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支气管B、终末细支气管C、呼吸性细支气管D、肺泡管E、肺泡囊
【答案】C
【解析】从气管至第16级终末细支气管为气体通道,不参与气体交换,从第17级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直到肺泡囊,为气体交换场所。
2、下列哪种细胞可以分泌表面活性物质调节肺泡表面张力
A、Ⅰ型肺泡上皮细胞B、Ⅱ型肺泡上皮细胞C、巨噬细胞D、纤毛细胞E、杯状细胞
【答案】B
【解析】肺泡上皮细胞有I型细胞、Ⅱ型细胞和巨噬细胞。I型细胞呈扁平型,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Ⅱ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以防止肺萎陷。
3、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临床最常见
A、细菌B、病毒C、衣原体D、支原体E、立克次体
【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常见病毒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
4、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A、重症肺炎B、重症肺结核C、气胸D、气管异物E、支气管哮喘
【答案】E
5、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关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EB、IgGC、IgAD、IgDE、IgM
【答案】A
【解析】哮喘发作的免疫学机制:当外源性过敏原进入机体,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进一步激活B淋巴细胞,后者合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表面的IgE受体,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应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时,可与结合在细胞表面的IgE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导致呼吸道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和腺体分泌亢进等生物效应,引起哮喘。
6、下列关于氨茶碱的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效支气管舒张剂B、常用给药途径为肌内注射C、静脉注射应使用葡萄糖稀释后慢推D、速度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头晕、血压下降E、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搏骤停
【解析】茶碱类常用给药途径为口服,必要时静脉滴注。氨茶碱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心血管症状、可有呼吸中枢兴奋,重者可引起抽搐甚至死亡。
7、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窒息患者,应采取的正确卧位是
A、头低位B、俯卧位C、平卧位D、端坐卧位E、半坐卧位
【解析】大咯血出现窒息征象者取头低足高俯卧位(A对),轻拍背部以利于血块排出,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
8、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出现哪种表现提示有并发症发生
A、体温退后复升B、体温持续上升C、体温先升后退D、咯铁锈色痰E、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解析】肺炎球菌肺炎患者,高热常在抗菌药物治疗24小时内消退,如体温3天不降或降而复升时,应考虑并发症如脓胸、心包炎、关节炎等。
9、肺炎球菌肺炎高热患者降温不宜采用
A、温水擦身B、酒精擦浴C、多饮水D、大血管区放置冰袋E、退热药
【解析】肺炎球菌肺炎高热患者降温以逐渐降温为宜,防止虚脱,不宜用退热药,以免大汗、脱水和干扰热型观察。
10、下列关于肺脓肿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吸入性肺脓肿的好发部位与支气管解剖、重力作用有关B、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脓肿破溃后可咳出大量脓痰或脓臭痰C、吸入性肺脓肿最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血源性肺脓肿则为厌氧菌D、抗菌和痰液引流是关键治疗E、肺脓肿患者反复感染、大咯血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解析】吸入性肺脓肿最常见致病菌为厌氧菌,而血源性肺脓肿则为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