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根据大小,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型.
2.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3.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改错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完整的细胞器.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3.非细胞型微生物含有两种类型核酸,既含DNA,又含RNA.
三,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病原体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支原体
B.放线菌
C.白色念珠菌
D.细菌
E.病毒
2.下列病原体中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立克次体
B.衣原体
C.噬菌体
D.螺旋体
E.支原体
3.下列病原体中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噬菌体
B.酵母菌
C.流感病毒
E.真菌
【X型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
A.细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
A.新型隐球菌
B.白色念珠菌
C.真菌
D.放线菌
E.立克次体
四,名词解释
1.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
2.菌株(strainsofbacteria)
五,问答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
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__.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2.肥达反应
3.内基小体
4.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
6.败血症
7.灭菌
8.药物敏感试验
9.外-斐氏试验10.L型细菌11.菌群失调:
12.微生物13.细菌14.最小抑菌浓度15.菌落16.汹涌发酵17.无菌操作
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19.培养基20.包涵体21.正常菌群22.内毒素
23.干扰现象:24.菌血症25菌丝:
二.填空题
1L型细菌是指()。
2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3细菌H-O变异是指()。
4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个细菌/ml,细菌接种采用()划线接种法。
5细菌致病因素包括()、()和()。
6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和()四种类型。
7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
8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
9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
10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和()。
11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12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和()三种类型。
13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
14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
15抗O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测试试题库及答案
1、患者女,在一次不洁性交后,出现子宫颈红肿,阴道分泌物增多,排尿困难等症状,医生疑为淋球菌感染,取分泌物行细菌学检查应选择的培养基为(2018年中级师)
A、血平板培养基
B、普通琼脂糖培养基
C、SS培养基
D、巧克力培养基
E、L-J培养基
答案:D
2、有关厌氧菌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2014年初级师)(2012年中级师)
A、无芽孢厌氧菌的种类和数量多于有芽孢厌氧菌
B、厌氧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C、厌氧菌导致感染多为混合感染
D、厌氧菌是体内正常菌群的组成成员
E、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用来治疗厌氧菌感染
答案:E
3、在碱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细菌是(2016年初级士)
A、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霍乱弧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结核分枝杆菌
答案:C
4、可以用类毒素预防的疾病是(2018年中级师)
A、百日咳
B、痢疾
C、伤寒
D、白喉
E、结核病
5、常引起人类急性烈性肠道传染病的弧菌是(2013/2017年初级士)
A、溶藻弧菌
B、创伤弧菌
D、麦氏弧菌
E、弗尼斯弧菌
6、患者男,70岁。临床诊断肺炎。痰培养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无动力,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最有可能是(2017年初级师)
A、肺炎克雷伯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不动杆菌
E、肺炎支原体
7、从一患者痰中分离出一株细菌,血平板上灰白色,黏液型大菌落,用接种针可拉出长丝。革兰染色为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阴性,0-F试验为发酵型,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阴性,动力阴性,此菌最可能是(2012年初级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金黄色葡萄球菌K-B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接种液的浓度为(2011年初级士)
A、2.0麦氏比浊度
B、0.5麦氏比浊度
C、1.0麦氏比浊度
D、1.5麦氏比浊度
E、0.25麦氏比浊度
正确答案:B
2、怀疑霍乱弧菌感染的粪便应接种于何种培养基中增菌(2013/2015年初级师)
A、pH4.0蛋白胨水
B、SS培养基
C、pH2.0普通肉汤
D、pH6.0普通肉汤
E、pH8.5碱性蛋白胨水
正确答案:E
3、与脑膜炎奈瑟菌无关的性状是(2019年中级师)
A、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
B、氧化酶试验阳性
C、营养要求较高
D、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
E、触酶试验阳性
正确答案:A
4、怀疑淋病奈瑟感染,应立即送检的标本是(2013/2016/2018年初级士)
A、尿
B、尿道口分泌物
C、痰
D、伤口分泌物
E、腹水
5、下列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可是伤口脓液中找到黄、红、黑等色素颗粒的是(2017年中级师)
A、肺炎衣原体
B、军团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肺炎支原体
E、星形诺卡菌
