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体内有寄生虫的常见症状和代表的相应寄生虫种类:
1、体型消瘦
如果你家的狗狗没有缺吃短喝的,每天都能按时吃饱的情况下,却还是怎么都吃不胖,体型还逐渐消瘦,那么很可能就是狗狗感染体内寄生虫了。
因为狗狗狗的体内寄生虫在不断地吸收狗狗的营养,因此就导致了狗狗越吃越瘦。这种症状通常代表狗狗感染了蛔虫、绦虫、钩虫等寄生虫。
2、腹部胀大
如果你的狗狗在体型很小或者很消瘦的情况下,肚子却格外的大,这往往不是狗狗吃太饱导致的,而是寄生虫引起的腹水或者器官炎症等引起的症状,这很可能是绦虫引起的。
3、拉稀呕吐
很多狗狗的体内寄生虫都会损伤肠道,从而导致狗狗拉稀、软便以及呕吐的情况,如果虫体特别多,甚至可能会引起狗狗稀便中有拉丝、粪便带血或者黑便的症状,呕吐物和粪便中都能看到有蠕动的虫体。这很可能是狗狗感染了蛔虫或者毛首线虫、钩虫、鞭虫、球虫、绦虫等体内寄生虫。
4、经常咳嗽
如果狗狗没有着凉感冒、流鼻涕等,却经常咳嗽、呼吸急促,体力下降等,那么很可能是感染了心丝虫引起的。
因为心丝虫不同于其他寄生虫,经常会寄生于狗狗的心脏和肺血管里,危害性更强,心脏部位的成虫需要通过手术摘除才能保障狗狗的生命安全,因此一定要及时带狗狗去宠物医院治疗。
狗狗感染体内寄生虫怎么办?
1、想要不然狗狗感染体内寄生虫,一定要注意日常驱虫,建议一个月一次定期给狗狗使用普安特的普拿杜阿苯达唑片进行体内驱虫,主要可以驱杀蛔虫、线虫、钩虫、绦虫。
2、由于心丝虫和弓形虫等的危害性比较高,如果狗狗感染了,建议去宠物医院进行治疗,日常可以喂服盐酸左旋咪唑片用于预防,同时手术治疗狗狗心丝虫病之后也能起到加强免疫的作用。
3、针对狗狗弓形虫和球虫的预防可以用磺胺二甲嘧啶片,这是一种用于犬猫敏感菌感染的药,但同时也能用于弓形虫和球虫的感染。
1、虱子
虱子是一种不完全变态昆虫,寄生于人及猫狗的体表,从产卵、孵出幼虫到蜕皮为成虫,全部都在人或动物体上完成。携带致病微生物的体虱通过叮咬人类能传播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战壕热等疾病;而头虱和阴虱叮咬人体,有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2、蜱虫
蜱虫的主要寄生地有猫狗的耳廓周围,甚至耳道里、眼睛周围、脖子周围以及脚趾缝里等。它们叮咬凹沟的毛发、皮肤,会引起瘙痒、脱毛、皮肤炎症等。蜱虫不仅对宠物有影响,对于我们的健康也有严重的危害,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皮肤及系统问题。
3、弓形虫
猫狗身存在犬弓形虫,这种虫会引起眼寄生虫病,出现类似的症状,甚至会发生眼内炎等致盲性眼病。狗身上的寄生虫会传染到人身上,在人体内繁殖,通过血液循环把虫幼体带到了眼睛,形成眼内的似球形珍珠样的幼虫体卵泡。如虫体长大破囊,会引起眼内严重感染,甚至导致失明。
扩展资料
预防宠物寄生虫
1、买回宠物后要赶紧进行躯体消毒。最好使用笼养或圈养,尽量减少自家宠物与其他宠物或外界野生动物的接触。
2、经常保持宠物身体和居住环境的卫生,保证居室温度和湿度适宜,并经常通风换气。宠物饲养场所要常消毒,对于宠物的排泄物及分泌物要做到及时清理。
3、跟另类宠物打交道时需要保持距离,切忌用口与它们接触,尽量避免皮肤的直接接触。刚从市场购买的另类宠物,最好到宠物医院给宠物进行全面的体检。
4、在搬运和清理装宠物的笼子或者器皿时,一定要戴上手套。
5、每次和宠物接触后,不要忘记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认真洗手。
人民网-宠物身上住着这些怎样做才能防患于未然?
人民网-男子长期养狗被寄生虫传染眼睛长出晶莹小"珍珠"
狗狗体内常见的寄生虫是消化道寄生虫。对于幼犬和虚弱的狗来说,消化道寄生虫可能引起生长发育不良、贫血等严重的问题。
心丝虫是一种威胁生命的寄生虫,它通过蚊虫传播,可能会在狗的心脏和肺部造成严重损害。心丝虫病被认为是最严重的临床疾病之一。
蛔虫
常见程度:√√√√
严重程度:√√√√
蛔虫病是幼犬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蛔虫在小肠内造成机械性刺激,夺取机体营养并分泌毒素,对幼犬来说是严重的威胁。幼虫会随血液移行至肝脏、肺部等,造成损伤。
主要通过环境中的蛔虫卵经口摄入传播,也通过母婴传播。
钩虫
常见程度:√√√
严重程度:√√√
钩虫长约1-2厘米。它们附着在小肠内壁,以血液为食。由于吸血,钩虫感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贫血。幼虫可以在体内移动。
通过受感染动物的粪便传播,也可通过胎盘感染、母乳感染。钩虫幼虫可以钻入皮肤(尤其是脚)进入宿主,所以也有环境感染的可能。
绦虫
严重程度:√
绦虫叮附在小肠粘膜上,吸取机体大量的营养并分泌毒素。严重时造成肠道损伤、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
绦虫的传播需要中间宿主,例如跳蚤、虱、兔等。
心丝虫
心丝虫病在1岁以下的狗中很少见,因为感染幼虫后需要5-7个月才能成熟。一般诊断出心丝虫病是在2-8岁。不过,等到临床症状出现时,通常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心丝虫病最重要的临床症状是干咳,气短、虚弱、精神萎靡。心丝虫必须通过中间宿主(蚊子)传播。
感染严重时使用驱虫药物时要慎重,寄生在心脏内的心丝虫死亡、脱落可能堵塞动脉管,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夏季,在心丝虫流行的地区,需要每月服用心丝虫预防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