节均以项目为基本单元,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通常指的并不是法律上的多年拨款,而是一种多年度的滚动计划或者政府对其支出的预算。
是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接受调拨或者划转、置换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并确认为国有的资产;其他国有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
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四条预算法第六条第二款所称各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
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预算法第三十一条所称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
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预算法第七十四条所称决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和结余的年度执行结果。
(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五条部分内容)本条第二款所称基本支出,是指各部门、各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五条部分内容)所称项目支出,是指各部门、各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预算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所称预算支出标准,是指对预算事项合理分类并分别规定的支出预算编制标准,包括基本支出标准和项目支出标准
人员类项目是指部门和单位有关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项目。内容
运转类项目包括各部门、各单位为保障其机构自身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公用经费项目和专项用于大型公用设施、大型专用设备、专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的其他运转类项目。
特定目标类项目是指部门和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项目。除人员类项目和运转类项目外,其他预算项目作为特定目标类项目管理。
结转资金在规定使用年限未使用或者未使用完的,视为结余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