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理论新闻

目前,南阳正处于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我市应抓住这一轮产业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机遇,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数实融合,激发人才活力,聚焦“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加速形成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发展的磅礴动力。

改革,是打造新“制”能的关键一招。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我们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使各类资源更好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是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抢答题”。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造竞争有序、高效公平的市场环境,打破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二是做好主动对接的“必答题”。要善于全盘统筹,找准国家、省出台的最新政策落地的着力点、结合点、突破口,把政策变成思路、思路变成方案、方案变成项目,确保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三是做好精准招商的“加分题”。要结合南阳实际和新形势,深入研究,加强沟通,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完善体制机制,灵活运用“敲门式招商”和产业链、供应链招商等方式,充分利用产业发展错位竞合、补位填空,精准招引一批优质企业落地。

创新,是培育新“动”能的关键变量。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着力点在于科技创新。我们应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水平和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一是发挥全市顶层设计的指引作用。根据我市下一阶段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主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科研机构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组建或参与创新联合体,开展重点领域的科技联合攻关。二是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的硬核支撑。持续提升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同时加快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三是突出企业在创新创造中的主体地位。要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

融合,是提升新“产”能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始终坚持产业立市、兴工强市的发展战略,坚持推进数实融合的发展方向,加快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育强重点龙头企业。把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作为最现实、最有效的举措,支持龙头型、链主型企业开展跨区域兼并重组、全链条垂直整合,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二是重推高成长产业链群。通过强力实施“5+N”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选取有基础有优势的产业链重抓重推,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优势,加快产业体系升级,带动整体实力跃升。三是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扎实推进以数字化转型带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对风口产业的深度研究,抢滩布局合成生物、新能源装备及化工、航空再制造及低空经济等新赛道,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才,是汇聚新“才”能的根本保障。

人才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我们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尽快畅通我市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一批人才后备队伍。一是拓宽人才引流渠道。紧扣引、用、育、留全链条精准发力,迭代升级“诸葛英才计划”政策体系,坚持“刚柔并济”,健全顶尖人才、紧缺人才、创新团队的定向招引、合理运用机制。二是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尤其是针对前沿技术领域的稀缺人才,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大对关键领域和重要岗位骨干人才的激励力度。三是提升人才培育方式。在加大支持高等院校建设力度的同时,加强对中医药、新能源等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为我市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南阳市委党校)

编辑:贾红英校审:贾红英责任编辑:张中科监审:黄术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301

THE END
1.神池示范区:念好“五字诀”聚力抓项目神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全力念好项目“谋、建、争、引、育”五字诀,赋能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以系统的思维“谋”项目。按照“干着今年、备着明年、想着今后”的思路,提前精准对接中央和省市政策、投资导向,围绕“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干成什么”,全面做深项目...http://www.sxzhb.com.cn/onews.asp?id=67546
2.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推动张港高质量发展天门要闻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立足大局、把握大势,明确提出了“一城四基地”的功能定位,紧扣城市和产业两个关键,体现“聚人、强产、兴城”的美好愿景。张港镇将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跨越赶超、争先进位、建成示范”的总体要求,以建设“一城四基地”为抓手,找准定位拼命干,突出特色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有亮点,加快推进张港...https://www.tmwcn.com/html/news/6/202411/t297604.html
3.应对行业下行周期,中国宝武各子公司发力算账经营和整合协同—中国...八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彬强调,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弱项和短板,既要刀刃向内,综合施治打出组合拳,又要大胆实践创新,精准发力亮出成绩单。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努力方向,按照“四化”“四有”的要求,聚焦价值创造,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抓住吨钢利润这个关键指标,瞄准“四个效率”提升,进一步把算账经营落实到全员、全过...http://www.csteelnews.com/xwzx/jrrd/202408/t20240815_91693.html
4.聚焦新发展格局展望“十四五”云南:找准定位深度融入新发展...锚定方向、精准发力,“十四五”时期,云南将找准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努力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和重要支撑点,在我国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练好内功 拼搏实干 2020年岁末,大临铁路全线开通,结束了临沧市不通铁路的历史,成为完善我国西南地区铁路网布局,促进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开放的...https://www.ynxmmgw.com/zt_nr.asp?id=7812
1.从关键处发力攻坚突破——论学习贯彻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带动全面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被长期实践证明的有效工作方法。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明确指出,“从整体上落子布局,从关键处发力攻坚,做到相互赋能、相得益彰”,这为我们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以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的突破带动全市整体工作提升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工作着力点。https://www.cnbz.gov.cn/xxgk/bzyw/13406208.html
2.精准赋能,实现高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源企业形象策划精准赋能,顾名思义,是一种精确、有针对性的赋能方式,它以明确的目标为基础,通过精准识别、精确分析和精确实施,为个体、组织或系统提供恰到好处的资源和支持,以实现预期目标,其核心在于强调“精准”,即赋能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精准赋能的重要性 1、提升工作效率:精准赋能能使个体或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工作...https://www.gaoyinzixun.com/post/24357.html
3.《红河州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据介绍,我州出台《红河州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目的在于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努力构建体现红河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为全州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遵循。 https://www.hh.cn/ynhhzMini/site/content/173372024112113030.html
4.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大路径和十大典型...统筹推动数据资源整合汇聚、联动分析,制订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以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为载体,围绕“花开五四、未来乡村”定位,以花卉苗木、茶叶笋竹产业为主导,形成“一心一轴一环两片”整体布局,即综合服务与文化体验中心、莫干山异国风情景观轴、环村休闲景观线、北部田园休闲片和南部山地度假片,主要以红色基因为传承...http://www.nyguancha.com/bencandy.php?fid=64&aid=20423
5.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5篇)在支农支小的定位之下,村镇银行必须要明确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是一项逐步深入的工程。乡村振兴必须围绕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精准发力,村镇银行要发展创新金融产品,以多元化营销、差异化发展助推社区改善农村创业环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广大农村居民...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3941214.html
6.大力实施“2416”行动计划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省为深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建设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http://zgfznews.com/news.html?aid=775179
7.衡水学院党委:扎根衡水坚持“四个服务”办好应用技术大学围绕增强创新服务能力,积极对接衡水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明确定位,整合资源,加强重点学科及学科团队建设。建立了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9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育了5个与衡水及周边发展关系密切的重点学科。形成了以文、理基础学科为支撑,以...http://kjcgzhzx.hsnc.edu.cn/info/1066/1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