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讨论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是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的指标,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五项指标。HBsAg阳性表示存在HBV感染,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HBeAg是HBV复制的指标之一。HBsAb阳性表明曾经感染过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DC等,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现已证实艾滋病病毒是嗜T4淋巴细胞和嗜神经细胞的病毒。艾滋病病毒由皮肤破口或粘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是T4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它能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便得T4细胞失去原有的正常免疫功能。当激活免疫反应的T4细胞几乎全部被艾滋病病毒消除时,T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田志刚教授研究组在肝脏免疫耐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肝脏免疫耐受而逃逸免疫攻击的新机制。该研究成果以“Interferon-γfacilitateshepaticantiviralTcellretent
1977年,美国学者Eugster和Nairn最先从患出血性肠炎的犬粪便中分离得到该病毒,其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均有此病发生的报道。1982年,我国梁士哲等最早报道了类似CPV(CanineParvovirus)所致的犬出血性肠炎;1983年,徐汉坤等正式确认本病的流行。犬细小
戊型肝炎(HepatitisE)是一种经粪一口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自1955年印度由水源污染发生了第1次戊型肝炎大暴发以来,先后在印度、尼泊尔、苏丹、苏联吉尔吉斯及我国新疆等地都有流行。1989年9月,东京国际HNANB及血液传染病会议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其病原体戊型肝炎病毒(Hepat
1、HEV随病人粪便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并可经污染食物,水源引起散发或暴发流行,发病高峰多在雨季或洪水后。潜伏期为2~11周,平均6周。临床患者多为轻中型肝炎,常为自限性,不发展为慢性HEV。主要侵犯青壮年,65%以上发生于16~19岁年龄组,儿童感染表现亚临床型较多。2、戊型肝炎病
戊型肝炎病毒原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分离出戊肝病毒(HEV)后才确定诊断。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与甲型肝炎颇为相似,从临床上不易区分这两种病。本病流行地区厂泛,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非洲和南美洲的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是当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肝炎之一,严重危
1、诊断:依赖于检测病原和抗体。这些病毒可以存在于粪﹑血液﹑脑脊液﹑脊髓﹑眼结膜分泌物以及咽部﹑脑﹑心﹑肝和皮肤或黏膜的病变部位。可用组织培养法或动物接种法分离病毒﹐然后用相应的抗血清鉴定。检测核酸的快速和灵敏的方法有PCR法和SAT法。检测抗原的快速和灵敏的方法有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
虫媒病毒(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病毒)有250多种;至少有80种免疫特性不同的虫媒病毒可使人染病。虫媒病毒通过昆虫(如蚊、蟑螂、苍蝇、跳蚤、虱子)和蜱叮咬而在脊柱动物间传播。鸟类常为蚊子的感染原,蚊子感染后又将病毒传播给马及其他家养动物和人。对于大多数病毒来说,人是"死亡终端"宿主(dead-en
1、早期症状原发感染存在潜伏期,平均6天,前驱期可有发热(38-40℃)、咽痛、咳嗽、恶心、呕吐、肌痛、疲乏无力、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不超过2周。2、首发症状多突出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和人格改变。3、颅内高压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惊厥抽搐,严重时可为脑疝,呕吐可为喷射性呕
轮状病毒肠胃炎是一种从温和到严重的疾病,有一些表征像是呕吐,水状腹泻,以及低程度的发热。当儿童受到这类病毒感染时,在症状发生前大约会有两天的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症状通常是从呕吐开始,接着是四到八天的大量腹泻。轮状病毒感染较容易造成脱水的细菌性病原体还要更常引起脱水的现象
轮状病毒是由粪口路径(fecal-oralroute)所传染的,借由与接触弄脏的手、弄脏的表面以及弄脏的物体来传染,而且有可能经由呼吸路径传染[1]。受感染病患的粪便每克可以包含超过1000亿亿[数据有问题,10E19个病毒的总重量大于1克]个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而其中只要10颗到100颗就可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T.O.Diener团队在研究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病原时,观察到病原无病毒颗粒和抗原性,具有对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耐热(70-75℃),对高速离心稳定(说明其分子质量小),对RNA酶敏感等特点。所有这些特点表明病原并不是病毒,而是一种游离的小分子RNA,从而提出了一个新
不同的类病毒具有不同的宿主范围。如对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敏感的寄主植物就数以百计,除茄科外,还有紫草科、桔梗科、石竹科、菊科等。它通常在宿主细胞核内,借助汁液传染,相对分子质量75000~130000。绝大部分类病毒均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①位于棒状结构中心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②靠近这
拟病毒(virusoids)又称类病毒(viroid-like)或壳内类病毒,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子中的缺陷类病毒。拟病毒极其微小,一般仅由裸露的RNA(300~400个核苷酸)所组成。拟病毒是一种环状单链RNA。它的寄生对象是病毒,被寄生的病毒称为辅助病毒(help-ervirus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水牛、猪、骆驼、羊、鹿等;黄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低。口蹄疫在亚洲、非洲和中东以及南美
患口蹄疫的动物会出现发热、跛行和在皮肤与皮肤黏膜上出现泡状斑疹等症状。病毒量以在病畜的内唇、舌面水泡或糜烂处,在蹄趾间、蹄上皮部水疱或烂斑处以及乳房处水泡最多;其次在流涎、乳汁、粪、尿及呼出的气体中也会有病毒排出。恶性口蹄疫还会导致病畜心脏麻痹并迅速死亡。人一旦受到口蹄疫病毒传染,经
主要有①正痘病毒属:哺乳动物的病毒,含14个成员,多数引起全身性疹病。如天花病毒是人类天花的病原体;②痘苗病毒:实验室内经动物、鸡胚和细胞培养增殖后,用于对天花预防接种的病毒;③副痘病毒属:有蹄动物的病毒,可感染人。此外,还有禽痘病毒属、山羊痘病毒属、野兔痘病毒属、猪痘病毒属等。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1])属嗜肝DNA病毒科,其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DNA,编码HBsAg、HBcAg、HBeAg、病毒聚合酶和HBx蛋白。HBV的抵抗力较强,但65℃中10小时、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均可灭活HBV。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对HBV也有较好的灭活效
典型麻疹病例无需实验室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即可诊断。对轻症和不典型病例则需做微生物学检查以求确诊。由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复杂而且费时,至少需2~3周,因此多用血清学诊断。1、病毒分离取患者发病早期的血液、咽洗液或咽拭子经抗生素处理后,接种于人胚肾、猴肾或人羊膜细胞中培养。病毒增殖缓慢,经7~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es,NV[1])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Calicivirus,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V)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
1968年,美国诺瓦克镇一所小学发生急性胃肠炎爆发。1972年,Kapikian等科学家在此次爆发疫情的患者粪便中发现一种直径约27nm的病毒颗粒,将之命名为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5]。此后,世界各地陆续从急性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多种形态与之相似但抗原性略异的病毒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