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第九章糖代谢习题册

2.能提供高能磷酸键使ADP生成ATP的是()

A.1,6-二磷酸果糖

B.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油醛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3-磷酸甘油酸

3.不参与糖酵解作用的酶是()

A.己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1

C.丙酮酸激酶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E.醛缩酶

4.关于糖酵解的正确描述是()

A.全过程是可逆的

B.在细胞浆中进行

C.生成38分子ATP

D.不消耗ATP

E.终产物是CO2和水

5.成熟红细胞的能源主要来自()

A.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B.磷酸戊糖途径

C.糖原合成途径

D.糖异生途径

E.糖酵解途径

6.缺氧时为机体提供能量的是()

A.糖酵解途径

B.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C.磷酸戊糖途径

E.糖原合成途径

7.催化丙酮酸生成乙酰CoA的是()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丙酮酸脱氢酶系

E.乳酸脱氢酶

8.下列催化氧化脱羧反应的酶是()

A.葡萄糖-6-磷酸酶

B.丙酮酸激酶

C.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D.ATP合成酶系

E.丙酮酸羧化酶

9.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的同时直接生成()

A.ATP

B.CTP

C.GTP

D.TTP

E.UTP

10.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GTP生成反应的酶是()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C.琥珀酸硫激酶

D.琥珀酸脱氢酶

E.苹果酸脱氢酶

11.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

B.异柠檬酸脱氢酶

12.三羧酸循环一周,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A.1

B.2

C.3

D.4

E.5

13.可直接转化为延胡索酸的是()

A.丙酮酸

B.6-磷酸葡萄糖

C.1,6-二磷酸果糖

D.琥珀酸

E.草酰乙酸

14.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共有()

A.4次脱氢和2次脱羧

B.6次脱氢和2次脱羧

C.4次脱氢和3次脱羧

D.6次脱氢和3次脱羧

E.5次脱氢和3次脱羧

15.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过程有几个耗能反应()

16.1分子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CO2和H2O,可产生ATP的分子数是()

A.4

B.8

C.12

D.14

E.15

17.1分子3-磷酸甘油醛经过糖的有氧氧化途径彻底氧化,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ATP分子数是()

A.2

B.3

C.4

D.5

E.6

18.下列物质彻底氧化生成ATP最多的是()

A.6-磷酸葡萄糖

B.1,6-二磷酸果糖

19.一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可生成的ATP数是()

A.36

B.24

D.2

E.3

20.关于三羧酸循环的错误叙述是()

A.在线粒体内进行

B.反应是可逆的

C.是糖、脂肪、蛋白质的共同氧化途径

D.产生NADH和FADH2

E.有GTP生成

21.蚕豆病与缺乏下列哪种酶有关()

A.葡萄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内酯酶

E.转酮基酶

22.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是()

A.NADPH

B.NADH

C.FMNH2

D.FADH2

E.CoASH

23.糖原合成的引物是()

A.原有的糖原分子

B.UDP-Glc

C.葡萄糖

D.UTP

E.6-磷酸葡萄糖

24.糖原合成所需的“活性葡萄糖”存在于下列哪种物质()

A.UDP-Glc

B.ADP-Glc

C.CDP-Glc

D.TDP-Glc

25.需要UTP参与的是()

A.糖异生途径

C.糖原分解途径

D.糖原合成途径

E.磷酸戊糖途径

26.糖原分子中每增加1个葡萄糖单位消耗的高能化合物数是()

27.糖原合成过程的关键酶是()

A.UDP-Glc焦磷酸化酶

B.糖原合成酶

C.分支酶

D.己糖激酶

E.葡萄糖激酶

28.糖原分解第一步反应的产物是()

B.1-磷酸葡萄糖

D.UDP-Glc

E.1,6-二磷酸果糖

29.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A.磷酸化酶

B.脱支酶

C.寡葡聚糖转移酶

D.分支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30.肝细胞中催化6-磷酸葡萄糖生成葡萄糖的酶是()

B.己糖激酶

C.磷酸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31.糖原合成与分解发生于糖原分子的()

A.还原末端

B.非还原末端

C.N-末端

D.C-末端

32.糖酵解、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等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A.乳酸

B.丙酮酸

C.6-磷酸葡萄糖

D.6-磷酸果糖

33.生理条件下发生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

A.肝

B.肺

C.肌肉

D.肾

E.脑

34.饥饿时,肝脏内下列哪条途径的酶活性最强()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异生途径

