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病毒

可以引起同种或异种蛋白质构象改变而致病或功能改变的蛋白质。最常见的是引起传染性海绵样脑病(疯牛病)的蛋白质。

目录

展开

朊是蛋白质的旧称,朊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质病毒。

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约30~50nm)。电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且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朊病毒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可以导致人类和家畜患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最终不治而亡。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朊病毒病和爱滋病并立为世纪之交危害人体健康的顽疾。

朊病毒(prion)的检测

推测朊毒体仅由蛋白质组成,没有核酸。在这之前,科学家认为所有的病原体都有可复制的核酸(细菌、病毒等等)。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突破口:这种具有感染性的因子主要由被称为PrP的蛋白质组成的。这种蛋白质可以在细胞的质膜上找到(具体功能还不了解),但是与具有感染性的因子PrpSC与正常因子PrPC在形状上有一点不同。科学家推测这种变形的蛋白质会引起正常的PrPC转变成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这种连锁反应使得正常的蛋白质和致病的蛋白质因子都成为新病毒的材料。在这个假说被提出来以后,产生PrP的基因被抽离出来,产生不同形状的突变基因被成功的定义和复制,研究实验鼠的结果为这个假说提供了支持,这些证据现在是强有力的,但并不是无可争议的。

朊毒体没有引起免疫系统察觉的原因是,它们的「安全形式」从个体出生的一刻起就存在于体内。「危险」朊毒体与之的差别只是它们的折叠结构有差别。朊毒体通过不断聚合,形成自聚集纤维,然后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堆积,最终破坏神经细胞。根据脑部受破坏的区域不同,发病的症状也不同,如果感染小脑,则会引起运\动机能的损害,导致共济失调;如果感染大脑皮层,则会引起记忆下降。变异性克雅氏病的致死率较高。

期但利普鲁辛纳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初步搞清了引起瘙痒病的病原体即朊病毒的一些特点。

①消灭已知的感染牲口,对病人进行适当的隔离;

②禁止食用污染的食物,对神经外科的操作及器械进行消毒要严格规范化,对角膜及硬脑膜的移植要排除供者患病的可能;

③对有家庭性疾病的家属更应注意防止其接触该病。

上述推测是否有根据?答案是肯定的。动物实验证明,接种朊病毒可使动物患病。应用基因操作方法去除朊病毒基因的小鼠,即使导入朊病毒也不会感染。

人类格斯特曼综合症和致死性的家族性失眠症已被确定是由于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因此具有遗传性,这些突变致使所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不稳定,易于转变为朊病毒。近年来已鉴定到数十个传播的家族。克雅氏综合症中10-15%由基因突变所致,现已鉴定到百来个传播的家族。库鲁病则被确定为传染性的疾病。

研究进展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朊病毒的研究侧重两个方面。

尽管朊病毒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目前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朊病毒一个感染单位是许多PrPsc分子的聚合物还是若干个PrPsc分子混合物中为数不多的某种特殊分子;PrPc和PrPsc的精确结构及其在转变中产生的结构变化;体外试验产主的PrPc有无感染性;毒株多样性形成的机制;PrP的生理机能;朊病毒进入脑的通路和其与脑病变的关系;朊病毒病的诊断标准、防治药物、流行趋势预测等。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Gajdusek和Gibbs与澳大利亚Zigas等人合作共同研究这种震颤性疾病,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实震颤病与羊瘙痒症、人早老性痴呆属于同一病原感染,Gajdusek由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之后,各国科学家在震颤病方面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震颤病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退化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与动物的海绵状脑病很相似,并成功地构建了动物模型。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病学专家StanleyBPrusiner等提出,朊病毒是一种传染性蛋白质颗粒,不含有核酸,可自身复制,Prusiner凭借对朊病毒的研究获得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朊病毒研究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科学家的热情呢?除了它有可能为研究者带来更多的成果和殊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朊病毒是唯一缺乏核酸的传染性因子,特别是科学家在研究震颤病(Kuru)的过程中发现震惊世界的疯牛病(BSE)和克—雅氏病与朊病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美国Prusiner等已用转基因技术在地鼠身上证明,只要一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就可以使正常动物和人脑组织内的朊蛋白异构体变成传染性朊蛋白。此外国外已有反复的报道称,生物制品中尤其是人源性脑下垂体生长激素等制品一旦被朊病毒感染,将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医源性传播。

朊病毒(Proteinaceousinfectionparticle,简称prion,又称朊蛋白,普列昂或蛋白质浸染因子)是一种具有感染性和自我复制能力的蛋白因子。虽然它们在细胞内具体的活动和复制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引起一系列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s,如疯牛病Bovinespongiformencephalopathy,BSE,羊瘙痒症Scrapie)的根源。这些疾病对脑组织结构的影响都是致命的。

