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共12题,满分120分,答对1题得10分,完成后请自行核对答案、查看解析。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症状不属于新冠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A.发热B.乏力C.干咳D.腹泻
答案:D
解析:发热、乏力、干咳是新冠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
2.以下哪个不是外出回家后正确的消毒方式
A.口罩摘掉外折扎紧放入垃圾桶
B.用流动水洗手
C.坚持关闭门窗
D.购物袋表面用75%的酒精消毒
答案:C
3.以下哪种方式不可以有效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A.56℃30分钟以上
B.75%乙醇
C.过氧乙酸和氯仿
D.氯己定
解析: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消灭活病毒。
4.武汉为应对疫情推出的移动医疗空间的名字是
A.胶囊医院B.太空舱医院
C.方舱医院D.露天医院
解析:“方舱医院”通常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医疗或技术保障功能的方舱组合而成,具有实施早期治疗的救治能力。它由于机动性好、展开部署快、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而能够适应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
5.与新冠肺炎患者近距离接触过,需要隔离()天。
A.21天B.14天C.3天D.7天
答案:B
解析:不仅近距离接触需要自我隔离,如若去过外地尤其是疫区,返家后也要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
二、多选题
1.以下关于口罩佩戴方法不正确的是
A.戴“漏气”口罩
B.不分正反佩戴口罩
C.随意碰触口罩外侧
D.脱下口罩后勤洗手
答案:A、B、C
解析:口罩与人脸留有缝隙,呼吸时的气流会流向缝隙,会严重降低口罩的过滤作用。口罩为多层结构,以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为例,共三层,外层阻水、中层阻隔微粒、内层吸湿,人呼出来的气体比较潮湿,而内层与口鼻接触,正好能吸湿保持口罩干燥,能阻挡病原体,但如若口罩戴反,外层朝内,呼出的水蒸气无法透出,戴一会儿就湿了,口罩潮湿就丧失了阻挡病毒侵入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我们可以通过口罩阻挡飞沫病毒传播,但如果我们用手直接将口罩从外摘下,则为病毒打开了接触传播的通道。理应拿住挂耳绳取下口罩,并用流水清洗手、臂。
2.目前确定的新冠病毒传播方式有哪些
A.飞沫传播B.接触传播
C.气溶胶传播D.眼神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
3.作为一名小学生,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寒假补习最重要,外出上补习班
B.注意卫生
C.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D.注意饮食均衡
答案:B、C、D
三、判断题
1.喝高度白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感染
答案:错
解析:饮用高度白酒无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过度饮用还会损害身体,也请把这一条告知家长。
2.戴多层口罩才能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解析:研究表明将单一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双层一次性医用口罩叠加使用,对比两者在不同抽气流量下的颗粒过滤物效率,结果显示在较低抽气流量下,两组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几乎没有差别。我们平时呼吸也就处于较低抽气流量,一层口罩与两层口罩并没有区别。
3.可以对衣物直接进行酒精喷洒消毒
解析:不建议使用酒精对衣物喷洒消毒,如遇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燃烧。
4.蒸食醋可以杀菌消毒
解析:食醋中的醋酸含量较低,远不能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蒸醋对新冠病毒达不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参考资料
[1]世界卫生组织《预防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传播给家庭和社区中其他人的暂行指南》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3]《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指南》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附件6: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第一版)》
[5]《抛弃式防尘口罩灭菌再使用之可行性探讨》
[6]世界卫生组织《新型人类传染病命名最佳实践》
参考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网
中学卷
本卷试题包括15道单选题及5道多选题,总分100分。
1.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世界卫生组织将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
A.SARSB.MERSC.2019—NCOV
【答案】C
【解析】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世界卫生组织将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
A.11B.12C.13D.14
【答案】D
3.以下佩戴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方式错误的是
A.用口罩仔细遮盖嘴和鼻子并系牢,尽可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
B.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C.口罩沾染湿气,烘干后可继续使用。
D.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除下后立即处置。
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应换上新的清洁和干燥的口罩。
4.到生鲜市场采购后,回到家做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B.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C.直接尝尝食材是否新鲜
为了预防疾病,我们最好在触摸海鲜、生肉等生食之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不要直接接触鼻子、眼睛、嘴巴等。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以免交叉感染。不可直接尝试食材是否新鲜。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答案】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6.2020年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管理。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药物可以预防吗
A.有特效药
B.有疫苗
C.暂时没有
暂时没有药物可以预防。对于病毒性疾病,除少数疾病如流感外,通常无特效药。
8.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下列描述错误说法的是
A.与病例共同居住
B.与病例共同学习
C.与病例共同工作
D.与病例共同居住一个区县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与管理指南》中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于疑似病例、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有症状时或出现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内,在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近距离接触(1米内)的人员,可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Ⅰ级响应代表什么含义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0.当身边出现发热或疑似患者后,除了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及时就医诊断排查外,还需及时消毒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桌椅等物体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B.皮肤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C.黏膜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D.衣物若被污染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当身边出现发热或疑似患者后,除了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及时就医诊断排查外,还需及时对被污染的皮肤、黏膜、衣物等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
A.积极转发扩散
B.不信谣,不传谣,等待官方消息
D.只转发给少部分好友
【答案】B
12.测量体温如何判断自己发热,平静状态下超过()°C
A.36.8
B.37
C.37.3
D.37.7
在平静状态下超过37.3°C,即可判断自己为发热状态。
13.以下佩戴口罩的方式正确的是
A.深色面朝内,浅色面朝外
B.为了节约使用,两面轮流戴
C.将折面完全展开,完全包住嘴、鼻、下颌,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D.将有金属条的一端戴在下方
当我们佩戴口罩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完全包住嘴、鼻、下颌,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14.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先出现在我国的哪个省份
A.吉林省
B.广东省
C.湖北省
D.福建省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先出现在我国湖北省的武汉市出现。
15.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谣言四起,下列描述不是谣言的是
A.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B.燃放烟花能遏制呼吸道疾病的流行
C.盐水漱口防病毒
D.外出尽量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板蓝根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对冠状病毒没有杀灭效果;醋酸(乙酸)有杀灭病毒的作用,但食用醋所含的醋酸浓度很低,熏醋达不到消毒效果。烟花或爆竹主要成分是硝石、硫磺和木炭,无论是化学组成,亦或是燃烧后的产物,都没有遏制疾病传播的能力。并且,燃烧生成的金属氧化物颗粒、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气体,还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严重时可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加重感染风险。钟南山团队辟谣,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其次,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和()。
A.医院内感染
B.医源性感染
C.医院外感染
【答案】AB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2.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应该怎么办
A.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B.不恐慌,不上班,不随便外出
C.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
D.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
【答案】ABCD
如果与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过,应该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恐慌,不上班,不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必须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
3.办公场所哪些是病毒传播的“高危”地带
A.电梯间
B.餐厅
C.办公室
【答案】ABC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空气不流通、人员密度大、人员来往频繁的地方,例如电梯间、餐厅、办公室等都是高危地带。
4.目前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是
A.飞沫传播
B.接触传播
C.呼吸道气溶胶传播
目前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与呼吸道气溶胶传播。
5.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哪些口罩可以起到防护作用
A.医用外科口罩
B.N95口罩
C.海绵口罩
D.棉布口罩
普通棉布口罩和海绵口罩的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