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第3版)最新章节陈紫榕著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Avirus,HAV),1982年归类于小RNA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定为肠道病毒72型。随后研究发现,HAV的生物学特性与肠道病毒属差异较大:①HAV基因组G+C为38%,而肠道病毒为46%;②HAV基因组序列和多肽氨基酸序列与肠道病毒属的差异较大;③HAV复制周期很长,在细胞培养中增殖需要数周,而肠道病毒仅需数天;④HAV在60℃稳定,而肠道病毒不稳定。因此,1991年在小RNA病毒科中建立一个新的属,称为肝病毒属(Hepatovirus)。将HAV归为该属仅有的一个种,即肝病毒。有人将Hepatovirus译为嗜肝病毒,但“Hepato”仅表示“肝”,并无“嗜肝”意思。

HAV颗粒为圆球形,直径为27~32nm,无包膜,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电镜下可见空心和实心两种颗粒存在。实心颗粒为成熟的病毒颗粒,由衣壳蛋白和RNA基因组构成。空心颗粒是不完整的病毒颗粒,为空心的衣壳,不含核酸,仅含衣壳蛋白。衣壳上含有12个五聚体。

成熟的病毒颗粒在CsCl溶液的浮力密度为1.33g/cm3,在蔗糖溶液中的沉降系数为150~160s。病毒粒子的核酸含量为29%,不含脂类。空心颗粒的浮密度为1.29g/cm3,沉降系数为75~90s。

新近发现,保留许多分化功能的人小肠上皮细胞能够支持HAV的增殖,并释放大量的子代病毒,但不产生CPE。

HAV不阻断宿主细胞的大分子合成,有关致细胞病变的产生机制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意大利学者发现,HAV分离变异株的2A蛋白通过对帽状结构依赖翻译的抑制,阻断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然而HAVHM175株能够产生CPE的后代并不妨碍宿主细胞的代谢。另外,3A蛋白的变异也与CPE的产生有关。总的说来,HAV的细胞适应和产生细胞病变与HAV基因组的整个5'端非翻译区和P2、P3区的许多突变有关,因此,CPE的产生与HAV复制的总的效率有关。

最近有两项关于HAVCPE株引起细胞凋亡的研究报道。瑞士学者发现,在感染后期以及细胞培养死亡前,大量HM175/24a感染细胞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迹象,认为HM175/24a感染的细胞死亡为细胞凋亡所介导,而非细胞病理学所致。德国学者发现HAVcyt/HB1.1诱导FRhK-4细胞的凋亡。

用于研究HAV基因组的是野毒株HM-175,该毒株分离自澳大利亚的一次急性暴发流行,随后在狨猴进行了3次传代,用于cDNA克隆的HM175是从患有急性肝炎的狨猴肝脏纯化的,从未进行过细胞培养。HAV基因组长度为7478bp,为单股线状正链RNA,由1个5'端非编码区(NCR)、1个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和1个3'-NCR组成,还带有1个poly(A)尾。HAVHM175株的核苷酸组成为:2188A、2459T、1202C、1629G,G+C含量很低,仅为38%,低于其他小RNA病毒。5'端非编码区的G+C含量为47%,高于基因组的其他区域。

5'端非编码区(5'-noncodingregion,5'-NCR)是HAV基因组的起始区,又称非翻译区(nontranslatedregion,NTR;untranslatedregion,UTR),全长为734bp,约占整个基因组的1/10。5'-NCR不仅片段长度很长,而且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在HAV基因组的翻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翻译的起始是5'端非编码区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ribosomeentrysites,IRES)直接与40S核糖体结合。通过HAV在不同细胞株的适应生长发现5'端非编码区的序列对决定病毒宿主细胞的范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AV的快速生长和5'-NCR以及2B、2C区的突变有着很大的关系。另有研究表明,即使仅仅在5'-NCR存在突变就可使HAV快速复制。

P1区可进一步分为1A、1B、1C、1D4个区,分别编码4种病毒衣壳蛋白。1A(nt735~803)编码VP4,1B(nt804~1469)编码VP2,1C(nt1470~2207)编码VP3,1D(nt2208~3107)编码VP1。HAV颗粒的4个衣壳蛋白由VP1~VP4组成,其中VP1最大,VP2和VP4则是由共同的前体VP0中派生出来的,VP2有一丝氨酸残基,VP0被催化裂解成VP2和VP4,是小RNA病毒成熟的最后一步。

