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教育知识百问百答创卫知识

1.问: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和原则是?

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2.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那几类,各包括几种传染病?

答:分为甲、乙、丙三大类共39种传染病,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3.问:甲类传染病是包括哪些疾病,乙类传染病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有哪几种?

答:甲类传染病有鼠疫、霍乱两种;乙类传染病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有非典型性肺炎、肺炭疽。

4.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不得从事哪些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答:主要有以下几类:

⑴食品卫生经营中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⑵饮用水的生产、管理、供应等工作;

⑶在公共场所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⑷托幼机构的保育、教育等工作;

⑸美容、整容等工作;

⑹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工作;

⑺其他与人群接触密切的工作。

5.问:《食品卫生法》规定不得参加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疾病是哪几种?

答: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

二、传染病防控知识

6.问: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答: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如H7N9)、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肺结核等。

7.问: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是什么?

答: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好发于冬春季节,5岁以下儿童容易感染。

8.问: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答:⑴室内通风换气,加强体育锻炼。

⑵注意均衡饮食、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⑶冬春季节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勤换衣被。

⑷对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家长应按时带孩子接种,如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脑等。

⑸呼吸道疾病流行时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玩耍,不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串门。

⑹勤洗手、不挖鼻孔、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等。

9.问:流行性感冒主要症状,如何预防?

答: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易感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生活中讲究卫生,勤洗手、不挖鼻孔、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与感冒病人接触,流行期间少扎堆,不要去公共场所,不去病家串门;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增减衣物。

10.问:如何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答:在禽流感流行期间,除流感预防措施外,鸡鸭肉及其蛋类等食物应彻底煮熟才进食,还要勤洗手,减少与鸡鸭等禽鸟的直接接触。

11.问:麻疹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麻疹冬末春初多见,主要症状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柯氏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患者多为小儿。

12.问:水痘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水痘多见于儿童,主要症状为发热,伴有头痛、厌食、哭闹、烦燥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疹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呈向心性分布。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13.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流脑主要症状为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有瘀血点、瘀斑(在病程中增多并迅速扩大),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等)。

14.问:什么是结核病?

答:结核病是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由于人体抵抗力下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痰涂片阳性病人传染性大。

15.问:肺结核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答:结核病最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喀血、盗汗、午后发热等。

16.问:哪些表现可能患有肺结核病?

答:凡咳嗽、咳痰超过2周可能患了肺结核病,应主动到当地肺结核定点医院去检查。

17.问:国家对肺结核患者有哪些优惠政策?

答:由肺结核定点医院给予免费治疗及检查。

18.问:怎么判断肺结核病人有传染性?

答:肺结核病人痰中找到抗酸杆菌说明有传染性。

19.问:如何预防肺结核病传播?

答:肺结核病通过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因此预防肺结核病传播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人大声说话及打喷嚏。

20.问:患了肺结核病能短期治愈吗?

答:患了肺结核病至少要规范服药6-8个月才能保证治疗效果,所以不能在短期内治愈。病人不一定住院,可以在家治疗。

21.问:常见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答: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夏秋季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

22.问:肠道传染病如何传播?

答: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通过粪便污染手、食品、饮水等经口进入人体,即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23.问: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答: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饮食、饮水、粪便)一灭(消灭苍蝇)”,可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

24.问:霍乱有哪些主要症状?

答: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及呕吐症状。严重的可发生剧烈的吐泻,排大量米汤样大便,容易造成严重失水,肌肉痉挛,甚至循环衰竭而死亡。

25.问:伤寒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伤寒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通过被伤寒杆菌污染的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但脉搏增快不明显、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轻度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26.问: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答:细菌性痢疾(简称“痢疾”)是由痢疾杆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手(生活接触)、苍蝇、食物和水经口感染。主要症状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总想排便)和粘液脓血便,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

27.问: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答:做到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苍蝇叮过的食物,不吃腐烂不洁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管好粪便和垃圾,消灭苍蝇。

28.问:甲型肝炎的传染源是什么?