朊病毒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坦利B布鲁辛纳博士(StanleyB.Prusiner)于1982年发现的。推测朊病毒仅由蛋白质组成,没有核酸。在这之前,科学家认为所有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等)都有可自我复制的核酸。

这种具有感染性的因子主要由被称为PrPc(c代表细胞cellular)的蛋白质组成的,可以在细胞的膜上找到。此PrPc正常结构为4个螺旋结构,由于不明原因使其中两个螺旋结构异构为褶板样结构,变成具有感染性的因子PrpSC(Sc代表Scrapie)。PrpSC无法被正常的蛋白酶分解,堆积在脑组织中,尤其是神经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凋零(Apoptosis)。继而星状细胞移除凋零死亡的神经细胞,形成脑组织空洞化。根据脑部受损的区域不同,发病的症状也不同,如果感染小脑,则会引起运动机能的损害;如果感染大脑皮层,则会引起记忆下降。

迄今为止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朊蛋白都是危险的。事实上,它们存在于很多植物和动物中。正因为如此,科学家认为这些变形的蛋白质可能为它们的寄主带来了一些好处。这个假设在对一种特定的藓类植物进行研究的时候被证实。正常情况下,当一个地方的藓与另一个地方的藓长得足够它们的外层细胞相互接触时,病毒会从一个受感染的藓的部分传播到另一个没有受感染的藓的部分。但是,朊蛋白似乎会绕到被感染的藓的边缘部分--这可以引起藓边缘部分的细胞死亡,从而形成一个屏障,阻止病毒穿过,使藓避免受到污染。

1965年,布赖恩科克斯博士(BrianCox)在酵母中发现了一种只有蛋白质参与的奇怪的遗传,他们把它称为[PSI+]因素([PSI+]element)。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里德维克尼博士(ReedWickner)提出假说,认为[PSI+]和另一个遗传因子[Ure3]都是朊病毒,很快他们注意到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又称分子伴侣molecularchaperone)Hsp70,Hsp104等可以调控[PSI+]的形成。随后几个实验室的研究显示出了氨基酸序列如何影响PSI蛋白质(Sup35p)在它的朊病毒和非朊病毒状态间转化。芝加哥大学的SusanLindquist博士认为,朊病毒转换在某种情况可能是有利的,这使得它们在进化中得以保留。

另外,有关的研究指出朊病毒还可能与细胞分化有关,这个过程由干细胞推动,把细胞功能专业化(例如肌肉细胞和血细胞)。

从这一假说我们可以知道:1、朊病毒是蛋白质,没有通常我们认为是遗传物质的DNA、RNA等成分;2、与朊病毒相对应的是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质,即朊病毒是正常功能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变异所形成。

从疯牛病爆发的一些案例来看,每一次的爆发都仅有少数几头病牛,并没有大规模的在某一地区爆发。这可以支持以上的结论。

在动物细胞体内,细胞的内环境和胞内环境环境的改变都可能导致朊病毒的形成,我们可以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一些化学因素:内环境和细胞液pH质的变化,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形成如丙酮等,重金属离子的存在,以及一些多肽链修饰过程中的变化等。可以说能够导致蛋白质在活体细胞内变性的因素很多,可能是某一因素起作用,也可能是诸多因素共同的作用结果。

动物体内的蛋白质种类非常的多,功能也有很大的差别,每一种蛋白质的变性都会导致其原有功能的丧失或减弱。目前发现的由朊病毒导致的疾病并不多,如:人类中的库鲁病(Ku-rmm)、克——雅氏综合症(CJD)、格斯特曼综合症(GSS)及致死性家庭性失眠症(FFI),动物中的水貂脑软化病,羊搔症,马鹿和鹿的慢性消瘦病(萎缩病),猫的海绵状脑病。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疾病大部分都是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损坏造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正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脆弱性,其某一蛋白质组织的变性就可以造成整个系统很大的损坏,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朊病毒作为一种变性的蛋白质,不仅仅是以上导致疾病的几种,应当还会有大量的变性蛋白质存在与动物体内的不同组织内,只不过是由于这些组织的受损不会导致大的机体功能损坏,或由于机体的修复功能能够对付这些变性蛋白质,从而使得他们没有表现出疾病症状,难以被发现。

