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要取得成效,首先是要提高A。
A人的素质B企业形象C产品质量
2、(D)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
A、排列图
B、直方图
C、控制图
D、因果图
3、质量改进活动中,把握问题现状的有效工具是:C
A因果图B头脑风暴法C调查表D亲和图
4、GB/T19000系列标准是A。
A.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B.等效采用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C.参照采用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D.以上都不是
5、质量体系是指D。
A.组织结构
B.程序和过程
C.资源
D.所有上述各项
6、QC小组活动成果效果的评价应侧重于(B)。
A实际取得了多少效果B参与和持续改进C取得了多少经济效益
7、为防止同样的质量问题再次发生,纠正措施必须(C)。
A、系列化
B、组合化
C、标准化
D、文件化
8、质量成本控制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它不包括(D)。
A事前控制B事后控制C事中控制D事后考核
9、编制质量计划的指导原则中,最关键的原则是(B)
A.经济性原则
B.使顾客满意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先进性原则
10、质量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通过(D)来实现的。
A.资源
B.程序
C.组织结构
D.过程
11、产品加工出现的A是无法预防控制和彻底清除的。
A正常波动B系统性波动C异常波动
12、使产品具有一定适应性的全部活动称为___B____。
A企业经营B质量职能C生产管理D全面质量管理
13、___A____的含义就是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作对产品质量保证的程度。
A工作质量B工序质量C管理质量D工序能力
14、____C___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
A.数理统计B.经济分析C.PDCA循环D.全员培训
15、检验准确率与错检率是用来考核__C___的。
A.产品质量B.制造质量C.检验质量D.质量监督水平
16、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____C__。
A.性能B.寿命C.适用性D.符合检验标准
17、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在于___C__。
A.用最快的速度提高企业利润B.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减少废次品
C.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D.用最科学的方法保证出厂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18、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评价方法应以__B__为主。
A.会议发表B.现场检查C.活动记录D.专家评审
19、产品质量好坏,最终以_C__来衡量。
A.价格低廉B.符合标准C.使用效果D.包装精美
20、全面质量管理的围是___C___。
A企业各项管理工作B企业生产全过程C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D产品生产全过程
21、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是___A__。
A.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地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B.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的要求C.保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地进行D.从文字上明确规定保证生产合格产品的方法和措施
22、根据《标准化法》,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B)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A.地方B.企业C.部门D.综合
23、头脑风暴法是引导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C)思考方法。
A、系统性
B、逻辑性
C、创造性
D、启发性
24、产品质量责任是一种综合的(A)责任。
A.法律B.民事C.刑事D.行政
25、贯彻(A)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
A.预防原则B.质量体系认证
C.产品质量监督检查D.严格质量检验
26、过程测量不包括的是(c)
A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评审
B过程检验
C产品质量审核
D过程输出抽样测量
27、完整的部审核不包括(c)
A体系审核
B产品质量审核
C过程检验
28、顾客满意程度的调查(A)。
A、可采用互联网调查方式
B、必须是面对面交谈方式
C、必须是书面的反馈信息
D、必须是函件形式
29、“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是指(C)。
A、质量管理
B、质量策划
C、质量控制
D、质量改进
30、对质量改进的成果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标准化是PDCA循环的(D)阶段工作。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31、《中华人民国产品质量法》自(A)始施行。
A、1993年9月1日
B、1997年9月1日
C、2000年9月1日
D、2003年9月1日
32、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中,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基本秩序和准则的是(A)工作。
A、标准化
B、计量
C、质量教育
D、质量信息
33、强调利用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以预防不合格品产生的质量管理阶段是(B)。
A、质量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D、质量分析阶段
34、评审质量奖的依据可以采用(D)。
A、ISO9000标准
B、发明奖标准
C、欧洲质量奖标准
D、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35、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识的目的是(C)。
A区分不同产品
B进行定置管理
C防止产品混淆或误用
D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36、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B)为中心。
A、全员参与
B、质量
C、顾客
D、过程
37、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硬件、软件、(C)或流程性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