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1108

11月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9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7例(福建12例,广东12例,四川8例,北京5例,天津3例,上海3例,辽宁2例,江苏1例,山东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843例(广东319例,内蒙古159例,重庆89例,河南86例,山西33例,新疆32例,北京31例,四川21例,湖南16例,陕西13例,甘肃10例,云南7例,山东5例,贵州5例,黑龙江3例,福建3例,江西3例,天津2例,海南2例,青海2例,江苏1例,浙江1例),含15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121例,甘肃9例,四川7例,北京3例,重庆3例,福建2例,湖南2例,陕西2例,山西1例,黑龙江1例,浙江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6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9例,本土病例214例(广东70例,内蒙古46例,福建16例,陕西12例,北京11例,浙江11例,山西9例,四川9例,江苏8例,青海6例,重庆4例,云南4例,天津2例,新疆2例,辽宁1例,黑龙江1例,湖南1例,甘肃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3124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02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615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65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1月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7244例(其中重症病例3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2543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65013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41638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87615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801例,其中境外输入169例,本土6632例(广东2330例,内蒙古1635例,河南661例,新疆623例,黑龙江280例,重庆192例,湖南184例,青海109例,山西98例,四川79例,甘肃73例,湖北60例,山东58例,河北47例,云南34例,北京33例,福建32例,天津28例,陕西19例,辽宁14例,江苏8例,吉林6例,贵州6例,西藏5例,浙江4例,安徽4例,宁夏4例,上海3例,江西2例,广西1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71例,其中境外输入94例,本土777例(新疆139例,广东124例,内蒙古67例,陕西48例,四川43例,云南42例,山东41例,青海41例,湖北37例,天津34例,河北27例,山西27例,福建19例,黑龙江17例,江苏11例,重庆10例,上海9例,安徽9例,广西9例,浙江8例,甘肃4例,湖南3例,宁夏3例,西藏2例,辽宁1例,吉林1例,河南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54例(境外输入2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1031例(境外输入117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8344140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39251例(出院92978例,死亡10475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5例(出院787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7904094例(出院13742例,死亡13232例)。

2022-11-08光明日报

养老护理员是服务老年人的一线人员,是支撑老年人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速快,呈现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等特点,急需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养老护理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养老护理员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工作,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实施康养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研究制定有关文件,取得积极成效。

在养老服务加速发展的第十个年头,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包括许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积极投身养老照护工作,秉持炽热情怀,心怀国之大者,肩负起敬老爱老助老为老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增添新力量、注入新活力、孕育新希望。

在养老院里,青年养老护理员秉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干劲韧劲,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他们从擦拭身体、清洁口腔、导尿排便干起,陪老人聊天唠嗑、运动康复、看病就医,帮助养老院改扩建房屋、升级设备包、改善院容院貌……年轻的养老护理员们就这样怀着一颗不言放弃的恒心,想方设法解决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带来的种种难题,践行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间老人解忧,传递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在大赛竞技场上,青年养老护理员洋溢着蓬勃气势,在你追我赶中比拼技能。养老照护是专业性强、服务精细的“技术活”,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服务、心理沟通等服务内容看似寻常,其实一招一式尽显功底,一言一语尽显水平。青年养老护理员学技术、比技能、强本领,在2021年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参加全国决赛的128名选手,50%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平均年龄为29岁,年龄最小的仅21岁、最大的42岁,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平均年限为6年,最长的为13年。年轻的养老护理员们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娴熟的技能为自己赢得“全国技术能手”、省级“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以平凡的坚守捍卫着职业的荣光。

在疫情防控一线,青年养老护理员满怀着“舍我其谁”的精神,在关键时刻勇敢逆行。不让养老院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疫情防控最关键、最严峻的时期,数以万计的青年养老护理员们闻令而动、主动请缨,为养老机构内的200多万名老年人清理房间、侍汤喂药、清擦身体、安慰情绪,守护着老年人的安全健康,守卫着4.1万多家养老机构。他们也想父母也想家,却放弃回家过年,坚守工作岗位,演绎着守望相助的爱心接力,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间大爱,为老年人安享晚年贡献青春力量。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养老服务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大有可为。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投身养老服务工作,以青春之我、青春之名、青春之力、青春之志、青春之梦,书写养老服务的工匠精神和大爱情怀,践行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

2022-11-08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以慢阻肺为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上海市第三位死因,2018年国家慢阻肺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市≥40岁的居民中慢阻肺患病率为12.07%,知晓率仅为3.85%。因此,慢阻肺已经成为上海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积极预防和控制慢阻肺,对减少慢阻肺的疾病负担意义重大。《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和《上海市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2018-2030年)》等文件相继提出开展社区慢阻肺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基于以上情况,慢防所在已有的《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工作规范——慢性病综合防治(2017年版)》的基础上制定了慢阻肺健康管理方案,将慢阻肺社区风险评估、早期筛查和患者随访管理等全程管理服务内容纳入已有的工作规范中,以期规范社区慢阻肺健康管理工作,提升本市社区“以人为核心”的慢性病综合管理能力。

2022-11-08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昆明11月7日电(记者赵汉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往往易被激惹,表现为极易生气、激动、愤怒,甚至有攻击行为。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期刊《细胞通讯》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该病易激惹症状发生的神经环路机制,同时也为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分类提供了新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是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最主要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病因与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临床上,除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攻击行为增加、节律异常、幻听幻视等常伴症状,不仅严重地影响患者和看护人员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速患者认知功能的减退,但其发生发展的神经环路机制尚不清楚。

此前研究发现,大脑前端的内侧前额叶皮层在阿尔茨海默病病变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投射到丘脑、上丘以及脑干等端脑外区域的锥体束神经元,又重点调控摄食、攻击、睡眠、情绪等非认知功能。根据投射和表达特征,这些神经元被分为A型和B型两类,但它们在病变中是否存在不同的病理学变化、对精神症状的发生是否发挥不同作用仍待研究。