答:甲型肝炎病人和甲肝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29.问:甲肝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甲肝发病初期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小便深黄,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体温升高,病人还可出现腹泻,肌肉疼痛,咽炎等。儿童和青年少年多见。

30.问: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答: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多:⑴病人及无症状感染者咽喉液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感染人;⑵病人的疱疹液及粪便中的病毒亦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物品经口感染;⑶成人无症状感染者抱小儿、亲吻小儿等也可传播。

31.问:手足口病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全年可发病,以4-7月为发病高峰,10-12月小高峰。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32.问: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及卫生差的公共场所玩耍;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⑵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⑶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⑷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⑸儿童出现发热、手、足、口等部位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应适当隔离,暂时不要上学或去幼儿园。

⑹肠道病毒EV71易导致手足口重症,目前有疫苗可以预防。

33.问: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答:乙脑俗称“大脑炎”,是夏秋季流行的一种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乙脑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烦躁等。病死率较高,存活病人中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丧失说话能力、瘫痪、精神异常、痴呆、肢体弯曲畸形、扭转痉挛等。

34.问:怎样预防乙脑

答:⑴预防接种乙脑疫苗;⑵雨后翻盆倒罐去积水,防止蚊虫孳生;⑶睡前挂蚊帐或使用驱蚊药物;⑷使用纱门、纱窗。

35.问:狂犬病有哪些症状?

答: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特有的表现为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6.问:狂犬病如何传播?

答: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狗、猫、狼等哺乳动物的唾液和血液中,通过感染狂犬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挠抓、舔舐皮肤或粘膜破损处而感染,少数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

37.问:被狂犬等动物咬伤怎么办

答:⑴立即挤出污血,用20%的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2-3%的碘伏涂搽伤口;⑵尽量不缝合、不包扎伤口;⑶立即到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狂犬疫苗。⑷被咬伤伤口出血者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8.问:狂犬病动物和疑似狂犬病动物如何处理?

答:对狂犬病动物和疑似狂犬病动物要立即捕杀,尸体应焚烧或深埋,不可剥皮食用;

39.问:乙肝肝炎的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及排便改变,部分病例有低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体检时发现。

40.问:乙型肝炎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答:⑴血液传播,输血或共用牙刷、拔牙、纹眉等;⑵母婴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在分娩时接触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⑶性传播。

41.问:什么是乙肝“大三阳”?什么是乙肝“小三阳”?

答:“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

42.问:乙型肝炎如何预防?

答:⑴除非必要,尽量不要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并避免与患者共同使用牙刷、刮胡刀、剃刀等是最简单的预防方法。

⑵避免在消毒卫生不佳的地方接受针灸、打针、刺青或穿耳洞等。

⑶接种乙肝疫苗。

⑷乙肝病人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母亲生下的婴儿应立即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43.问:目前最常见的性病有哪些

答:淋病、梅毒、艾滋病。

44.问:性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答:⑴性传播;⑵母婴传播;⑶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⑷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45.问:性病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答:有过不洁性生活史,特别是与不了解的人发生性关系;用过性病(除艾滋病)患者的毛巾、便盆、浴盆、被褥、衣服等。一旦发现自己或性伴有高危行为或性病表现,应避免性行为,去正规医疗机构化验检查,经医生确诊,及时治疗。

46.问:得了性病怎么办?

答:⑴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去治疗;⑵不能等症状一消失就自行减药或停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彻底治疗,才能治愈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后一定要定期复查;⑶动员性伴去医院检查;⑷治疗期间应停止性交,注意个人卫生;⑸主动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

47.问:如何预防性病?

答:⑴了解性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⑵注意性卫生和性安全;⑶遵守性道德,不搞性乱;⑷使用一次性注射器;⑸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48.问:什么是艾滋病

答: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对艾滋病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患者最终几乎都将死于反复的感染或肿瘤。

49.问:艾滋病人治疗有什么作用?

答:虽然艾滋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指导HIV感染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用抗病毒药物、重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并积极治疗各种机会性感染,能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和改善生活质量。

50.问: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答:⑴性传播;⑵血液传播;⑶母婴传播。

51.问:什么情况下不会传播艾滋病?

答:蚊虫叮咬、握手、礼节性亲吻及一起学习、用餐等一般日常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

52.问:如何预防艾滋病

答:⑴遵守性道德,无婚前或婚外性行为;配偶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应使用避孕套保护自己;⑵避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制品;⑶不共用注射器及针头吸毒;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片、牙刷等;⑸积极治疗性病。

53.问:为什么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答:因为多种性病常常会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疡,皮肤和粘膜的创口是艾滋病毒进入人体的最好门户。患有性病的人(无论男女)与已受艾滋病毒感染的人发生性关系,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毒就会通过性器官上的病变部位侵入人体使其感染。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

54.问:什么是正常血压和高血压?