6、患者男,23岁。出现发热、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的症状。脑脊液涂片见到革兰阴性双球菌,符合哪种细菌的特征(2013/2015年初级士)
A、结核分枝杆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无乳链球菌
7、患者男,30岁。突发腹泻,大便次数多且量多,初为黄水便,后转为米泔水样便。腹泻后出现喷射性呕吐,怀疑霍乱弧菌感染。取米泔样便培养,霍乱弧菌在亚碲酸钾选择性平板上菌落的颜色是(2017/2019年中级师)
微生物学检验选择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
1、关于脂多糖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由脂类和多糖组成
B、由磷脂和脂蛋白组成
C、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的外膜
D、可称为细菌内毒素
E、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2、细菌的等电点
A、pH5~6
B、pH5~7
C、pH6~8
D、pH4~5
E、pH2~5
3、大多数荚膜的化学组成是
A、脂蛋白
B、磷壁酸
C、糖类
D、蛋白质
E、脂多糖
正确答案:C
4、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毒性强
B、由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
C、性质稳定、耐热
D、抗原性强
E、是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
5、在细菌的糖代谢过程中,最重要、最广泛的是()
A、葡萄糖
B、麦芽糖
C、果糖
E、糖原
6、下列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
A、血琼脂培养基
B、庖肉培养基
C、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D、肉汤培养基
E、EMB培养基
7、做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倾倒M-H时,培养基的厚度应为
A、4mm
B、6mm
C、2mm
D、5mm
E、3mm
8、克拉维酸属于何类药物
A、磺胺类抗菌药物
B、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C、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D、β-内酰胺酶抑制剂
E、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正确答案:D
9、下列哪组革兰阳性需氧杆菌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A、炭疽芽胞杆菌,蜡样杆菌
B、白喉棒状杆菌,红斑丹毒丝菌
C、志贺菌属,李斯特菌
D、蜡样杆菌,李斯特菌
E、霍乱弧菌,炭疽芽胞杆菌
10、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D)(易)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不包括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有典型细胞核
C.细胞质中细胞器完整
D.可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E.有细胞的基本结构
2、观察细菌形态和动力可以用悬滴法或压滴法,此二者用的染色方法是
A.单染法
B.复染法
C.不染色
D.革兰染色
E.Wright染色
3、细菌染色标本制作的基本程序是
A.涂片一染色一干燥一固定
B.涂片一染色一固定一干燥
C.涂片一干燥一固定一染色
D.涂片一固定一染色一干燥
E.涂片一固定一干燥一染色
4、双糖铁培养基属于
A.基础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营养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
5、平板划线的主要目的是
A.有利于细菌生长
B.纯培养
C.保存菌种
D.分离出单个菌落
E.计数细菌
6、细菌革兰染色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壁结构不同
B.细胞膜结构不同
C.细胞质结构不同
D.核质不同
E.异染颗粒不同
7、硝酸盐还原试验属于
A.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B.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
C.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D.呼吸酶试验
E.抑菌试验
8、细菌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荧光染色
D.荚膜染色
E.鞭毛染色
9、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试验是
A.甲基红试验
B.凝固酶试验
C.氧化酶试验
D.肥达试验
E.吲哚试验
10、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
A.-80℃
B.-20℃
C.0℃
D.4℃
E.室温
11、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
A.菌落
B.菌苔
C.菌膜
D.菌团
E.菌丝
12、倾注MH平板时,培养基厚度为
A.3mm
B.2mm
C.4mm
D.5mm
E.6mm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带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1.IMViC试验包括
A、吲哚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酸盐利用
B、葡萄糖发酵、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盐利用
C、吲哚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碳酸盐利用
D、乳糖发酵、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酸盐利用
E、吲哚形成、葡萄糖发酵、VP反应和亚硝酸盐还原
答案:A
2.耶尔森菌属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
A、动力25℃阳性,37℃阴性
B、尿素大都阳性
C、苯丙氨酸酶阴性
D、乳糖不发酵
E、动力25℃阴性,37℃阳性
3.弧菌属
A、革兰阴性短杆菌,散在排列,大多有周鞭毛
B、革兰阳性,菌体染色不均匀,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
C、革兰阴性较粗大的杆菌,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
D、革兰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细菌一端有单鞭毛
E、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
4、分离肠道致病菌常用
A、麦康凯琼脂
B、碱性琼脂
C、罗-琴造就基
D、尿素培养基
E、蛋黄平板
5.分离肠道致病菌,下列哪一项不被应用
A、中国蓝琼脂
B、伊红-美蓝琼脂
C、麦康凯琼脂
D、HE琼脂
E、罗-琴造就基
6.伤寒沙门菌的吲哚、甲基红、VP和枸橼酸盐试验结果为
A、——D+
B、DD+-
C、-+DD
D、+DD—
E、++DD
7.下列说法精确的选项是
A、流感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
B、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C、血凝素是流感嗜血杆菌主要的表面抗原
D、军团病主要发生于军队人群
E、军团病只发生于夏季
答案:B
8.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冰冻法或枯燥法在消毒灭菌中的实用价值不大
