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自己摸脉的好习惯把脉的正确方法把脉怎么判断是喜脉

一提起“摸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这是中医用来诊病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一种非常专业的,某种程度上带点神秘色彩的技艺。其实,通常意义上的摸脉远不如中医摸脉那样复杂,稍加练习就能掌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特别是老年朋友,一旦养成摸脉这个简单的好习惯,就会从中受益良多。

1把脉怎么判断是喜脉

胎息之脉,以血为本,血旺则易胎,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有喜,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左疾为男,右疾为女(疾者速来速去,非数脉之一息七至)。如是以脉辩人则,男女脉同,唯尺各异,阳弱阴盛,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

【形象】脉跳来去滑利而快,故王叔和云,“与数相似”,脉形充实圆滑而脉势有力。特点是脉来流利而圆滑。

切脉时,可触到脉跳流利而不涩滞,脉率似数非数之动象。指下有“如盘走珠”之圆滑感觉。故可理解为“流利”脉。

【主病】痰饮,食滞,实热等病证。或为妇女妊娠。

【分析】《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弱指和缓)。是说脉跳滑利而冲和者,是营卫充实的佳兆,妇人妊娠亦常见滑脉,是血气充盛而调和的表现。这些均不属病脉。所说病脉之滑者,前人论述较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滑者,阴气有余也”,张志聪在注解中说:“邪入于阴,则经血沸腾,故脉滑也。”张介宾也说,“滑乃气壅血实之候”。痰饮,食滞皆为阴邪内盛,再加血气壅涌,故现滑脉。若热邪波及血分,气血未损,血行加速,脉道满溢则脉象滑利,且多为滑数相兼出现。总之滑脉多主实证,故有“滑脉主实”的说法。

【相似脉】

动脉:脉来滑数有力,应指突跳如豆,但搏动的部位较滑脉短小,故云“如豆大,厥厥动摇”。其所主病为主惊,主痛。因为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阻,惊则气血紊乱,脉行躁动,故见动脉。

2养成自己摸脉的好习惯

一、为什么自己摸脉很重要

健康人在休息状态下,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在60~100次之间。而每一次心脏的跳动,都会转化为脉搏的一次搏动,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实际上就是每分钟后心脏跳动的次数,所以,通过给自己摸脉就会对自己心脏跳动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例如,休息时每分钟脉搏跳动高于100次,表明可能存在心动过速了,而低于50次则表明可能存在心动过缓,这两种情况都是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的。因此,我们说,脉搏是心脏跳动情况的晴雨表,通过摸脉能够及时发现心脏跳动的异常,后者的学名叫做“心律失常”,是一大类非常常见的心脏疾病。

二、如何给自己摸脉

摸脉的方法很简单。通常采用端坐位,把一侧的上臂手心向上平放到桌面上,然后把对侧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并排轻放到该侧手腕的拇指一侧,这时候往往稍加寻找就会清晰的触摸到自己的脉搏。如果开始不太熟悉触摸的方法,可以在触摸侧的手腕下面垫上一个小枕头,这时脉搏就会变得清晰起来。如果反复触摸都摸不清自己的脉搏,这本身就提示需要到医院就诊了。

三、{C}摸脉时都需要记录那些信息

四、为什么摸脉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

其实,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在某一个时刻摸过自己的脉搏,只是没养成习惯而已。由于心律失常在老年患者中非常常见,所以,对于>60岁的老年朋友,我们建议每天都能抽出两三分钟,摸一下自己的脉搏。在出现胸部不舒服的时候,更要及时去摸一下自己脉搏的跳动情况。对于<60的中年朋友,我们建议每周,譬如周末时,能够静下心来摸一下自己的脉搏情况。当然,在感知胸部不适或者心慌时也要及时去摸脉搏。对于青年朋友来说,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可以仅在自己感到心慌不适时再去摸自己的脉搏情况。

3把脉的正确方法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

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把脉的部位

1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寸口以及脏腑在寸口上的分布规律

1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脉又可以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这就是寸口诊法的的三部九候。

2脏腑在寸关尺上的分布,文献记载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现在临床上一般是根据《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来划分寸口三部所分候的脏腑: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诊脉的体位

1诊脉时病人的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寸口部充分暴露伸展,气血畅通,以便诊察脉象。

