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通讯员高天成张勇)日前,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有关负责人在服务民营经济座谈会上,面对面听取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是否存在停车难、行车难等交通秩序方面的需求和意见建议。
据悉,2023年,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公安交巡警职能优势,紧抓“惠民”根本、突出“强企”关键,锚定“暖企、助企、惠企”目标,为经济发展打通了道路“血脉”,交出了一份绘就优化营商环境的成绩单。
聚焦“企盼企需”对标对表,找准暖企利民发力点
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探索创新警企支部联建制度,先后与中交集团、九龙万博、天生天城文旅街区等81家重点客运企业、危化品运输企业、货运企业、旅游景区公司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组织召开警企座谈会30余场次,征集各类意见建议40余条,解决问题70余件,帮助企业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0余处,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这是该支队进一步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水平,主动登门问需排忧解难,为企业提供方便高效服务渠道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2023年以来,万州交巡警结合区委、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及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五个方面二十项措施”工作部署,全面实施护航企业“一企一警”等12项具体举措,明确交通管理领域优化营商工作目标任务,压紧压实“支队班子—大队负责人—责任民警”三级岗位责任制,将服务企业营商环境纳入辖区路长工作职责范围,有力保障营商出行服务工作落地落实。
聚焦“因地施策”多措并举,跑出助企便民加速度
为找准“病根”,万州交巡警紧盯节点、堵点,通过进一步深入研讨、反复论证,拿出一套成熟方案,像一根根银针,针针扎在“穴位”上,疏通了“血脉”,拥堵现状立即得到改观。
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通过实施分车型、分时段、分路段货车限行措施,取消从事生活用品运输服务的中型货车夜间限行限制,最大限度保障货车通行;围绕商圈保畅,调整优化天生天城、高笋塘、未来城等25处交通管理组织,分类设置外卖车、旅游大巴车和夜间主次干道惠民停车泊位约3000余个,大幅提升排堵保畅能力,打通商圈商贸及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梗阻”,提升安全畅通指数。
同时,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全面推进落实公安交管“惠民有感”10项便民举措,在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提供34项交管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公安交管服务“就近可办”“川渝一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窗口服务质量。常态化开展非法中介打击整治,彻底铲除“黄牛党”,全面净化交通处理窗口办事环境。强化延时服务,设立41场专场考试,车驾管业务综合大厅人均延时服务56小时,民意监测满意度保持100%,位居全市第一。
为了帮助企业“强身健体”,该支队采用宣教结合的方式,强化交通安全引导。探索实践“上下互动、警企联动”宣传模式,深入开展“我为企业送交通安全”“施工运输企业开工第一课”“为外卖骑手送交通安全餐”等宣传活动244场次,集中开展客货运企业、重点驾驶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3400余人次。针对节假日出行高峰,依托“两微一抖”,深化“两公布一提示”,全年发布信息3170条,阅读总量达2530万人次,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万州交巡警”抖音短视频账号获评“川渝公安最具影响力抖音账号”称号。
聚焦“系统保障”综合治理,争当惠企护民主力军
完善体系常态“护企”、优化措施务实“惠企”、分类查控以防“安企”……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聚焦“系统保障”综合治理,全力做好惠企护民各项工作。
该支队针对城区部分道路多次召开研讨会,通过常态设置早晚高峰勤务岗42个、巡逻岗16个、护企岗18个,综合运用“212”错时巡逻、“三见一鸣一喊”、货车动态治理等勤务模式,持续狠抓路面执法管控;在农村地区建成投用专职化劝导站68个,实现41个涉农镇街全覆盖,筑牢全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三级防控体系。区道安办被评为全市“优秀区县道安办”。
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该支队固化“研判在先、推演实施、过程优化、提升总结”经验做法,加大服务企业驻站巡查和场外巡查力度,维护交通设施1500余处,实现电子设备可视化维护管理;强化警企联动,推动研发“不停车称重治超系统”、回复式PVC锥形桶,有效压降超限超载、防止强超强会,提升安全系数。
此外,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坚持“轻微违法注重教育警告、重点违法坚持严管严控”原则,深入运输及建筑、矿山、码头等源头配载企业检查577家次,建成货运行业交通安全示范点两家,排查治理国省干线公路、城市道路等重点隐患329处(段),为全区经济发展疏通道路“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