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文化自信: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语言运用:能用组词的方法帮助理解词意,结合注释、插图,读懂两个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思维能力:初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审美创造: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是如何描写少年勤学好问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3.学习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恭、勤”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囊萤映雪》。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结合注释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关于勤奋读书的成语故事?

预设: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3.揭题: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囊萤夜读,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成语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释题,介绍车胤

1.齐读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夜读:夜晚读书。)囊萤夜读——(车胤)把萤火虫装到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

2.介绍车胤:车胤(约333~约401)字武子,东晋南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今湖北公安曾埠头乡)人。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

三、初读古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范读,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读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大概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囊、萤、恭、勤、博、贫

教师指名读生字,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教师范读。(注意读准前鼻音“勤、贫”,后鼻音“囊、萤、恭”。)

(2)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明确读音,重点指导“囊、恭、勤”。“囊”上中下结构,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恭”上下结构,注意最后两点是左右点,不是上下点。“勤”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部分,下面是两横一提。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识字经验,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正确的书写方法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3.学生听伴读音乐,再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要读出停顿。(2)没有标点符号的,要根据意思适当读出停顿。

4.对比读一读:A.以夜继日。B.以夜继日焉。讲解语气词“焉”,感受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感觉。

四、再读课文,理解文本。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生根据文言文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文言文学习方法:(1)结合注释;(2)查阅工具书;(3)联系上下文;(4)联系生活实际;(5)扩词法

2.预设交流

(1)出示“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引导学生理解。

预设1:恭勤,肃静勤勉。不倦,不知疲倦。通,通晓,了解,知道。博学多通,博学多才、学识渊博。

预设2:车胤为人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学识渊博。

教师总结:胤(车胤)恭勤(肃敬勤勉)不倦(疲倦),博学多通(通晓,明白)。整句译文是: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

教师板书:车胤:恭勤不倦

(2)出示“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预设1:“囊萤夜读”的“囊”是用布袋装的意思。“练囊”的“练”指白色的布、囊”指布袋、“练囊”即白色的布袋。

预设2: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就用白色薄绢做成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教师总结:家贫(贫穷)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焉。整句译文是: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

教师板书:练囊盛萤以夜继日

3.教师引导: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1)课文中出现了两个“囊”,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预设1:“囊萤夜读”的“囊”是指用布袋装。

预设2:“练囊”的“囊”是指白色的布袋。

教师总结:囊萤夜读:文中作动词用,用布袋装。练囊:白色的布袋。

(2)出示词语:锦囊妙计,囊中羞涩。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中的“囊”是什么意思?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看,同一个词语,有时候表示事物名称,有时候表示一种行为动作。

5.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

(1)那么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先介绍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再说他是如何刻苦学习的。

总结:“囊萤夜读”是“恭勤不倦”的表现,是“博学多通"的原因。

教师板书:原因结果

(2)同学们,现在你们拿着的书是纸做的,那课文插图中的书为什么是竹子做成的?

预设1:因为那时候没有纸。

预设2:竹子取材方便,而且便宜。

教师总结:晋代的时候纸张还没有普及,多数书是用竹简做的。

(3)了解完车胤的故事,你觉得在少年时代,车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预设:勤奋认真积极进取。

教师总结:勤奋学习自强不息。

教师板书:勤奋学习自强不息

(4)《囊萤夜读》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要珍惜读书的机会,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预设2:即使家境贫苦,也要创造条件刻苦读书。

预设3: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我们日后必有成就。

(设计意图:理解文本,探究交流。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对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

7.指导背诵:

胤()不倦,博学()。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盛数十()以(),以夜继日焉。

9.拓展延伸故事《囊萤映雪》。

五、布置课后作业

课下背诵《囊萤夜读》,然后背诵给爸爸妈妈或同学听。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

一、诗歌接龙,导入新课

(1)、床前明月光,。

(2)、举杯邀明月,。

(3)朝辞白帝彩云间,。

(4)桃花潭水深千尺,。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不过,小时候的李白学习可不认真,贪玩。后来是什么事情使他专心学习称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呢?这节课就来一起学习《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2.师板书课题,学生拿起右手书空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生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铁杵成针

3.看到这样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铁杵”是什么意思?

预设2:题目中的针就是我们现在用的缝衣针吗?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成(磨成,做成)针(缝衣针),“铁杵成针”的意思就是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二、初读古文,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先听范读,再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读,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学习“卒”,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学习“逢”的认读,生组词。

预设1:“象棋里”,那在象棋里他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2:士兵衣服前面会有这样的字样代表自己的身份(如果学生不知道老师来说)

教师引导字理识字。并强调在书写时要注意“逢”是半包围结构。

4.指导书写。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边写,一边强调注意点)“逢”半包围结构,被包部分的撇、捺都不要写的太长,最后一笔“平捺”要写的舒展;起笔要轻,捺角要平。

5.播放伴读音乐,指名读课文,评价。

6.师示范读课文,生评价。

7.正确、流利是读好文言文的基础,停顿是读出节奏的保证。请同学们根据朗读,划分节奏。注意停顿。再次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课文之前,扫清障碍,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生生,师生的评价,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兴趣,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利用上节课总结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2.学生小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3.预设交流

