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拉丁语是virus,是仅能在活细胞内,繁衍的亚显微病原体。
病毒,很可能在第一个细胞进化出来时就存在了。
病毒,由DNA、或RNA,与蛋白质外壳构成,属于非细胞形态的类生物,无法自行展现生命现象。
病毒,是介于生命、及非生命之间的结构:既不是生物,但也不是非生物,准确说,病毒是个寄生性的、能自我复制的结构。
①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
②没有细胞构造,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
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④只能寄居在活细胞内;
⑤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假如南极的冰融化了,那么位于冻土层中的古病毒,可能就要访问人类了。
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绝大多数病毒,都能穿过细菌滤器。
病毒直径,多数在20~200nm之间,多数不到100nm。
病毒、细菌、真菌,三种微生物的直径比约为1∶10∶100。
观察病毒的形态,必须借助电镜。
病毒粒,有时也称病毒颗粒、或病毒粒子,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
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位于病毒粒的中心,蛋白质包围在核酸周围,形成了核壳体。
核酸的蛋白质外壳,是病毒粒的主要支架结构和抗原成分,有保护核酸等作用。
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外壳外还被一层类脂双层膜覆盖着,这层膜称为包膜。
这层类脂双层膜,来自于宿主的细胞膜。有的包膜上还长有刺突。
刺突蛋白(S蛋白)
冠状病毒能侵入细胞,依赖的是刺突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同时,宿主细胞的蛋白酶点燃了刺突蛋白。
刺突蛋白(S蛋白),是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在病毒感染细胞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包膜蛋白(E蛋白),又称为Matrix
包膜蛋白(E蛋白),是一种小的、必不可少的膜蛋白,可参与病毒生命周期的好几个过程,如装配、出芽、包膜形成、致病。
膜蛋白,是病毒包膜的一个组分,参与病毒的形态发生和组装。M蛋白与少量E蛋白一起,位于病毒包膜的S蛋白中,是病毒出芽过程的主要驱动者。
核壳蛋白(N蛋白)
核壳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将病毒的RNA基因组,包装进称为衣壳的核糖核蛋白(RNP)复合物中。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魏社鹏
擅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循证和微创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脑胶质瘤、脑转移瘤、癫痫病、脑积水、颅内血肿、脑溢血的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