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说,凡能使蛋白质消化、变性、修饰而失活的方法,均可能使朊病毒失活;凡能作用于核酸并使之失活的方法,均不能导致朊病毒失活。由此可见,朊病毒本质上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
朊病毒已经超出了经典病毒学的生物学概念,研究表明,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突变或构型上的变化,由良性变为恶性,即变为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这一观点向传统观点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三、朊病毒认识过程
朊毒体没有引起免疫系统察觉的原因是,它们的「安全形式」从个体出生的一刻起就存在于体内。「危险」朊毒体与之的差别只是它们的折叠结构有差别。朊毒体通过不断聚合,形成自聚集纤维,然后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堆积,最终破坏神经细胞。
四、朊病毒与人类
①消灭已知的感染牲口,对病人进行适当的隔离;
②禁止食用污染的食物,对神经外科的操作及器械进行消毒要严格规范化,对角膜及硬脑膜的移植要排除供者患病的可能;
③对有家庭性疾病的家属更应注意防止其接触该病。
五、朊病毒致病假说
六、朊病毒发现的意义
七、小结
有关朊病毒的研究在过去的诺贝尔奖百年中曾分别于1976年和1997年两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当今社会,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各种病毒等微生物也不断突变着,进化着。这给人类带来新的契机,新的挑战。自然界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人类也不能停下探索的步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