2如果侧卧、上臂扭转,均可能导致脉管受压,脉气不能畅通;手臂过高或过低,都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脉象失真。

诊脉的手法

1诊脉常用的指法,可概括为选指、布指和运指等。

21.选指

医者在诊脉时用左手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诊病人的左手,三指指端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度角为宜,这样的角度可以使指目紧贴于脉搏搏动处以便于诊脉。

32.布指

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桡骨茎突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布指疏密适当。

43.运指

医生运指概括为7种。

(1)举法:指医生用较轻的力量按在皮肤上察脉的方法。又称为“浮取”、“轻取”。

(2)按法:指医生用较重的力量按至筋骨体察脉的方法。又称为“沉取”、“重取”。

(3)寻法:有两层意思:其一,寻即寻找,指医生手指用力可轻可重,左右推按,仔细体察脉象,寻找脉搏跳动最明显的部位。其二,是指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取脉的方法,即“中取为寻”。

(4)循法:指用指目沿着脉道的轴上下移动来取脉的一种方法,主要是体察脉搏的长短。

(5)推法:指指目对准脉脊后,顺应脉搏的动势,左右内外推动以体察脉象快慢、力量、趋势的一种方法。

(6)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大小相等的指力诊脉的方法。

(7)单按:用单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数、形、势等变化特征。

诊脉平息

五十动

4摸脉也得有火眼金睛

明代嘉靖庚子年夏天,一位名叫沈大方的人,妻子赵氏患了痰热病,遍身浮肿、手足麻冷、日夜咳嗽,小便时每次只能尿一点,还尿不痛快。

沈大方四处求医,终于遇上了薛立斋,薛立斋诊了赵氏的脉,发现她的脉洪大而无伦,可是如果使劲往下一按,却发现脉很弱,跟没有了似的。薛立斋明白这些烦躁等热象都是假象,真正的原因是肾阳虚、肾中寒凉,因此导致的虚火上浮。于是开了金匮肾气丸,用一料的量,一次喝下。

赵氏在服用了金匮肾气丸以后,立刻就想要去厕所,到了厕所,小便就开始顺利地尿出来了。第二天,薛立斋又开了金匮肾气丸,同时加上些补药,一共服用了二十来服,结果赵氏身体就基本恢复了,居然三四年都没有出现什么病症。

医理分析:

中医认为,水湿和阳气是一对矛盾,阳气可抑制水湿,而水湿重了也可以抑制阳气,因此补阳气也可以化去水湿,促进排尿,而排泄水湿可以使得阳气恢复。

5中医看病只是需要摸脉吗

中医看病只是需要摸脉吗――走出中医脉诊的误区

凡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医生,尤其不会处理这样的问题。因为从古到今,中医就不是这样看病的。而一些江湖医生倒是敢想敢说,(当然也有的正规院校毕业的医生被情事所迫的入乡随俗),如肝郁、胃火、肾虚呀等等。其中尤其是肾虚的脉象,最常被摸出。不论病人多么年轻,多么红光满面,反正你就是肾虚。这样的病人,就像是被洗脑了似的。花了许许多多的钱,补的口舌生疮、满脸痤疮,甚至前列腺发炎,也决不罢休。我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也不时碰到这样的病人,实在推托不开,也只能摸摸脉以后,不情愿的云山雾罩的说一些三焦气化不利、湿浊内蕴化热、久病入络、炅则气泄、热深厥深的病机,或是泻南补北、逆流挽舟、寒温并用的治法等等学术名词以应付了事(故意选一些有些医生也可能不容易解释的名词)。不可否认,“脉诊”是中医的特色,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项诊疗,但往往被选择性忽略的是,中医诊断在两千多年前就是“望、闻、问、切”这四种手段,而不是单单一个切脉。不知从何时起,脉诊好像是唯一能代表中医特色的形式,而且被无限度夸大了。

但凡是有关中医的传媒,无论传统纸质,照片还是电视纪录片,都无一例外的选用了切脉作为经典形象代言。我在小时候也曾这样认为,手一搭,便知究竟,出神入化,还记得西游记中的走线号脉,年纪稍长又接触到的是京剧沙家浜中的: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病情根源;还有金庸笔下的平一指,薛神医的辨脉绝技等等。这哪里是宣传中医,这是捧杀。那是文学的胡编乱造啊,但是,这些误解却流毒甚广。时值今日,有越发严重的趋势,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更甚。既影响了中医的形象,也误导了好些寻求中医看病的患者,误己误人。

