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消息,近日来,起源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东非国家的蝗虫灾害正在快速扩散,并已经蔓延至红海两侧和西南亚地区,并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沙漠蝗虫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沙漠蝗会否进入我国?对我国农业有何影响?农业板块率先起飞,后市又当如何布局?
数千亿沙漠蝗蔓延非亚,一年半内增加6400万倍
近日来,沙漠蝗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农业农村部监测调度分析显示,沙漠蝗对我国的危害概率很小,国内大规模暴发蝗灾风险很低。
据介绍,沙漠蝗是非洲、亚洲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绿洲上的重大农业害虫,飞行能力强、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每天可随气流飞行达150公里,可跨红海、波斯湾迁飞。
沙漠蝗虫具有飞行能力强、食量大的特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这种蝗虫聚集形成的巨大蝗群,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00~150公里,一只雌性蝗虫可以产大约300粒卵,1平方公里规模的蝗群一天的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进食量。
由于破坏力巨大,沙漠蝗虫对受害国的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对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尤其严重。
当前,在东非、西亚、南亚等地,均爆发了大规模蝗灾。比如,这次肯尼亚遭遇的蝗灾是近70年来最大的一次,发生区域占其国土面积的30%左右。
沙漠蝗虫现状如何?有哪些特点?
西亚南亚孳生区,从2019年就开始大面积爆发沙漠蝗。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蝗虫数量在一年半内就增加了6400万倍,蝗灾致使多地出现粮食短缺和面粉面包价格飞涨。1月,沙漠蝗群从阿拉伯半岛的苏丹和厄立特里亚飞越红海,2月到达也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到达巴基斯坦西南部,6月入侵巴基斯坦第二大棉花基地信德省和东北部旁遮普省,当地的农作物基本绝收。
遭受27年来最严重蝗灾的巴基斯坦,为抗击蝗灾,于2020年1月31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还批准了《抗击蝗虫国家行动计划》。
当前正在爆发的沙漠蝗,在史前期就是非洲、西亚和印度等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绿洲上的农牧业大害虫。
相继爆发蝗灾的地区,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粮食供应。多位专家均表示,要积极采取措施,阻止蝗灾蔓延。机构总结发下,沙漠蝗具有三大明显特点:
一是波及范围广。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遭受沙漠蝗危害。波及到的国家包括: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苏丹、乌干达、坦桑尼亚,西亚的伊朗、也门、阿曼,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据报道,肯尼亚已经有约105万亩土地受到影响。印度555万亩农田受害,损失超百亿卢比。
二是发生程度重。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警告,东非地区情况极度危急,沙漠蝗虫数量已达到3600亿只。肯尼亚蝗灾为70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虫暴发,仅一个蝗虫群就长60公里、宽40公里。沙漠蝗虫自2019年6月在埃塞俄比亚东部和索马里北部聚集并快速发展,迅速成为该地区过去25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虫入侵事件。巴基斯坦暴发情况超过了1993年历史上最严重的蝗灾,今年预计仅小麦就可能损失10亿美元。
三是后期形势严峻。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预测,今年2月至3月中旬,红海两岸和非洲之角的气候和雨水条件仍然对蝗群繁殖有利。专家监测,沙漠蝗在40℃左右预计一个月一代,每代存活期长达3个月,蝗群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增加20倍。如果不加以遏制,数量将呈指数型上涨,可能在6月份达到500倍之多。从非洲情况看,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蝗群的迁移、产卵、孵化和聚集,将对南苏丹和乌干达构成威胁,并向苏丹、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内陆移动,东非各地的农民面临粮食短缺。从西南亚情况看,沙漠蝗将在伊朗南部孵化并形成蝗群迁移危害,巴基斯坦蝗灾扩散暴发成灾概率大,可能造成粮食减产30%~50%,并对南亚印度等国构成威胁。
2月10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举行通报会,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筹措资金,帮助非洲之角国家抵御蝗虫入侵,避免发生严重蝗灾和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如不迅速采取行动,我们将面临一场迅速扩大的人道主义危机,东非、红海地区和西亚国家可能面临大规模蝗灾。
沙漠蝗虫入侵我国的概率几何?
我国历史上发生的飞蝗与沙漠蝗有相似的迁飞习性,但属于不同的生物种。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史料中尚未发生沙漠蝗危害记载,但专家推测在云南和西藏自治区的聂拉木有沙漠蝗的分布。40℃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虫迁移活动的条件,相对湿度需要达到60%~70%。沙漠蝗猖獗发生的最大扩散区为缅甸、尼泊尔和印度。春季发生区的蝗群迁飞方向为印度—尼泊尔—缅甸—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随季风可能有少量迁入我国,但危害的概率很小。
方正农业表示,沙漠蝗虫入侵我国的概率较小,但仍需警惕。不排除从其余地区“转道”入侵的可能。按照FAO的预测,沙漠蝗虫猖獗发生的最大扩散区为缅甸、尼泊尔和印度。春季发生区的蝗群迁飞方向为印度—尼泊尔—缅甸—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因此不排除蝗虫随季风从尼泊尔、缅甸突破进入我国云南、广西等地;此外,也不排除蝗群向中亚地区扩散蔓延至我国新疆边境的可能。
对全球粮食生产影响几何?对我国影响几何?
方正农业表示,以当前受到蝗灾影响的国家来看,非洲地区受灾严重的国家并非全球粮食主要产区,其自身产量较小,多依靠进口,因此对全球粮食生产影响较小。印度和巴基斯坦均为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全球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据FAO的统计,2018年印巴两国棉花产量合计占全球棉花总产量的5.69%,谷物产量合计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2.57%;从出口的角度,印度水稻出口占全球水稻出口的32.91%,巴基斯坦水稻出口占全球水稻出口的8.97%,巴基斯坦的棉花出口则占全球棉花出口的15.2%。
若上述两国受灾情况进一步加剧,或将对其谷物和棉花生产造成较大影响,进一步影响全球农产品供应。按照FAO对蝗灾的等级划分,目前仅索马里进入蝗灾高潮状态,其余地区仍为威胁预警级别,但若蝗灾全面进入高潮或瘟疫等级,全球农产品价格或将面临上涨的风险。
沙漠蝗虫是否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影响?方正农业表示,我国应对蝗灾的经验丰富;进口印巴的谷物和棉花或受影响,但影响不大;若入侵我国云南广西等地或对甘蔗生产造成影响;蝗灾更加凸显粮食安全和粮食自给自足的重要性。
天风证券表示,目前来看蝗虫有可能会对大米、棉花、白糖的全球供需带来影响。但若蝗虫受灾区域进一步扩大,影响也将随之扩大。
沙漠蝗来袭当下,如何把握时点,进行资产布局?
生猪养殖:非瘟疫情导致行业补栏缓慢,高盈利周期拉长趋势明确,头部养殖企业迎来量利齐升的发展黄金期。重点推荐【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天康生物】。
种子板块:虫害之下粮食安全问题再现,种业价值凸显。一方面种子行业有望触底复苏,另一方面转基因政策有望推进带来产业技术升级。重点推荐【隆平高科】、【大北农】。
动物疫苗:养殖恢复和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疫苗行业趋势向上,疫苗研发和销售的市场化转型有利于优秀的民营企业做大。持续重点推荐【生物股份】、其次【瑞普生物】、【金河生物】。其他推荐圣农发展、海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