针对这些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家立课题组利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发现两类神经元的内在兴奋性表现大相径庭:以投射到丘脑为首的A型脑外区域的锥体束神经元,表现出内在兴奋性增强和动作电位发放增加;而以投射到脑干为主的B型脑外区域的锥体束神经元,却表现出动作电位容纳能力降低和动作电位发放减少。其中,A型脑外区域锥体束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会导致模型小鼠攻击行为增加,通过化学遗传手段调控该类神经元的兴奋性,可双向调控小鼠的攻击行为。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对比两类神经元转录组学的差异,将A型脑外区域的锥体束神经元电生理异常的机制定位于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6.3),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等手段可确定降低此类神经元的表达;并通过Kv6.3的过表达,可逆转电生理异常以及攻击行为增加。研究将有助于深入解析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人员采用蛋白质标记技术构建了针对CoA的半合成生物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由自标记蛋白、荧光蛋白以及CoA受体蛋白构成的复合体。其具有荧光,与CoA结合后荧光颜色会发生改变,再通过检测荧光颜色变化从而实现CoA的定量检测。”薛林解释说。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该传感器首次实现了活细胞细胞质和线粒体内CoA的原位分析,揭示了CoA在亚细胞内的平衡与代谢调控机制。利用荧光寿命成像技术,研究人员还首次实现了对不同细胞系细胞质及线粒体内游离CoA浓度的准确测定。

审稿人认为:“CoA在能量和脂肪代谢中具有核心地位,如何检测其在细胞内的波动长期困扰着生物学家,薛博士及其合作者首次报道了CoA特异性的生物传感器,直接解决了这些挑战,并为这些问题提供优雅的解决方案。”

2022-11-07健康报

(通讯员刘洁王奕璇特约记者朱广平)近日,陆军军医大学尹梁宇副研究员、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红霞教授,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宋春花教授,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机器学习模型可在肿瘤患者缺失体重丢失信息的情况下对恶病质进行识别。

肿瘤恶病质是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约20%的肿瘤患者死于恶病质。恶病质在恶性肿瘤发生的早期就有可能发生,当恶病质进入难治时期,基本不可逆转,但在早期阶段,通过联合抗肿瘤治疗及对抗恶病质的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延缓或迟滞恶病质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及时准确地识别肿瘤恶病质,对肿瘤患者至关重要。

研究纳入12774名肿瘤患者,包括6730名男性、6044名女性。在回顾性诊断中,最终有5261名(41.2%)患者被诊断为恶病质。研究人员从多种算法中筛选出最佳模型,模型主要由肿瘤类型、胃肠道症状、肿瘤分期和血清生化指标等变量构成。经数据验证,模型预测恶病质的性能较好,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和实际观测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亚组分析显示,该模型在不同肿瘤类型的患者中具备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对于帮助改善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俄罗斯研究人员制造出新的生物相容性钛金属结构和具有合成生物活性磷酸钙矿物涂层的植入物,用于治疗骨病变患者。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骨骼在没有强烈负荷的情况下发生骨折,如股骨颈、桡骨骨折,甚至可能因轻微创伤引起骨折。

秋明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植入物,带有接近骨组织成分的矿物质新涂层和钛金属结构。新涂层补充了生物元素(镁、氟、硼),它们积极参与骨组织修复的过程。研究人员仍在继续寻找将抗菌特性赋予钛金属结构表面的方法,以降低术后化脓性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这位现年36岁的女性携带了两个名为MAD1L1的基因突变的拷贝,分别来自其父母,该基因编码在细胞分裂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蛋白质MAD1。

研究显示,当实验小鼠携带两个MAD1L1突变拷贝时,其会在子宫内死亡,但这名女性一直活到成年,不过一生都极易罹患肿瘤。她首次被诊断患上癌症是在两岁时,最后一次是在28岁时,而且几乎每隔几年就会被诊断患上某种类型的肿瘤,分布于身体不同部位。

此外,研究人员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分析后发现,她体内有多达40%的血细胞存在染色体过多或过少的情况,这种被称为基因不稳定性的缺陷是癌症的标志,患者的免疫系统会为应对这种威胁作出广泛的炎症反应。

尽管患过多次癌症,但这名女患者每次都能较轻松地治愈。自2014年她最后一个肿瘤被切除后,再也没有复发。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要归功于她独特的免疫系统。

论文第一作者、CNIO生物化学家卡罗琳娜·比利亚罗亚解释说,尽管上述突变使这名女性较频繁地罹患癌症,但她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极大刺激,反而有利于更好地识别和破坏肿瘤细胞,“她的基因缺陷最终保护了她。经过手术和治疗,她的所有恶性肿瘤都痊愈了”。

该团队希望进一步研究该女性的免疫防御系统,看能否在其他癌症患者身上找到。他们认为,增强患者的免疫反应有助于阻止肿瘤的恶化,这种疗法将类似于现有的免疫疗法——旨在增强免疫系统靶向和杀死癌细胞的能力。

简直不知该说这位西班牙的女士倒霉,还是说她幸运。她竟然可以倒霉到先后患上12种肿瘤,而且从两岁开始就和各种癌症打起了交道;但她携带如此罕见的基因突变,却又幸运地成功出生,并在多次与恶性肿瘤的交手中全部取胜。基因缺陷让她易患肿瘤,同时,基因缺陷又保护了她。当然,对医学界的研究者来说,能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倒确实算得上是一种幸运。任何的例外都暗藏玄机,找出这种玄机,或许能造福更广大的癌症患者。

2022-11-08生物谷

来自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组实验性的单克隆抗体(mAbs),当在实验环境下对人类细胞进行测试时,这种抗体能靶向作用EB病毒的不同部位并阻断其感染。

实验性的单克隆抗体或有望帮助抵御人类EB病毒感染及所致疾病的发生。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能靶向作用EB病毒表面gH和gL两种关键蛋白的mAbs,这两种蛋白已知会促进EB病毒与人体细胞融合并诱发感染,当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检测时,实验性的mAbs就能预防人类B细胞和上皮细胞发生EB病毒的感染,这些细胞位于EB病毒感染最开始的咽喉部位。

2022-11-08生物谷原创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健康问题,据估计全球有高达25%的人群都受到了这种疾病的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当机体肝脏中有超过5%的未被确定原因的脂肪所覆盖就被定义为这种疾病,这种原因可能是过度饮酒等。非酒精性脂肪肝会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其会进一步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目前科学家们很难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诊断和监测,也并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性疗法,因此确定潜在的药物靶点和生物标志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项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进行了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表达和蛋白质组数据进行整合;研究者表示,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而言,除了从36,116个肝脏MRIs中提取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protondensityfatfraction)外,还有9491例临床病例来自于爱尔兰、英国、美国和芬兰。在冰岛人群中发现的序列突变体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罕见的、保护性的、能够预测功能丧失的MTARC1和GPAM突变体,这或许就表明,抑制MTARC1或GPAM或许有望帮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或费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成功对人类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多组学研究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诊断和治疗策略。

