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免疫学: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超敏反应的发生主要涉及两方面因素:一是抗原物质的刺激,二是机体对抗原的反应性。凡能诱发超敏反应的抗原均称为过敏原或变应原。它可以是完全抗原(如微生物、花粉、寄生虫、异种动物血清),也可以是半抗原(如药物和一些化学制剂),有时变性的自身成分也可以成为变应原。

超敏反应发生的原因不一,临床表现各异,1963年Gell和Coombs根据其发生机制将其分为四型:①I型,即速发型。②Ⅱ型,即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③Ⅲ型,即免疫复合物型。④Ⅳ型,即迟发型。

第二节I型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

1.由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抗体所介导,可以通过病人的血清把致敏状态转移给正常人。

2.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通常不遗留组织损伤,故也称速发型超敏反应。但I型超敏反应也有“迟发相”反应。

3.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一般不伴有组织损伤。

二、参与反应的成分

(一)变应原

能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甚多,常见的有花粉、屋尘、动物皮屑和血清,也可以是食物如鱼、虾、牛奶、蛋类等、某些药物、蠕虫及其代谢产物亦可引起。这些物质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致敏。

(二)变应素(IgE抗体及其Fc受体)

IgE又称为“反应素抗体”或“亲同种细胞性抗体”。它是由鼻咽、扁桃体、支气管、胃肠粘膜等处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也是过敏原入侵并引起该型超敏反应的好发部位。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甚微。哮喘、湿疹、季节性鼻炎、严重的食物过敏症者、寄生虫病等患者血清中IgE含量高出正常人数倍到数十倍。IgE不能通过胎盘,因此母体的IgE不能被动地致敏胎儿。IgE抗体通过Fc段结合到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上,使机体对过敏原处于致敏状态。

1.IgE合成的调节IgE合成受以下几个因素调节:

(1)遗传因素:可能与HLA-II类基因的某些等位基因有关。

(2)接触变应原的机会:反复接触变应原易使机体特异性IgE水平增高。

(3)抗原的性质及进入途径:以相同途径进入人体的抗原,有的引起强速发型超敏反应,有的则不能,虽其确切原因尚不明,但与抗原本身的特性,特别是被T细胞识别的表位的特性有关。

(4)细胞因子的作用:IL-4.IL-6等可促进IgE合成

2.IgEFc受体

IgE重链Fc段受体(FcεR)有两类,第一类称高亲和力IgE受体,以FcεRI表示;第二类为低亲和力IgE受体,以FcεRII表示。

1.FcεRI

FcεRI只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这两种细胞在I型超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2.FcεRII/CD23

FcεRII/CD23存在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郎格罕细胞和血小板上。

FcεRII/CD23和IgE-BF/sCD23对IgE合成具有正调节作用。IgE-BF/sCD23能诱导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合成IgE。

(三)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

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主要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受刺激时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肝素、前列腺素D2,5-羟色胺,白三烯及多种酶类;嗜碱性粒细胞受刺激可释放组胺、白三烯C4.D4.B4、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各种酶类。

三、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致敏阶段过敏原进入机体后,诱导B细胞产生IgE。IgE以其Fc段与靶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eR结合。IgE一旦与靶细胞结合,机体即呈致敏状态,所以致敏阶段即指自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发机体产生IgE并结合到靶细胞上的过程。

2.激发阶段是指相应过敏原再次进入已致敏机体,与已经结合在靶细胞上的IgE发生特异性反应,促使靶细胞脱颗粒、合成或释放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过程。并由此启动超敏反应的发生。当特异性抗原与靶细胞上两个以上的IgE分子结合,即可能介导桥联反应。继而FcεR受体聚集,通过三种机制调控细胞脱颗粒过程:①FcεR聚集可激活甲基转移酶,使膜磷脂甲基化,从而激活钙通道。②FcεR聚集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减少,促进细胞内贮存Ca2+释放入胞浆。③FcεR聚集可通过G蛋白的作用激活磷脂酶C,后者水解二磷酸磷脂酰肌醇为三磷酸肌醇(IP3)和甘油二酯(DG),使细胞内贮存Ca2+释放。上述过程引起胞内游离Ca2+升高,促进细胞脱颗粒。

靶细胞表面IgE“桥联”是导致细胞激活并最后释放介质的关键。凡能使IgE受体桥联的任何一种刺激,均可作为活性介质释放的信号。细胞膜表面FcεR发生桥联后聚集,激活磷酯酰肌醇代谢途径使胞浆内Ca2+浓度升高,这是细胞脱颗粒的必要条件。

3.生物活性物质的效应作用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都是由介质的生理效应直接引起的。至今已知参与超敏反应的活性介质有50种以上。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介质有两类,一类是在细胞颗粒内预先贮备的介质如组胺、激肽释放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另一类是细胞受刺激后新合成的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这些介质共同作用可引起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血压降低及组织损伤等。

