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第六

3、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

A、制剂药物

B、剂型

C、药物

D、药品

E、处方药

4、下列有关剂型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剂型影响药物的作用速度

B、剂型决定给药的途径

C、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D、改变剂型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E、剂型可以影响药物的有效性

5、口服固体制剂不得检出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革兰阴性菌

E、革兰阳性菌

6、阴道给药的中药制剂不同于其他阴道给药制剂,其不得检出

A、梭菌

B、白色念珠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7、用于表皮和黏膜不完整的固体局部给药制剂检查的控制菌不包括

A、白色念珠菌

C、沙门菌

D、梭菌

E、铜绿假单胞菌

A、酯类药物

B、黄芩苷

C、含有饱和碳链的挥发油

D、酰胺类药物

E、全部油脂

9、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不包括

A、避光

B、降低温度

C、改变溶剂

D、添加抗氧剂

E、控制微量金属离子

10、在避光条件下贮藏且温度不超过20℃的是

A、阴凉处

B、常温

C、冷处

D、凉暗处

E、密封

11、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

A、吹散与内服散

B、内服散和外用散

C、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D、单味药散剂与复方散剂

E、溶液散与煮散

12、中药散剂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

A、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

B、奏效较快

C、刺激性小

D、对创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

E、适于口腔科、外科给药

13、浸出药剂的治疗作用特点是

A、副作用大

B、疗效显著

C、具有综合疗效

D、作用单一

E、作用剧烈

14、最能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的剂型是

A、胶体制剂

B、液体药剂

C、散剂

D、浸出制剂

E、半固体制剂

15、有关浸出制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适当溶剂和方法,提取药材中有效部位(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B、可体现方药复合成分的综合疗效

C、以水为溶剂时,多用渗漉法、回流法制备

D、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但某些制剂稳定性较差

E、部分浸出制剂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

16、合剂与口服液的区别是

A、合剂不需要灭菌

B、合剂不需要浓缩

C、口服液不加防腐剂

D、口服液为单剂量包装

E、口服液应标明“服时摇匀”

17、煎药时,加水量一般为中药饮片的

A、5~8倍

B、2~3倍

C、5~6倍

D、4~6倍

E、2~5倍

18、合剂若加蔗糖,含糖量一般不高于

A、10%

B、30%

C、50%

D、20%

E、40%

19、下列关于合剂的质量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A、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B、除另有规定外,合剂应澄清

C、在贮存期间可以产生气体

D、在贮存期间不得发霉、酸败

E、装量、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

20、下列关于糖浆剂质量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需要可加入适宜的抑菌剂及其他附加剂

B、饮片应按规定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至一定体积

C、贮存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

D、糖浆剂一般应澄清,不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E、糖浆剂的pH、相对密度、装量及微生物限度等均应符合有关规定

21、糖浆剂的含糖量应不低于

A、30%(g/ml)

B、40%(g/ml)

C、45%(g/ml)

D、25%(g/ml)

E、35%(g/ml)

22、除另有规定,含剧毒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

A、15g

B、7g

C、9g

D、10g

E、12g

23、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或以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为

A、浸膏剂

B、煎膏剂

C、药酒

D、酊剂

E、糖浆剂

24、制备流浸膏剂,饮片提取多采用

A、稀释法

B、渗漉法

C、浸渍法

D、煎煮法

E、水蒸气蒸馏法

25、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液体药剂的特点

A、吸收快、作用迅速

B、药物以分子形式分散于介质中

C、易控制药物浓度

D、便于分剂量服用

E、稳定性较差

26、有关表面活性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结构中都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B、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