P2区编码3种非结构蛋白,即2A、2B和2C。

VP1-2A是嗜肝病毒所特有的。它与VP0和VP3相结合形成HAV颗粒形态发生的第一个中间体即五聚体,随后在形态发生的后期,VP1-2A被加工为成熟的VP1衣壳蛋白。

HAV2B、2C、2BC具有与细胞内膜结合的特性,诱导这些膜结构重排,显著提高细胞膜通透性。HAV2C和2BC属于整合膜蛋白,而2B以周围蛋白的形式和细胞膜结合。对于2B和2C有效释放到作为HAVRNA复制位点的细胞膜上,需要2BC和3ABC的作用。2C对细菌的生长和蛋白合成有抑制作用,但对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的影响仍不清楚。这两种蛋白在病毒RNA复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宿主依赖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HAVP3区编码3A、3B、3C和3D蛋白。3A蛋白的一段21个疏水氨基酸残基锚定细胞膜。致细胞病变的HAVFG株的3A蛋白可引起对大肠埃希菌细胞膜的穿孔和通透性改变,这一作用依赖于其N端和C端的带电荷氨基酸。3B蛋白为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viralgenome-linkedprotein,VPg)。该蛋白又称引物蛋白(primerprotein),与病毒基因组的5'-NCR的5'端结合,具有启动病毒RNA复制的作用。3C蛋白是HAV编码的唯一的蛋白加工酶,将HAV基因组编码单一的多聚蛋白进行剪切加工成为具有功能的结构和非结构蛋白。HAV3D蛋白与其他小RNA病毒的3D蛋白具有很高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3'-NCR位于编码区之后,长度为63个核苷酸,后接一多聚A尾,可能与HAVRNA的稳定性有关。

HA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且该病毒耐酸,因此它有可能经过胃,并在肠的较低部位复制,然后转运到肝脏——复制的主要场所。与其他小RNA病毒一样,HAV是一种器官特异性极强的病毒。

病毒吸附在敏感的宿主细胞表面是启动感染的第一步,也是决定病毒感染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HAV的吸附依赖病毒表面的特异性吸附蛋白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的相互作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即病毒侵入,是病毒感染的第二阶段。病毒感染性核酸从衣壳内释放出来的过程称为脱壳。小RNA病毒的脱壳与侵入是同步进行的,毒粒表面的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结合后,随即引起毒粒发生构型改变和衣壳膨胀,并导致VP4脱离毒粒,VP1暴露出疏水性的N末端,于是VP1的疏水性N末端与细胞膜相互作用构成膜通道,并由这一膜通道释放病毒基因组RNA到细胞质中。HAV虽然是小RNA病毒,但可能有不同的侵入方式,可能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实现侵入。HAV在感染后4h发生毒粒的脱壳。细胞内吞所形成的酸性环境,或者在钙离子的介导下(钙离子在体外能使HAV颗粒不稳定),使HAV暴露出疏水基团,造成病毒构型的变化,引起脱壳,释放出病毒RNA基因组至细胞质中。如上所述,HAV基因组5'端连接有病毒蛋白VPg,这种病毒特异性蛋白对稳定病毒核酸构型、保护病毒核酸免遭细胞内的核酸酶的破坏以及随后的转录起始都是非常重要的。

HAV基因组RNA能够直接作为编码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即mRNA,属于是正单链RNA(+ssRNA)。HAV基因组的复制过程先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复制形成互补的负单链RNA(-ssRNA)。再由-ssRNA合成子代+ssRNA。新合成的子代+ssRNA具有3种功能:①作为mRNA进行翻译,产生更多的病毒蛋白;②作为模板合成-ssRNA;③作为子代病毒基因组进行包装。HAV基因组复制和衣壳蛋白合成后,装配成病毒颗粒,释放至细胞外。

目前已知HA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通过HAV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有若干基因型。1991年Robertson用HAVVP1区的247个碱基的不同片段作为分段标准,将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22株HAV分为3个基因型(Ⅰ~Ⅲ型)。继之1992年他又对全球29个国家的152株HAV进行分型,以VP1/2A连接区(含168个核苷酸)的不同序列作为基因型分类标准,结果发现HAV可以分为7个基因型(Ⅰ~Ⅶ型)。其中人类HAV(hHAV)有4型(Ⅰ、Ⅱ、Ⅲ和Ⅳ型),非人灵长类HAV(sHAV)也有4型(Ⅲ、Ⅳ、Ⅴ、Ⅵ型)。Ⅲ型为hHAV与sHAV所共有。此外,Ⅰ型和Ⅲ型还可以分为2个亚型,即ⅠA和ⅠB,ⅢA和ⅢB。