微生物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80S(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为
70S)。
2.大肠杆菌长为μm,宽为μm,其大小表示为μmμm。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对数生长时期的细胞。
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溶源性噬菌体)。
6.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蛋白质,核酸,类脂和碳水化合物。
7.食用菌是由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组成。
8.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灭菌。
9.细菌细胞的碳、氮营养比为6/1。
10.根瘤菌可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码写在题干的○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组成病毒粒子核髓的化学物质是○
①糖类②蛋白质③核酸④脂肪
2.常用于饮水消毒的消毒剂是○
①石灰②CuSO41③KMnO4④漂白粉
3.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
①加富培养基②选择培养基③鉴别培养基④普通培养基
4.多数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①纤维素②几丁质③肽聚糖④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5.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
①荚膜②细胞壁③芽胞④鞭毛
6.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
①乙酸②乙醇③乳酸④丙醇
7.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①细菌>放线菌>真菌②细菌>真
菌>放线菌③放线菌>真菌>细菌
④真菌>细菌>放线菌
8.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
①微生物病毒②昆虫病毒③植物病
1.1MViC试验包括
A、口引唏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椽酸盐利用
B、匍萄糖发酵、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椽盐利用
C、口弓陈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碳酸盐利用
D、乳糖发酵、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椽酸盐利用
E、眄I喙形成、葡萄糖发酵、VP反应和亚硝酸盐还原答案:A
A、动力25°C阳性,37°C阴性
E、动力25°C阴性,37°C阳性
4.分离肠道致病菌常用
C、罗一琴培养基
B、伊红一美蓝琼脂
E、罗一琴培养基
6.伤寒沙门菌的U弓際、甲基红、VP和枸椽酸盐试验结果为
A、----D+
B、?DD+-
C、一+DD
D、+DD-
E、++D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冻法或干燥法在消毒火菌中的实用价值不大
B、热力被普遍用于消毒火菌
一、单选题(题数:40,共80.0分)
1副溶血弧菌的致病因子为(2.0分)0.0分
A、
TSST-l
B、
CT
C、
LT
D、
ST
E、
TDH
我的答案:C
2一开放性骨折患者并有大面积组织撕裂伤,伤口局部剧烈肿胀,触摸有捻发感,并有恶臭,病变发展迅速,伤口深部细菌涂片可见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感染(2.0分)2.0分
破伤风梭菌
炭疽杆菌
肉毒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艰难梭菌
我的答案:D
3芽管形成试验阳性的是(2.0分)2.0分
光滑假丝酵母菌
白假丝酵母菌
光滑球拟酵母菌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热带假丝酵母菌
我的答案:B
4导致婴儿先天畸形的病毒有(2.0分)2.0分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腺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风疹病毒、乙脑病毒、麻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风疹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
我的答案:A
538、引起PCP的病原菌是()(2.0分)2.0分
卡氏肺胞菌
普氏立克次体
曲霉菌
组织胞浆菌
汉坦病毒
6一患者皮肤出现中央发黑呈痈样化脓灶,取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革兰阳性竹节状排列大杆菌,且有荚膜,初步判断是下列哪种细菌引起的(2.0分)2.0分
类白喉棒状杆菌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炭疽芽胞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
7关于厌氧芽胞梭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2.0分)2.0分
均能形成芽胞
都是厌氧菌
多见于自然环境中
均通过伤口感染
均为革兰阳性杆菌
2011《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1.医院感染广义是指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一般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其他感染。
2.肥达反应肥达氏反应是用已知伤寒菌的H(鞭毛)和O(菌体)以及甲型(A)与乙型(B)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标准液与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或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免疫凝集实验
3.内基小体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在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包涵体,称内基小体,有诊断价值。
4.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的一类病毒,因部分噬菌体能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是能使含有肝素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株大多数能产生,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6.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7.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菌、非病原菌和芽孢。
8.药物敏感试验指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
9.外-斐氏试验普通变形杆菌X19、X2、Xk的菌体抗原性与某些立克次氏体具有共同抗原成分,临床上用于协助诊断立克次氏体病
10.L型细菌是指细菌发生细胞壁缺陷的变型。因其首次在lister研究所发现。故以其第一个字母命名。
11.菌群失调: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间的比例发生大幅度的改变.