C.脂肪合成途径

D.糖酵解途径

35.不属于糖异生作用的酶是()

B.果糖-1,6-二磷酸酶

C.丙酮酸羧化酶

E.丙酮酸激酶

36.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素

D.糖皮质激素

E.生长素

37.能同时促进糖原、脂肪合成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糖皮质激素

D.胰高血糖素

(二)B型题

C.6-磷酸果糖激酶1

D.3-磷酸甘油酸激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38.由葡萄糖进行酵解,催化其第二步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39.葡萄糖在肝脏进行糖酵解,催化其第一步反应的酶是()

40.底物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

A.36分子ATP

B.24分子ATP

C.4分子ATP

D.2分子ATP

E.3分子ATP

41.由1分子葡萄糖生成1分子1,6-二磷酸果糖消耗()

42.1分子1,6-二磷酸果糖经糖酵解生成乳酸同时生成()

43.1分子丙酮酸转化为1分子乙酰CoA可生成()

45.需分支酶参与的是()

46.只在肝、肾进行的糖代谢途径是()

A.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D.丙酮酸脱氢酶系

47.生物素是其辅基的是()

48.催化反应需GTP供能的是()

A.甘油

D.1,3-二磷酸甘油酸

E.乳酸

49.不存在于糖酵解途径的化合物是()

50.糖酵解途径中发生裂解反应的是()

51.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C.磷酸二羟丙酮

52.可直接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的是()

53.可直接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的是()

54.可直接生成延胡索酸的是()

A.琥珀酰CoA

B.3-磷酸甘油

E.2,3-二磷酸甘油酸

55.可直接脱氢磷酸化生成高能化合物的是()

56.将细胞浆NADH传递的电子对送入呼吸链的是()

57.属于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的是()

A.NAD+

B.NADP+

C.FMN

D.FAD

E.NADPH

58.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是()

59.与3-磷酸甘油醛转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有关的辅酶是()

60.与6-磷酸葡萄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酸有关的辅酶是()

(三)D型题

61.下列酶中,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两个酶是()

B.葡萄糖激酶

62.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转化为草酰乙酸时生成的两种还原型辅酶(基)是()

A.FADH2

B.FMNH2

C.CoASH

D.NADH+H+

E.NADPH+H+

63.同是糖、脂肪、蛋白质分解最后通路的两条代谢途径是()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C.糖酵解

D.糖原分解

64.同是磷酸戊糖途径生成的用于体内生物合成的两种物质是()

A.NADH+H+

B.NADPH+H+

C.5-磷酸核糖

D.磷酸二羟丙酮

E.丙酮酸

65.由葡萄糖合成糖原要消耗()

66.共同参与催化糖原分解的两个酶是()

B.葡萄糖-6-磷酸酶

C.己糖激酶

D.磷酸化酶

E.6-磷酸果糖激酶1

D.烯醇化酶

68.丙酮酸羧化支路消耗的两种高能化合物是()

69.催化同一化学键的改变但反应方向相反的两种酶是()

C.焦磷酸化酶

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糖原合成酶

70.属于糖酵解同一种酶的底物的是()

A.磷酸二羟丙酮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乳酸

D.3-磷酸甘油

E.3-磷酸甘油醛

71.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底物和产物是()

B.乙酰CoA

E.磷酸二羟丙酮

72.含有硫酯键、都参与三羧酸循环的化合物是()

A.乙酰CoA

B.乙酰乙酸

C.琥珀酰CoA

D.丙二酸

73.下列化合物中,有2个必须在3种酶5种辅助因子作用下才能生成含高能键的产物,它们是()

A.3-磷酸甘油醛

B.2-磷酸甘油酸

C.丙酮酸

D.α-酮戊二酸

E.肌酸

74.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的两种同工酶是()

A.醛缩酶

C.异构酶

D.葡萄糖激酶

E.磷酸化酶

75.同属于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又能直接脱氢氧化的羧酸是()

B.β-羟丁酸

C.琥珀酸

E.柠檬酸

76.可催化底物循环的两种酶是()

B.磷酸化酶

C.醛缩酶

77.在维持血糖浓度恒定时起主要作用的代谢途径是()

A.糖原合成与分解途径

B.糖有氧氧化途径

C.糖酵解途径

78.糖酵解中可在同一酶催化下相互转化的两种化合物是()

A.葡萄糖

D.丙酮酸

79.同作用于α-1,6-糖苷键,但作用相反的两个酶是()

A.分支酶

C.糖原合成酶

E.淀粉酶

80.所催化的反应有巯基参与并有高能键形成的是()