C、低浓度时,发生表面吸附

D、高浓度时,进入溶液内部

E、在药剂中都能用于防腐

27、以下各种表面活性剂中,毒性最大的是

A、月桂醇硫酸钠

B、土耳其红油

C、豆磷脂

D、新洁尔灭

E、单甘油酯

28、下列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单甘油酯

B、洁尔灭

C、卵磷脂

D、肥皂类

E、苯甲酸类

29、属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C、新洁尔灭

D、卵磷脂

E、聚山梨酯类

30、适宜乳化的温度应控制的范围和乳化剂用量为

A、40~60℃;0.25%~1%

B、50~70℃;0.5%~10%

C、10~30℃;0.5%~2.5%

D、20~40℃:3%~30%

E、30~50℃;0.5%~10%

31、不属于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

A、溶液剂

B、甘油剂

C、芳香水剂

D、醑剂

E、高分子溶液

32、决定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A、氯化作用

B、电位差

C、水化作用

D、pH值

E、吸附作用

33、胶体溶液的溶胶剂不具备的特性是

A、布朗运动

B、属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分散相质点大小在1~100nm之间

D、动力学不稳定性

E、荷电

34、不属于乳剂不稳定现象的是

A、分层

B、絮凝

C、转相

D、分解

E、破裂

35、干混悬剂的减失重量不得超过

A、3.0%

B、4.0%

C、6.0%

D、2.0%

E、5.0%

36、在质量检查中,不应有分层现象的是

A、口服混悬剂

B、干混悬剂

C、口服溶液剂

D、口服乳化剂

E、高分子溶液剂

37、对混悬型液体药剂没有稳定作用的是

A、润湿剂

B、助悬剂

C、芳香剂

D、絮凝剂

E、反絮凝剂

38、不适于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是

A、难溶性药物

B、毒性药物

C、不稳定的药物

D、易成盐的药物

E、治疗剂量大的药物

39、用于中药注射用无菌块状物制备的干燥方法为

A、冷冻干燥

B、沸腾干燥

C、喷雾干燥

D、减压干燥

E、鼓式干燥

40、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是因为热原具有

A、耐热性

B、不挥发性

C、水溶性

D、滤过性

E、被吸附性

41、关于注射液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A、供临用前稀释供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

B、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溶剂配制成溶液的无菌制剂

C、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剂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

D、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无菌制剂

E、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粉末

42、根据热原的基本性质,下列方法中能除去或破坏热原的是

A、121℃高温湿热灭菌30min

B、100℃干热灭菌4h

C、溶液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D、溶液用滤纸滤过

E、用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溶液浸泡容器

43、下列制备注射剂方法中,哪个不可除去热原

A、250℃加热30~45分钟

B、蒸馏水器上附完好的隔沫装置

C、滤过

D、活性炭吸附

E、用聚酰胺膜进行反渗透

44、注射用的耐热器具除热原可采用

A、高温法

B、酸碱法

C、吸附法

D、超滤法

E、离子交换法

45、药剂上认为,能产生致热能力最强的热原的微生物是

A、革兰氏阳性杆菌

B、革兰氏阴性杆菌

C、绿脓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沙门氏杆菌

46、药剂上热原的主要成分是

A、异性蛋白

B、胆固醇

C、脂多糖

D、生物激素

E、磷脂

47、配置1000mL的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问需要加多少氯化钠,使成为等渗溶液,已知盐酸普鲁卡因1%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12

A、5.2

B、1.2

C、2.4

D、4.8

E、9.0

48、防止注射剂主药氧化的金属离子络合剂是

A、乙二胺四乙酸

B、亚硫酸钠

C、焦亚硫酸钠

D、亚硫酸氢钠

E、硫代硫酸钠

49、注入大量低渗溶液可导致

A、红细胞聚集

B、红细胞皱缩

C、红细胞不变

D、药物变化

E、溶血

50、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

A、与100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B、与10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C、与1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D、与1g氯化钠成等渗的药物重量

E、氯化钠与药物的重量各占50%

51、任何药液,只要其冰点降至-0.52℃,即与血浆成为

A、等张溶液

B、等渗溶液

C、高渗溶液

D、低张溶液

E、低渗溶液

52、预配置1000ml的柴胡注射液(其1%水溶液的冰点降低数为0.2℃),要加氯化钠多少克才能使之与血浆等渗(1%氯化钠的冰点降低数为0.58℃)

B、5.3

C、5.5

D、5.8

E、10.2

53、亚硫酸氢钠在注射液中的作用是

A、增溶剂

B、抗氧剂

C、抑菌剂

D、助悬剂

E、乳化剂

54、注射用油的皂化值为

A、79~128

B、196~200

C、126~140

D、128~185

E、188~195

55、输液剂的种类不包括

A、营养输液剂

B、电解质输液剂

C、含药输液剂

D、静脉输液剂

E、胶体输液剂

56、对乳状型注射液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脂溶性药物为原料,加入乳化剂和注射用水经乳化制成的油/水型或复合型的可供注射给药的乳状液