答:18岁以上者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为正常高值;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三次非同日检查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为高血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55.问: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答:⑴有高血压家族史者;⑵体力活动少、超重或肥胖者;⑶长期膳食高盐者;⑷糖尿病、高血脂患者;⑸吸烟、酗酒者;⑹精神长期紧张和急性子的人。

56.问:如何有效预防高血压?

答:⑴定期检测血压,健康成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⑵合理膳食,饮食清淡、低盐,增加钙、钾、优质蛋白及膳食纤维的摄入;⑶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肺功能;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⑹避免精神紧张,保持情绪稳定,乐观;⑹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57.问:高血压病服药五忌

58.问:什么是糖尿病?

答: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持续性增高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终身性疾病,典型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俗称“三多一少”)。不典型症状有长期反复的感染,经常性的腹泻或便秘,皮肤瘙痒等。

59.问: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11.1mmol/L

60.问: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答:⑴有轻度血糖升高的人;⑵有糖尿病家族史;⑶缺乏运动、年龄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⑷超重或肥胖;⑸怀孕期间得过糖尿病,或生8斤以上婴儿的妇女;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61.问:如何预防糖尿病?

答:⑴防止和纠正肥胖;⑵生活规律、不熬夜、不暴饮暴食;⑶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⑷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⑸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⑹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⑺中老年人定期检测血糖。

62.问:糖尿病病人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63.问:什么是冠心病?

答: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64.问: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⑴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发病危险增加;⑵性别:男性高于女性;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⑷遗传因素;⑸体力活动减少;⑹吸烟、酗酒;⑺其他:如肥胖(尤其是腹部脂肪过多)。

65.问:冠心病如何预防?

答:⑴作常规性的例行心脏检查;⑵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控制体重,避免发胖;⑶多吃清淡少盐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⑷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增强体质;⑸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⑹保持心胸开朗、乐观,避免激动、紧张、气愤、大喜大悲。

66.问:如何预防脑中风?

67.问:脑中风有哪些先兆症状?

答:⑴突然头晕;⑵肢麻、面麻和舌发麻;⑶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水;⑷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⑸头痛程度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⑹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晕倒;⑺全身无力伴出汗;⑻突发恶心、呕吐伴呃逆;⑼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⑽一时性视物不清;⑾精神改变,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的突然改变或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⑿鼻出血,尤其是频繁的鼻出血。

68.问:癌症的早期报警信号是什么?

答:⑴异常肿块;⑵腔肠出血;⑶体重减轻。

69.问:如何预防癌症?

答:⑴生活规律,睡眠充足;⑵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脂、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以及腌腊、熏制、罐头食品;不吃霉变、烧焦、过咸、过热的食物;⑶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提高机体免疫力;⑷心理平衡;⑸慎用激素(尤其是性激素),接种乙肝疫苗预防肝癌,接种宫颈癌疫苗预防宫颈癌;⑹居室常通风,厨房及时排除油烟;⑺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⑻定期体检及自我检查。

四、预防接种

70.问: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什么?

答:接种疫苗。

71.问:只有儿童才需要接种疫苗吗?

答:疫苗是人类对付传染病的法宝,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接种需要的疫苗。

72.问:哪些情况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答:感冒,发热,有急性、慢性传染病,心、肝、肾有严重疾病等情况不宜进行预防接种。特殊情况下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

73.问:目前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接种的是哪几种疫苗?

答: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类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A群、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五、妇女保健知识

74.问:什么是“妇女五期保健”?

答:妇女经期保健、孕期保健、产期保健、哺乳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称为“妇女五期保健”,其中以孕期保健最为重要。

75.问:孕妇及其丈夫吸烟对胎儿有什么危害?

答:孕妇及其丈夫吸烟均可殃及胎儿,增加畸胎、流产、胎儿发育不良、新生儿出生低体重等。丈夫吸烟,烟中的尼古丁会降低男性激素的分泌,会杀死精子,影响受孕质量。

76.问:从优生优育上讲,妇女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少?

答:研究表明,中国妇女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4-29周岁,不能超过34岁。

77.问:如何生一个健康宝宝?

