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缺O2使呼吸活动增强,主要通过刺激下列哪一部位而实现
A.延髓呼吸中枢B.中枢化学敏感区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D.脑桥呼吸中枢E.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37.下列关于胸膜腔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于肺内压与肺回缩压之差B.总是低于大气压
C.可用食道内压间接表示D.有利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E.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
38.胸膜腔内压在平静呼气末
A.高于大气压B.等于大气压C.比呼气时的负值小
D.比吸气时的负值大E.比吸气末的负值大
39.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
A.肺难于扩张B.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C.肺弹性阻力减小
D.肺泡表面张力降低E.肺顺应性增加
*40.下列哪种情况能使静脉血PO2降低
A.贫血B.CO中毒C.剧烈运动D.亚硝酸盐中毒E.过度通气
41.下列哪种情况能引起动脉血PCO2降低
A.增大无效腔B.肺气肿C.肺水肿D.呼吸性酸中毒E.过度通气
42.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的
A.20倍B.50倍C.100倍D.150倍E.210倍以上
43.血中H+浓度升高使呼吸运动增强,主要通过刺激下列哪一部位而实现
A.延髓呼吸中枢B.脑桥呼吸中枢C.中枢化学敏感区
D.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E.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44.衡量肺通气潜能的指标是
A.肺通气量B.肺泡通气量C.用力肺活量
D.用力呼气量E.通气储量百分比
45.正常人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约占用力肺活量的
A.50%B.60%C.70%D.80%E.90%
*46.下列哪种肺容量在严重哮喘病患者降低最为显著
A.肺活量B.用力肺活量C.用力呼气量D.深吸气量E.补呼气量
47.肺气肿病人的
A.肺顺应性增大B.肺弹性阻力增大C.吸气困难明显
D.吸气时程延长E.呼气时程缩短
48.血中PCO2升高使呼吸运动增强,其有效刺激是
A.脑脊液中H+浓度增加B.动脉血中PO2降低
C.动脉血中H+浓度增加D.脑脊液中PO2降低
E.脑脊液中PCO2升高
*49.增大无效腔使实验动物的呼吸加深加快,与此调节活动无关的感受器是
A.肺牵张感受器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
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D.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E.中枢化学感受器
50.作用于二级支气管以下部位的感受器而引起咳嗽反射的有效刺激是
A.机械牵张B.温度改变C.刺激性气味D.CO2浓度升高E.缺O2
51.下列有关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Ⅰ型肺泡细胞合成B.有多种蛋白质所组成
C.影响DPPC的分泌D.影响DPPC的清除
E.影响DPPC的再利用
52.正常人平静呼吸时的频率为
A.6~8次/分钟B.8~10次/分钟C.10~12次/分钟
D.12~18次/分钟E.20~25次/分钟
53.正常人用力吸气时,肺内压可比大气压低
A.1~2mmHgB.2~10mmHgC.10~20mmHg
D.20~30mmHgE.30~100mmHg
54.平静呼吸时,无论吸气或呼气,胸膜腔内压均为负值,主要因为
A.肺的生长速度比胸廓快B.胸廓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
C.肺的回缩力小于胸廓回缩力D.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E.胸廓的弹性阻力大于肺内压
55.大小肺泡稳定性的维持,有赖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在
A.大肺泡内密度低,小肺泡内密度高B.大肺泡内密度高,小肺泡内密度低
C.大小肺泡内的密度均高D.大小肺泡内的密度均低
E.大小肺泡内的密度于呼吸周期中稳定不变
56.能使肺回缩力减小,肺顺应性增大的是
A.肺纤维化B.肺充血C.肺水肿D.肺气肿E.肺毛细血管阻塞
57.由于功能残气量的作用,每次平静呼吸可更新的肺泡内气体约为
A.1/2B.1/3C.1/5D.1/7E.1/10
58.安静状态下,呼吸膜的扩散面积约为
A.40m2B.50m2C.60m2D.70m2E.80m2
59.由于气体分子的不同特性,CO2的扩散系数约为O2的
A.10倍B.20倍C.30倍D.40倍E.50倍
60.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哪个因素呈反比
A.气体分压差B.气体扩散面积C.气体扩散距离
D.气体溶解度E.温度
61.下列各项中,能使通气/血流比值升高的是
A.肺水肿B.肺气肿C.哮喘发作D.肺纤维化E.肺毛细血管阻塞
62.在高原、高空环境下,只要吸入气PO2大于60mmHg,Hb氧饱和度仍可达
A.50%~60%B.60%~70%C.70%~80%D.80%~90%E.90%以上
63.O2的利用系数是指
A.血液流经组织时所含O2量占O2容量的百分数
B.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出的O2容积占动脉血O2含量的百分数
C.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出的O2容积占动脉血O2容量的百分数
D.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出的O2含量占动脉血O2含量的百分数
E.动脉血O2含量/静脉血O2含量比值
64.Hb的构型由R型变为T型时
A.氧离曲线左移B.Hb与O2的亲和力降低
C.Hb与O2的亲和力不变D.Hb与CO2结合能力降低
E.Hb与H+结合能力降低
65.CO2与Hb结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反应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的调节
A.O2分压B.CO2分压C.氧化作用D.氧合作用E.碳酸酐酶作用
66.中枢化学感受器
A.对O2含量变化敏感B.对CO2浓度变化敏感
C.对血中H+浓度变化敏感D.在低O2时对维持呼吸十分重要
E.接受刺激后迅速引起呼吸反应
67.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因素是
A.CO2B.O2C.H+D.2,3-DPGE.CO
68.颈动脉体的I型细胞受刺激时,胞浆内哪种成份升高而触发递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