A.丙酮酸脱氢酶系

E.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81.既是糖酵解产物,又是糖异生原料的是()

B.乳酸

C.乙酰CoA

D.丙酮

(四)X型题

82.关于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正确的是()

A.底物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底物是2-磷酸甘油酸

C.产物有ATP

D.产物有丙酮酸

E.是不可逆反应

83.下列酶中,催化不可逆的耗能反应的是()

B.异构酶

84.有氧时仍靠糖酵解供能的组织是()

A.肌肉

B.成熟红细胞

C.睾丸

D.视网膜

E.皮肤

85.丙酮酸脱氢酶系的产物是()

B.CO2

C.NADH+H+

D.NADPH+H+

E.FADH2

86.以辅酶或辅基形式参与糖代谢的Vit有()

A.VitC

B.VitB1

C.VitB2

D.VitPP

E.泛酸

87.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产物是()

A.琥珀酸

B.琥珀酰CoA

E.CO2

88.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转化为草酰乙酸的中间产物是()

A.延胡索酸

B.苹果酸

C.α-酮戊二酸

D.柠檬酸

E.异柠檬酸

89.参与三羧酸循环的有()

C.草酰乙酸

D.异柠檬酸

E.琥珀酸

90.三羧酸循环生成NADH的反应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D.琥珀酸→延胡索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91.关于三羧酸循环(1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1个乙酰基

B.有4次脱氢

C.有2次脱羧

D.生成1分子FADH2

E.生成3分子NADH+H+

92.葡萄糖通过有氧氧化可产生()

B.6-磷酸果糖

C.1-磷酸葡萄糖

D.3-磷酸甘油酸

93.NADPH+H+的主要功能是()

A.氧化供能

B.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C.参与胆固醇的合成

D.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

E.参与肝内生物转化

94.糖原合成必需的是()

A.UTP

B.糖原磷酸化酶

D.ATP

E.糖原引物

95.乳酸循环的意义是()

A.有利于回收乳酸

B.防止酸中毒

C.补充血糖

D.促进糖异生

E.促进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96.能转化为糖的非糖物质有()

D.丙氨酸

E.天冬氨酸

97.关于丙酮酸羧化反应()

A.底物包括丙酮酸

B.底物包括CO2

C.产物包括草酰乙酸

D.由ATP供能

E.由丙酮酸羧化酶催化

98.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过程所必需的酶是()

A.丙酮酸羧化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果糖-1,6-二磷酸酶

D.6-磷酸果糖激酶1

99.血糖可转化为()

A.糖原

B.脂肪

C.胆红素

D.核糖

E.CO2和H2O

100.肾上腺素促进()

A.肝糖原合成

B.肝糖原分解

C.肌糖原分解

D.糖异生

E.糖转化成脂肪

二、名词解释

101.物质代谢

102.糖酵解

103.糖的有氧氧化

104.三羧酸循环

105.糖原合成

106.糖原分解

107.糖异生

108.底物循环

109.血糖

110.肾糖阈

111.低血糖

112.高血糖

113.磷酸戊糖途径

114.耐糖现象

115.情感性糖尿

116.肾性糖尿

117.乳酸循环

118.丙酮酸羧化支路

三、填空题

119.物质代谢包括____、____和____三个阶段。

120.人体内作为能源的糖主要是____和____。

121.蛋白多糖是____与____结合而成的多糖。

122.从葡萄糖开始酵解,首先经____酶或肝中____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123.从葡萄糖开始,每生成1分子1,6-二磷酸果糖,消耗____分子ATP,如从糖原开始,则消耗____分子ATP。

124.1,6-二磷酸果糖在醛缩酶催化下裂解为2分子磷酸丙糖,即____和____。

125.在酶催化下,3-磷酸甘油醛经____和____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

126.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与NADH反应生成____和____。

127.在糖酵解中,____、____及____三个酶所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128.每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____分子乳酸时净生成____分子ATP。

129.人体内不能进行糖的有氧氧化的细胞是____。

130.糖无氧代谢的终产物是____。

131.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三个酶。

132.三羧酸循环的起始反应是由乙酰CoA与____缩合成____。

133.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是由____、____及____等三个酶组成的。

134.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转化为草酰乙酸共有3步反应:即脱氢、____和____。

135.三羧酸循环的主要调节酶是____。

136.在有氧条件下,每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时,可净生成____分子或____分子ATP。

