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知识竞答试题标准答案及解析(一)

1.贫血时,红细胞不会出现的异常是(C)

A、Howell-Jolly小体

B、卡-波环

C、棒状小体

D、胞质嗜多色

E、嗜碱性点彩

解析:棒状小体即Auer小体,是粒单系细胞所特有的标志,红细胞中不可能出现。

2.下列有关淀粉酶的叙述错误的是(E)

A、最适反应pH6.9~7.0

B、分子量较小,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

C、需氯离子活化

D、不能采用EDTA抗凝血检测

E、淀粉酶升高即可确诊胰腺炎

解析:淀粉酶活性中度或轻度升高可见于一些非胰腺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病穿孔及吗啡注射后等均可见血清淀粉酶增高。

3.女性尿液中出现较多而无明显临床意义的是(E)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脓细胞

D、肾小管上皮细胞

E、鳞状上皮细胞

解析:鳞状上皮细胞在女性尿液中出现较多但无明显临床意义。

4.CK-MM主要存在于(E)

A、肝

B、心肌

C、脑组织

D、红细胞

E、骨骼肌

解析:CK-MM型主要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CK-BB型主要存在于脑细胞中,CK-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A、普通显微镜

B、透射电镜

C、荧光显微镜

D、偏振光显微镜

E、相差显微镜

6.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不包括(A)

A、0型——有核红细胞

B、Ⅰ型——丝球型

C、Ⅱ型——网型

D、Ⅲ——破网型

E、Ⅳ——点粒型

解析: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不包括O型——有核红细胞。

7.ICSH推荐血沉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

A、魏氏法

B、潘氏法

C、血沉仪法

D、温氏法

E、ξ血沉率法

解析:ICSH推荐血沉测定的参考方法是魏氏法。

8.多尿是指成人24小时尿量多于(A)

A、2500ml

B、2000ml

C、1000ml

D、500ml

E、100ml

解析:成人24小时尿量经常超过2500ml,小儿24小时尿量大于3000ml时称为多尿。

9.血沉测定时,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液之比是(C)

A、1:1

B、1:2

C、1:4

D、1:6

E、1:9

解析:枸橼酸盐抗凝剂常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和凝血功能测定,血沉测定时,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液之比是1:4。

10.正常阴道清洁度为(A)

A、Ⅰ~Ⅱ度

B、Ⅲ~Ⅳ度

C、Ⅱ~Ⅲ度

D、Ⅰ~Ⅲ度

E、Ⅲ度

解析:正常阴道清洁度为Ⅰ~Ⅱ度。

11.不符合原始红细胞形态学特点的是(D)

A、胞体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可见瘤状突起

B、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比原粒细胞粗而密

C、核仁大,界限不清

D、胞质透明呈淡蓝色,常见核旁淡染区

E、核质比大

解析:原始红细胞胞浆深蓝色,不透明,故选D。

12.下列选项中,肠道的正常菌群是(E)

A、志贺菌

B、伤寒沙门菌

C、副溶血弧菌

D、霍乱弧菌

E、变形杆菌

解析:肠道正常菌群为类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等,尚有少数过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13.标本采集和送检过程中错误的是(D)

A、标本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的污染

B、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C、采取标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

D、脑膜炎球菌要冷藏

E、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解析:脑膜炎球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不耐寒冷干燥,标本采集后应保暖保湿,立即送检,不能冷藏。

14.乙肝患者血清中不易测出的是(C)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s

E、抗-HBe

解析:HBcAg包裹在HBV外膜中,不能在血中直接检出。

15.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C)

A、使细菌获得充分的营养

B、减少细菌间的相互抑制作用

C、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

D、加快细菌的生长速度

E、利于细菌的大量生长

解析:A、B、D、E都是平板分区划线的“结果”,而不是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就是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

16.正常菌群不包括(E)

A、常居菌

B、过路菌

C、条件致病菌

D、机会致病菌

E、致病菌

解析:正常定植于人体各部位的细菌群称为正常菌群。包括三种情况:①常居菌;②过路菌;③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17.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是(C)

A、HBeAg

B、HBeAb

C、HBsAg

D、HBsAb

E、HBcAb

解析:HBsAg是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18.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是(C)