B、具有对某些脏器的定向分布作用以及对淋巴系统地指向性

C、乳状液型注射液应稳定,不得有相分离的现象

D、不得用于静脉注射

E、乳状液型注射液剂分散相球粒的粒度中,有90%应在1μm以下,不得有大于5μm的乳滴

57、除另有规定外,混悬液型注射液的微粒粒径应控制在

A、15μm以下

B、20μm以下

C、10μm以上

D、15μm以上

E、20μm以上

58、静脉注射用乳剂粉碎球粒大小为

A、50%应在1μm,不得有大于5μm的微粒

B、60%应在1μm,不得有大于5μm的微粒

C、70%应在1μm,不得有大于5μm的微粒

D、80%应在1μm,不得有大于5μm的微粒

E、90%应在1μm,不得有大于5μm的微粒

59、下列关于眼用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眼用半固体制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5g

B、眼用制剂应不用避光贮存

C、滴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10ml

D、混悬型滴眼剂的沉降物不应结块或聚集

E、洗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200ml

60、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是

A、晶状体吸收

B、角膜吸收

C、结合膜吸收

D、虹膜吸收

E、视网膜吸收

61、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

A、完整表皮的角质层细胞及其细胞间隙

B、毛囊

C、皮脂腺

D、汗腺

E、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

62、吸水性较大且可提高油脂性软膏剂药物渗透性的物质是

A、氢化植物油

B、羊毛脂

C、凡士林

D、液态石蜡

E、硅油

63、下列属于软膏剂烃类基质的是

A、卡波姆

B、甘油明胶

C、硅酮

D、纤维素衍生物

E、凡士林

64、组成与皮肤分泌物最接近的软膏基质是

A、羊毛脂

B、液体石蜡

C、硅油

D、蜂蜡

65、聚乙二醇做软膏基质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不同分子量相互配合,可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

B、吸湿性好,易洗除

C、药物释放渗透较快

D、长期使用有保护皮肤作用

E、化学性质稳定可与多种药物配伍

66、下列吸水性最好的软膏基质是

A、石蜡

B、植物油

C、蜂蜡

D、凡士林

E、羊毛脂

67、主要用于调节软膏剂稠度的基质是

A、硅油

B、凡士林

C、液体石蜡

D、羊毛脂

E、甘油明胶

68、红丹的主要成分是

A、四氧化二铁

B、四氧化三铅

C、氧化铁

D、氧化铅

E、五氧化二磷

69、由背衬层、药物贮库层、粘胶层和防粘层组成的薄片状制剂是

A、膏药

B、橡胶膏剂

D、贴剂

E、凝胶膏剂

70、栓剂在肛门2cm处给药后,药物的吸收途径

A、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下腔静脉→大循环

B、药物→直肠上静脉→门静脉→大循环

C、药物→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D、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E、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大部分药物进入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71、发挥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

A、应距肛门口2cm处

B、接近直肠上、中、下静脉

C、接近直肠上静脉

D、接近直肠下静脉

E、接近肛门括约肌

72、水溶性基质栓剂的融变时限是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E、75min

73、软胶囊的崩解时限为

A、30分钟

B、45分钟

C、60分钟

D、90分钟

E、120分钟

74、硬胶囊壳中加入甘油的目的是

A、增加胶液的胶冻力

B、防止药物的氧化

C、防止发生霉变

D、增加胶囊的韧性及弹性

E、调整胶囊剂的口感

75、空胶囊制备中,为保证囊壳质量需加入辅料,其琼脂是作为

A、防腐剂

B、遮光剂

C、增稠剂

D、增塑剂

E、成型材料

76、空胶囊中加入对羟基苯甲酸酯是作为

B、增光剂

E、遮光剂

77、对水丸特点叙述不当的是

A、表面光滑不易吸潮、变质

B、一些传统品种计量大、服用不便

D、操作不当易影响溶散、崩解

E、溶散、释药缓慢,可减少不良反应

78、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宜制成

A、水丸

B、蜜丸

C、蜡丸

D、浓缩丸

E、水蜜丸

79、滴丸的溶散时限为

A、5min

B、15min

C、30min

D、45min

E、60min

80、下列不需要做溶散时限检查的是

A、小蜜丸

B、大蜜丸

C、水丸

E、滴丸

81、《中国药典》中除另有规定外,蜜丸水分限量为

A、≤15%

B、≤16%

C、≤17%

D、≤18%

E、≤1g%

82、关于丸剂包衣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丸剂包衣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B、丸剂包衣可掩盖臭味、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C、丸剂包衣可控制药物作用速度或部位