137.磷酸戊糖途径是体内利用葡萄糖生成____糖的唯一途径,为体内____的合成提供了原料。

138.胆固醇和脂肪酸合成由____提供氢,后者来自____途径。

139.储存糖原较多的组织是____和____。

140.在糖原合成反应中,新加入的葡萄糖残基以____键连结于糖原引物的____端。

141.在生理条件下,____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当饥饿或酸中毒时,____能增强糖异生作用。

142.1,6-二磷酸果糖在____酶催化下水解脱去____而生成6-磷酸果糖。

143.在糖异生过程中,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____水解为____和磷酸。

144.某些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____可通过____转化为糖。

146.血糖进入肝脏和肌肉组织后,可以分别合成____和____而被储存。

148.进食大量糖后,血糖浓度____,可出现一时性糖尿称____。

149.糖异生过程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和____。

150.糖酵解全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阶段。

151.在糖原分解过程中,糖原首先经____催化生成1-磷酸葡萄糖。

152.参与血糖浓度调节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其中____是降低血糖的激素。

四、问答题

153.简述糖的主要生理功用。

154.糖酵解有何生理意义?

155.简述糖酵解的四个阶段。

156.图示糖的有氧氧化与糖酵解的关系。

157.简述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

158.简述糖的有氧氧化的三个阶段。

159.论述三羧酸循环的结果及其主要特点。

160.简述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及脱羧反应。

161.糖的有氧氧化及三羧酸循环有何生理意义?

162.试从下列各点比较糖酵解与糖的有氧氧化的不同:①反应条件;②反应部位;③终产物;④产能。

163.论述由葡萄糖或糖原生成1,6-二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164.简述1,6-二磷酸果糖分解为3-磷酸甘油醛的反应过程。

165.论述3-磷酸甘油醛生成丙酮酸的反应过程。

166.计算1分子葡萄糖在肌肉组织中彻底氧化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167.计算从糖原开始的1个葡萄糖单位在肝脏彻底氧化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168.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理意义?

169.简述糖原合成的反应过程。

170.简述肝糖原分解的反应过程。

171.肝糖原和肌糖原的代谢途径有何不同?为什么?

172.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有何生理意义?

173.为什么说肌肉活动剧烈时,肌糖原也是补充血糖的途径?

174.简述人体内6-磷酸葡萄糖有哪些代谢去向?

175.乳酸是如何异生成葡萄糖的?

176.糖异生有何生理意义?

177.简述胞液中草酰乙酸合成葡萄糖的反应途径,该过程有哪些酶是关键酶?

179.简述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180.试论述肝脏对血糖的调节。

181.肾脏是怎样调节血糖的?

182.简述低血糖的可能原因。

183.试述耐糖曲线的临床意义。

184.简述耐糖现象与耐糖曲线的关系,如何绘制耐糖曲线?

185.从生化角度简述糖尿病的病因。

186.试根据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解释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

187.糖尿病患者可有哪些糖代谢紊乱?

答案

1.C2.D3.D4.B5.E6.A7.C8.C9.C10.C11.B12.A13.D14.D15.B16.E17.B18.B19.C20.B21.C22.A23.A24.A25.D26.B27.B28.B29.A30.D31.B32.C33.A34.B35.E36.A37.B38.C39.A40.B41.D42.C43.E44.B45.E46.D47.B48.E49.A50.B51.D52.B53.C54.D55.C56.B57.A58.D59.A60.B61.DE62.AD63.AB64.BC65.AE66.BD67.BE68.AC69.AE70.AE71.AB72.AC73.CD74.BD75.CD76.AD77.AD78.CD79.AB80.AE81.BE82.ACDE83.AC84.BCDE85.ABC

86.BCDE。丙酮酸脱氢酶系是复杂的多酶体系。包括丙酮酸脱氢酶(辅基是TPP)、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辅基是硫辛酸)、二氢硫辛酸脱氢酶(辅基是FAD),并需要线粒体基质中的CoA、NAD+。

87.BCE88.AB89.BCDE90.BCE91.ABCDE92.ABDE93.BCDE94.ACDE

95.ABCD。从乳酸循环图可分析乳酸循环的意义,但其中促进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与乳酸循环无关。

96.ABCDE。甘油可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丙氨酸可转化为丙酮酸;天冬氨酸可转化为草酰乙酸。上述磷酸二羟丙酮、丙酮酸、草酰乙酸均可沿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

98.CE99.ABDE

100.BCD。肾上腺素是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它可通过调节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同时,肾上腺素还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