A、HAV

B、HIV

C、HCV

D、HDV

E、HEV

解析:HBV和HCV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

19.荷包蛋”样菌落是哪种微生物的培养特性(C)

A、莫氏立克次体

B、螺旋体

C、支原体

D、衣原体

E、大肠埃希菌

解析:支原体典型的菌落中心部位较厚,向下长入培养基,周边为一层薄薄的透明颗粒区,呈“油煎蛋状”。

20.父母血型基因型为BB和OO,则其子女的血型只可能是(B)

A、A型

B、B型

C、O型

D、B型和O型

E、AB型

解析:来自父母双方染色体的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OO、AA、AO、BB、BO,AB);遗传时遵循共显性遗传的规律,在子代形成A、B、O、AB四种表现型,即血型A、B、O、AB。

21.ABO血型检查可应用于(E)

A、输血

B、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查

C、器官移植

D、ABO血型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E、以上都是

解析:ABO血型检查可应用于输血、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查、器官移植、ABO血型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22.下列体液中不含血型物质的是(D)

A、唾液

B、羊水

C、胃液

D、脑脊液

E、尿液

解析:ABO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膜上,还可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组织细胞上。ABO血型特异物质存在于唾液(含量最大)、尿、泪液、胃液、胆汁、羊水、血清、精液、汗液、乳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脊液。这些可溶性抗原又被称为“血型物质”。凡是体液中有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可以中和或抑制抗体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无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

23.区别血尿和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A)

A、尿沉渣镜检

B、隐血试验

C、尿胆红素测定

D、尿三杯试验

E、尿蛋白定性

解析:血红蛋白尿显微镜下不见红细胞或有极少量红细胞碎片,离心沉淀后上清液仍为红色,隐血试验阳性;血尿离心后上清液呈淡黄色,隐血试验阴性,沉淀物显微镜下可见到大量红细胞。

2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多见于(C)

A、伤寒感染

B、淋巴细胞白血病

C、寄生虫感染及皮肤病

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E、长期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感染、某些皮肤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皮肤病、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

25.瑞氏染色时,如果缓冲液的pH偏碱,则红细胞会呈现(A)

A、灰蓝色

B、粉红色

C、橙红色

D、紫黑色

E、黄色

解析: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因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染色;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亚甲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呈深暗,嗜酸性颗粒呈暗褐,甚至棕黑色。

26.妊娠试验测定的激素是(D)

A、雌激素

B、胎盘催乳素

C、胎盘专一性蛋白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孕激素

解析:一般妊娠后35~40d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200ng/L以上;60~70d达高峰,HCG可达6.4~25.6μg/L,常用的HCG检査方法即能显示阳性结果,单克隆抗体二点酶免疫法在受精卵着床后5~7d即能检测出HCG。

27.分类计数白细胞时应选择血涂片的(D)

A、尾部

B、头部

C、体部

D、体尾交界处

E、头体交界处

解析:因为白细胞相对于血液的其他成分而言,体积更大一些,所以推片的过程多位于涂片的尾部和两侧。通常涂片尾部嗜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单核细胞沿涂片的长轴均匀分布。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的尾部和边缘,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在涂片头部和体部。

28.正常阴道分泌物外观为(A)

A、白色稀糊状

B、无色透明黏性

C、黄色水样

D、奶油样

E、脓性

解析: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

29.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概念论述错误的是(A)

A、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一致的

B、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

C、每个红细胞含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

D、一般情况下,随红细胞的增多和减少,血红蛋白常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E、同时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贫血类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解析: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不一致的。

30.下列静脉采血步骤中哪项是错误的(E)

A、选择适宜静脉,扎止血带

B、消毒

C、检查注射器有无阻塞和漏气

D、穿刺时针头斜面向上抽血

E、抽血完毕,立即将血液沿针头快速注入试管内

解析:抽血完毕,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

31.EDTA抗凝剂对下列哪项检查最适用(C)

A、血小板功能检查

B、血沉

C、血小板计数

D、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E、凝血象检查

解析:EDTA抗凝剂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适用于血液学检查,尤其是血小板计数。

32.Pandy试验采用的试剂是(D)