D、丸剂包衣仅可防止吸潮

E、丸剂包衣可改善外观,便于识别

83、颗粒剂的特点不包括

A、服用剂量较小

B、制备工艺适合大生产

C、吸收、奏效较快

D、服用携带方便

E、表面积大,质量不稳定

84、《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颗粒剂粒度的检查中,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

B、12%

C、5%

D、6%

E、15%

85、现行药典规定颗粒剂水分含量限度为

A、≤6.0%

B、≤5.0%

C、≤8.0%

D、≤4.0%

E、无规定

86、将处方中全部饮片粉碎成细粉,加适宜辅料制成的中药片剂称为

A、半浸膏片

B、提纯片

C、分散片

D、全浸膏片

E、全粉末片

87、片剂辅料中可用作崩解剂的是

A、滑石粉

B、糊精

C、乙基纤维素

D、阿拉伯胶

E、羧甲基淀粉钠

88、片剂制备中目前代替乳糖的混合辅料是

A、淀粉、糊精、甘露醇(5:1:1)

B、淀粉、糊精、糖粉(5:1:1)

C、淀粉、糖粉、糊精(7:2:1)

D、淀粉、糊精、糖粉(7:5:1)

E、淀粉、糊精、糖粉(7:1:1)

89、可作片剂的黏合剂、崩解剂、助流剂和稀释剂,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为

A、淀粉浆

B、微晶纤维素

C、糖浆

D、乙醇

E、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90、为粉末直接压片优良的助流剂、润滑剂、抗黏附剂、吸收剂的辅料是

