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是政府为实现某些目标而作出的决定,它意味着使用公共行动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在当前经济政策中,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日益增多,目的是为实现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减少贫困和降低社会不平等等国家目标,但与此同时,它也掀起了市场自动调节和政府干预哪个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辩论。
最初的辩论焦点是政府在创造最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以及市场在保证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现在这种争论已经结束,因为全世界都已经承认,自由市场惯例即无限制的自由放任在新兴市场中已经失败,而它在发达国家中的反复使用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替代选项,中国以市场作为增长引擎和减贫路径,同时政府保留在适当时机干预经济的权力。
中国的经济结构并非独一无二,它与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中国通过经济政策的运用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中国的政治秩序和经济发展模式无疑是成功和具有吸引力的。通过经济刺激和规范管理相结合以推动中国在全世界的战略利益,中国在国际关系领域取得了瞩目成就。
中国领导经济政策的方式扩大了国家安全概念的定义和范围,中国在贸易、技术、教育以及许多其他领域采取行动,以保持已有成果,向预定的国家目标迈进。中国已经习惯将经济视为国家安全,正朝着新的世界地缘经济秩序迈进。在这个世界经济秩序中,经济政策被视为地缘经济学,不仅用于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或微观经济问题,同时也用于指导经济活动实现最大程度提升国家实力的战略。
【延伸阅读】俄专家:改革开放铸就“完美”中国模式
2019年10月1日拍摄的广州市珠江上空绽放的绚丽焰火。新华社发
(2019-10-0314:24:34)
【延伸阅读】俄罗斯专家:中国模式为亚洲国家树立了榜样
参考消息网10月2日报道俄新社9月30日刊文称,专家表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和平发展模式,为其他亚洲国家树立了榜样。
他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证明,亚洲能够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它为以东南亚国家为首的许多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马斯洛夫表示,中国展示了找到平衡的重要性。这一模式以相互尊重和社会公平为基础,本质上取决于治理方式。
这位专家相信:“中国展示了和平发展的新路,不仅在经济方面,还在精神和文化方面,这是伟大的成就。”马斯洛夫说,中国证明,不光是经济,深厚的道德基础也能让一个国家具有吸引力。同时,这一切与现代化并不抵触。
(2019-10-0214:03:00)
【延伸阅读】皮埃尔·洛朗:中国发展模式对他国有借鉴意义
【编者按】70年沧桑巨变,中国崛起令世界瞩目,中国奇迹令世界惊叹。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参考消息》特别策划“世界纵论新中国70年”专题报道,邀请外国政要、政党领袖、海外专家与中国学者纵论中国发展成就、解读中国成功经验、畅谈中国未来愿景,向读者展现一幅世界眼中的中国壮丽画卷。以下为本专题推出的对法国共产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皮埃尔·洛朗的专访。
参考消息网9月12日报道“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实现了飞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不断推进现代化,保持了经济独立,取得了技术进步。”法共全国委员会主席、法共前全国书记皮埃尔·洛朗近日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以长远眼光制定发展政策
在“解码”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秘诀”时,洛朗认为,中国共产党总是以长远眼光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并能根据经验适时调整改革步伐。
不过,洛朗同时强调,除了消除极端贫困的努力之外,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不平等现象,消除不平等现象是各国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
洛朗说,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压力和挑战,经济过度金融化有可能引发比2008年更具破坏性的金融危机。他举例说:“新兴国家中部分企业负债过重,美国严重的公共赤字,欧洲包括德国面临行业危机等。更糟糕的是,华盛顿发起不负责任的贸易战!”