A、硫酸铵

B、磺基水杨酸

C、氧化汞

D、苯酚

E、硫酸钠

解析:潘氏试验,又称Pandy试验,是指脑脊液中的蛋白测定,也称球蛋白定性试验,其原因是脑脊液在病变时,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多为球蛋白增加,在潘氏试验中球蛋白遇酚而变性而出现沉淀。

33.阻塞性黄疸时,大便性状为(D)

A、黏液,脓血便

B、柏油样便

C、鲜血便

D、白陶土样便

E、脓血便

解析:胆管梗阻时,粪便中无粪胆素而呈白陶土色,氯化高汞试验为阴性反应。

34.有关线索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属于阴道鳞状上皮细胞

B、上皮细胞边缘不整齐并趋于溶解

C、表面附有大量加德纳杆菌和其他短小杆菌

D、核清晰可见

E、是诊断加德纳阴道病的依据

解析:线索细胞是阴道鱗状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寄生了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短小杆菌。镜下可见该细胞边缘呈锯齿状,细胞部分溶解或已经溶解,核模糊不清,周边大量加德纳菌及厌氧菌使表面毛糙,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检出线索细胞提示加德纳菌感染。

35.卵磷脂小体减少常见于(C)

A、精囊炎

B、附睾炎

C、前列腺炎

D、尿道旁腺炎

E、尿道球腺炎

解析:正常前列腺液涂片中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前列腺炎时数量常减少或消失,分布不均,有成簇分布现象。

36.奶油状白带见于下列哪种情况(D)

A、念珠菌感染

B、滴虫感染

C、宫颈息肉

D、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E、子宫内膜炎

解析:奶油状白带见于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37.半抗原的特征是(D)

A、无免疫原性,无抗原性

B、有免疫原性,有抗原性

C、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

D、无免疫原性,有抗原性

E、多为大分子物质

解析:半抗原是指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多为多糖、多肽类物质,所以正确答案是D。

38.沉淀反应中抗体过量的现象称为(A)

A、前带

B、后带

C、等价带

D、带现象

E、拖尾现象

解析:该题主要考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形成,称为带现象;抗体过量,称为前带,抗原过量时,称为后带。

39.病原体感染机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抗体是(A)

A、IgM

B、IgG

C、IgA

D、IgE

E、IgD

解析:IgM是抗原刺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

40.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不包括(D)

A、特异性

B、比例性

C、可逆性

D、亲和性

E、阶段性

解析:该题主要考基础理论记忆题,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不包括亲和性,所以这一题答案是D。

41.目前用于预防接种的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有(B)

A、减毒活病毒乙肝疫苗

B、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C、原代细胞乙肝疫苗

D、Veto细胞乙肝疫苗

E、乙肝表面抗原组分疫苗

解析:目前用于预防接种的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酵母重组)。

42.可以作为乙肝传染性标志的是下列哪一项(B)

D、HBeAb

解析:HBeAg多存在于HBsAg阳性的标本中,是乙肝传染性的标志,在急性乙型肝炎早期常有HBeAg检出。

43.衡量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的主要指标是(A)

A、抗-HBs

B、抗-HBe

C、抗-HBc

D、抗-HBc-IgM

E、Pre-Si

解析:在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中可出现抗-HBs阳性。HBV疫苗接种者血中能否检出抗-HBs,是衡量预防接种效果的最主要指标。

44.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在病毒分类上甲肝病毒属于下列哪一科的病毒(D)

A、DNA病毒科

B、微小DNA病毒科

C、微小RNA病毒科

D、小RNA病毒科

E、逆转录病毒科

解析:甲型肝炎病毒(HAV)属小RNA病毒科,无包膜,核心为单正股RNA。

45.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E)

A、肝脏

B、肠系膜小静脉

C、小肠

D、直肠、乙状

E、肠系膜下静脉

解析: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主要在肠系膜下静脉,雌虫产出的虫卵随血流到达肝脏、结肠,并在此沉淀。

46.人感染蛔虫是由于误食了(E)

A、成虫

B、未受精卵

C、蚴虫

D、受精虫卵

E、感染性虫卵

解析:受精虫卵要在外界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才能感染人,没有发育的虫卵不能感染人。

47.肝硬化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特征是(B)