四、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过敏性休克

1.药物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引起的最为常见。青霉素本身无抗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嚏噎醛酸与体内组蛋白结合后,可刺激体内产生IgE抗体而致敏。当再次接触青霉素,可触发过敏性休克。但偶见少数个体在初次接触青霉素时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现象,这可能与曾经使用被青霉素污染的医疗器材或吸人空气中的青霉茵孢子而引起致敏所致。

2.血清过敏性休克临床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治疗或紧急预防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这是因为这些个体曾经注射相同的血清制剂而被致敏。

(二)呼吸道超敏反应如过敏性哮喘,患者在吸入相应的变应原后所发生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出现哮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消化道超敏反应少数人在进食鱼、虾、蛋、乳等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四)皮肤超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荨麻疹、湿疹和血管性水肿。

五、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应考虑过敏原和机体免疫状态两个方面。一方面尽可能查出过敏原,使过敏者避免与之接触;另一方面根据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有针对性地切断或干扰其中某些环节。

第三节II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的基本特点是参与的抗体所针对的靶抗原位于细胞膜上,包括吸附或结合在细胞膜上的抗原和半抗原,通过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进而借助不同的途径导致靶细胞损伤,故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一、参与反应的主要成分

(一)抗原

(1)同种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抗原。

(2)自身细胞成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某些自身抗原成分可发生变构,以致被免疫系统视为“非己”,导致自身抗体产生,引起Ⅱ型超敏反应。各种理化因素(如辐射、热、化学制剂等)都可能引起细胞抗原物质的变性。

(3)细胞表面吸附外来抗原或半抗原少数情况下,某些药物(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药物与抗体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可吸附于无关(无免疫特异性)细胞的表面,也能继发固定和激活补体,使细胞溶解,称为无辜旁观者型。某些药物(如奎宁、奎尼丁等)引起溶血性贫血即通过此途径。

(二)抗体

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G(IgG1、IgG2、IgG3)和IgM,少数为IgA。

(三)发生过程

抗体首先与细胞本身抗原成分或吸附于膜表面的抗原成分起结合反应,然后通过3种不同途径杀伤靶细胞(图12-6):

①固定并激活补体。C1q是可溶性的Fc受体,能与IgG或IgM的Fc段结合,导致补体系统的级联反应,最后使细胞发生不可逆性破坏,膜表面出现10nm孔洞,细胞内容物漏出,细胞溶解。

②膜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抗体的Fc段与吞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或激活补体,产生C3b,与吞噬细胞上的C3b受体结合而被吞噬。

③通过NK细胞、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上的Fc受体与膜抗原—抗体复合物上的Fc段结合,发挥ADCC作用而杀伤靶细胞。

二、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ABO血型是人红细胞膜上最主要的系统。这些同族血细胞凝集素一般为IgM类抗体,供血受血者间血型不符,则红细胞与同族血细胞凝集素结合,补体被激活,红细胞被破坏,出现溶血、血红蛋白尿等现象。

2.新生儿溶血症:由母子血型抗原不同引起。Rh-妇女,当其胎儿为Rh+时,则可被进人体内的(主要在分娩时通过胎盘伤面)胎儿红细胞Rh抗原致敏,产生IgG型抗Rh抗体。再次妊娠时,此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子体,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导致胎儿红细胞溶解。如给Rh-初产妇在娩出Rh+胎儿后72h内注射足量抗Rh免疫球蛋白,可有效地防止母体被进人体内的Rh抗原致敏,从而预防后来胎儿可能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症。

3.移植排斥反应。

4.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

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6.自身免疫性受体病;重症肌无力、胰岛素抗性糖尿病。

7.抗激素自身抗体所致的疾病。

距2020年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还有

000天

2020/7/10

免费课程

近期直播

1,120人已学时长:22min

立即听课主讲:

1,411人已学时长:28min

914人已学时长:15min

1,092人已学时长:31min

3,276人已学时长:17min

4,357人已学时长:18min

3,621人已学时长:0min

7,230人已学时长:43min

2020临床执业医师技能系统精讲直播课程(6月6日)

立即听课直播课时:6课时主讲:张旭

2020临床执业医师笔试系统精讲直播课程(6月5日)

立即听课直播课时:6课时主讲:王薇萍

报考指南

考试科目

报名条件

报名方式

考试题型

合格标准

证书领取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

协和、北中医专家或博士考神,讲重点,注方法,重技巧,助您通关。

采用“讲、练、评、押”四步教学法,随时随地、高效的紧跟名师学习,效果显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编写,整合多方资源,总结重难点和记忆方法,易考易错题库巩固检测。