12.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几十上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学检验试题
一、选择题:
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cmB.mm
C.μmD.nm
2.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3.抗毒素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由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4.关于病毒核酸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B.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
C.RNA不能携带遗传信息D.不能决定病毒的感染性5.病毒的致病因素
A.内毒素B.外毒素C.荚膜D.以上都不是6.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
A.细胞壁B.荚膜C.芽胞D.核质7.L型细菌特性A.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B.对青霉素敏感
C.细胞膜缺失D.细胞壁缺损8.关于外毒素A.性质稳定,耐热B.毒性较强
C.无抗原性D.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9.内毒素特性
A.强抗原性B.毒性强C.细菌的细胞壁裂解后才能游离出来D.经甲醛处理可脱毒为类毒素10.不能经垂直感染的病毒是
A.巨细胞病毒B.风疹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11.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同性或异性间的性传播B.使用血液或血液制品
C.母婴直接传播D.握手和共餐
12.下列哪个菌属是非发酵菌属
A克雷伯菌属
B气单胞菌属
C不动杆菌属
D埃希菌属13、杀灭或消除物体中病原菌的过程,称为
A、无菌
B、灭菌
C、消毒
D、除菌
14、病原体感染机体后,未引起明显症状和病理损伤,病原体还存在于体内,这种现象是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C、病原携带状态D、潜伏性感染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临
床微生物(042)(正高级)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微生物的耐药性?
A.抗生素的滥用
B.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C.微生物的生态环境
答案:A,B,C,D
解析:
A.抗生素的滥用是微生物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会对敏感微生物施加选择压力,使得耐药菌株逐渐占据优势。
B.微生物的遗传变异是其自然属性之一,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这些变异可能导致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耐药性。
C.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如宿主体内的微环境、菌群间的相互作用等,都会影响微生物的耐药性。例如,菌群失调可能导致某些耐药菌株的过度生长。
2、以下哪些微生物的检验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A.细菌培养及鉴定
B.真菌涂片检查
C.病毒核酸检测
D.寄生虫抗体检测
A.细菌培养及鉴定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基础,通过培养可以分离出致病细菌,并进行鉴定以明确菌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B.真菌涂片检查是快速诊断真菌感染的重要方法。通过涂片染色和镜检,可以观察到真菌的形态特征,初步判断真菌的种类和感染情况。
C.病毒核酸检测是诊断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患者样本中的病毒核酸,可以明确病毒感染的存在和类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总论考试试题(题库版)
1、多选下列属于血清沉淀反应的有()
A.Ascolis试验
B.Schick试验
C.Elek试验
D.OT试验
E.Frei反应
正确答案:A,C
2、单选有关接种(江南博哥)环的灭菌方法,错误的是()
A.接种环常用火焰灭菌,也可用消毒
B.接种环使用前必须先灭菌
C.火焰灭菌后,须待环冷却方可取菌(标本)
D.染菌的接种环先于内焰加热、烤干,再移至外焰灭菌
E.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搁置于架上,勿随手弃置
3、问答题一新生儿室暴发脓毒血症,脓汁标本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葡萄球菌:(1)确定该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哪种酶(2)最可能的传染源是什么其带菌的部位主要在哪里(3)鉴定该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除脓毒血症,还可引起哪种毒素性疾病(4)该菌耐药菌株最多的是耐下列哪种抗生素
正确答案:(1)要确定葡萄球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血浆凝固酶。一般来说,葡萄球菌致病株大多能产生凝固酶,所以它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标志。
(2)最可能的传染源是新生儿室的工作人员,其带菌的部位主要是鼻咽部。致病性葡萄球菌在鼻咽部的带菌率可达20%~50%,医务人员带菌率可高达70%,所以,传染源是新生儿室的工作人员,其带菌的部位主要是鼻咽部。
(3)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的疾病包括:侵袭性和毒素性疾病。其中毒素性疾病由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可引起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及毒性休克综合征等。
(4)该菌耐药菌株最多的是青霉素G。据统计,近年来葡萄球菌青霉素G的耐药菌株已达90%以上,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23.干扰现象:24.菌血症25菌丝:二.
填空题
11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
(),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15抗O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
诊断。
8.
9.
lister研究所发现。故以其第一个字
14.
15.