101.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102.葡萄糖在无氧情况下,经过许多中间步骤分解成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的过程。

103.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合成高能化合物的过程。

104.首先是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后者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后又生成草酰乙酸,由于此循环过程经过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故称三羧酸循环,又称为柠檬酸循环。

105.体内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106.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

107.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108.由两种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催化的两种底物互相转化形成的循环。

109.血液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

110.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用血糖浓度8.89~9.99mmol/L表示。

111.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89mmol/L称为低血糖。

112.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22mmol/L称为高血糖。

113.葡萄糖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等催化分解,生成NADPH和磷酸戊糖的代谢途径。

114.是指人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

115.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引起的糖尿。

116.由于肾脏疾患,导致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减弱,肾糖阈下降而出现的糖尿。

117.肌糖原分解产生的6-磷酸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变成乳酸,乳酸可经血循环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经血循环回到肌肉重新合成糖原。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

118.丙酮酸羧化支路是丙酮酸经草酰乙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代谢,该代谢绕过了糖酵解的第三个不可逆反应,是许多物质进行糖异生的必经之路

119.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120.糖原;葡萄糖。

121.糖胺聚糖;蛋白质。

122.己糖激;葡萄糖激。

123.2;1。

124.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125.脱氢;磷酸化。

126.乳酸;NAD+。

127.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128.2;2。

129.成熟的红细胞。

130.乳酸。

131.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132.草酰乙酸;柠檬酸。

133.α-酮戊二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琥珀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134.加水;再脱氢。

135.异柠檬酸脱氢酶。

136.36;38。

137.5-磷酸核;核苷酸。

138.NADPH;磷酸戊糖。

139.肝脏、肌肉。

140.α-1,4-糖苷;非还原。

141.肝脏;肾脏。

142.果糖-1,6-二磷酸;磷酸。

143.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

144.α-酮酸;糖异生作用。

145.肝糖原的分解;糖异生作用。

146.肝糖原;肌糖原。

147.肝糖原;肝脏。

148.大幅度升高;饮食性糖尿。

149.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

150.葡萄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丙酮酸→乳酸。

151.磷酸化酶。

152.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甲状腺素;胰岛素。

153.①氧化供能,糖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氧化分解供应。每g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能量约17kJ。②糖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如糖脂是神经组织及细胞膜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成分;蛋白多糖是结缔组织基质的成分。③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是糖蛋白,如抗体、某些酶和激素等等。

154.①供能:某些组织如红细胞、皮肤、睾丸、视网膜等,即使在有氧时也进行糖酵解获得能量。②糖酵解是机体缺氧时补充能量的一种有效方式。如生物体进行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此时糖酵解加强,获得能量。③糖酵解的逆过程是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的途径。

155.糖酵解在细胞浆中进行,反应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或糖原转化为1,6-二磷酸果糖。第二阶段:1,6-二磷酸果糖裂解为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转化为丙酮酸,其中3-磷酸甘油醛的脱氢反应是糖酵解唯一的脱氢反应。第四阶段:乳酸的生成。在无氧情况下,丙酮酸接受3-磷酸甘油醛脱氢生成的NADH+H+中的两个氢原子,还原成乳酸。乳酸是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

156.

157.丙酮酸脱氢酶系是一个复杂的多酶体系,包括丙酮酸脱氢酶(辅基是TPP)、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辅基是硫辛酸)、二氢硫辛酸脱氢酶(辅基是FAD),并需要CoA、NAD+。此多酶体系形成了紧密相连的连锁反应体系,故催化效率较高。

158.糖的有氧氧化分为三个阶段:①在细胞浆中进行,葡萄糖→丙酮酸;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丙酮酸→乙酰CoA;③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

159.①三羧酸循环每循环1周消耗1个乙酰基,反应过程中有4次脱氢,2次脱羧反应,产生12个ATP。②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此三种酶是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③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质是草酰乙酸,它可参与其他代谢而不断更新。④异柠檬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的主要调节酶。

160.⑴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异柠檬酸+NAD+→α-酮戊二酸+CO2+NADH+H+

⑵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α-酮戊二酸+NAD++CoASH→琥珀酰CoA+CO2+NADH+H+

⑶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琥珀酸+FAD→延胡索酸+FADH2

⑷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苹果酸+NAD+→草酰乙酸+NADH+H+

161.①氧化供能,每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36或38分子ATP。②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③三羧酸循环是连接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枢纽。

162.糖酵解与糖的有氧氧化的不同点:

