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同类相食,大自然设定了一个障碍:朊病毒?它究竟是什么?疯牛病自然界遗传物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大自然的运行规则总是让人感到神秘莫测,尤其是当它涉及到那些看似违反常理的行为时,比如同类相食。

没错,在动物世界里,有时候吃掉自己的同类竟然是一种常见的生存策略。对于某些物种来说,这种行为能够帮助它们度过食物短缺的艰难时期,或者消除潜在的竞争者,但问题在于,这种做法并不总是没有代价的。大自然可能早就给这种行为设置了一个隐秘的障碍——朊病毒。

什么是朊病毒?

大多数人听到“病毒”这个词,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流感病毒、艾滋病毒或者新冠病毒,它们有基因,有自己的DNA或RNA,会侵入细胞、劫持系统,然后疯狂复制自己。

但是,朊病毒却“不走寻常路”。它根本没有DNA或RNA这种遗传物质,就是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蛋白质都会按照特定的方式折叠,形成稳定的结构,去执行它们各自的功能。但是朊病毒的蛋白质(科学上叫做PrP蛋白)会异常折叠,变成一种致病性的形态。

这种异常折叠的蛋白质一遇到身边正常的蛋白质,也就会把他们的折叠方式改变,使其也变成致病性的形态。

朊病毒一旦在你的大脑里积累多了,它们就会形成一种像海绵一样的组织,把你的脑细胞慢慢吞噬掉,让你的大脑功能一点点退化。

更让人头疼的是,朊病毒很难对付。它不像细菌怕抗生素,也不像传统病毒那样怕抗体和疫苗。

由于它根本没有DNA或RNA这种遗传物质,常规的消毒方法也对它无效。用高温消毒、紫外线照射、化学处理,它几乎统统不怕。科学家们曾经做过实验,把感染朊病毒的脑组织加热到600度以上,它们依旧顽强地存活下来。

为啥同类相食会传播朊病毒?

科学家们最早发现朊病毒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英国有不少牛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这些牛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比如站不稳、颤抖,最后彻底瘫痪,这种病被叫做“疯牛病”。

为了降低养牛成本,很多牛被喂食了混有牛骨和内脏的饲料。没错,就是把牛的肉骨粉,混进牛的食物里让它们吃下去。

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朊病毒的传播——这些病毒在被感染的牛体内迅速积累,然后通过同类相食的方式,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开来。英国的疯牛病爆发期间,成千上万头牛被感染,最终不得不被扑杀。

为什么牛吃牛就会导致朊病毒大范围传播,而人吃牛就不会呢?

原来,朊病毒是需要找到宿主体内的类似蛋白质才可以进行“复制”。因此,当同类相食发生时,朊病毒在同种生物体内很容易找到相应的蛋白质靶点。

这也就是为什么同类相食会及其容易传播朊病毒,而一个生物吃另一个生物很难导致感染朊病毒。不仅牛这样,其他动物也躲不过去。

朊病毒还有哪些例子?

在北美的鹿群中,有一种叫做慢性消耗病(ChronicWastingDisease,CWD)的疾病,它也是由朊病毒引起的。感染的鹿会出现食欲不振、瘦骨嶙峋、神经紊乱的症状,最后几乎全都得死。

这种病的传播与鹿之间吃同类的残骸、排泄物甚至是舔舐被感染的土地有关。根据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数据,感染慢性消耗病的鹿群中,有近30%的个体会通过同类相食或接触到其他被感染的同类来传播这种病。

另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著部落中,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叫做库鲁病(Kuru)。这种病的致病因素也是朊病毒,而这群人得病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们参加了一种可怕的仪式——食人。

对,你没听错,他们会吃掉死去亲人的脑组织来表达敬意和哀悼。结果,这种仪式带来了朊病毒的迅速传播,整个部落差点被灭绝。

看到这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真的是大自然给那些喜欢吃同类的家伙设下的一个“陷阱”吗?

大自然为同类相食设下“障碍”?

从进化的角度看,自然界中确实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陷阱”和“防御系统”。

有些植物会释放化学物质来毒害那些想吃它们的昆虫或者动物,比如含有苦味物质的树叶、带刺的植物,甚至一些植物能分泌毒素,像夹竹桃、毒芹草这些,吃一口都可能致命。显然,植物为了保命,可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再来看动物界。像是毒蛇、毒蛙这些家伙,身上带的毒液可都是“货真价实”的武器。比如,澳大利亚的蓝环章鱼,一口能放倒好几个成年人。而这些毒素大多是为了防御捕食者而进化出来的。

不过朊病毒更像是自然界里“无差别攻击”的一种防御,它不针对特定的种群或者个体,而是只要你接触到、吃到了就有可能中招。所以,科学家推测,这种病毒的出现很可能只是个“意外”事件,而不是自然界有意为之的一种设计。

但这也不意味着它毫无意义。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意外”可能反而会对群体有利。比如,如果一个群体中过度同类相食导致朊病毒传播,这个群体的数量就会迅速下降,生态系统可能因此得以恢复平衡。

换句话说,朊病毒这种东西,也许是大自然在无意间发明的一种“自我纠正机制”,它不会主动去阻止同类相食,但它会确保这种行为不会太过猖狂,影响到整个生态的稳定。

更有趣的是,这种“机制”在不同的物种中作用也不一样。比如,在鹿和牛这种食草动物中,朊病毒的传播速度和致死率都很高,但在某些食肉动物中,这种病毒的传播能力却显得有些不足。

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食肉动物的进化过程中,早已发展出了一些抵抗朊病毒的能力,或者它们的生活习惯让它们更少机会吃到被感染的同类。