窝状,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组织或其它无菌范围地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指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在金葡萄周围处的菌落增大现象
19.培养基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综合营养基质。
20.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在胞质或胞核内出现嗜酸或嗜碱性染色,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
21.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成为正常菌群。
22.内毒素指许多Gˉ菌的细胞壁结构成分,只有当细菌死亡破裂,菌体自溶,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细菌时才释放出来。
23.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机体或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24.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暂时或一过性通过。
25菌丝:真菌的孢子以出芽的方式增殖,在适宜环境下孢子长出牙管,并逐渐延长呈丝状。
1L型细菌是指(细菌发生细胞壁缺陷的变型)。
2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灭菌)。
3细菌H-O变异是指(鞭毛变异)
4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108)个细菌/ml,细菌接种采用(分区)划线接种法。
5细菌致病因素包括(毒力强弱)、(进入机体数量)和(侵入的部位是否合适)。
6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毒血症败血症菌血症内毒素血症脓毒血症)
四种类型。
7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
8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脱色)。
9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模糊),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清晰)。10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产酸)和(产气)。
11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吲哚),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红色)。
12)三种类型。
13
14
15
16。
(VP(V))和(枸橼酸盐利用(C))四项试验。18
20
22真菌菌落有(酵母样菌落)、
23病毒培养方法有(鸡胚接种)、
24
25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甲)、(乙)
(甲)型。
26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和物品的操作方法称为(无菌操作技术)。
27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的接种通常采用(分区)接种法。
28能引起性病的病原性球菌是(淋病奈瑟菌)。
29普通琼脂培养基的灭菌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法,含糖培养基灭菌所需温度通常为(115℃)。30无菌室空气消毒常采用(紫外线)法。
31不染色标本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观察细菌的(动力)现象。
32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一般表现为(菌膜)、(混浊)(沉淀)三种生长现象。
33IMViC试验是指(吲哚)、甲基红试验、(VP)、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34产气肠杆菌IMViC试验结果为――++,而大肠埃希菌IMViC结果则为(++--),借此可区别这两种细菌。
35由于脲素培养基中的酸碱指示剂为酚红,因此脲素分解试验以出现(红)色为阳性结果。
36细菌在SS平板上呈现无色菌落表明该菌不分解糖,若菌落中心呈黑色表明细菌分解含硫氨基酸后产生(硫化氢)。
37细菌药敏试验标准比浊管其浊度为(0.5)麦氏比浊标准,相当于1.5×108/ml。
38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具有鉴别意义的菌落特征主要是(色素)和(溶血)。
39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三大类。
40脑脊液标本直接镜检发现嗜中性粒细胞中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对诊断(脑膜炎奈瑟菌)疾病有初步诊断价值。
4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将(葡萄糖酸盐)试验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作为肠杆菌科的初步分群试验。
42肠道杆菌分离培养的强选择培养基多采用(ss)平板。
43快速分解(尿素)是变形杆菌的重要生化反应特征。
44血清HBsAg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
45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芽孢荚膜菌毛)、()、()、()。
46抗酸染色的意义是(鉴别抗酸菌)。
47K—B法药敏试验所用的培养基为(M-H),纸片间距不小于(24mm)。
48测定药物或环境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宜采用(对数生长期)期的培养物进行试验。
49靛基质试验加入的试剂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50流脑病人的脑脊液应接种(血平板(巧克力色平板))培养基。
51.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所用的培养基是(蛋白冻水)。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球菌菌落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
现象。
61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可分为(固体)、(液体)、
62常用的检测细菌糖代谢产物的试验有()、
用试验(任三个都对)
63动物的采血方法有()、()、()。耳缘静脉采血、颈静脉采血心脏采血
64能产生自溶酶的球菌有(肺炎链球菌)。
65分离培养伤寒杆菌,第l、2周应取(血)标本,第3周后应取(便)标本。
66细菌在SS平板上,由于(产生硫化氢)可使菌落中心呈黑色,
67Ascoli试验是利用高效价免疫血清检查(炭疽芽孢杆菌)菌的抗原。
68常用于保存病毒送检材料的保存液是(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
69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
70衣原体独特的生活周期包括()和()。始体原体
71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为()和()两大部分。孢子和菌丝
72微生物的种类按其结构和组成差异分为()、()和()三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
7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鞭毛芽孢荚膜菌毛
74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规律可用人工绘制的()来体现,可将其分为()、()、()和()四个时期。对数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75培养基制备程序可分为()、()、()、()、()和()等步骤。配料、溶化、矫正pH、澄清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