163.从葡萄糖开始,在己糖激酶或肝中葡萄糖激酶的催化下,葡萄糖磷酸化而生成6-磷酸葡萄糖,这是消耗1分子ATP的不可逆反应;若从糖原开始,则在糖原磷酸化酶催化下,糖原磷酸解为1-磷酸葡萄糖,再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下异构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经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异构成6-磷酸果糖。然后,在Mg2+存在下经6-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6-磷酸果糖进一步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这也是消耗1分子ATP的不可逆反应。这一阶段是耗能过程。从葡萄糖开始,每生成1分子1,6-二磷酸果糖,消耗2分子ATP;若从糖原开始,则消耗1分子ATP。

164.在醛缩酶的催化下,一分子l,6-二磷酸果糖裂解为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这两种磷酸丙糖经磷酸丙糖异构酶催化可以互相转化。因为3-磷酸甘油醛在酵解途径中继续分解而被消耗,故磷酸二羟丙酮异构成3-磷酸甘油醛。所以,每1分子1,6-二磷酸果糖可看作分解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

165.首先,3-磷酸甘油醛经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脱氢,并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含一个高能磷酸键的1,3-二磷酸甘油酸。脱下的两个氢原子由NAD+接受生成NADH+H+。这是糖酵解途径中唯一的脱氢反应。1,3-二磷酸甘油酸经3-磷酸甘油酸激酶的催化,将其所含的高能磷酸键转给ADP,生成ATP(底物水平磷酸化)和3-磷酸甘油酸。后者经磷酸甘油酸变位酶作用,转化成2-磷酸甘油酸,再经烯醇化酶催化脱水生成含一个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高能磷酸键转给ADP,生成ATP(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和丙酮酸。这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在这一阶段反应中,每1分子3-磷酸甘油醛通过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产生2分子ATP。

166.在肌肉组织中,葡萄糖氧化到丙酮酸阶段,1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丙酮酸,同时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4分子ATP,3-磷酸甘油醛脱氢生成2分子NADH经3-磷酸甘油穿梭进入呼吸链生成4分子ATP,此阶段共生成8分子ATP;从丙酮酸到乙酰CoA阶段,2分子丙酮酸生成2分子乙酰CoA,产生2分子NADH进入呼吸链生成6分子ATP;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阶段,两分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24分子ATP。上述过程共生成38分子ATP,减去消耗的2分子ATP,净生成36分子ATP。

167.在肝脏中,从糖原开始的1个葡萄糖单位氧化到丙酮酸阶段,1个葡萄糖单位生成2分子丙酮酸,其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4分子ATP,3-磷酸甘油醛脱氢生成2分子NAD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呼吸链生成6分子ATP,此阶段共生成10分子ATP;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参见166题,共生成30分子ATP。上述过程共生成40分子ATP,减去消耗的1分子ATP,净生成39分子ATP。

168.①提供磷酸核糖,为体内核苷酸合成提供原料。②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NADPH。NADPH的功用有:a.是脂肪酸及胆固醇等物质生物合成的供氢体;b.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对于维持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正常含量,从而维持细胞特别是红细胞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c.参与肝内的生物转化反应。

169.葡萄糖合成糖原,包括4步反应:①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②6-磷酸葡萄糖异构成1-磷酸葡萄糖。③1-磷酸葡萄糖与UTP反应生成UDP-Glc。④UDP-Glc分子中的葡萄糖残基加到糖原引物(Gn)分子上生成糖原(Gn+1),这样在原有的糖原分子上增加了1个葡萄糖残基。由此可见糖原的合成是以原有的糖原分子为引物,逐个加入葡萄糖残基。多次进行这个反应就使糖原分子直链的长度不断增加。当链长度达到12个左右的葡萄糖残基时,分支酶就将链长6~7个葡萄糖残基的糖链移至邻近的糖链上,并以α-1,6-糖苷键进行连接,从而形成糖原分子的分支。如此反复进行,使小分子糖原变为大分子糖原。

170.糖原经磷酸化酶催化,使糖原非还原末端的α-1,4-糖苷键逐步磷酸解,直至α-1,6-分支点两侧各剩下约4个葡萄糖单位,生成1-磷酸葡萄糖和极限糊精。1-磷酸葡萄糖经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最后在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的催化下,水解成葡萄糖。极限糊精中α-1,6-分支点两侧葡萄糖上所连接的三糖残基先经脱支酶催化转移到另一支链上,并以α-1,4-糖苷键连接于支链末端葡萄糖残基上。然后继续由脱支酶催化,将α-1,6-糖苷键上的葡萄糖水解下来。