研究人员通过对血浆中测定的数千种蛋白质水平进行分析,确定了潜在的疾病、疾病进展和靶点参与的生物标志物,同时还利用蛋白质组学数据构建了能够区分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硬化的研究模型,因此,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评估了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非侵入性工具提供了一种思路和研究基础。

此外,通过观察与其它52种表型和性状的关联,研究人员还深入探讨了所发现的突变体的多效性影响,BMI是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纵向PDFF研究结果表明,PNPLA3基因上携带已知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突变p.Ile148Met的个体要比非携带者更容易受到BMI改变的影响。迄今为止,这项研究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遗传基础上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研究之一,其结果或许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诊断工具和疗法来帮助治疗遭受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的患者。

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人类细胞和小鼠进行研究后发现,形成机体免疫系统关键部分的细胞发生的错误或故障或许能通过一种开创性的基因编辑技术来修复。

患有CTLA-4功能不足的患者往往会携带该基因突变,从而导致这些T细胞无法正常发挥功能,这常常就会导致其遭受严重的自身免疫性障碍,即其机体的免疫细胞会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包括机体自身的血细胞等。这种情况也会阻碍免疫系统的记忆,这意味着患者难以抵御相同病毒和细菌所引起的反复性感染;在某些情况下,其还会导致淋巴瘤的发生。在人类细胞中,基于CRISPR/Cas系统利用“剪切”和“粘贴”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就能靶向作用来自CTLA-4功能不足的患者机体细胞中发生错误的基因并帮助修复这些错误;这或许就能使得细胞中CTLA-4的水平恢复到健康T细胞中的水平,此外,研究人员还能通过注射基因编辑修正过的T细胞来改善CTLA-4功能不足的小鼠机体的疾病症状。

研究者ClaireBooth教授说道,一想到或许能将这种疗法推广到患者身上,我们就非常激动;如果我们能够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并降低其患淋巴增生性疾病的风险,这或许就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本文研究结果非常重要,因为目前研究人员利用了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来精确修正这些T细胞。CTLA-4是一种由T细胞所产生的能帮助控制免疫系统活性的特殊蛋白,大多数人都携带着产生CTLA-4的两个工作拷贝,但那些仅携带一个功能性拷贝的个体产生的蛋白质太少不足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

研究者表示,在控制机体免疫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基因并不是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而是受到了非常严格地调控,如今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新技术就能让控制基因表达的自然机制(内在机制)保持不变,同时还能纠正基因内部的错误。尽管CTLA-4功能不足非常罕见,但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所开发的能治疗疾病的基因编辑疗法或许是一种原则性的证明,其或许还适用于解决其他疾病。

研究者Morris补充道,这是一种能纠正遗传突变的新方法,其或许适用于其它多种疾病,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能纠正处于功能失调或过度激活的基因,同时也能帮助研究人员更多地理解基因表达和基因的调节机制。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利用T细胞基因疗法来治疗CTLA-4功能不足的治疗性手段的可行性。

2022-11-07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截至2022年11月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042.1万剂次。

2022-11-08北京青年报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流言

癌症疫苗打一针可免疫

真相:有家德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称,针对癌症的疫苗可能2030年前上市。人类终于有希望打一针就不得癌症了吗?这是一种误读。

一种疫苗,往往只对一种病原体有用。广谱的癌症预防疫苗不现实,因为癌症其实不是一种病,而是很多疾病的统称——每个人的癌症其实都不太一样。所以,直接打一针就啥癌症都不得的想法很美好,但不现实。

2022-11-07健康时报

这不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一次通报“层层加码”问题。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就曾通报过河北、青海、辽宁三个省(区)存在的过度防疫问题。

黑龙江大庆:低风险地区人员三天两检即可

11月5日,黑龙江省大庆市发布了大庆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公告〔2022年第28号〕。公告中明确指出:“对7天内来自无疫情地市(直辖市的区)的抵(返)庆人员,实施核酸检测三天两检(每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以上),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倡导一周内减少社会活动,不前往人员密集性场所。”

河南郑州:要求精准划定管控区域

“要科学精准,坚持每日研判、每日调度,根据疫情发展态势,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精准划定管控区域,既要防反弹、防扩散,还要及时‘回头看’开展纠偏整改工作,避免出现过度防疫情况。”被两度点名后,河南省郑州市委书记安伟11月5日,在郑州市疫情防控分析研判会视频调度会议上表示。

同一天,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到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调度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强调划小划准管控单元,防止简单化、一刀切,精准科学防控,快速有力处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尽快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城市生机活力。

11月6日上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先后在郑州市花园路、经三路、三全路等市内交通主干道看到,街道上车辆、行人已有增多,沿街商铺大多还在停业,途经的居民小区已有行人出入,大多小区门口由社区干部、物业服务人员、志愿者组成的工作团队,正认真落实扫码出入制度。

四川南充:“隔离费用自理”一条已删除

9月13日,四川南充市疾控中心曾发布健康提醒,里面提出高、中风险区来(返)南人员需7天集中隔离,费用自理。直至11月4日,南充疾控发布的健康提醒中仍有隔离费用自理这一条。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查阅11月6日南充疾控最新发布的健康提醒中,已没有“费用自理”这一条的出现。

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点名后郑州开始纠偏整改

11月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是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会上,因违反“九不准”规定,河南郑州市被两度点名,而且还存在处置疫情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

被点名当天,“防止简单化、一刀切”成为河南郑州防疫工作的重点要求。郑州还强调,要及时“回头看”开展纠偏整改工作,避免出现过度防疫情况。

防止简单化、一刀切

11月5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发布会上指出,当前,我国仍然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要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对于典型案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加大通报和曝光力度。

会上提到,广州、郑州、兰州等省会城市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局部地区出现了疫情反弹。不过,河南等省份局部暴发疫情正在逐步趋稳,其他省份的疫情多点散发,全国疫情总体可控。

此前,国家卫健委官网上开通了疫情防控“九不准”的公众留言板。在这场发布会上,河南郑州也因此作为典型案例两度被点名:

据群众反映,有地方随意将限制出行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山西省运城市、河南省郑州市这类投诉较多。

一些地方处置疫情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其中河南省郑州市存在“随意静默、封城代替管控”的情况。