THE END
1.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预测(题库版)17、单项选择题 朊病毒感染主要造成() A.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B.炎性反应 C.宿主免疫反应 D.宿主B细胞的免疫功能下降 E.宿主B细胞的免疫功能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18、单项选择题 黏膜表面主要的抗菌、抗病毒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 点击查看答案 19、单项选择题 检查螺旋体最常用的方法是...http://www.91exam.org/exam/87-1064/1064562.html
2.为什么同类相食会引发朊病毒药品指导意见:同类相食是传播朊病毒的原因之一。朊病毒又称朊病毒,蛋白质感染因子,朊病毒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种能感染动物的疏水性蛋白质,在宿主细胞中没有免疫力。与常规病毒一样,朊病毒具有可过滤性,传染性,致病性和宿主范围特异性。但比已知的最小常规病毒小得多,电镜下无法观察到病毒颗粒的结构,没有免疫作用。https://m.bohe.cn/iask/mip/bwc01ix9kr5szed.html
3.不同宿主朊病毒的发现历程不同宿主朊病毒的发现历程 摘要:朊病毒是畸形的致病因子,能够诱导特定正常胞内蛋白进行异常折叠,在动物、人类、真菌、植物、细菌以及病毒中先后发现了朊病毒。本文回顾了各类不同宿主朊病毒的发现、确认过程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朊蛋白 ,朊毒体...https://swxjx.ecnu.edu.cn/CN/Y2024/V49/I7/2
4.朊病毒又称朊粒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类能侵染...单项选择题朊病毒又称朊粒、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 A.病毒 B.蛋白质 C.噬菌体 D.细菌 点击查看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http://www.ppkao.com/tiku/shiti/b4df4e87d1274337b761aba05663dc6f.html
1.朊病毒的主要组成成分是()C. 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 D. 可引起炎症反应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关于病毒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 B. 病毒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 病毒是单细胞微生物。 D. 病毒和细菌差不多。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朊病毒引起的疾病是() A. 软骨症 ...https://www.shuashuati.com/ti/af2c161f5ced46c4b4997fa73eac1945.html?fm=bd1e12806f64c606db0c983490faf4d203
2.朊病毒遗传机制课件.pptx汇报人:小无名朊病毒遗传机制课件15目录朊病毒概述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朊病毒的复制与增殖朊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朊病毒的遗传变异与进化朊病毒遗传机制的研究方法与技术01朊病毒概述Chapter定义与分类朊病毒定义朊病毒是一类特殊的传染性蛋白因子,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导致宿主细胞病变的能力。朊病毒分类根据感染宿主和引起疾...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2936477.html
3.有关朊病毒朊病毒能使人类神经萎缩(精神崩溃导致患者注意力出现障碍-使其更难以完成复杂的动作。轴突肿胀导致宿主丧失方向感,思维陷入极度混乱状态。本来复杂的任务将会变得更加困难。细胞死亡导致宿主患上严重性短期失忆症,使其难以完成复杂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朊蛋白灭活方法是泡1mol/L的NaOH 121℃灭活30min,即是说烹...https://www.douban.com/note/687129088/
4.动物检疫试题及答案8篇(全文)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目前在人、畜问仍有发生,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新城疫: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鸡和多种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强毒感染易感禽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因致病的毒株不同,ND可表现为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异的疾病。马传染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y1qq1ch.html
5.我的综述浅淡朊病毒动物朊病毒疾病的传染与人类似,主要由于接触了朊病毒颗粒。将BSE从牛转移到小鼠,或将搔痒病转到小鼠,潜伏期将延长,而且只表达人的PrPC的转基因小鼠,在有效年龄内不得BSE,这表明种间朊病毒传染有“种属屏障”限制,限制大小取决于宿主PrPC与接种PrPSC之间的序列同源程度,相似性越高,受体患朊病毒疾病的可能性越大,羊...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882026?ppg=1
6.朊病毒研究的前世今生但是朊病毒能够引起流行病,而没有证据证明其他蛋白质聚集物也能够引起流行——尤其是通过口口传播的途径。对于未被证实能够连续在多代宿主间传播的蛋白质聚集物,更好的描述是“类朊病毒”,即使它们在体外实验中同真正的朊病毒在增殖上有相同的分子机制。https://worldscience.cn/c/2020-11-27/630120.shtml
7.人类朊病毒疾病有哪些权威问答人类朊病毒疾病有哪些 医生回答: 普里奥,也称为朊病毒颗粒、蛋白质感染因子、毒性朊病毒或传染性蛋白,是小分子非免疫疏水蛋白,可感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在人类中,朊病毒疾病可通过两种途径传播。一种是遗传的,即人类家族性朊病毒感染;其二是医源性的,如角膜移植、脑电图电极的植入、不小心使用污染的外科器械...https://www.cndzys.com/ylcore/wenda_detail/8_1102965.html
8.朊病毒介绍同类相食会感染朊病毒主要是此种病毒不含核酸是蛋白质构成,在同类相食的时候就会出现朊病毒。朊病毒可以说是蛋白质病毒,不属于生物,在同类相食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原病毒,主要是蛋白质侵染因子或者侵染植物的时候宿主的细胞会有复制,也就会引发病毒感染,会导致哺乳动物和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属于传染病变因子,这时候可以...https://blog.csdn.net/weixin_54048131/article/details/138133529
9.朊病毒是什么寻医问药网朊病毒就是蛋白质病毒,是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https://club.xywy.com/static/20230313/195913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