(1)出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地名。

教师总结:磨针溪(溪水的名字),在象耳山(地点)下。整句译文是: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下。

(2)出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大家说说“未成”“弃”是什么意思,然后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说说由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预设1:未成,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

预设2:弃,放弃。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准备放弃离开。

预设3:我想到了成语“半途而废”。

教师总结:世传(世世代代相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弃去(离开)。

整句译文是: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

教师板书:学业未成弃去

(3)出示“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预设:过(路过)是(这)溪,逢(遇到)老媪(老妇人)方(正在)磨铁杵。整句译文是:(他)路过这条小溪,遇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教师板书:遇老媪磨针

(4)(出示课件39)出示“问之,曰:‘欲作针。’”

预设:问之(上文中的老妇人),曰(说):“欲(想要)作针。”

整句译文是:(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这跟铁棒磨成针。”。

同学们来想象:李白会问什么?

预设: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5)出示“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预设:太白感其意(被他的意志感动),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整句的译文是: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教师引导理解:李白被老婆婆的什么一直感动?

预设:老奶奶这么大年龄都能坚持做一件事感动着。

教师继续引导:此时李白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预设:老婆婆如此坚持不懈,我呢?就这样放弃了学业,真不应该;我也要回去读书了,老奶奶能坚持磨杵成针,我也一定能坚持学有所成。

回到山中后,李白会怎么做呢?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并回答:玩伴呼之,白端坐于案前,专心读之。夜深困乏,白端坐于案前,()。暑热难耐,白端坐于案前,()。

教师总结: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教师板书:感其意还卒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让组内的每一位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所蕴含的道理的感悟。)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儿时的李白能“还卒业”体现了他什么品格?

预设:有恒心、有毅力、刻苦学习。

5.了解了课文内容,我们再一起重温故事,体会故事给我们带来的道理。(播放视频《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四、总结,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很多人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你怎么看?

预设2:对,我们要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师总结:故事不一定真实,但我们在读的时候,要透过这个故事,看到它所反映出的精神,那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2.主题概括,升华情感:《铁杵成针》讲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认真,贪玩,弃学偶遇一位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触动很大,后来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5.你知道哪些持之以恒的成语或者故事?

预设:持之以恒、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闻鸡起舞。

七、布置作业

将《铁杵成针》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搜集有关坚持不懈的成语或者故事。

(设计意图: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理解故事,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热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

【教学反思】

第一,重视诵读。文言文的学习要以读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贯彻“读”,在读通部分,我让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朗读文言文,既要注意标点符号之间的停顿,也要注意句子间的停顿,尝试断句。通过范读、听读、跟读、引读、自由练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恰当处理长句的适当停顿。根据对意思的理解,确定怎样停顿,指导孩子们读出韵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中之情,读中想象文中之景,读中感悟文中之道,学生再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感知每句话的意思。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祖国古代汉语的神韵。

第二,授之以渔。要学好文言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词语是关键。本堂课,我重点教给孩子们运用看注释、看插图、想画面、扩词法的方法,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如“倦”是疲倦的意思,“贫”是贫穷的意思,“博学”是知识渊博、学问广博的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基本一致,学生通过扩词法,体会到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共通之处,进而理解了文言文。

第三,创设情境。整节课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营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本课中,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自主理解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在讨论中学生也体会到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我以此创设情境,通过想象画面让学生体会车胤是怎样“以夜继日”地读书。

《铁杵成针》是讲李白求学的故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导入时,我采用诗歌接龙的方式引出本课的主人公——李白,简单介绍李白,问题设置,导入本课。

二、学法指导落实到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将课堂还给学生,利用上节课学习的文言文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每句话的意思。

四、拓展感悟做人的道理。这篇课文比较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在学习铁杵成针这个故事里,我教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知道在我们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尤其从小事开始,不能半途而废,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教育学生把这种精神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学生受益匪浅。