A、出现阶梯状条带

B、出现β-γ桥

C、出现单峰

D、出现双峰

E、出现不均匀条带

解析:肝硬化患者常有多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升高,血清蛋白电泳可出现β-γ桥,及从β区到γ区连成一片难以分开,或者两区间仅见一浅凹,β-γ桥出现的原因是由于IgA增加所致,IgA在电泳上位于β区和γ区之间,使β区和γ区合成一片,出现了β-γ桥。

48.血中具有生理作用的钙是(E)

A、草酸钙

B、磷酸氢钙

C、羟磷灰石

D、氢氧化钙

E、离子钙

解析:血浆钙有三种不同形式:游离钙、蛋白结合钙以及阴离子(如磷酸根、柠檬酸根和碳酸氢根等)结合形成复合物,而发挥生理作用的主要是离子钙。

49.肝功能损伤对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小的是(B)

A、清蛋白

B、免疫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前清蛋白

解析: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分泌,受肝损伤影响较小。

50.CK是由2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产生的同工酶有(B)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解析:CK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组合成CK-BB、CK-MM、CK-MB三种同工酶。CK-BB只要存在于脑、前列腺等器官,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CK-MB则主要存在于心肌,正常人的血液中大部分是CK-MM,少量CK-MB,而CK-BB极少。

51.CK-MB主要存在于(B)

52.急性病毒性肝炎首选检测的酶是(A)

A、转氨酶

B、碱性磷酸酶

C、单胺氧化酶

D、乳酸脱氢酶

E、脯氨酸羟化酶

解析:转氨酶用于肝功能的评价敏感,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常升高,临床上常把转氨酶作为急性病毒性肝炎首选检测的酶。

53.关于室间质量评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室间质量评价是由实验室以外某个机构来进行的

B、没有进行室内质控的实验室不可以参加

C、室间质量评价为了提高实验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

D、室间质量评价可以代替室内质控

E、在我国,室间质量评价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和各省市临检中心组织实施

解析:我国室间质量评价是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和各省市临检中心组织,为了提高实验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由实验室以外某个机构来进行,没有进行室内质控的实验室不可以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可以代替室内质控的说法是错误的。

54.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A)

A、肠道pH

B、年龄

C、性别

D、食物中的钙量

E、肠蠕动加快

解析:钙在十二指肠吸收,肠管的pH可明显地影响钙的吸收,偏碱时减少钙的吸收,偏酸时促进钙的吸收。

55.胆红素在血液中运输时主要结合的血浆蛋白是(E)

A、γ球蛋白

B、α1球蛋白

C、β球蛋白

D、α2球蛋白

E、白蛋白

解析: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将衰老的和异常的红细胞吞噬,分解出红蛋白生成和释放游离胆红素,这种胆红素是非结合性的(未与葡萄糖酸等结合)为脂溶性的,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血液中与血浆白蛋白结合。

56.属于血糖正常性糖尿的情况是(D)

A、糖尿病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库欣综合征

D、家族性肾性糖尿

E、嗜铬细胞瘤

解析:家族性肾性糖尿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异常,肾脏阈值减低,血糖正常,尿糖阳性。

57.在进行OGTT时,下列结果有助糖尿病诊断的是(C)

A、餐后3小时血糖等于7mmol/L

B、餐后1小时血糖等于8mmol/L

C、餐后2小时血糖等于11.1mmol/L

D、餐后30分钟血糖等于8mmol/L

E、空腹血糖大于5.2mmol/L

58.室内质量控制的用途包括(D)

A、可以用来监测方法或者检测系统的准确性

B、可以进行实验室对自己的实验操作进行纠正

C、可以用来比较某一实验室的测定结果与靶值的差异

D、可以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

E、可以使实验室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解析:该题主要考室内质量控制的用途是可以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所以正确答案是D。

59.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的监测对肝硬化愈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是由于(E)

A、伴有腹水

B、伴有食管下端静脉破裂反复出血

C、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下降

D、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增加

E、肝硬化患者肝合成蛋白质功能低下

解析:肝脏几乎可合成除γ-球蛋白以外的所有血浆蛋白质,白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影响着蛋白的合成,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动态监测可及时反映肝脏的蛋白合成能力。

60.下列不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是(E)

A、急性感染

B、严重的组织损伤

C、严重的血管内溶血

D、急性中毒

E、伤寒

解析: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包括急性感染、炎症、组织损伤、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恶性肿瘤、急性中毒;伤寒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