我国属于HAV高流行区,基因型分布为ⅠA亚型,由于分型株数尚少,是否存在其他基因型和亚型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HAV的变异主要有自然变异、细胞培养变异及减毒变异。HAV自然变异常发生在HAV衣壳蛋白区的一些高度变异的氨基酸位点上。HAV野毒株在自然复制过程中在上述位点发生基因变异,并可以逃避某些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主要发生在P1区,其中VP1和VP3区变异较多见。HAV氨基酸的变异常发生在VP3的65、70和VP1的102、105、174、178和221位,而VP3的70位几乎在所有的HAV株中都存在变异。Funkhouser等将在非洲绿猴肾(AGMK)细胞上培养生长的HAV-175株,转种到MRC-5细胞上培养,然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该转种株(适应株)有13个核苷酸发生变异。其中有4个在5'非编码区,9个在编码区,Cohen等对HAV野毒株HM-175和减毒株HM-175/7MK5的cDNA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有24个核苷酸发生变异,并导致12个氨基酸发生了变异。其中5'非编码区有7个核苷酸发生变异,P1、P2和P3区分别有3个、8个和5个核苷酸发生变异;3'端非编码区有一个核苷酸变异,因而认为HAV的减毒是由于其基因组中相对小量的核苷酸改变所致。

