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位是(D)。
A、科
B、属
C、目
D、种
2.各种微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点,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C)
A.分布广,种类多B.适应强,易变异C.体积小,表面积小D.生长速,繁殖旺
3.下列不同类群的微生物中,属于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是(D)。
A、放线菌
B、细菌
C、霉菌
D、病毒
4.微生物最高的分类单位是(A)。
A、界
B、目
C、纲
5.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C)。
A、单细胞
B、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C、个体微小
D、细胞结构简单
6.在分类系统中,细菌和蓝细菌皆属于(A)。
A、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
C、多细胞
D、单细胞
7.下列哪些微生物不属于真核生物(A)。
A、支原体
B、酵母菌
D、原生动物
8.微生物的共性中(C)决定了其余共性。
A、生长旺、繁殖快
B、吸收多、转化快
C、个体小,面积大
D、适应强、异变异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的命名采用双名法,即由一个___属名____和一个___种名____构成;书写排列上,____属___名在前,___种___名在后。
2.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区别在于__有无成形的细胞核__,__真核微生物__能进行有丝分裂,而____原核微生物___进行无丝分裂。
3.分类地位上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有__古菌__、细菌、_蓝细菌_、立克次氏体、支原体、__衣原体__,_放线菌_和螺旋体。
4.分类地位上属于真核微生物的有藻类、_酵母菌_,_霉菌__、伞菌、__原生动物__,__微型后生动物__。
5.根据细胞核的特点,可将微生物分为_原核微生物__和_真核微生物__。
6.微生物根据细胞结构的有无,可分为_非细胞结构微生物__和__具有细胞结构微生物_。
第一章病毒
1.噬菌体是一种感染__③__的病毒。
①酵母菌②霉菌
③细菌④原生动物
2.组成病毒粒子核髓的化学物质是__③__
①糖类②蛋白质③核酸④脂肪
3.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__①__
①细菌病毒②昆虫病毒③植物病毒④动物病毒
4.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__③__
①细菌②水螅③烟草花叶病毒④蚯蚓
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__③__
①个体微小,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②没有细胞结构
③可以独立生活④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
6.溶原性细菌对__③__具有免疫性
①所有噬菌体②部分噬菌体③外来同源噬菌体④其他噬菌体
7.病毒衣壳的组成成分是__②__
①核酸②蛋白质③多糖④脂类
8.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__②__
①DNA和RNA②DNA或RNA③DNA④RNA
9.E.coli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__②__
①球形②蝌蚪形③杆状④丝状
10.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__②__的病毒
①蛋白质②RNA③DNA④DNA和RNA
11.T4噬菌体__③__
①螺旋对称②几何体对称③复合式对称④都不是
12.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__②__
13.大部分病毒对__③__不敏感
①高温②紫外线③抗生素④干扰素
14.与寄主细胞同步复制的噬菌体称为_②___
①烈性噬菌体②温和噬菌体③病毒④类病毒
1.病毒粒子的基本化学组成是___蛋白质____和__核酸_____。
2.温和噬菌体能以___核酸___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__溶原___细胞。
3.病毒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培养特征称为____噬菌斑______。
4.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__吸附__、_侵入__、_复制与装配___、_聚集___和__裂解释放_五个步骤。
5.病毒粒子的基对称类型可分为___立体对称___、____螺旋对称__和___复合对称__。
6.病毒蛋白的作用是__保护病毒使其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___、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_和_致病性、毒力和抗原性___。
7.病毒核酸的作用是__决定病毒遗传和变异__和_决定病毒对敏感宿主细胞的感染力____。
8.噬菌体的核酸以___DNA_____居多,而植物病毒的核酸以__RNA____居多。
9.类病毒是一类只含有____单链RNA_的分子病原体,阮病毒是一类只含有___蛋白质___的分
子病原体,
10.样品中病毒数量的常用测定方法包括__病毒颗粒计数法___、__间接计数法__和__病毒感染效价测定法_____。
11.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___温和噬菌体__,而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___毒性噬菌体____。
三、判断题
1.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时,核酸和蛋白质同时进入宿主细胞。错
2.一种病毒粒子的核酸包括DNA和RNA.错
3.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不会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对
4.原噬菌体即指插入寄主染色体DNA上的噬菌体DNA。错
5.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错
6.噬菌体核酸既有单链DNA、双链DNA,又有单链RNA、双链RNA。对
7.细菌的溶原性是可以遗传的。对
8.朊病毒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对
9.溶原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对
10.病毒由于无核糖体,故不能独立生活。错
11.病毒一般对抗生素和干扰素均敏感。错
12.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的原噬菌体暂时没有感染力。对
13.氯和臭氧均对病毒有很好的效果,原因在于它们破坏了病毒粒子的蛋白质衣壳。错
14.紫外线灭活病毒的原因在于碱基发生了脱氨基作用。错
15.甲醛和酚灭活病毒的原因均是破坏了病毒的蛋白质。错
16.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氯仿对所有的病毒均有灭活作用。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