61.血块收缩不佳见于(C)

A、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B、血小板增多症

C、血小板无力症

D、心肌梗死

E、血栓性疾病

解析:血块收缩试验反映血小板血块收缩能力,血小板无力症时血块收缩不佳。

62.导致DIC发生广泛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

A、大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被消耗

B、凝血因子结构异常

C、凝血酶原合成减少

D、血管壁广泛损伤

E、凝血因子功能异常

解析:DIC发生广泛出血是由于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消耗了大量血小板、凝血因子使凝血活性减低引起。

6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具有的特征性蛋白是(D)

A、白蛋白

B、T-H糖蛋白

C、免疫球蛋白

D、免疫球蛋白轻链

E、β球蛋白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轻链(B-J蛋白)。

64.下列关于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B)

A、细胞体积由小变大

B、核浆比例由大变小

C、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D、核仁由无到有

E、胞质颗粒从有到无

解析:在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体积由大变小;核染色质结构由疏松细致至紧密粗糙;核仁由有到无;胞质颗粒由无到有。

65.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毒是(D)

A、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B、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C、CMV

D、EB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解析: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毒是EB病毒。

66.缺铁性贫血发展过程中较早出现的是(A)

A、仅有贮存铁减少

B、血红蛋白减少

C、血清铁减少

D、红细胞减少

E、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解析:缺铁性贫血的分期临床缺铁分为三个阶段。①缺铁期:贮存铁下降,早期出现血清铁蛋白下降。②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贮存铁更进一步减少,铁蛋白减少,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和游离原卟啉升高,出现一般症状。③缺铁性贫血期:除上述特点外,尚有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并出现多个系统症状。

67.骨髓涂片中网状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等增多见于(C)

A、急性白血病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缺铁性贫血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与骨髓象特点为: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可有小细胞增多。骨髓涂片中网状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等均有增多。

68.正细胞正色素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哪期(C)

A、缺铁初期

B、缺铁潜伏期

C、早期缺铁性贫血

D、重度缺铁性贫血

解析:缺铁性贫血早期:当贮存铁消耗,血清铁开始下降,铁饱和度降至15%以下,骨髓幼红细胞可利用铁减少,红细胞生成受到限制,则呈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开始表现轻度贫血症状。

6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D)

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造血原料减少

D、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E、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增生减退,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容积比降低(小于0.34)。造血细胞减少(特别是巨核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加,并可见间质水肿、出血甚至液性脂肪坏死。骨髓活检对再障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7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具有的特征性蛋白是(D)

7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E)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霍奇金病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霍奇金病的特点。

72.形成管型的基质主要是(E)

A、α-微球蛋白

B、β2-微球蛋白

C、黏蛋白

D、核蛋白

E、T-H蛋白

解析:T-H蛋白是形成管型的基质。

73.全血细胞计数时,白细胞中的粒细胞主要来自(D)

A、分裂池

B、成熟池

C、贮备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

解析:全血细胞计数时,白细胞中的粒细胞主要来自循环池。

74.反映胎儿肺成熟度的试验是(A)

A、羊水泡沫试验

B、羊水肌酐检测

C、羊水胆红素检测

D、羊水淀粉酶检测

E、羊水葡萄糖检测

解析:磷脂酰胆碱与鞘磷脂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观察胎儿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羊水泡沫试验、薄层层析色谱法、警脂酰胆碱与鞘磷脂(PC/S)比值、磷脂酰甘油作为评估指标。

75.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最好选用的防腐剂是(A)

A、甲苯

B、甲醛

C、浓盐酸

D、麝香草酚

E、苯酚

解析: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最好选用的防腐剂是甲苯。

76.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程度的指标是(A)

A、RDW

B、Hct

C、MCV

D、MCH

E、MCHC

解析:RDW代表细胞大小不等程度的指标。

77.尿糖定性检测最适宜的尿标本是(C)

A、晨尿

B、首次晨尿

C、餐后2小时尿

D、随机尿

E、计时尿

解析:餐后2小时尿常用于病理性糖尿、蛋白尿、尿胆原检测。

78.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中常可见下列改变,但除外(E)