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二级巡视员妥佳在发布会上指出,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严重违背了科学精准防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决果断、科学精准做好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清理和制止各种形式的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行为,有关部门将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整改不到位、不落实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对发现地方违反“九不准”等疫情防控要求的坚决督促整改到位,确保有关“层层加码”问题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对于地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曝光。

划小划准管控单元

河南省卫健委通报,11月4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均在郑州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1例(其中,郑州市105例)。

11月5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其中,郑州市1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74例(其中,郑州市168例)。

就在11月5日当天,河南省省长王凯到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调度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在调度指导过程中,王凯提出几点要求:

强化组织领导,保持指挥体系运转顺畅高效,优化防控措施,压紧压实责任,推动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下沉点位,配足一线人员力量,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精准科学,进一步优化整合医疗救治、隔离转运、环境消杀等资源,划小划准管控单元,防止简单化、一刀切,提高物资供应效率,安全有序组织核酸采样,尽最大可能降低传播风险;

要攻坚克难,加大风险人员排查力度,严格隔离点规范管理,做好特殊群体关心关爱,推动中医药全过程参与治疗,积极开展“无疫社区(村居)、无疫单位、无疫小区”创建行动。科学指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优化校园服务,及时回应学生关切,最大限度保障师生正常学习生活;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广泛动员基层党员、社区工作者参与,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形成群防群治强大合力。

及时“回头看”开展纠偏整改工作

11月5日,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先后主持召开市疫情防控分析研判会、视频调度会。他强调,要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尽快恢复全市经济社会正常秩序。

安伟强调,

要统一政策,严格标准、细化落实,持续推进无风险小区、楼洞有序恢复正常秩序,坚决防止一刀切、简单化;

要科学精准,坚持每日研判、每日调度,根据疫情发展态势,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精准划定管控区域,既要防反弹、防扩散,还要及时“回头看”开展纠偏整改工作,避免出现过度防疫情况;

要优化完善机制化指挥平台、资源统筹配置平台、12小时追阳机制,加快组建配备齐全、反应迅速、常备常态的应急突击队,持续开展“扫楼”“扫街”行动,加强中医药全过程参与,加快推进社会面清零;

要加强隔离救治场所规范化管理,开展老人、儿童、学生等特殊人群关心关爱行动,确保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各项服务保障到位;

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政策解读,引导群众增强防护意识,避免过度恐慌。

2022-11-08环球时报

2022-11-08海外网

NSF是美国联邦政府下设的独立机构,其驻南极基地有近1000名人员。NSF表示,将采取措施减少新冠病毒传播,基地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始终是优先事项,同时也要确保能够实现整体的科学任务。

2022-11-08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北京电(陈得)10月27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数字化手术室,该院院长蒋协远和智能骨科病房主任王军强运用骨科机器人天玑,为一名61岁多发骨折患者进行了骨盆骨折和跟骨骨折的手术,再次刷新了积水潭医院骨科机器人微创治疗多发骨折的纪录。

蒋协远表示,积水潭医院已成功开展多例骨科机器人微创治疗多发骨折的手术,尤其是合并骨盆骨折的机器人手术在国内国际都是先行者。目前,医院8个骨科亚专业均已熟练使用骨科机器人,2018年10月至今,共完成骨科机器人手术3387例,病种涵盖上颈椎畸形、脊柱侧弯、骨盆骨折等高难度骨科手术。

“医学技术要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也要创新,医院管理更要创新。”北京胸科医院党委书记潘军华表示,“首届胸科创新大会”主题是“聚焦胸部疾病、推动协同创新”,旨在促进医疗行业科技前沿交流,提升创新转化及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记者吴倩)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配方颗粒等拟被列入网络销售禁止清单。

征求意见稿将网络禁售药品分为政策法规明确禁止销售的药品与其他禁止通过网络零售的药品两大类。政策法规明确禁止销售的药品包括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配方颗粒。其他禁止通过网络零售的药品包括注射剂(降糖类药物除外),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不包括含麻黄的中成药)、《关于进一步加强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复方甘草片和复方地芬诺酯片购销管理的通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含麻醉药品和曲马多口服复方制剂购销管理的通知》所列的品种以及右美沙芬,《兴奋剂目录》所列的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胰岛素除外),奎宁、华法林等用药风险较高的品种。

在征求意见稿所列药品中,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配方颗粒销售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而事实上,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此次征求意见稿将其纳入网络销售禁止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机构制剂的销售范围。对于中药配方颗粒的销售渠道问题,2021年2月发布的《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规定,中药配方颗粒不得在医疗机构以外销售。

2022-11-07新华健康

近日,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丽丽教授主编及其团队参编的“北大医学”研究生规划教材《心理社会肿瘤学》正式出版。作为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的研究生教材,该书在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与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社会文化特点,纳入了近10年来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最新的高质量研究证据和最前沿的临床实践,为该领域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培训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料,同时也为肿瘤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深入了解心理社会肿瘤学,获取该领域必要技能的途径。

养正消积胶囊是以岭药业基于络病理论开发的专利中药,以“健脾益肾,化瘀解毒,散结通络”立法,扶正与祛邪并用。此前,该药先后获得《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中国肿瘤心理临床实践指南》等推荐。

心理社会肿瘤学是精神卫生、心理学与肿瘤学深度结合后产生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心理社会支持不仅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肿瘤临床医护人员也需要通过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帮助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缓解职业耗竭感,提升个人内在成长。

(特约记者贾志海肖建军通讯员张鑫)“最近,我和老伴还有老伙计们天天一起收看党的二十大的新闻,真是太高兴了!如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祝愿伟大祖国繁荣富强!”在地处河北省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家养护中心里,86岁的蔡建权高兴地说。

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隔潮白河相望。该养护中心是首批京津冀协同发展养老工作试点单位,目前已入住5000余位老年人,平均年龄达84岁,其中95%为北京籍。蔡建权和老伴是北京市西城区人,自2018年入住该养护中心至今。“园区环境优美,文娱活动丰富多彩,服务热情周到。在这儿,我还遇到了曾经的同事、朋友,日子过得充实、欢乐。我和老伴打算一直住下去。”蔡建权的老伴说。

“像这样的大型医养机构,在河北省环京的廊坊、保定等4市14县就有82家,其中医养结合机构19家。”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范素文介绍,做好环京区域医养健康产业布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也是助力河北经济转型升级、增进京津冀区域百姓福祉的重要抓手。