答:⑴孕前3个月夫妻双方到医疗保健机构作孕前保健;了解近阶段身体状况是否适宜怀孕。有抽烟、喝酒的夫妻要尽量减少抽烟喝酒的量,尽量避免不良的夜生活习惯,注意休息、营养、平衡膳食。

⑵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口服叶酸片0.4㎎/日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⑶孕16—20周到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作产前胎儿疾病筛查,如有特殊情况或产前筛查高风险者可作产前诊断。

⑷定期产前检查至少5次以上。

⑸在有助产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减少孕产期疾病及死亡率。

⑹新生儿出生36小时或吃足6次以上母乳后由接产的医疗保健机构作新生儿疾病筛查。

78.问:初乳喂养有什么作用?

答:初乳即产妇在产后就可以从乳房中挤出的少量稀薄色淡的液体,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最适合新生儿较弱的消化吸收能力,而且还含有许多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新生儿吃了初乳,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此外,初乳还有轻泻作用,可帮助新生儿排出胎粪。所以,初乳是个宝。

79.问:什么是子宫肌瘤?

答: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5-50岁,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长期受体内过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发生于黏膜下及肌壁间的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80.问:女性何时进行乳房自检为好?

⑴洗澡时,尤其是沐浴露尚未洗净前(手易在湿润的皮肤上移动),将摊平的手轻柔地移动,检查乳房的每一个部分有无肿块、硬结、或增厚。右手检查左乳,左手检查右乳。

⑵对着镜子两手下垂于身体两旁,再将两上肢缓慢上举过头,观察乳房的任何改变,包括乳房的轮廓,有无肿起部分、有无皮肤微凹(橘皮样改变)或乳头回缩。接着,双手叉腰,观察双侧乳房是否对称。

⑶平卧位在被检查乳房侧的肩胛下垫放枕头或软物。再将同侧的手放在枕后,这样使乳房组织更均匀难的分摊在胸部。将摊平的手轻压在皮肤上,以乳头为中心从乳房的外上缘,逐渐移动检查,右乳以顺时针方向、左乳逆时针方向,从乳房的外围起,直至乳头。最后用拇指和食指轻挤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溢液。如有包块、溢液立即就医。

81.问:妇女宫颈癌有什么特点?

答: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宫颈癌发病与性生活过早、多伴侣、早婚、早育、多产、密产及与性交而传染的某些病毒有关。近年来宫颈癌呈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趋势。

82.问:如何预防早期宫颈癌?

答:每年至少一次定期普查;有阴道排液、白带增多、异味、不规则阴道流血立即就医;尽早治疗慢性宫颈炎;避免早婚、早育、多伴侣、不洁性生活,多产、密产;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六、食品卫生知识

83.问:剩饭菜为什么要热后再吃

答:剩饭剩菜易被微生物污染,回锅热透,杀死细菌,破坏毒素,可防止食物中毒。

84.问:储存食物应做到哪“四防”?

答:防尘、防蝇、防鼠、防霉变和腐烂。

85.问:发芽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吃

答:马铃薯发芽后,一种叫龙葵碱的有毒的物质含量大大增加,并主要积存在马铃薯的幼芽和芽眼部,食后可造成中毒。

86.问:四季豆为什么会引起中毒

答:食用未熟透的四季豆,所含的皂素、植物血凝素会造成人中毒,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但被高温破坏后对人就没有毒性了,所以吃煮熟的四季豆不会中毒。

87.问:为什么不能吃霉变的甘蔗

答:甘蔗霉变后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具有酸霉味和酒糟味,食后可引起头昏、呕吐、视力障碍、抽搐、昏迷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死亡。

88.问:食物中毒一般有那些症状?

答: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是剧烈呕吐、腹泻,上腹疼痛,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失去弹性,肢体冰冷,脉搏细弱等。

89.问:食物中毒有哪些应急措施?

答:⑴立即大量饮用干净水。

⑵用手指压迫喉咙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呕出。

⑶将引起中毒的食物进行封存,交专业机构处理。

90.问: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答: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⑵餐饮具卫生;⑶不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肉,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生吃的蔬菜、瓜果要先洗净;⑷食品储存、烹饪加工工具器皿生、熟分开(两个菜板,两把菜刀);⑸不吃被农药污染的食品;⑹不吃有毒的动、植物食物(不吃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吃发芽的土豆及未熟的四季豆)。

七、病媒防制知识

91.问:什么是“四害”?