A、嗜碱性红细胞

B、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增多

D、有核红细胞

E、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解析:红细胞缗钱状排列是由于血浆中出现大量异常蛋白所致,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时不见。

79.肾小球性蛋白尿尿中主要增加的蛋白是(D)

A、纤维蛋白原

B、Ig

C、本周蛋白

D、白蛋白

E、β2-微球蛋白

解析:肾小球受损主要影响的是白蛋白。

80.粪便检查,可作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诊断指标的细胞是(D)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上皮细胞

D、大吞噬细胞

E、红细胞

解析:在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到较多的吞嗤细胞。吞嗤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依据,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偶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81.卵磷脂小体减少常见于(C)

82.有关线索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83.下列不是精液检查目的的是(C)

A、法医学鉴定

B、不孕症研究

C、睾丸癌

D、人工授精筛选出优质精子

E、精子质量的评定

解析:精液检查的目的:①评价男性生育功能,用于观测生育力、鉴别不育原因或检测生育力的变化。②计划生育和科研,如输精管结扎术后的疗效观察和避孕药物的药效观察等。③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如淋病、结核等。④为精子库或人工授精筛选出优质精子。⑤法医学鉴定。

84.脑脊液静置1~2小时内呈块状凝固见于(A)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蛛网膜下腔梗阻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脑脊髓梅毒

解析:①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CSF在抽取后1~2小时内形成明显的凝块或沉淀。②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CSF静置12~24小时表面形成纤细的膜状物。③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常呈现黄色肢冻状。

85.肝细胞性黄疸见于(C)

A、胆管结石

B、胆管癌

C、急性黄疸性肝炎

D、胰头癌

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解析:肝细胞性黄疸如黄疸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毛细胆管阻塞使结合胆红素随胆汁分泌受阻,逆流入血从尿中排出。

86.关于肌红蛋白尿,不正确的说法是(D)

A、肌红蛋白在正常人尿中含量甚微

B、心肌发生严重损伤时,肌红蛋白检査呈阳性

C、骨骼肌发生严重损伤时,肌红蛋白检查呈阳性

D、肌红蛋白尿镜检时可见大量红细胞

E、肌红蛋白尿呈粉红色

解析:肌红蛋白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正常人尿中含量甚微,故不能从尿中检出。当机体心肌或骨骼肌组织发生严重损伤时,血浆Mb增高,经肾排泄,使尿液呈粉红色。

87.酒精消毒最有效的浓度是(D)

A、100%

B、95%

C、85%

D、75%

E、50%

解析:酒精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如果使用高浓度酒精,对细菌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了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能力。75%的酒精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酒精浓度低于75%时,也会影响杀菌能力。酒精杀菌消毒能力的强弱与其浓度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过高或过低都不行,效果最好的是75%。

88.HD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C)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蚊叮咬

E、蜱叮咬

89.不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微生物是(D)

A、解脲脲原体

B、人型支原体

C、生殖器支原体

D、肺炎衣原体

E、沙眼衣原体

解析:肺炎衣原体主要引起肺炎,注意沙眼衣原体的沙眼生物亚种不仅可引起眼部感染,还可引起经性接触传播的非淋菌性尿道炎,不要误选。

90.细菌L型的形成与下列结构有关的是(C)

A、中介体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E、核质

解析:L型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壁缺陷型。

“肿瘤标志物与肿瘤早期诊断”专题组稿通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代谢疾病”专题组稿通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肾损伤”专题组稿通知

《检验医学那些事儿》长期征文中,最高支付稿费1000元!(点击查看)