B、聚乙二醇

C、硬脂酸镁

D、滑石粉

E、微粉硅胶

91、下列既可做填充剂,又可做崩解剂、吸收剂的是

A、微晶纤维素

B、羧甲基纤维素钠

C、淀粉

D、糊精

92、淀粉浆作为黏合剂,最常用的浓度是

B、20%

C、30%

D、25%

93、乙醇作为润湿剂一般采用的浓度是

A、90%以上

B、70%~90%

C、30%~70%

D、20%~60%

E、20%以下

94、用羧甲基淀粉钠作片剂的崩解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

A、膨胀作用

B、毛细管作用

C、湿润作用

D、产气作用

E、酶解作用

95、下列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

A、磷酸氢钙

B、干燥淀粉

C、滑石粉

E、葡萄糖

96、关于片剂润滑剂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降低压片颗粒间的摩擦力,增加流动性

B、避免粉粒在冲、模表面粘附,使片面光洁

C、避免压片颗粒间互相黏附,使片剂易于崩解

D、利于准确加料,减少片重差异

E、降低片剂与冲、模间的摩擦力,利于出片

97、硬脂酸镁作润滑剂一般用量为

A、0.3%~1%

B、0.1%~0.3%

C、1%~3%

D、3%~5%

E、5%以上

98、在片剂制备中硬脂酸镁可作为

A、湿润剂

B、润滑剂

C、吸收剂

D、稀释剂

E、干燥黏合剂

99、适宜作为溶液片和泡腾片润滑剂的是

A、羧甲基淀粉钠

B、滑石粉

C、甘露醇

D、聚乙二醇

E、硬脂酸镁

100、阴道泡腾片应检查发泡量,除另有规定外,平均发泡体积应不少于

A、2ml

B、4ml

C、6ml

D、8ml

E、10ml

101、阴道片的融变时限为

102、最新版《中国药典》对片剂重量差异检查的规定中,描述正确的是

A、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1倍

B、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2倍

C、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3片

D、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

E、包糖衣后仍需检查

103、《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中药片剂崩解时限,正确的为

A、药材原粉片在60min内

B、浸膏片在30min内

C、口含片在30min内

D、半浸膏片在30min内

E、糖衣片在60min内

104、二相气雾剂为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105、以泡沫形态喷出的剂型是

A、混悬型气雾剂

B、吸入粉雾剂

C、溶液型气雾剂

D、泡沫剂

E、喷雾剂

106、吸入型气雾剂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A、肺泡

B、气管

C、支气管

D、细支气管

E、咽喉

107、有关抛射剂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抛射剂是一类高沸点物质

B、抛射剂在常温下蒸气压大于大气压

C、抛射剂在耐压的容器中产生压力

D、抛射剂是气雾剂中药物的溶剂

E、抛射剂是气雾剂中药物的稀释剂

108、决定气雾剂每次用药剂量的因素是

A、药物的量

B、附加剂韵量

C、抛射剂的量

D、耐压容器的容积

E、定量阀门的容积

109、下列关于气雾剂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系指药物与适宜抛射剂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而制成的,制剂

B、是借助于手动泵的压力将药液喷成雾状的制剂

C、系指微粉化药物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高剂量储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的制剂

D、指微粉化药物与载体以胶囊、泡囊储库形式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而制成的制剂

E、指药物与适宜抛射剂采用特制的干粉吸人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的制剂

110、气雾剂质量要求中,吸入用气雾剂和喷雾剂的药粉粒度应控制在

A、3μm以下

B、5μm以下

C、6μm以下

D、8μm以下

E、10μm以下

111、可增加胶剂透明度和硬度,并有矫味作用的辅料是

A、白酒

B、明矾

C、麻油

D、冰糖

E、黄酒

112、胶剂制备中,加入冰糖的目的是

A、增加透明度和硬度

B、降低胶块粘度

C、收胶时消泡

D、除去杂质

E、矫味矫臭

113、熬制阿胶的原料是

A、质优的甲类

B、质优的骨类

C、质优的牛皮

D、质优的驴皮

E、质优的角类

114、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A、增加胶剂硬度

B、利于气泡逸散

C、沉淀胶液中泥土杂质

D、降低黏性

E、便于切割

115、关于涂膜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用裱背材料

B、制备简单,使用方便

C、推广容易

D、避光、密闭贮存

E、注意避热、防火

116、下列膜剂的成膜材料中,其成膜性、抗拉强度、柔韧性、吸湿性及水溶性最好的为

A、基乙烯吡啶衍生物

B、玉米朊

C、聚乙烯胺类

D、聚乙烯醇

E、阿拉伯胶

117、以下各制剂定义中错误的是

A、糕剂指药物细粉与米粉、蔗糖等蒸熟制成的块状剂型

B、棒剂是指将药物涂于干净的小木棒上的外用固体剂型

C、锭剂指药物细粉加适宜黏合剂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剂型

D、钉剂指指饮片细粉加糯米混匀后加水加热制成软材,分剂量,搓成细长而两端尖锐(或锥形)的外用固体制剂

E、灸剂指将艾叶捣、碾成绒状,或另加其他药料捻成卷烟状,供重灼穴位或其他患部的外用剂型

118、关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给药次数较普通制剂少

B、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治疗作用较普通制剂更持久

C、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血药浓度波动较普通制剂小

D、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较普通制剂更具靶向性

E、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较普通制剂更能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119、胃内漂浮片剂属

A、靶向制剂

B、前体药物制剂

C、速效制剂

D、中效制剂

E、控释制剂

120、根据渗透压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为

A、胃驻留控释制剂

B、溶蚀性骨架片

C、膜控释小丸

D、渗透泵片

E、磁性微球

121、适合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有

A、药效剧烈、溶解度小的药物

B、在肠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C、需长期给药的药物

D、单服剂量大于1g的药物

E、生物半衰期小于1h的药物

122、微球属于靶向制剂的类型是

A、磁性靶向

B、热敏感靶向

C、主动靶向

D、被动靶向

E、物理化学靶向

123、可用作药物固体分散体水溶性载体材料的是

A、聚丙烯树脂Ⅲ号

B、乙基纤维素

C、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D、聚丙烯树脂Ⅱ号

E、聚乙烯吡咯烷酮

124、药物固体分散体的类型不包括

A、固态溶液

B、低共熔混合物

C、高分子聚合物

D、共沉淀物

E、玻璃混悬物

125、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加速药物释放,制成速效制剂

B、可使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

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可改善药物的可压性和流动性

E、控制微囊大小可起靶向定位作用

126、以衣膜控制药物扩散速率为原理的缓控制剂为

A、渗透泵片

B、膜控释小丸

C、溶蚀性骨架片

D、胃滞留控释制剂

127、关于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B、表观分布容积是药物体内分布的真实容积

C、水溶性大的药物往往表观分布容积大

D、药物表观分布容积不能超过体液总体积

E、表观分布容积反应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快慢

128、对药物的体内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改变的过程

B、主要部位在消化道粘膜

C、药物均被活化

D、药物均被灭活

E、药物均被分解

129、药物在体内经酶的作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

A、排泄

B、消除

C、吸收

D、分布

E、代谢

130、有关生理因素影响口服给药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胃排空速率快,有利于多数药物的吸收