答:病媒生物中的老鼠、蚊子、苍蝇、蟑螂四种动物,俗称“四害”。

92.问:“四害”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答:⑴治理环境,消除“四害”的孳生地。

⑵突出重点地区:如公共场所、车站、码头、饮食行业、农贸市场、下水道、垃圾站、居民住宅区、建筑地等。

⑶合理用药,保证安全,取缔剧毒急性药物。

93.问:老鼠有哪些危害?

答:老鼠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等传染病;鼠还盗窃粮食、咬坏衣物、电线、家具等,可引起停电、火灾等事故。

94.问:灭鼠有哪些方法?

答:可用鼠笼、鼠夹、药物、粘鼠板、堵鼠洞等方法灭鼠;同时要治理好环境卫生,消除老鼠滋生的环境。

95.问:蚊子能传播哪些疾病?

答:蚊子能传播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寨卡病等传染病。

96.问:防蚊灭蚊有哪些方法?

答:⑴积极治理环境,控制蚊虫孳生地;⑵对成蚊可用烟熏、喷洒药物、拍打等方法杀灭;⑶居室内可用纱门、纱窗以及蚊帐等防蚊。

97.问:苍蝇能传播哪些疾病?

答:苍蝇有边食、边吐、边拉的特点,全身的毛和爪垫能携带大量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卵,可传播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常见的有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传染病。

98.问:灭蝇有哪些方法?

答:⑴彻底整治环境,清除垃圾,控制苍蝇孳生地;⑵药杀蝇蛆;⑶捕蝇笼、粘蝇纸、药物喷洒快速灭蝇或滞留喷洒灭蝇等。

99.问:蟑螂有哪些危害?

答:蟑螂可携带寄生虫卵、多种细菌、病毒等,通过污染食物传播消化道疾病。

100.问:灭蟑螂的方法有哪些?