171.肝糖原可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而肌糖原则不能。这是因为肌肉组织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肌糖原分解产生的6-磷酸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变成乳酸,后者经血循环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

173.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肌糖原分解产生的6-磷酸葡萄糖主要通过酵解释放出能量用于肌肉收缩。肌糖原分解产生的6-磷酸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变成乳酸。乳酸可经血循环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因此,当肌肉活动剧烈时,肌糖原也是补充血糖的途径。

174.①脱磷酸生成葡萄糖;②经糖原合成途径合成糖原;③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④经糖的有氧氧化途径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⑤经磷酸戊糖途径生成NADPH和磷酸核糖。

175.乳酸通过糖异生生成葡萄糖,其反应过程如下:①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②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此后直到1,6-二磷酸果糖均为糖酵解逆过程。③1,6-二磷酸果糖到葡萄糖阶段,此过程有两个不可逆反应,是由两个不同的酶催化的,即1,6-二磷酸果糖由果糖-1,6-二磷酸酶催化生成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生成葡萄糖。

176.①维持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②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可通过糖异生合成葡萄糖,以防止酸中毒。③氨基酸脱氨基后产生的α-酮酸,可通过糖异生合成葡萄糖,有利于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177.胞液中的草酰乙酸可经脱羧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经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参与其过程的糖异生关键酶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及葡萄糖-6-磷酸酶。

179.①增加肌肉、脂肪等大多数组织的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代谢;②诱导葡萄糖激酶(肝)、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的生成,促进糖的氧化利用;③促进糖原的合成;④促进糖转化成脂肪;⑤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抑制糖异生的四种关键酶)。

180.肝脏对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是:①通过控制肝糖原合成与分解进行调节。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时,肝糖原合成作用加强,使血糖降低;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分解作用加强,使血糖浓度升高。②通过糖异生作用来调节。当血糖降低时,非糖物质在肝中经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以提高血糖。

181.肾脏通过控制葡萄糖的重吸收或排出调节血糖。当血糖浓度低于肾糖阈时,肾小管能重吸收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若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从肾小球滤出的糖过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糖的能力,则出现糖尿。

183.健康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食入糖后血糖浓度升高,在1小时内达高峰,但不超过肾糖阈,故无糖尿;而后血糖浓度又迅速降低,约2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

糖尿病患者耐糖曲线高而延长。空腹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进食糖后血糖水平急剧上升,并超过肾糖阈,出现糖尿,常常4小时后仍不能恢复至原水平。

185.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β细胞功能减低,胰岛素分泌量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其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不足、亲和力降低,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量等。胰岛β细胞功能减低的原因可能是多源性的,如遗传缺陷、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等,其中胰岛素受体基因缺陷已被证实是II型糖尿病的病因之一。

186.糖尿病患者常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受体缺乏,糖的氧化发生障碍,机体所需能量不足,感到饥饿多食;多食进一步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出现尿糖,糖的大量排出必然带走大量水分引起多尿;多尿失水过多,血液浓缩引起口渴,因而多饮;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大量动员体内脂肪及蛋白质氧化供能,严重时因消耗多,身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因此,糖尿病患者除表现出高血糖及糖尿外,尚有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