B、消化道上皮细胞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影响药物的吸收

C、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胃液的pH约为1.0时,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

D、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5~7,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吸收

E、胃肠液中的胆盐能增加所有药物的吸收

131、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

A、肾脏

B、肺脏

C、肝脏

D、直肠

E、胆

132、药物的代谢器官主要为

B、肝脏

C、脾脏

D、心脏

E、肺

133、有关药物动力学常用参数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速率常数是描述药物转运速度的重要动力学参数

C、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反映了药物的分布特性

D、一般水溶性药物表观分布容积较大

134、描述药物消除速度的重要的动力学参数为

A、速率常数

B、生物半衰期

C、表观分布容积

D、体内总清除率

E、隔室模型

136、下列关于生物药剂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药剂学是阐明药物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学科

B、生物药剂学是探讨药物理化性质、药物剂型、附加剂、制剂工艺和操作条件等于生物因素、药效关系的学科

C、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学科

D、生物药剂学的研究为科学制药、合理用药和正确评价药效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E、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生化过程的学科

137、下列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药物的脂溶性越大,越易吸收

B、非解离药物的浓度越大,越易吸收

C、药物的水溶性越大,越易吸收

D、药物的溶解速率越大,越易吸收

E、药物粒径越小,越易吸收

138、关于药物排泄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可因与血浆蛋白结合不被肾小管分泌而减少排泄