结尾

未来,科学家们还会继续挖掘朊病毒背后的秘密,尝试找到应对和预防的办法。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许更重要的是保持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好奇。

因为大自然的智慧和奇妙远超我们的想象,或许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才让生命本身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魅力。就算朊病毒的谜团一时解不开,也让它提醒我们,世界远比看上去复杂,有些事情绝对不是我们想当然那么简单。

THE END
1.朊病毒的性质与结构斯坦利·普鲁辛纳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初步搞清了引起瘙痒病的病原体即朊病毒的一些特点。他发现朊病毒大小只有30~50纳米,电镜下见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经复染后才见到聚集而成的棒状体,其大小约为10~250 x 100~200纳米。通过研究还发现,朊病毒对多种因素的灭活作用表现出惊人的抗性。对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https://wiki.antpedia.com/n-2834862-news
2.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预测(题库版)17、单项选择题 朊病毒感染主要造成() A.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B.炎性反应 C.宿主免疫反应 D.宿主B细胞的免疫功能下降 E.宿主B细胞的免疫功能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18、单项选择题 黏膜表面主要的抗菌、抗病毒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 点击查看答案 19、单项选择题 检查螺旋体最常用的方法是...http://www.91exam.org/exam/87-1064/1064562.html
3.第4节非细胞生物—病毒食品微生物精品教程食品专题4.1.1 病毒的基本特点 病毒比其它微生物结构更简单,它是由蛋白质围绕着核酸组成的复合分子构成的,为非细胞结构型,而且只有一种核酸,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病毒没有完整的酶系统。 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必须进入活细胞中,依靠寄主细胞供给能量、养料、酶类等才能增殖,在寄主细胞内的增殖是以自我复制的方式形...https://www.foodmate.net/topic/110/13825.html
4.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题目答案解析,初中生物试题题目答案...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个体很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和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B.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C.病毒能引起动、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 D.使牛患疯牛病的朊病毒是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 ...https://www.12tiku.com/tiku/list-b1003-s4514-l15.html
5.山西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1.病毒的结构:病毒子、测量病毒大小单位、病毒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病毒的核酸类型、病毒蛋白质、脂质与糖;病毒的分类机构与 标准、病毒分类现状;朊病毒。 2.病毒的复制:病毒复制、病毒复制周期、隐蔽期,病毒复制周期: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生物合成的各种途径、组装与释放;病毒特异性吸附于细胞受体的关系;血凝...https://mtoutiao.xdf.cn/kaoyan/202312/13554077.html
6.病毒的基本特性病毒的定义: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 病毒的特点: ①形体微小,具有比较原始的生命形态和生命特征,缺乏细胞结构; ②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③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DNA或RNA含有复制、装配子代病毒所必须的遗传信息; ...https://www.hopebiol.com/asphtml/refere2798.htm
1.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解之谜网一、病毒的三个特点: 1、体积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2、结构简单,只有核酸基因和蛋白质外壳; 3、超级寄生,在活细胞内寄生; 二、病毒中的二种特殊情况: 1、一种是类病毒(Viroids):它是一种只含有RNA而缺少蛋白的具有感染性的独特因子。 2、另一种是朊病毒(Prions):它是一种只含蛋白,缺少核酸的具有感染...https://www.49363.com/tansuo/6/202212/23250.html
2.2025考研大纲:首都医科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616基础医学综合...1.熟悉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概念、微循环的结构及功能、组织液生成的原理、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器官循环。 2.掌握心肌生物电、心肌特性与心脏的射血功能、动脉血压形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影响回心血量的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https://www.kaoyanying.com/dagang/166917.html
3.生物高三知识点总结25.病毒是DNA或RNA病毒,但是朊病毒没有DNA或RNA,其遗传物质只是蛋白质(“朊”意即是蛋白质)。 生物高三知识点总结 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 ②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成的亲水骨架在螺旋分子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对则在螺旋分子内部,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正好为10个碱基对,...https://www.ruiwen.com/zongjie/1247984.html
4.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C,一种是PrPSC.PrPSC是由...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C , 一种是PrPSC. PrPSC是由PrPC转变形成的,其中PrPC具有溶解度高,结构以螺旋为主,不致病等特点;而PrPSC具有溶解度低,结构以折叠为主,致病等特点.上述两种蛋白质表现出不同性质的直接原因是( ) A .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 . 溶解度不同 C . 空间结构不同 D . ...https://zujuanyi.com/question/detail-2991679.shtml
5.2024浙江中医药大学考研612生物综合大纲发布!含3部分2.熟悉常见的人类病毒及其致病性。 3.了解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五.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掌握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及营养物质的入胞方式。 2.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熟悉微生物培养基的种类及设计原则与方法。 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掌握微生物的各种代谢。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549860.html
6.食品微生物学复习整理(精选6篇)(3)菌毛:是某些细菌体表生长的短直中空,纤细量多的丝状结构。 生理功能:吸附附着作用。 (4)性菌毛:某些细菌细胞外生的丝状结构(数量较少),是不同菌株之间发生接合时DNA传递通道,是RNA病毒吸附侵染位点。 (5)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后期在细胞内部,部分原生质失水浓缩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高度折光的内生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0k64f.html
7.2023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备考:病毒的基本性状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各种病毒体的大小差别悬殊,最大的约300nm;最小的仅20nm;大多数病毒体小于150nm。 病毒体形态多数呈球状或近似球状,少数为杆状,丝状或子弹状,痘病毒呈砖块状,噬菌体则大多呈蝌蚪状。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https://www.oh100.com/kaoshi/yishi/tiku/31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