THE END
1.摸脉的要诀——您能摸出几个脉?摸出来的越多,开方子水平越高!摸脉的要诀——您能摸出几个脉?摸出来的越多,开方子水平越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1/19/34973795_1140051825.shtml
2.摸脉的要诀——您能摸出几个脉?摸出来的越多,开方子水平越高!摸脉的要诀——您能摸出几个脉?摸出来的越多,开方子水平越高!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https://www.360doc.cn/article/34973795_1140051825.html
3.名老中医手把手教你把脉,新手小白一听就会(二)配合的真好,,默契 新媒体 熊孩子会拆家,不输二哈 新媒体 难道这是传说中的摸头杀? 新媒体 灰姑娘为了追小偷,把高跟鞋砸在总裁的豪车上,太霸气了 新媒体 蝼蚁尚且还有一丝怜悯之心,何况万物皆有灵性! 新媒体 动作很慢,但是我想知道是什么感觉 新媒体 这么热的天气非常适合这首曲子 新媒体 ...https://m.163.com/v/video/VTGQF5BNJ.html
4.教你快速摸脉辨邪病的方法精编版.doc教你快速摸脉辨邪病的方法作者:九生注意:男左女右为准先查脉诀中寸关尺的尺脉,如尺脉闭合,定此人得邪病,此时需摸手心和中指,确定是惊吓还是冲撞。一摸手心,如果是手心在跳,那就是惊吓,以手心跳的快慢定时期,一般跳得急快为得病不久,手心跳得较沉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1684321.html
5.萨满文化传承—中指断仙神鬼二是摸中指,也称神仙鬼脉。 摸脉的同时要根据男左女右去诊断,即男性患者摸左手,女性患者摸右手,摸脉的同时要放松不要紧张,可用食指、拇指捏摸对方中指。先从根部(神部)摸起。 中指有三节 根部为神,靠食指一侧为内神,靠无名指一侧为外神; 中节内为内仙,外为外仙; ...https://www.meipian.cn/3073fbkl
6.道法如何快速通过摸脉辨邪病法厦门生活逛路岛1、 内侧为门槛内的家亲作祟,外侧为门槛外的外鬼 2、 靠手掌底部的为多是在二十岁以下少亡年轻之鬼魂,中部为死时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上部为死时在四十岁以上的。 3、中指中节跳得厉害为胡、黄、白、柳之类的仙家附了身,此时需要看香,从香火来沟通仙家,知晓仙家的来意。 http://www.xmgbuy.com/mdetail/1455.html
1.仙家摸脉口诀(仙家摸脉口诀的由来)出马出道仙出道仙网仙家摸脉口诀 1、手指靠近拇指一侧跳的是门槛里的仙家(家亲或祖宗),靠近小指侧跳的为门槛外(外来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仙家。通常的断法为左手中指跳为男性,右手中指跳为女性。 2、有仙的时候看中指的跳动,从左右来说,如果和男仙有缘的话,会摸到中指的左边跳动,如果是中 指的右边跳动那么就是女仙。跳动的位...https://www.52txs.cn/25171.html
2.身上带仙看哪个手指仙家一般保护什么人仙脉只有清仙脉一种,清仙脉只有中指可以摸得出。其实仙家给人看事的时候也会摸脉的,通过摸不同的地方来判断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摸手掌心看一下有没有别鬼吓到,一般小孩被吓到手掌心的脉搏跳的就比较厉害,就是被鬼吓到了。 仙家一般保护什么人 此乃讲求天时地利人和,一切皆有定数,上身人一定为不平凡之...https://www.zgjm2008.com/guoxue/bazichaxun/29846.html
3.教你如何用土方法掐中指测怀孕,具体操作手法一看就会关于测试怀孕的土方法,民间倒是还流传了许多种。不过关于掐中指以及其他的摸脉方法到底准确率高还是低,其实完全取决于中医的把脉技术。 自测怀孕的简单方法汇总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怀孕初期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怀孕了是一个难题。其实我们想搞清楚自己怀没怀孕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辨别,比如通过怀孕初期的症状、早期的微妙...https://www.ishanin.com/article/75b6b94f909fa3bc24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