范素文告诉记者,河北省坚持高站位持续推动环京区域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省政府成立民政、卫生健康、发展改革等部门参加的工作专班;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梁占凯专门听取医养结合工作汇报,对整体推进提出要求;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主任杨猛定期调度、部署,组织成立了省卫生健康委环京康养产业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作专班,由分管委领导负责,成员包括老龄、规划、医政、中医等机构负责同志,同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负责协调制定促进环京医养能力提升及推进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措施及目标任务等。

“为强化各地联络对接和协调联动,省卫生健康委与环京4市14县卫生健康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实现‘一县一方案、一县一特色’,全面调动多方积极性,加强与京津合作交流,促进医养健康事业和产业提档升级。”该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闫晓东介绍。

河北省从布局医养健康产业着眼,抓项目、惠融资、进社区。该省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协调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安排专项信贷规模50亿元,为有融资需求的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一对一金融服务,近两年已累计提供医养优惠贷款24.85亿元,其中环京区域7亿元。

2022-11-07漫说健康

立冬,作为24节气当中的第19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冬季即将拉开帷幕。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节气后,哪些人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一、呼吸道疾病人群

立冬节气之后,冷空气活动过于频繁,就会出现冷空气突然袭击的情况。

在这种气候之下,鼻腔黏膜很容易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对外界病菌侵袭能力会快速下降,感染一些细菌、病毒的概率会非常高。

而在立冬节气之后,空气非常干燥,对于患有一些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来说,会造成痰液过于黏腻、不易排出的现象。

这些痰液就会成为一些细菌、病毒的滋生地,很容易造成加重感染,就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发作。

加上立冬之后,很多人不喜欢开窗透气,室内空气过于污浊,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发作。

二、心脏疾病人群

立冬节气之后,由于室外温度比较低,很多人会采取各种方式取暖,室内的温度一般都会保持在20度左右,就造成了室内外温差比较大的一种现象。

对于患有心脏病患者的人群来说,在室内的时候,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液流速比较的平缓。

一旦进入室外,会受到室外冷空气的刺激,血管异常收缩,使得全身血液流速变慢。供应到心脏的血液就会减少,导致心脏出现了缺血现象,很容易诱发冠心病、心梗的出现。

三、脑血管疾病人群

对于患有一些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立冬后由于气候并不是特别的寒凉,很多人外出时并不会选择配戴帽子。

一旦头部受到寒凉刺激,脑部血管会异常痉挛,就会影响到大脑的供血,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发生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会特别高。

四、肾脏疾病人群

由于立冬节气之后气候开始下降,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比较慢,再加上很多人不喜欢外出进行运动,整体的血液循环速度会越来越低。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肾脏内的血流量减少,肾脏中的一些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清除,很容易影响到肾脏健康。

不少人进入立冬节气之后,特别喜欢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一旦摄入体内的食盐量超标,会加重肾脏负担,还会影响到肾小球的功能,很容易患上一些肾脏疾病,对于患有肾病的人群来说,导致病情复发。

总而言之,由于进入立冬节气之后气候变化比较大,导致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新陈代谢能力也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

在进入立冬节气之后,一定要做好饮食、作息、运动、心态等方面的调整,每天还应该适当多补充一些水分,能够起到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作为冬日里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的出场秀可谓是不一般。

天气预报中连番的寒潮预警,多地开启“速冻模式”,大风、大雾、降温……似乎不把人从深秋的氛围里拽出来,便不可罢休似的。

即便冬季凌冽,但人却可以温情地活着。

愿你在这个冬天,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待你诚且真,有人知你冷与暖。

一路向寒,愿君安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性,为了变美,不惜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就包括染头发。

当然,染发这一举动无可厚非,可是大家也不要忽视了染发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特别是打着永久性染发的产品,其中有较多的过氧化氢、对苯二胺,具有强刺激性,经过加热后还会透过头皮进入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至骨髓当中,作用于体内细胞,诱发癌症。

那些不得不染发的人,要想降低对人体的伤害,染头发前要注意五件事。

第一,选择染发剂

虽然我国规定染发产品中对苯二胺的浓度最大为6%,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容易引起过敏,建议大家在购买染发产品时,参考欧盟的标准,也就是对苯二胺含量在2%以下。

除此之外,为了减少对人体的伤害,还要尽量少选择黑色的染发剂,相比较其他颜色的染发剂而言,黑色的里面不仅有苯二胺类物质,同时还包括比较多的重金属。

第二,染发前不洗头

第三,仔细看说明书

不同的产品使用说明也有区别,哪怕大家之前经常使用其他的染发产品,但购买了新的染发剂后,也要仔细地看说明书。

第四,做好保护措施

建议大家在染头发之前,在头皮表面涂一层凡士林,凡士林具有隔绝外界物质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头皮。

第五,不要抓挠头皮

决定染发之前一定要保护好头皮,特别是不能做抓挠的举动,否则头皮容易有破溃。

染发剂中的有害物质便会趁虚而入,轻则造成过敏感染的问题,严重甚至还会直接导致正常的细胞恶变。

了解完染发前要注意的事项之外,还要知道染发后应该做什么。

首先是必须得用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头皮,同时不要用刺激性较强的洗发液,最后是在有了不适的症状后及时就医。

对于哺乳期女性、备孕夫妻、哮喘病患者、高血压人群,即便是号称纯植物的染发剂也不是绝对安全,因此非必要的话最好不要染发。

总而言之,虽然染头发看起来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现在有更多相对安全的染发剂,但仍旧存在健康隐患,严重的话甚至会致癌。

当然,因工作或其他需求不得不染发的情况下,建议大家注意好五个要点,或许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与此同时,假如染发剂不慎滴落在皮肤或眼睛内,必须立刻用清水反复冲洗。

2022-11-07健康网

很多人追求日行万步,甚至日行好几万,虽然走路锻炼可以强筋健骨,促进心血管健康,提高心肺功能等等,但是一味的追求步数,反而容易伤身。

一、每天走1万到2万的人,会怎么样?

