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究竟能够存活多久?我们能用多少度的温度杀死它?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人都渴望了解这个病毒生物学特性,以期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预防举措。近期一张新冠病毒在环境温度中存活时长的图片被广泛转发,该图提示,病毒在10-15℃的空气中,能存活240分钟之久,在25℃时,则只能能存活2-30分钟。而南都记者通过检索发现,该图片源自于一个医疗科普公号。
“病毒这类病原体,其实是耐寒、怕热的。这个表格应该是有实验数据支撑的,看上去还挺靠谱,如果加上湿度的话更靠谱,但并没有完全公开的资料数据来支持图表中的论断”,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赵卫教授表示道。
基本都是耍流氓
“当初我们通过对SARS冠状病毒的研究发现,当温度、湿度适宜时,SARS冠状病毒在光滑物体的表面是能存活三天之久的。当然,它对温度的耐受程度,我们也进行了专门的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冠状病毒特别的耐低温、怕炎热。但在低温状态时,病毒的活力也会下降。“如果我们长期保存病毒,需要零下80℃的深低温。”
“病毒和细菌不同,病毒不进入活细胞的话,它本身并不会增殖、繁衍。它的这一特性,注定了只要它没有找到合适的攻击对象,就会消亡。”
我们进行灭活病毒的手段
主要是在突破病毒的“铠甲”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它的包膜即是铠甲、外衣,同时也有识别宿主细胞的功能。病毒能够在特定的动物细胞里繁衍扩增,这种识别功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赵卫表示,包膜的主要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如果破坏掉病毒这层“外衣”、“铠甲”后,病毒自己就会失去感染性,“现阶段我们的消杀手段,主要就是希望突破病毒的铠甲,让病毒失活。”
消杀时使用75%的酒精,为什么不用100%酒精呢?那是因为实验发现了过犹不及。“浓度过高的酒精,会在让包膜中的蛋白变性的同时,快速形成一种“硬壳”,反而对病毒起到了保护作用”。
病毒性疾病可能来势汹汹,但并不是没有手段来消灭病毒本身。“我们国家的新冠病毒防控指南已经出了多个版本,里面提及的许多预防方案都是证明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