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狂犬病病毒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企业动态M:基质蛋白,在病毒核衣壳和包膜间起连接作用 G:糖蛋白刺突,决定病毒的感染性、血凝性和毒力 L: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二)病毒的复制周期 内基小体: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以在细胞质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20~30nm的嗜酸性包涵体。https://www.biomart.cn/news/16/3228007.htm
2.详尽解读,病毒生物工作报告单撰写攻略与实践指导工作总结4、病毒属于生物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遗传物质和复制能力。 5、病毒是生物,尽管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们能进行遗传、变异和进化。 TORCH是什么 1、TORCH不是指机器学习库,而是一组病原体的缩写,用于描述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微生物。 http://summary.benbenshu.com/8Ac9E30D785B.html
3.关于病毒包膜,描述正确的是D. 以上都不正确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对病毒包膜描述错误的是 A. 化学成分主要为糖蛋白质和脂类 B. 包膜病毒主要经过消化道感染 C. 糖蛋白是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 D. 包膜易被胃酸、胆汁溶解而使病毒灭活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HIV病毒包膜上特有的刺突是 A. HBsAg B. 血凝...https://www.shuashuati.com/ti/22467fc97c044fe48395589287f96039.html?fm=bd74f7d856ee5a249056e3bd970bccc733
4.微生物学实验题(通用6篇)E.可保护病毒核酸 18.关于病毒体,最正确的描述是:___.A.是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B.是脱去衣壳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 C.是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 D.是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 E.是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 19.大多数包膜病毒体对乙醚敏感是因为:___.A.包膜表面刺突如血凝衰含大量脂类 B...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lqn0lzy.html
5.2017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重点知识常考题16.关于顿挫感染,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因宿主细胞内有相应抑制物 B.因宿主细胞DNA有关基因激活 C.因宿主细胞缺乏有关酶 D.因感染病毒有核酸缺失 E.因感染病毒有抗原性转变 17.病毒体最确切的描述是 A.结构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 B.裸露病毒与包膜病毒 ...https://m.oh100.com/kaoshi/yishi/tiku/333050.html
6.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3. 对HEV肝炎病毒描述正确的是 A.HEV传播途径与甲型肝炎相似,同为粪-口途径为主 B.能发展成慢性肝炎 C.HEV不引起垂直传播 D.致病机制是HEV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和免疫病理作用 E.不发展成慢性肝炎 A B C D E 4. 下列属于HBV病毒体表面的抗原成分 A.HBeAg B.HBcAg C.HBsAg D.PreS2抗原 E.PreS1抗...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4&ex_Id=6735
7.2022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实验原理资料3.下列哪一个描述正确的是? A台盼蓝可以染死细胞 B可以用平衡盐溶液培养细胞 C.所用的培养基,均可以配置好一个月的用量放在2~8℃冰箱中保存 [参考答案] A 死亡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通常认为细胞膜完整性丧失,即可认为细胞已经死亡;而普通的液体培养基,密封灭菌后放置在2-8℃冰箱内可...https://blog.csdn.net/qq_43337249/article/details/127182259
8.劳动报远离病毒,“防物招数”还不够,必须牢记第三招——以不变应万变的“继续做好手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提示,正确洗手包括“三要素”: 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清洁用品 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因为新冠病毒有脂质包膜,难以被水破坏,而皂液在作用一定时间后可破坏病毒包膜,从而瓦解病毒。所以,洗手需要保...https://www.51ldb.com/shsldb/ms/content/0175d930b3b5c001327248d88f2797bb.html
9.有关"有包膜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多选题]有关"有包膜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多以胞饮方式进入细胞 B. 以出芽方式释放 C. 含有宿主细胞的脂质 D. 可诱发多核巨细胞 E. 主要引起溶细胞型感染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多选题]关于凝集反应,正确的陈述是 A.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http://m.51kaos.com/show/dmj2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