50岁的广东大妈张姨,天天都会去家附近的公园散步。自从有了朋友圈晒步数后,张姨每天都坚持至少2万步数。

坚持半个月左右,某天早上起床,陈伯起身站立时发现右大腿的腿根处有强烈的痛感,当时的他以为只是运动拉伤,就没太在意。

但后来却越来越疼,腿稍微动一下都会痛到呼天喊地,家人见状立即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陈伯的大腿骨头因为暴走而断裂了,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陈伯都需要卧床休养。

他们走路的原意都是想着锻炼身体,怎么到头来反而伤身呢?原因就是他们都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过量运动之后,可能会带来以下后果:

·膝关节炎

每天暴走2万步以上,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特别是有膝盖问题或者心肺功能不全的老年人,这样的运动强度是比较大的。不正确的运动方式易损伤膝关节,造成关节软骨面磨损、剥脱,以及半月板的慢性撕裂,进而导致膝关节发炎,出现关节绞锁、肿痛、弹响以及屈伸活动受限等症状。

尤其是平时缺乏运动的年轻人、不适合运动强度过高的老年人以及更年期有骨质疏松症的妇女,突然暴走是很容易会引发膝关节炎的。

·肌肉溶解

横纹肌,又叫做骨骼肌,大部分是附着于骨骼等部位上,并且常会跨越关节。当横纹肌的细胞膜受到损害时,肌球蛋白、钾离子等细胞内容物就会进入到细胞外液和血液中,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综合症状。

超过70%的患者常见症状为肌肉局部疼痛、肢体无力等。而且即使是休息也无法缓解这些症状,反而会越来越恶化。

二、步数与死亡率有关?走路别较劲

《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一项荟萃分析就揭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每天应走多少步数最大限度地延长寿命。

该研究分析了近5万人的15项队列研究,以确定能最大程度改善成年人健康和寿命的每日走路步数,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步数是否有所不同。

研究人员根据每天平均步数,将参与者分成了4组,第一组最低步数平均为3500步/天,第二组平均步数为5800步/天,第三组为7800步/天,第四组为10900步/天。

研究结果发现,对60岁以上的人来说,每天步数在6000-8000步之间,能最大程度地延长寿命;对60岁以下来说,每天走8000-10000步,有助于避免过早死亡。

而且随着步数的增加,这种收益水平会逐渐降低,也就是说走更多的步数并不会额外增加长寿的好处。

除了步数,也要看看走路速度。

最近,《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比起走路步数,走路速度对健康具有更高的潜在价值。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朱鑫璞表示,每个人的身高决定了走路时的步幅,建议按照身高乘以0.45-0.5来计算合理步幅。而强度则要按个人感觉,以略有气喘、微微出汗为宜,锻炼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三、想要通过走路锻炼,该注意什么?

走路锻炼虽然能给身体带来许多好处,但也有许多注意事项,否则走错了,不仅没有锻炼效果,反而还会伤身。

走路锻炼时,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体质来决定运动量和走路的方式。

不建议糖尿病、扁平足、跟痛症等疾病患者走鹅卵石锻炼;不建议有颈椎病、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扁平足的患者、膝关节有疼痛、发炎的老年人倒着走。

步数要选择合适自己的,不要盲目图快。步幅也不要过大,要保持平稳前进。手臂和肩膀的摆动幅度也不要过大,以免肩颈僵硬或受伤。

锻炼时要循序渐进,慢慢增加运动量。对大多数健康人群来说,走路的步速建议为120-140步/分钟,每天走6000步左右。走路前要先热身,可用70-90步/分钟的步速来慢走;走路后的整理运动,可用90-100步/分钟的步速进行中速走。

对于老年人、体质虚弱的人群来说,建议最低步速为90步/分钟,每天可以走30-40分钟,每周不低于4次就很好了。

走路的地点最好选择在操场的塑胶跑道、草地和土地。因为走路时地面会有反作用力,在柏油路、水泥地等较硬的地面上走路,反作用力大,容易引发胫骨骨膜炎等疾病。另外,走路时也要注意远离机动车废气较多的路边。

走路锻炼时,建议要穿合脚、轻便且防滑的运动鞋。鞋子要不挤脚尖、不压脚背,鞋底跟地面的接触面要够大,材质要柔软和透气,走起来感觉轻盈,而且要具有良好的避震、防滑和稳定性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治医师刘强指出,正确的走路姿势应该是这样的:

①走路时,双脚分开与骨盆同宽,保持两只脚的脚尖都朝着正前方,不要“外八”。

②前脚落地的时候,脚跟要轻盈地着地,鞋底向前亮出。

③走路时,一边迈开大步,一边甩开双臂。

④脚后跟离开地面的时候,要有力地蹬地。

总之,走路是很好的运动方式,但不要盲目追求步数,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走路姿势哦。

2022-11-07人民网

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准入与调整工作是近年启动的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旨在提高居民用药保障水平、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来,广大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品也不断问世。充分利用有限的医保基金促进参保人最大的健康状况改善,始终是国家基本医保制度的核心目标。

2018年以来,国家医疗保障局践行以价值为基础的谈判理念,连续四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工作,累计有250种创新的、救急救命的药品通过谈判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2021年,协议期内221种谈判药累计报销1.4亿人次,为患者减负1494.9亿元。总体而言,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惠民成效,其中基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价值购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品价值评估的全球视野

药品价值评估是“以价值为基础”确定药品平均价格的科学理念。其基础工具为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评价,通过对比创新药品与参照品的增量健康产出与增量成本的差异,寻找新进药品具有“效价比”的价格基准,践行药品价值评估的核心理念。通过以相同或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优健康产出的价值购买,药物经济学评价旨在基于证据判断怎么把“钱用在刀刃上”。事实上,药物经济学已成为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众多发达国家在制定本国药品医保准入与支付决策时的重要工具。国际实践越来越证明,药品价值评估可以更好遴选综合价值更高的药品纳入医保目录,短期看可以更好兼顾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和患者公平性,长期看也应该有助于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总之,建立完善的药品价值评估体系,充分运用药物经济学证据,对于促进创新药品纳入医保目录、提高医保基金管理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保践行国际药物经济学评价理念

2018至2021年,国家医保局连续四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工作,这意味着中国医保目录评审从“专家意见”评审跨越到了“循证决策”的新阶段。经过四年的探索,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形成了比较系统、科学、规范的价值评审流程,包括专家评审、药品价格测算两个关键价值评估环节。

专家评审主要依据药品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公平性五个维度评估药品的综合价值。评审融入了中国疾病谱特征与现行医保目录覆盖情况、中国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分级诊疗制度下的基层用药需求等本国国情要素,并着重强调公平性维度,有针对性地弥补目录短板,从而得出是否给予新进药品谈判(或竞价)准入的资格。