教学是一门艺术,反思促改进,反思促提升,教后反思理应成为每个教者的必备功课。

THE END
1.表示人要有目标的成语3、长风破浪:比喻目标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4、风云之志: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目标; 5、豪情壮志:豪迈的情感,壮烈的志向; 6、宏图大志:有宏伟的计划,远大的目标; 7、鸿业远图: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 8、鸿鹄之志:比喻怀有远大志向和目标的人。标签...http://m.15tqc.com/show2226202/
2.定的有什么成语部分含有“定”字的成语有: 1、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2、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3、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4、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5、人定...http://m.rilisou.com/new-510426/
3.定弦怎么读,定弦的发音,定弦的成语/组词/笔顺,定弦的拼音,定弦是...简体:定弦 繁体:定弦 拼音:ding xian 读音:dìng xián 英语: 造句:定弦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定 弦 组词,组成语:定 弦定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调定乐器上弦的松紧以固定音高。定准。比喻打定主意。如:「你现在还不用问我的目标我还没定弦呢!」相关成语...https://wap.chacihai.com/cidian/17549.html
4.抓纲务本,精准突破,铸就六月辉煌(一)《考试大纲》考核目标表述没有变化(课件3) 2019年高考语文考查考生“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即A识记(识别和记忆,如默写题),B理解(领会并解释,如成语、病句、论说文第1题),C分析综合(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如实用文1题、文言文3题),D鉴赏评价(对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如诗歌鉴赏2题、文学类第3题...https://www.jianshu.com/p/0708d9e0645c
5.三个成语就可揭开成功人生的秘密''铁杵成针''告诉人们,为了一个目标,必须加大投入; 这三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告诉人们,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如果用公式表示,就是: 成功=勤奋+坚持+投入+方向 (五)贫困根源在于没有或者很少投入 至贫原因很多。但从根源上说,就是没有投入或者很少投入。如一个贫困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可不谓勤奋;年年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29/10/16243467_782071822.shtml
6.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收集词语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教学难点:部分词语的理解。倡导自主识字,培养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教学时间:课时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9930059_1133568925.html
1.形容锚定目标的成语形容锚定目标的成语苍景流年 知识百科 精选回答 1、坚韧不拔:韧:有韧性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2、学贵有恒:学习最珍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3、永不言弃:永远都不说要放弃,比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4、滴水石穿:水不停往下滴,能将石头洞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微薄之力...https://edu.iask.sina.com.cn/jy/3kQRfGEpWHn.html
2.一年级语文词语汇总1.定准教学目标,找准方向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我将本次理解词语复习课的目标定为: (1)梳理“替换法、拆词法、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聯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词语的方法。 (2)通过课内词语的理解复习来帮助学生梳理出做理解词语这类题目的具体步骤。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0s11dq7.html
3.成语复习教学设计(精选11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成语都不陌生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语复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语复习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第一阶段的成语复习效果,明确高考成语考题走向。 https://www.yjbys.com/chengyu/daquan/1954389.html
4.孙权劝学教案14篇因此,联系实际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在读中质疑文题,圈点勾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感知文本思想内容,提升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https://www.jy135.com/jiaoan/1221521.html
5.《守株待兔》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发觉、乐滋滋、掩耳盗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寓意,受到尊重事实,老老实实做人做事的思想教育。 3.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培养独立学习寓言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理解两个成语的意思。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212355.html
6.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成语意思13篇(全文)日积月累成语意思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决胜千里: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攻其不备: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kx0ivot.html
7.聚焦课堂——师大附中有效管理教与学方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定准目标,激发兴趣;精设问题,促进思维;控制变量,培养习惯;反馈矫正,实现目标。”全部的课堂教学活动始于教学目标的准确设定,止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做到“精讲”“点拨”练习到位,教学当堂要达到目标。 https://fz.xjnu.edu.cn/2012/1220/c1897a40275/page.psp
8.小学语文教案《惊弓之鸟》(2)开展“精彩成语故事大家说”活动。 五、参考资料 魏国我国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和山西南部,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小学语文教案《惊弓之鸟》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悲惨、愈合”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 https://www.cnfla.com/jiaoan/2283300.html
9.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10篇)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1228082117_2164534.html
10.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http://mip.yuwenmi.com/jiaoan/ernianji/674872.html
11.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通用1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评试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掌握未理解或未掌握的...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367097.html
12.擂台赛优秀作文(推荐20篇)活动目标: ⒈巩固学过的成语,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⒉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⒊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⒈准备好投影仪、投影片。VCD及光碟。 ⒉准备答题纸若干张。 ⒊让学生给自己的队起名并设计口号。 https://www.hrrsj.com/zuowen/zuowendaquan/798224.html
13.漫无目标成语漫无目标解释及出处漫无目标【顺接】:雁塔名标碧玉风标误认颜标姑射风标财务指标林下风标掷果风标漫无目标 【逆接】:长夜漫漫鱼龙烂漫衅闻罕漫舋闻罕漫天真烂漫硝烟弥漫恶气遮漫自由散漫 【逆接】:漫天烽火漫不加意漫天飞雪漫天盖地漫无头绪漫天遍地漫无目的漫天叫价 查看:「漫无目标」的典故、漫无目标成语故事 ...https://www.guoxuemi.com/chengyu/98726rppv.html
14.识字教学教案(通用16篇)【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生字。 2、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初步理解成语的'意思,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https://www.wenshubang.com/jiaoan/2803009.html
15.“每当我开除一个语言学家,语音识别系统就更准了!”尽管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中,也引入了树库与一些研究非线性结构的模型,但总体来说,线性序列仍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而生成语法则认为,线性顺序是外化过程的一部分,不属于句法核心范围。 小结: 生成语法的结构分析:侧重层级结构 人工智能的结构分析:侧重线性序列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96546
16.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潮》教学设计(通用10篇)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会认“罩、屹、鼎、沸、贯、崩、恢”等7个生字词,会写“潮、称、盐、笼、罩、蒙、薄、雾”等13个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后不同的景观,感受“奇观”的奇特之处,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https://www.cnrencai.com/zongjie/jiaoxuesheji/53406.html
17.小学语文教师发言稿这与《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中提到的如何明确教学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定准教学目标,首先要牢固树立‘一个中心(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级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fayangao/20221213144757_610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