答:治理环境、药物喷洒、毒饵、粘捕、诱捕、消除卵荚(卵荚类似皮囊,卵产下后被包裹在里面,每个卵荚内有卵16-40枚,数目因种类而异)等。

THE END
1.狗的寄生虫传染给人怎么办病情分析:如果狗的寄生虫传染给人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人一定要注意洗澡要做好清洁工作,而且也可以使用一些驱虫的药物来进行控制,避免对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一些影响,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而且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情况,如果经常先跟狗接触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一定要给狗做好清洁工作,尽量减...https://mip.pingguolv.com/ask/RXUUUXXz.html
2.人被蜱虫感染怎么治疗人被蜱虫感染,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清洗后就医,还要遵医嘱使用药物来治疗。 蜱虫是一种寄生虫,常出现在草丛、灌木丛等,一般容易寄生在动物身上,也会寄生在人的身上。如果人体不慎被寄生,要及时使用肥皂水清洗,不可以暴力拔除,清洗过后,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镊子进行拔除。在拔除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碘伏进行局部...https://www.xywy.com/arc/271629.html
3.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要,掌握养老及涉老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现代养老机构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对老年人实施整体照护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老年照护、养老护理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民政事务管理等领域的...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4.四川省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包虫病防治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有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病,单房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泡球蚴病),分别因误摄入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虫卵而导致人体和动物患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https://www.gzzcdc.cn/View.aspx?id=961
5.口蹄疫会传染人吗口蹄疫是一种主要感染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的病毒性疾病,通常不会传染给人类。 口蹄疫病毒对人类的传染性非常低,且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人类感染口蹄疫的情况非常罕见,通常是在与患有口蹄疫的动物密切接触或处理病死动物时发生。即便感染,大部分人也只会出现轻微的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和流感样...https://www.myzx.cn/article/1152270
6.寄生虫感染的原因是什么39问医生病情分析:寄生虫感染可能是由饮食不洁、水源污染、接触受感染动物等引起的。1.饮食不洁寄生虫通常通过食物或水进入人体,如果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或者饮用未消毒的水,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预防寄生虫感染可以通过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等。例如,在处理肉类时,应确保其完全煮熟以杀死可能存在的寄生...https://wapask-mip.39.net/bdsshz/question/60510470.html
1.泰州市疾控中心门户网站2. 身上或动物体表发现有蜱附着时不能随意用手拔除,更不能捏碎蜱的虫体或用酒精、烟头等去刺激,这样会导致被病原体感染的概率加大。 正确的拔除方式是:用镊子贴紧皮肤,夹住蜱的口器迅速拔出。 3. 接触患者及因本病死亡患者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的医务工作者及其陪护转运人员等,应在标准预...http://m.tzcdc.org/front/detail_info/1448
2.爱宠人士看过来,这个事项要注意爱宠人士看过来,这个事项要注意 如果过敏原检测显示猫毛皮屑过敏,面对家中爱猫该如何选择?又该怎么处理?日常如何与猫和谐共处?一起来看↓ 人为什么会对猫过敏 过敏是指人体接触过敏原后产生的免疫反应。 猫身上存在的过敏原,主要来源于猫的唾液和皮脂腺分泌物,通过猫的舔毛行为传播到全身,还会通过猫掉落的毛发、...https://web.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463739
3.钻进你身体的虫子,到底有多恐怖?有很多寄生虫 仍然是困扰着人类的存在 接下来 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那些会钻进身体的虫子 到底有多恐怖! 1-蛔虫 它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也是感染几率最高的寄生虫 长长的一条 全身微红色或微黄色 这种寄生虫 一般都是通过不干净的饮食 进入人体的 进去之后 就会到肠道里一通猛吃 人就会日渐消瘦 因为这样...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9282496136610314/
4.动物寄生虫病范文7篇(全文)某些寄生虫病可以通过被感染的动物性食品( 肉、内脏等) 传播给人类和动物,如牛囊尾蚴病、肉孢子虫病、片形吸虫病、棘球蚴病和双腔吸虫病等; 某些寄生虫病可通过食入患病动物的肉和脏器在动物之间循环,因此要加强卫生检验工作,对患病胴体和脏器等按有关规定销毁或无害化处理,杜绝病原体的扩散。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da9vk6b.html
5.畜间人畜共患病100问(4)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真菌是一种比细菌更进化的微生物,能用抗真菌药物控制。如各种动物和人都能感染皮肤真菌病(也称癣),一旦感染这种病,其病程一般较持久。 (5)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主要包括原虫、吸虫、线虫、绦虫以及昆虫等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由于病原体的不同,其传播途径、寄生对象、发病症状...http://yjb.enshi.gov.cn/2016/0105/187967.shtml
6.人要是感染动物猫狗的寄生虫去医院做什么检查真实医生回答分析及建议: 没有腹痛,感染寄生虫可能性不大,没有腹泻,也就没有检查大便的意义,需要考虑检查一下腹部彩超,大便涂片镜检检查。 咨询时间: 2016-12-10 患者 请问人要是感染动物猫狗的寄生虫去医院做什么检查(女,25) 王荣医生 你好,你值得是消化道方面的吗 ...https://m.chunyuyisheng.com/qa/hrNRGM2_OlQ23fKtgynUWQ/
7.携手共建卫生城,齐心培育文明花公告栏医院公告答:蟑螂的体表和消化道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如肝炎病毒、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能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 9.世界卫生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答:4月7日。 10.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答:5月31日。 11.现在用的鼠药安全性如何? 答:目前,我国使用的鼠药多为抗凝血剂鼠药,对人和其它动物比较安全,若...https://www.qzsyy.com/yygg/ggl/content_3092
8.人体肠道寄生虫(精选八篇)采用χ2检验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的感染情况 本次共检查1 002人(华支睾吸虫、蛔虫、钩虫、鞭虫),14岁以下人数为215人,占总调查人数21.46%;被调查者中男性482人(48.10%),女性520人(51.90%)。感染寄生虫共93人,总感染率为9.28%,其中有2人同时感染2种虫种,...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m865gg.html
9.感染了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寄生虫,是怎样控制宿主的?· 有研究者对2010年南非世界杯进行统计调查后发现,弓形虫感染率和世界杯名次呈正相关。由于弓形虫感染导致的睾酮水平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会超过兴奋剂检测标准。 · 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但没必要谈猫色变。事实上,人感染弓形虫大多数是由于吃了生肉,或接触其他动物粪便造成。而在养猫过程中,可以通过注意卫...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91288
10.造血干细胞移植降指导5.植物和动物 为了清洁与卫生,最好不要在家中摆放植物和鲜花。因为生长在土壤、水和植物上的微生物可能引起感染。因此,移植后的几个月内尽量避免接触植物。同理,不要接近土壤、草地、污水、肥料,控制住自己别去照料花草或坐在草坪、原木或不干净的地方。洗菜、切生肉等也可能感染细菌和寄生虫。当然,这不是限制您...https://www.qduh.cn/kszjjs/xueyeneike/43-2016-01-25-08-50-03/2671-2016-01-25-08-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