价格测算环节则主要由药物经济学专家与基金测算专家针对谈判药品背对背分别开展价格测算。药物经济学专家主要通过通行的药物经济学方法和预先设定的经济性阈值测算基准价格。在此基础上,辅助参考各省招采最低中标价格、重点国家与地区的国际最低价格、疗效相似的竞品价格等,对基准价格进行调整。基金测算专家则主要评估医保基金可负担性。此外,测算过程中也还考虑传统中药的特色与优势,有针对性地进一步优化评价维度和测算指标。

第二,提高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速度。2021年新增进入目录的74种药品中,有27种药品为21年获批上市。此外,2021年进入谈判的23种国产重大创新药品中,22种谈判成功。创新药从获批上市到纳入医保平均周期仅为一年零两个月。

第三,破除人们关于“创新药=天价药”的固有观念。2021年,目录外参与谈判的85种药品中,有67种谈判成功,成功率为78.8%,降价幅度高达61.71%,均高于2019与2020年。以抗肿瘤药为例,2018至2021年国谈药品中,抗肿瘤药品数量占比一直维持在20%及以上,价格平均降幅维持在44%及以上,曾经医疗费用高昂的肿瘤免疫治疗PD-1已有4个国产创新药纳入医保。2018年的抗癌药专项谈判成功率高达94.4%,价格平均降幅56.7%,缓解了癌症患者的用药难题。

药物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创新

为了实现“患者有药用、企业有回报、医保可控费”的三方共赢目标,国家医保目录的完善在药物经济学的应用实践中,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探索创新。

经济性阈值是性价比指标中推算价格的关键参数。过去四年来,国家医保局围绕经济性设定标准,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医保支付能力,不断对阈值进行调整更新。制度设计之初,主要依据临床专家评审的药品临床价值设定阈值。近两年来,国家医保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阈值确定的新方法、新思路。

一方面,充分考虑药品的临床价值、患者获益与创新性,将是否填补临床空白、是否有突破性创新、是否为罕见病药物等创新药品特征与阈值设定直接挂钩。另一方面,将临床专家评分等级与阈值等级挂钩,即将临床专家针对药品创新价值、临床获益、患者获益等维度的打分分数直接定量映射到相应阈值中。国内药物经济学专家也在积极探索从社会角度测算阈值,助力医保决策部门进一步科学化运用阈值标准,实现医疗资源公平与优化分配。在药物经济学方法的运用中,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完善坚持立足中国实际,在价格测算中把握“保基本”的定位,在考虑参保患者的承受能力基础上,尽可能利用政策手段促进新药落地,通过“以量换价”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不断优化政策和程序、降低企业负担也是国家医保工作的目标之一。2020年以来,国家医保局为医保实际支出相对符合预期的药品实施简易续约,即根据协议期内的医保基金支出确定药品是否还需要降价、降多少,无需再次谈判。自2022年起,对于新增适应症的药品,如其新适应症下医保支出较小、可控的药品,也可通过简易续约,实现新增适应症进入国家医保。同时,国家医保局开始向企业开放谈判药品医保基金支付数据查询渠道,数据公开透明,为后续药品续约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基础。

加快完善价值评估机制更好惠及企业和患者

随着今年6月国家医疗保障局《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的公布,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在今年的工作方案中,首次公开了谈判药品简易续约的规则,新增了简易新增适应症的规则,新增了非独家药品竞价谈判等创新机制,使企业对规则更加明确,对结果预期进一步提高。同时,广大患者也能够更加“买得到、用得起”创新药品,促进创新药物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坚持“价值购买”决策期待国家医保更加优化

着眼未来,为更好发挥价值评估在国家医保战略性购买中的作用,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更好践行。第一,在国家医保“价值购买”的指导思想之下,进一步明确国家医保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药品支付范围和水平,通过“价值导向”的新增药品不断优化医保目录的“腾笼换鸟”。第二,根据公众日益提高的多层次需求以及不断上市的创新药品特点,完善健康获益和经济效率指标,促进医疗资源的更优配置,提高国家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第三,推动更多基于国内真实世界数据的证据优先用于国家医保的价值评估与准入支付。第四,在继续推进价值购买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条件准入、风险共担等创新性支付手段,进一步促进医保基金风险管理与国家医药创新发展的相容性。第五,全面建立准入后评价机制,促进价值评估的持续性证据与常态化纠偏,完善医保价值购买的制度基础。第六,深入总结中国通过药物经济学进行价值购买的做法和成效,强化理论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药物经济学理论体系。

老张于一天晚上突发心梗,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医生给老张做了冠脉造影术,发现两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遂植入了两枚支架。术后医生建议老张改善生活方式,并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但是老张觉得自己已经做支架手术了,就没把医生的叮嘱放在心上,擅自停了药。

这是老张的第一次支架经历。

事情还没完……

两年后,老张再次突发心梗入院。医生给老张做了冠脉造影术,发现又有两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于是又植入了两枚支架。

术后老张觉得很奇怪,问医生:大夫,您说我已经做了支架,血管也通了,为什么还会再发生心肌梗死啊?

医生给老张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支架手术就相当于扩宽了堵塞处的河道,并暂时清理了泥沙,然而不控制源头的问题,仍会有泥沙不断进入河道,再次造成阻塞。

说到这里,重点来了:支架并不是心肌梗死病人的“护身符”,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已经做了支架手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一方面,很可能有多处的血管狭窄,而一枚支架通常只能开通一处狭窄。另一方面,开通的血管可能会再次狭窄。此外,伴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还会促使新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或加重原有的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以后,仍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长期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同时,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能忽视,尽量低盐低脂饮食,加强运动,戒烟限酒,避免压力过大及情绪紧张。此外,还要控制好血压、血脂及血糖等诸多危险因素,定期于医院复诊,监测各项指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心脏、保护自己的血管,使得支架持续的通畅,使自己长久获益。

备受期待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个人养老金有了操作指南。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出台实施办法是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中国养老保险的“三支柱”分别为: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实施办法规定,参加人参加个人养老金,应当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者商业银行渠道,在信息平台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后,选择一家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开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机构指定)。

实施办法明确,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纳,缴费额度按自然年度累计,次年重新计算。实施办法规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参加人领取个人养老金时,商业银行应通过信息平台检验参加人的领取资格,并将资金划转至参加人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

实施办法明确,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本机构柜面或者电子渠道,为参加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并支持参加人通过商业银行结算账户、非银行支付机构、现金等途径缴费。