THE END
1.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A、病毒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构,正确;B、病毒能繁殖,因此病毒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不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正确;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正确.故选: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7479fb4d282f5d282db88e16e1fc55e7.html
2.2013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前冲刺试题第六套30.关于PCR技术,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是一种有细胞的分子克隆技术 B.是一种DNA扩增技术 C.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等特点 D.可用于病毒的DNA检测 E.也可用于细菌等微生物DNA片段的检测 答案:A 31.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血培养基 https://peixun.iiyi.com/news/show/15/101971.html
3....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脱毒植株具有抗病毒的特性B.MS培养基中生...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脱毒植株具有抗病毒的特性 B.MS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例等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https://www.jyeoo.com/shiti/10a68bff-1509-4d15-a584-8d965e725526
4.医学微生物练习题5、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是(0.5分) A.利斯特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伊凡诺夫斯基 E.柯赫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6、 第一个发现结核杆菌的是 (0.5分) A.PastEur B.Koch C.Lister D.Jenner E.Fleming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779524_1038141135.html
5.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23. 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最好选择哪项染色( ) A.NAP B.PAS C.α-NAE D.POX A B C D 24. 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 B.巨核细胞阴性反应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原始淋巴细胞阳性或弱...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1&ex_Id=9156
1.对病毒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题】同轴电缆主要特性有()。 A. 传输特性 B. 损耗特性 C. 高频特性 D. 温度特性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有线电视机线员>有线电视机线员高级考试题目 【单选题】下列关于控释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释药速度接近零级速度过程 B. 可减少给药次数 C. 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不宜制...https://www.shuashuati.com/ti/f2daf79fee6143e688fb14355f62f84e.html
2.对病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复制方式增殖B.测量单位是μ...对病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以复制方式增殖 B. 测量单位是μm C. 只含一种核酸 D. 对抗生素不敏感https://m.ppkao.com/wangke/daan/ab9493c8bd7541a8a97fcb09e57c34f0
3.药学23关于紫杉醇的描述错误的是1.下列关于金刚乙胺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抗流感病毒药 B.仅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效 C.抗病毒作用强于金刚烷胺 D.常见精神异常、抽搐等不良反应 E.作用于具有离子通道的M2蛋白而影响病毒脱壳 2.下列关于广谱抗病毒药不良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常见肾损害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323957
4.关于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叙述错误的是()内查题库网(1)【◆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是细菌的病毒 B.不具有抗原性 C.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D.形态多呈蝌蚪状 E.较细菌的抵抗力强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噬菌体是感染细菌、放线菌、真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具有病毒的一般性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噬...http://www.neicha.com/1670.html
5.2022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强化冲刺题及答案5、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冷敏感 B.耐酸 C.最适pH为9.0以上 D.冷冻干燥后可长期保存 E.对抗生素敏感 参考答案解析 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流行:指在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2、【正确答案】E ...https://www.oh100.com/peixun/gongweizhiyeyishi/312960.html
6.检验主管技师资格模拟试卷(五)2. 下列关于瑞特染色法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是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种细胞最常用的血涂片染色方法 B.由酸性染料美蓝和碱性染料伊红组成的复合染料 C.对细胞的染色,既有物理吸附作用,也有化学亲和作用 D.新鲜配制的染料需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05-11/20051122131833.html
7.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题(传染病学)十四59、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哪些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为:D A.通过性交而传播 B.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而传播 C.通过HIV阳性的母亲的乳汁 D.与HIV阳性的人握手而传播 E.HIV阳性的器官移植给他人 60、对两性霉素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为:C A.属多烯类抗生素 ...https://www.examw.com/zyys/moniti/423474/index-5.html
8.重点传染病继教答案2)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管理,叙述错误的是: A.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 B.所有患者均应戴口罩 C.患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D.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随患者带回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死亡后,其尸体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尸体必须及时处理 B.可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6u8sjf5.html
9.公民科学素质知识120道题库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答题解析】人体有三类菌群:对人体有益的(如双歧杆菌、乳酸菌)、有害的(如导致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中立的、敏感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 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禽流感不是人畜(禽)共患病 B. 被患有狂犬病的猫、狗咬伤时,病毒可能随唾液进入人体内,引发狂犬病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193147
10.?2022年山东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真题公布普通专升本19.下列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计算机病毒是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B.计算机病毒只感染可执行性文件 C.感染计算机病毒后不一-定马上发作 D.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有硬件保护和软件预防两种 20.云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个虚拟的计算资源池 ...https://m.educity.cn/zhuanjieben/359727.html
11.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解析: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的灶状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 25.下列关于淀粉样变性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可见于结核病 B.可见于骨髓瘤 C.可以是全身性疾病 E.可以是局灶性病变 E.由免疫球蛋白沉积而成 答案:E 解析:淀粉样物质沉积又称为淀粉样变,可以是局部性病变,也可以是全身性病变;可以由炎症引起,也...https://www.ruiwen.com/shiti/103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