B、药物可因与血浆蛋白结合不被肾小球滤过而减少排泄

C、尿量增加可降低尿液中药物浓度,导致重吸收减少而增加排泄

THE END
1.下列有关生物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难度:2)D、生物氧化中CO2经有机酸脱羧生成 E、生物氧化主要为机体产生热能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热门试题 如果透光率为0.1,则光学密度是 有关特征X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在医学方面,CT扫描最多应用于 关于胃的影像解剖,错误的是 关于高千伏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关于X线本质的叙述,错误...https://m.zuotishi.com/yikao/7865/t2328022.html
2.2012临床执业医师生理笔试历年真题2.下列关于Na+- K+泵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仅分布于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上 B.是一种镶嵌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C.具有分解ATP而获能的功能 D.能不断将Na+移出细胞膜外,而把K+移入细胞膜内 E.对细胞生物电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A) 2002 2.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动作电位 ...https://peixun.iiyi.com/news/show/4/35118.html
1.下述关于生物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下列有关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标准差大于算术平均数 B. 标准差小于算术平均数 C. 标准差会大于也会小于算术平均数 D. 无法判断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人员推销的程序是收集信息,计划准备,销售访问,介绍产品,商定交易,()。 A. 完成交易 B. 结束...https://www.shuashuati.com/ti/558da25915a744d381d736f2db60ee28.html?fm=bdf44317bbdb3f42f0bd2f6cbba221076d
2.关于高中生物氧化的测试题及答案第五章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 一、选择题 1、关于电子传递链的下列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线粒体内有NAD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B、呼吸链中,电子传递的速度与胞内ADP的浓度有关。 C、呼吸链上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基本上按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到高排列。 https://mip.ruiwen.com/shiti/1343562.html
3.新疆开放大学24春医学生物化学形考任务二形考作业答案D.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 E.一氧化碳转化 2.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A.葡萄糖 B.脂肪酸 C.ATP D.磷酸肌酸 E.乳酸 3.关于生物氧化的特点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条件温和 B.能量骤然释放,以热能的形式散发 C.为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https://zexuewang.net/guokai/33588.html
4.选择参考生物化学E.以上描述均不正确 21.以下对mRNA的转录后加工的描述错误的是(P280)C A.mRNA前体需在5‘端加m7GpppNmp的帽子 B.mRNA前体需进行剪接作用(剪接:真核生物经过加工去除RNA前体中的内含子,连接外显子,得到成熟RNA分子的过程) C.mRNA前体需在3‘端加多聚U的尾(poly(A)尾/多(A)尾)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9490235/?ivk_sa=1024320u
5.山东协和学院22、关于-氨基丁酸(GABA)的描述,哪一种是错误的? A 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递质 B 当脑内GABA水平降低时可引起惊厥发作 C 地西泮的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与增强脊髓中GABA作用有关 D 癫痫患者大脑皮质GABA含量减少,苯巴比妥的抗癫痫作用与其增加脑内GABA含量有关 E 丙戊酸钠是一种抑制GABA生物合成的药...https://www.sdxiehe.edu.cn/m/view.php?id=13552
6.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22. 下列关于生物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___ A.营养物质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H2O、CO2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B.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传递与氧结合生成水 C.主要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 D.通过脱羧反应生成CO2 E.生物氧化可称为细胞呼吸 A B C D E 23. 下列不能参加转氨基作用的氨基酸是___ A.天冬氨...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6&ex_Id=9928
7.生物化学考题及答案精选文章23. 在原核生物中,一摩尔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产生ATP摩尔数( ) A.12 B.24 C.36 D.38 24. 植物合成蔗糖的主要酶是( ) A.蔗糖合酶 B.蔗糖磷酸化酶 C.蔗糖磷酸合酶 D.转化酶 25. 下列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 A. 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 B. 受ATP/ADP比值的调节 C...https://dedemu.cn/article/245/cate_id/
8.2021口腔助理医师生物化学易错题整理(二)6.酮体不能在肝中氧化是因为肝中缺乏下列哪种酶 A.HMGCoA合成酶 B.HMGCoA还原酶 C.HMGCoA裂解酶 D.琥珀酰CoA转硫酶 E.琥珀酸脱氢酶 7.关于酮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B.合成原料是丙酮酸氧化生成的乙酰CoA C.只能在肝的线粒体内生成 ...https://www.examw.com/yishi/oad/moniti/489175/
9.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下过真63fc2586.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 A.免疫调节作用 B.刺激造血功能 C.诱导凋亡 D.免疫黏附作用 E.介导炎症反应 答案D 87.能维持T细胞在体外生长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4 C.IL-6 D.IFN—α E.TNF-β 答案A 88.关于HLA一Ⅱ类分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2325277
10.2023考研专业课模拟题:生物化学(2)1.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biooo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2.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https://kaoyan.xdf.cn/202203/11687426.html
11.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环境卫生学》模拟题及答案A.扩散 B.微生物分解 C.氧化 D.植物吸收 E.沉降 10.下列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 B.一次污染物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 C.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D.二次污染物的毒性往往更大 E.刮风时再次进入大气的铅尘是二次污染物 ...https://www.yjbys.com/edu/gongweizhiyeyishi/208633.html
12.医学微生物练习题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0.5分) A.细菌 B.真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螺旋体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不包括(0.5分)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有典型细胞核 C.细胞质中细胞器完整 D.可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779524_1038141135.html
13.2017临床执业医师经典练习题E.生物利用度 65.肾功能不良时,用药时需要减少剂量的是: A.所有的药物 B.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 C.主要在肝代谢的药物 D.胃肠道很少吸收的药物 E.以上都不对 66.下列关于清除率(CL)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单位时间内将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清除干净 ...https://m.oh100.com/kaoshi/yishi/tiku/312194.html
14.2007年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真题全套20.关于促进扩散的错误表述是 A.又称中介转运或易化扩散 B.不需要细胞膜载体的帮助 C.有饱和现象 D.存在竞争抑制现象 E.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21.关于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的错误表述是 A.研究对象的选择条件为:年龄一般为18~40岁,体重为标准体重士10%的健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1-7/201107050300516334.html
15.暨南大学考研辅导班:2020年暨南大学723基础医学综合考研真题...C. 糖原合成、磷酸戊糖途径、脂酸β-氧化 D. 糖原合成、脂酸合成、尿素生成 50、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特点是:( ) A. 与小分子物质非共价结合 B. 有别构剂参与 C. 有放大效应 D. 酶均以活性形式存在 5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DNA复制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http://www.xxxedu.net/article.php?id=15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