结合国家对个人养老金给予税收优惠支持,实施办法明确,参加人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者商业银行渠道,获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缴费凭证。

实施办法规定,参加人自主决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品种和金额。

—————————————————————————————————————————————————————

THE END
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参考答案20241122.docx呼吸道合胞病毒E、SARS冠状病毒正确答案:C18.IgG在恒定区结合细胞Fc受体的部位是()A、CH1B、CH2C、CH3D、CH4E、CH5正确答案:C19.关于抗原结合片段描述不正确的一项()A、结合抗原B、蛋白酶水解片段C、处理抗原D、可有两个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20.可以测量病毒大小的方法是A、X线衍射法B、光镜观察法C、...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2442951.html
2.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5.5病毒》2021年单元测试卷(3)图1为冠状病毒的外形示意图,图2为病毒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细菌和真菌相比较,病毒是一类没有 结构的微生物。病毒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外壳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内核中含有的主要物质是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即动物病毒、 和 ,...https://www.jyeoo.com/sj/98ea9a21-ad30-4b39-9703-57722435579e
3.福建省莆田四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doc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毒引起细胞损伤,发生的是细胞免疫,不会产生抗体 B.病毒在细胞内以RNA为模板合成RNA聚合酶的过程属于翻译过程 C.病毒被细胞内吞,合成后以胞吐方式释放,体现了病毒包膜的流动性 D.已知ACE2名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说明其在细胞膜上仅有催化功能 2.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117/6150101110011000.shtm
4.下列关于病毒包膜的叙述正确的有()下列关于病毒包膜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由肽聚糖构成 B.表面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C.病毒分类依据 D.由病毒本身的结构蛋白构成 E.出芽释放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多项选择题 流感病毒具有() A.单股正链分节...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2770759.html
5.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殖B...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殖 B、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C、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殖 D、癌症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专题: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组成.病毒依据寄主细胞不同可分为...http://www.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1baa10a0c1b020698d8d75f233931491
6.有包膜的病毒是:有包膜的病毒是: A、HIV B、EB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ECHO病毒 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正确答案:A,B,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热门试题 检查动物是否患有狂犬病,应将其捕获隔离观 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 有关HPV描述错误的是 下列对禽流感的描述错误的是 仅含有蛋白质成分,不含有核酸的微...https://m.zuotishi.com/yijizhicheng/4353/t/162322.html
1.关于病毒的包膜,正确的描述是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以下关于上颌乳尖牙的形态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 A. 舌轴嵴将舌面分为近中、远中两个舌窝 B. 牙尖偏近中 C. 牙根根尖偏远中,弯向唇面 D. 牙尖约占牙冠长度的一半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教师职业公正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似本能”,这体现的是教师职业公正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b5d6219fab3342168072e3127be9e236.html?fm=bd1d0aa0efdfa1364066980be902de7ac9
2.有关"有包膜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多选题]有关"有包膜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多以胞饮方式进入细胞 B. 以出芽方式释放 C. 含有宿主细胞的脂质 D. 可诱发多核巨细胞 E. 主要引起溶细胞型感染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多选题]关于凝集反应,正确的陈述是 A.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http://m.51kaos.com/show/dmj2ld.html
3.生理病理解剖学专升本考试试卷21.有关肺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鳞癌多为中央型 B.腺癌多为周围型 C.燕麦细胞癌恶性程度高 D.腺癌和鳞癌不可能同时出现 22.支原体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共同特点是( ) A.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间质 B.上皮细胞增生融合成巨细胞 C.中性粒细胞浸润 D.肺泡表面容易形成透明膜 ...https://www.ruiwen.com/kaoshishiti/8345582.html
4.2018年河南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真题试卷普通专升本B.充血水肿期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形成铁锈色痰 C.红色肝样变期临床表现最明显,缺氧最重 D.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时可并发肺肉质变 51.有关肺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鯛癌多为中央型 B.腺癌多为周围型 C.燕麦细胞癌恶性程度高 D.腺癌和鱗癌不可能同时出现 52.支原体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共同特点是 ...https://www.educity.cn/zhuanjieben/384747.html
5.2021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二)第一单元A1型题5160.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哪项是错误的 A.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B. 为元包膜RNA病毒,分为I、Ⅱ、Ⅲ型 C. ELISA检测各型病毒之间有交叉反应 D. 主要感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 E. 口服减毒活疫苗可进行预防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 https://www.med66.com/gongweiyishi/fudaopeixun/qi2107168259.shtml
6.2017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重点知识常考题16.关于顿挫感染,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因宿主细胞内有相应抑制物 B.因宿主细胞DNA有关基因激活 C.因宿主细胞缺乏有关酶 D.因感染病毒有核酸缺失 E.因感染病毒有抗原性转变 17.病毒体最确切的描述是 A.结构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 B.裸露病毒与包膜病毒 ...https://m.oh100.com/kaoshi/yishi/tiku/333050.html
7.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巩固题(附答案)E、以上都有可能 28、HIV疫苗研究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 ) A、病毒无法培养 B、无感染的动物模型 C、病毒型别多 D、病毒突变引起抗原性改变 E、HIV的敏感细胞特殊 29、关于朊粒描述正确的是( ) A、非传染性蛋白粒子 B、对加热、电离辐射和紫外线的抵抗力不强 ...https://www.yjbys.com/edu/gongweizhiyeyishi/247136.html
8.Turqueteno病毒是一种与转氨酶升高有关的新型DNA肝高中生物组卷系统,试题解析,参考答案:Turqueteno病毒是一种与转氨酶升高有关的新型DNA肝炎病毒,由于可通过输血传播,又称为人类输血传播病毒(TTV)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50563615.shtml
9....猴痘病毒(一种含包膜的双链D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2. 关于下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型冠状病毒也是生物因为其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 . c中生物都有细胞壁,都有DNA和RNA C . a、b、c中生物均有核糖体,这些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D . b中蓝细菌和乳酸菌是自养生物,并且蓝细菌可进行光合作用 3. 以下关于各种人...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4856740
10.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众防护问答3.0一.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 1.“王冠”似的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它们属于有包膜病毒,直径约为小米粒的二百万分之一,外面包膜上存在的凸起使整个病毒看上去像分布在球形上的“冠”,内部是正链单股RNA病毒。 https://www.caztc.edu.cn/yqzt/info/1007/1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