名师面授、加密视频、电脑网校、手机平板、APP考试,五维一体便捷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全日制集训和周末面授,零距离聆听名师授课,感受名校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

24小时在线服务、一对一答疑、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阶段监测、直击考点、全程陪护。

THE END
1.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肤与性病学找答案(每日一练)1、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荨麻疹 B.支气管哮喘 C.血清过敏性休克 D.过敏性鼻炎 E.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 点击查看答案 2、多项选择题 系统性硬化病心脏受累时可表现为() A.呼吸困难 B.心悸 C.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D.蛋白尿 点击查看答案 3、多项选择题 功能凉血止血,...http://www.91exam.org/exam/87-4524/4524880.html
2.下列哪种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补体无关A肾小球肾炎B类...下列哪种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补体无关 A、肾小球肾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血清病 D、接触性皮炎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在德尔菲法中,放贷人是否发放贷款的审查标准是“5C”法,这主要包括职业(Career)、资格和能力(Capacity)、资金(Capital)、担保(Collateral)、经营条件和商业周期(Conditi...https://m.ppkao.com/wangke/daan/116261a1af104ef48065ebfa59f0d692
3.2014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模拟试卷(5)B.提供决定性依据 C.不能提供依据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5.细胞免疫的抗感染作用体现在: A.对细胞内寄生菌的防御作用 B.中和作用 C.对细菌的调理和吞噬 D.对细菌的杀伤溶解 答案:A 16.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导的血管和平滑肌反应属于 A.I型超敏反应 ...https://peixun.iiyi.com/news/show/15/102866.html
4.免疫学习题28、下列哪些是补体的特点? A、含量相对稳定 B、对理化因素不敏感 C、能被抗原激活 D、代谢率高 29、下列有关细胞因子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高效性 B、多效性 C、是低分子量物质 D、在某些条件下,导致疾病 30、下列哪些是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917/13/82785916_1096821890.shtml
5.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与试题功能 生理性反应(有益) 病理性反应(有害)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抗原性异物 超敏反应(过度)免疫缺陷病(不足) 免疫监视 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肿瘤、病毒持续感染 免疫自稳 通过免疫耐受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 一、免疫现象认识的经验时期 牛痘苗研究经过人类近180年努力,197年1月26日,WHO专家鉴定世界上最后...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779524_1038141120.html
1.急性肾小球肾炎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可能解释是()。A.细菌的毒性代谢产物 B.异嗜性抗原 C.I型超敏反应 D.IV型超敏反应 E.免疫豁免答案 查看答案发布时间:2024-11-18 更多“急性肾小球肾炎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可能解释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本病是由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 关于急性肾...https://www.educity.cn/souti/ggdwbvmm.html
2.补体不参与下列哪种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A溶血性贫血B重症肌...补体不参与下列哪种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A、溶血性贫血 B、重症肌无力 C、肾小球肾炎D、血清过敏症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 A B. B C. C D. D E. E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22ee305861684f97a07a7f31e5a64035.html?fm=bdb72d53a126bc3f08b4a7690c9d988075
3.2021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二)第一单元A1型题51A. 过敏性鼻炎 B. 新生儿溶血 C. Arthus反应 D. 接触性皮炎 E. 支气管哮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属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新生儿溶血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接触性皮炎属于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Arthus反应属于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https://www.med66.com/gongweiyishi/fudaopeixun/qi2107168259.shtml
4.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编试题第十四套C.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 D.能通过血清Ig被动转移 E.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20.下列哪项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A.过敏性休克 B.血清病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 E.系统性红斑狼疮 21.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5-3/201503101134107736.html
5.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表面识别抗原的受体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C。C3b受体是一种免疫粘附受体,与C3b结合后,促使B细胞活化,它不能识别抗原。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lg)表达于所有成熟的B细胞和大多数B细胞瘤的细胞表面,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原型。mlg的作用是结合特异性抗原,所以ABCE都不对。 https://www.oh100.com/peixun/jianyanjishi_shi/260410.html
6.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16、抗体参与哪组超敏反应() A.I/II/III型超敏反应 B.II/III/IV型超敏反应 C.III/IV型超敏反应 D.I/IV型超敏反应 E.II/IV型超敏反应 17、不属于CK特性的是() A、重叠性 B、拮抗性 C、特异性 D、多效性 E、协同性 18、在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T细胞识别同种异型抗原的直接识别特点是:() ...http://edu.yjbys.com/gongweizhiyeyishi/258869.html
7.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虽与Ⅱ型超敏反应中的抗体相似,主要也是IgG和IgM类抗体,但所不同之处是这些抗体与相应可溶性抗原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血管壁、皮肤或滑膜等组织中。免疫复合物激活性补体系统,产生过敏毒素和吸引中性粒细胞在局部浸润;使血小板聚合,释放出...https://baike.sogou.com/v6547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