187.糖尿病患者可出现下列糖代谢紊乱:①糖酵解和有氧氧化减弱;②糖原合成减少;③糖原分解增加;④糖异生作用加强;⑤糖转化为脂肪减少。

THE END
1.执业兽医考试:动物生物化学测试题(最新版)考试题库196、单项选择题 关于糖、脂类代谢中间联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脂肪分解都生成乙酰辅酶A B.摄入的过多的脂肪可转化为糖原储存 C.脂肪氧化增加可减少糖类的氧化消耗 D.糖、脂肪不能转化成蛋白质 E.糖和脂肪是正常体内重要能源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197、单项选择题 被称作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蓝图”的是(...http://www.91exam.org/exam/87-4527/4527221.html
2.医学微生物练习题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0.5分) A.细菌 B.真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螺旋体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不包括(0.5分)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有典型细胞核 C.细胞质中细胞器完整 D.可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779524_1038141135.html
3.?关于生物氧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关于生物氧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反应 B.释放能量 C.内质网进行 D.产生氧气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3.下述论述中不正确的有__。 A.无论气温高低,只要零件的实际尺寸都介于上、下极限尺寸之间,就能判断其为合格。 B.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为20.01mm,最小为19.98mm,则可知该零件...https://m.ppkao.com/wangke/daan/e5b47fc3063b422680c22e3df34bf9b1
4.2024年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13.下列有关生活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A.白糖水分含量少、糖分高,不耐储存 B.食醋的pH值比较低,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美白牙膏通常采用过氧化钙等过氧化物漂白牙齿 D.削了皮的苹果变色是一种化学反应,会影响苹果的口感 14.下列文句与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A.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事物是不...http://www.chinagwy.org/html/stzx/ningxia/202403/117_625193.html
1.新疆开放大学24春医学生物化学形考任务二形考作业答案D.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 E.一氧化碳转化 2.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A.葡萄糖 B.脂肪酸 C.ATP D.磷酸肌酸 E.乳酸 3.关于生物氧化的特点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条件温和 B.能量骤然释放,以热能的形式散发 C.为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https://zexuewang.net/guokai/33588.html
2.选择参考生物化学2.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氧化特点的是 B A. 有机酸脱羧生成二氧化碳 B. 水是由H分子和O分子直接化合产生(还原当量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P125) C. 生物氧化中所释放的能量,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P124) D. 生物氧化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 E. 在体液的pH、温度条件下进行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9490235/?ivk_sa=1024320u
3.关于生物氧化的特点描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下列关于控释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释药速度接近零级速度过程 B. 可减少给药次数 C. 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不宜制成控释制剂 D. 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生物氧化反应速度决定与微生物的含量。()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https://www.shuashuati.com/ti/b24204074bdf4c79bc4b1269cf3946b7.html?fm=bdbds7249df7c112e09e04874f84ac9e1911e
4.2017公卫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预习题及答案4.关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 A.体内的合成反应所需的能量均由ATP直接供给 B.能量的生成、贮存、释放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 C.ATP是生物界普遍的直接功能物质 D.ATP可通过对氧化磷酸化的作用调节其构成 5.有关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yjbys.com/edu/gongweizhiyezhuliyishi/198388.html
5.食醋生产工艺学习题库47、下列关于食醋非生物性混浊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A、金属离子的氧化、与单宁的结合亦会导致醋色泽加深。B、储存在塑料容器中的食醋不会发生氧化褐变。C、温度也会促进沉淀和混浊物的产生D、瓶装食醋陈列在店铺或在运输途中,被阳光照射,则会产生日光臭。https://xnfz.sxau.edu.cn/cms/c_78.html
6.2017临床执业医师经典练习题2.下列关于药物被动转运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A.药物从浓度高侧向低侧扩散 B.不消耗能量而需载体 C.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D.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性影响 E.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停止 3.药物简单扩散的特点是: A.需要消耗能量 ...https://m.oh100.com/kaoshi/yishi/tiku/312194.html
7.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模板8篇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10522084153_1082734.html
8.生物化学考题及答案精选文章23. 在原核生物中,一摩尔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产生ATP摩尔数( ) A.12 B.24 C.36 D.38 24. 植物合成蔗糖的主要酶是( ) A.蔗糖合酶 B.蔗糖磷酸化酶 C.蔗糖磷酸合酶 D.转化酶 25. 下列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 A. 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 B. 受ATP/ADP比值的调节 C...https://dedemu.cn/article/245/cate_id/
9.2007年临床执业医师笔试押题(二)1.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 A.脱氢反应 B.营养物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 C.加氧反应 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 E.释出电子的反应 答案:B 2.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A.三磷酸腺苷 B.脂肪酸 C.氨基酸 D.磷酸肌酸 E.葡萄糖 答案:A 3.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https://www.unjs.com/zige/yishikaoshi/20080423105349_81993.html
10.药物化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3版100分完整版...22、 关于药物代谢说法正确的有 答案: 主要在肝脏进行;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步为结合;代谢和排泄统称为消除 23、 药物在体内进行代谢的部位有 答案: 肝脏;肾脏;肺;胃肠道 24、 关于药物代谢说法错误的有 答案: 药物通过吸收、分布主要以原药的形式排泄;增加药物的解离度使其生物活性增强有利于代谢;药...http://www.zzfmdn.com/article/872124
11.2023年河北专升本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考试大纲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高能化合物与ATP的作用;肌酸磷酸是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形式;辅酶A的递能作用;生物氧化的特点;呼吸链的组成及电子传递顺序;氧化磷酸化作用;胞质中NADH的跨膜运转。 2.考核要求 (1)了解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生物氧化的特点;胞液中NADH的跨膜...https://zsb.xdf.cn/202306/1338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