洛朗认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居世界前列,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鉴于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中国的增长模式如果能减少对当前西方主导模式的依赖,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都将是好事。”他说。
洛朗表示,法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均致力于促进社会进步、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粮食和卫生安全、维护社会权利等,两党间存在广泛共识。
法共愿推动深化中欧合作
谈及欧中关系时,洛朗说,法国共产党支持欧盟与中国在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开展合作。他说,“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宏大,有利于促进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加强联系。法国共产党积极支持欧盟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各方需要就落实合作进行坦诚深入的对话,法国共产党愿为此作出积极贡献。
洛朗说,法共支持在充分尊重平等和主权前提下,发展互利互惠的合作。欧中需要进行坦诚深入的对话,创造发展双边关系所必需的信任气氛,法共愿为此作出积极贡献。
在分析欧盟对华政策时,洛朗认为,现实主义足以说服欧洲领导人非常积极地与中国开展合作。欧中应成为“公平、平衡和互利的战略伙伴”,保持双边关系健康发展。
洛朗认为,在当今世界单边主义和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欧中应当携手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并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展开合作。(本文由徐永春采写)
(2019-09-1214:52:00)
【延伸阅读】港媒:越来越多“海归”成中国经济模式崇拜者
参考消息网7月22日报道港媒称,在世纪之交,许多人曾预见中国将出现“西方化”进程,但结果并不像预期的那样。越来越多从西方大学毕业的海归成为中国经济模式的热情支持者。
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生变化。部分中国人可以负担得起国外大学的学费,并开始送孩子出国留学。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的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0年有190多万中国人出国留学,其中91.3%是“自费留学”。到2014年,留学回国人员比例上升到51.4%。
5月22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来自中国的毕业生在2019年毕业典礼后合影留念。(王迎摄)
(2019-07-2211:12:33)
【延伸阅读】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中国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新模式
参考消息网12月19日(文/胡晓光)在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际,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日前在莫斯科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谈他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生巨变的认识。他认为,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及转变成世界强国,与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密不可分;在美国加大对华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只有通过对本国经济实现深刻的现代化、成为科技领域世界领导者的方式才能应对;中国的出路不在于自我孤立,而是应该沿着改革开放和建设公正世界秩序的道路走下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可以代替西方方案的人类社会发展新模式。
吸取了苏联改革教训
《参考消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在您看来,中国变化这么快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生的这些巨大变化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相较于自由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久加诺夫:我们的伟大邻邦中国这些天正在庆祝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整整4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这次会议开始了改革开放进程,决定了此后几十年中国的向前发展,推动中国达到在20世纪70年代末难以想象的高度。
今天中国实际上解决了赤贫问题。许多其他问题也同样得到解决。一名城市居民的年纯收入几乎增加100倍——从343元提高到3万多元。人均住房面积从6.7平方米增加到33平方米。
我认为,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为战胜贫困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国家,是一个没有放弃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这一因素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主要保证。1978年后引进的市场机制发挥的是辅助作用,战略部门依旧掌握在国家手中。主要目标依旧是建设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不厌其烦地指出这一点。他曾指出,改革的实质在于不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共十九大也强调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战略性任务: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有能力完成发展计划
《参考消息》:中国提出并正在实施长期发展计划。主要的里程碑包括: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正逐梦百年奋斗目标。您认为,中国制定的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在多大程度上是现实有效的?
中国已经制定了几项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中国应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全消除贫困;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相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能力完成这些任务。同其他国民经济计划一样,这些规划有牢固的科学基础,建立在对生产力发展明确的、仔细斟酌的预测之上。
是的,今天可以听到一些人(主要是西方国家人士)的看法,他们对实现这些宏大目标持怀疑态度。我想提醒这些悲观主义者的是,当今的中国已经让固化的思维大跌眼镜。中国现如今转变成世界经济强国、直逼美国,对西方资本主导下的全球秩序构成挑战,40年前谁能想得到?!尽管不怀好意者散布恶毒言论,但中国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北京的成功是对这类诽谤的最好回答。
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变
《参考消息》:在当前世界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最高领导人一再强调改革开放政策不变。您对此如何理解?
久加诺夫:生活本身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有效性和别无选择。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5%,而40年前仅为1.8%。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在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二位,但是,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几年前就成为世界领先者。
在当今国际不稳定形势下这一方针特别重要。近几个月美国当局——确切地说是其背后的资本集团——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制裁。他们毫不掩盖自己的目标——削弱中国,限制北京获取先进技术。美国人及其盟友试图把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并展开了真正的信息战。
面对这种形势,中国必须捍卫自己的主权,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出路不在于自我孤立,而是巩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发展同它们的互利关系。如果说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推行侵略性政策、无视他国利益,那么中国应该沿着开放和建设公正世界秩序的道路走下去。我认为邓小平说过的一句话在这里是适宜的。他强调,一方面中国有自己的模式、应该走自己的路,但另一方面中国“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
《参考消息》:您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中国经验和中国发展模式?
久加诺夫: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是,它事实上走出了国门。当今的中国不仅仅是国际社会一个名副其实的成员,还是一个对全球进程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国家。这涉及所有方面。作为工业发展领先者、世界主要出口国和经济增长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的国家,中国是全球经济的主动力源。同时要指出的是,中国同其他国家对话时不居高临下、不以强凌弱。这极为重要。中国不要求其他国家做政治让步以换取经济援助,不讹诈、不威胁。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在构建关系时从互利共赢合作出发。
文化领域也是同样的情况。中国的文化对各个大陆的千百万人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生机勃勃,甚至可以说是消费至上、充满暴力和道德崩塌的西方文化之外的一个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数量达到1.2亿人的原因。这个数字在8年内增加了一倍。孔子学院成为那些目标明确、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引力中心。
孔子学院是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其数量达到548家,覆盖世界多数国家,其中包括俄罗斯,目前俄开设了17所孔子学院和5个孔子课堂。
我想,上面所言足以说明一点:除了以不公正的全球化、霸权主义和伦理道德价值观退化为标志的西方方案之外,中国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
汇集各民族价值观念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并应该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形态基础和经济基础。而中国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旗舰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