(林旭)kfnLnK/i+WYy9U785NlksUSUm/eaonx4VYgSGDq8Zbi4NNsAE8wkEnWj62LB+dKf

THE END
1.2024年医院三基考试《医师》每日一练试题11月18日1、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A:C反应蛋白 B:心包积液病理 C:类风湿因子滴度 D:关节影像学 E:补体 答案:C 简答题 1、混合喂养 答案:混合喂养是指因各种原因母乳不足或不能按时喂养,在坚持用母乳喂养的同时,用婴儿代乳品喂养以补充母乳不足的喂养方法。对于6个月以下,特别是0~4个月的婴儿,这比完全不...https://www.jutiku.cn/articles/235675_913.html
2.贵港日报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要同时具备的条件:( B ) A.入口、出口、数量、质量 B.出口、数量、质量、缺口 C.入口、数量、质量、缺口 下列不属于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症状的是:( C ) A.发热、出汗、乏力 B.厌食、恶心、腹泻 C.肌肉酸痛 D.消瘦、口腔粘膜白斑 https://ggrb.ggnews.com.cn/h5/html5/2024-11/22/content_27339_18015978.htm
3.深圳卫生系统招聘2020年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可复制版1:壬二酸的作用特点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可直接抑制皮肤表面的细菌 B、局部使用能显著减少滤泡内丙酸杆菌的生长 C、可竞争性抑制产生二氢睾酮的酶过程 D、对厌氧菌无抑制和杀灭作用 E、具有抗角质化作用 2: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是( )。 单项选择题 ...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6834055.html
4.黄病毒属致人疾病的病毒不包括下列哪一种黄病毒属致人疾病的病毒不包括下列哪一种__A.汉坦病毒B.日本脑炎病毒C.黄热病病毒D.登革病毒E.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32/30742937.html
5.医学微生物练习题第一次作业 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0.5分) A.细菌 B.真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螺旋体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不包括(0.5分)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有典型细胞核 C.细胞质中细胞器完整 D.可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779524_1038141135.html
6.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微生物学测试题(强化练习...33、多项选择题 下列病毒属于粪-口途径传播的是A.柯萨奇病毒 B.麻疹病毒 C.ECHO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E.腺病毒 点击查看答案 34、多项选择题 HIV的传播途径包括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垂直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消化道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35、单项选择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不引起下述哪种疾病 ...http://www.91exam.org/exam/87-1068/1068594.html
7.2021临床执业医师全真模考试卷带答案解析题库练习题复习题测试题因此,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关系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它主要研究以下几种医学道德关系:①医务人员与患者(包括患者的家属)的关系;②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③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④医务人员与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医务伦理学研究对象不包括研究医务人员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本题知识点:伦理学与医学...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715/13/76231054_986652568.shtml
8.一地暴发传染病致62人死亡,全球多地已...来自新浪医药以色列卫生部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 8 月 22 日,今年已有 62 人死于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数累计达 870 人。不会直接人传人为何2 月内感染人数暴增 45 倍?西尼罗河病毒是一种单链 RNA 病毒,属于黄病毒属,该属还包括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和黄热病病毒。鸟类是西尼罗河病毒的天然宿主,而蚊子(尤其是库蚊)则...https://weibo.com/5510110713/Ou6jECDMa
1.毒性是砒霜的68倍!这些食物易被染!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正如医生所料,血液检查结果显示王女士的转氨酶指标是正常人的十倍,这意味着她的肝功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医生怀疑王女士的肝脏问题由中毒引起。 最终,医生在王女士的粪便及呕吐物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超标。 原来,王女士在发病前一两日,吃了一包存放许久且已霉变的花生,最终导致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09575
2.黄病毒属致人疾病的病毒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黄病毒属致人疾病的病毒不包括下列哪一种()A.汉坦病毒B.日本脑炎病毒C.黄热病病毒D.登革病毒E.黑热病病毒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https://www.shuashuati.com/ti/498fc75eb5d34ec8963bd88fade25c9a.html?fm=bdbdsd50914be53610bf6cafc4cacdc5f396b
3.登革病毒属于下列哪一类型病毒[单选题]登革病毒属于下列哪一类型病毒 A. 披盖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 B. 比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 C.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 D. 棒状病毒科的拉沙病毒属 E. 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哺乳动物病毒属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以下疾病可致腰背痛,除外 A. 宫颈癌 B....http://m.51kaos.com/show/x9r2xn.html
4.除了乙肝,还有一种可致肝癌的肝炎———丙肝南方plus丙肝病毒 是一种有包膜RNA病毒,是黄病毒科肝病毒属。丙肝的潜伏期一般6~9周。丙肝常隐匿起病,伴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恶心和呕吐:黄疸发生率低于乙肝。虽然起始感染可能无症状(超过90%病例),或是轻型病例,但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比例很高(50%~80%)。在慢性感染者,大约半数将最后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在发生肝硬化...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4/19/c2137732.html?group_id=1
5.每日热点1009今年,三位科学家——哈维·阿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因鉴定出一种新型病毒,即丙型肝炎病毒,进而在与血源性肝炎的斗争中做出了决定性贡献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人类正在进行的与病毒性疾病斗争的里程碑式成就。 查找未知的传染源 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是潜伏性的,健康的身体可被默默感染多...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20003
6.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基础类)高校科技顾冠群 罗军舟 吴介一 吴国新 汪芸丁伟 沈苏杉 费翔沈俊 98-020 双水相分配技术的基础及工程研究 浙江大学 朱自强 梅乐和 林东强 李勉 关怡新 杨立荣 吴有庭 韩兆熊 98-021 甲烷氧化偶联含氟稀土基催化剂的研究 厦门大学 万惠霖 晁自胜 翁维正 张伟德 蔡启瑞 陈明树 蔡俊修 ...https://www.edu.cn/ke_yan_yu_fa_zhan/gai_kuang/zheng_ce_fa_gui/ke_ji_jiang_li/200603/t20060323_3711.shtml
7.丁香园用药助手他们注意到,在德国占领期间由于大面积的耕地已经被遗弃,野兔和透明蜱属的其他野生宿主的数量增加了,从事恢复农业生产的士兵和农场工人遭受了大量的蜱虫叮咬。Chumakov和他的同事很快就成功地证明了"克里米亚出血热"(CHF)是一种蜱虫传播的病毒感染疾病,方法是用病人血清的超滤液或集合蜱虫的提取物来接种精神病患者和军事...https://drugs.dxy.cn/pc/clinicalDecision/XyOPeNNcTmH37FqBaYsy4A==
8.肝病肝等等多种肝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应以积极预防为主。 肝病的进行 常见的五大类肝病hepatopathy,hepatic disease当中,危害性最大最为广泛的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特别是乙肝病毒(HBV)在我国人群当中约有13%的感染,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对亲情、婚姻、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受到不...http://www.a-hospital.com/w/%B8%CE%B2%A1
9....传染病护理参考资料关于消毒的观念,下列错误的是A、细菌、病毒、寄生虫 B、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传染病发生的初始处 D、病原体传播的路线 参考资料【 】 3、【单选题】关于潜伏性感染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只引起轻微症状 B、病原体与人体保持暂时平衡,当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可引起疾病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65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