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100%!烹煮杀不死无药可救的朊病毒,感染后到底有多恐怖?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4.15山东

大川此前给大家讲过几个“食人魔”的故事,看过的朋友想必都记忆深刻。

汉尼拔

说起来,食人魔的存在不仅严重违背道德伦理,而且还违背了一项,上帝刻在人类基因里的“禁令”。

违背禁令的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他们将以自己的生命作为食人的代价。

对于大川的这种说法,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是荒诞。

但是当你了解到一种特殊的病毒——朊病毒后,你就会发现,这种荒诞的说法可能是真的……

电影里我们经常能看到食人部落的存在,事实上,食人部落在现实当中也是真实存在的,并非电影中虚构出来的。

在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有这样一个可怕的食人部落。

弗雷部落

这个食人部落被称作弗雷部落,部落里大概生活着3万左右的居民。

截止到上个世纪以来,他们都过着最原始的生活,并且一些远古的部落习俗也都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在这些部落习俗中,最令人感到恐惧的一项习俗,大概莫过于食人了。

弗雷部落的食人习俗由来已久,不过跟我们认知不同的是,他们只会食用那些部落里死去的人。

弗雷部落有食人的习俗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习俗更像是一种用以纪念逝者的仪式,他们认为把死去的人吃掉,是对死人的最大敬意……

弗雷部落的食人习俗固然恐怖,但更恐怖的却是一种在部落里大肆流行的怪病,部落里的人把这种怪病称为库鲁病。

患上库鲁病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不自觉地颤抖、口齿不清、傻笑,以及动作笨拙不协调等症状。

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瘫痪、大小便失禁、癫狂等症状。

库鲁病患者

更可怕的是,库鲁病就像瘟疫一样在弗雷部落里大肆传播。

从上世纪50年代这种怪病出现开始,便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此后平均每年里都有200多人被这种怪病夺去生命。

部落里的人思想相对原始,他们只认为这种怪病是神给他们降下的诅咒。为了能够驱散怪病的诅咒,他们只好通过最原始的祭祀向神祈求。

而现代医生则普遍认为,这种怪病可能是弗雷部落里的原始居民,长期近亲繁衍导致的遗传病。

盖杜塞克

直到一位名叫做盖杜塞克的医学家出现,才最终揭开了库鲁病这种怪病的神秘面纱……

为了弄清楚库鲁病的发病原因,盖杜塞克决定长住弗雷部落。

住在弗雷部落的期间,盖杜塞克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当地的水源、土壤等他也做过专业分析,都没有发现致病源的存在,库鲁病似乎不是瘟疫之类的传染病。

而根据盖杜塞克的长期观察发现,库鲁病的发病人群有一个特点,多以孩子和妇女居多,而那些成年男子则很少患病。

作为医学家,盖杜塞克清楚地知道,这显然是不符合遗传病特征的。

库鲁病发病人群多以孩子和妇女居多

排除了瘟疫和遗传病的可能,库鲁病的似乎变得更加神秘了。

盖杜塞克自恃有数十年的医学经验,也摸不着头脑,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导致了这种怪病的发生呢?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库鲁病的发生?

突然有一天,弗雷部落的一位长老因库鲁病去世,盖杜塞克才终于找到了库鲁病发病的根源所在。

那位长老去世后,部落里的人按照习俗将他的身体切开分食。

他身上的肌肉组织,大多被分给了部落里的成年男子,内脏和脑组织等,则被分给了部落里的女人和孩子。

部落长老去世,盖杜塞克也分得了一小块脑组织

盖杜塞克拿到脑组织后意外发现,这块脑组织不同于正常人的脑组织,它满是海绵状的孔洞。

这跟他此前接触到的,患有羊瘙痒症的羊的脑组织是同一种状况。

库鲁病患者脑组织满是海绵状的孔洞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盖杜塞克便把这块脑组织带回了实验室进行研究。

直到1982年,美国生化专家普鲁辛纳彻底揭开了这种病毒的神秘面纱,并给这种特殊病毒取了一个名字,也就是朊病毒……

不同于常见的DNA、RNA病毒,朊病毒是没有任何遗传物质的,它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结构。

朊病毒

由于朊病毒的结构性质相当稳定,以至于它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相当强大,即便是170℃的高温烹煮,都不一定能将其杀死。

通常情况下,朊病毒一般都是“寄生”在生物体的大脑中,它的疯狂繁殖会破坏大脑的神经组织。

前面大川提到的,死于库鲁病的部落长老的大脑,之所以会像海绵一样布满孔洞,也正是朊病毒导致的。

被朊病毒破坏的脑组织

朊病毒对患者脑组织的破坏,反馈出来,恰好就是库鲁病患者表现出的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

除了人类的库鲁病,动物患的羊瘙痒症、疯牛病等疾病,同样也都是朊病毒在背后作祟。

疯牛病

说起来,朊病毒的产生不同于我们常见的DNA、RNA病毒,它更像是上帝禁止生命“同类相食”的“禁令”。

我们都知道,人体细胞内都是有染色体“记录”着不同遗传物质的。

人类染色体

在诸多染色体中,20号染色体有一段特殊的PRNP基因,这种基因的存在,是能够有效克制朊病毒的。

当PRNP基因发生致病性突变,便会导致人体内产生朊病毒,这算是遗传型朊病毒病。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朊病毒病的发病率是相对较低的。

但是对于“食人魔”来说,这种朊病毒病的发病率却会大大增加。

换句话说,你可以理解为20号染色体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同类相食就是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20号染色体

也正是因此,朊病毒通常被认为是上帝刻在人类基因上,禁止同类相食的“禁令”,一旦有人违反这则禁令,便会受到朊病毒的惩罚和折磨。

关于朊病毒,虽然科学家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种病毒的“繁殖”机制,以及它的治愈方法,至今仍未攻克。

朊病毒的“繁殖”机制、治愈方法,至今仍未攻克

尤其是它的治愈方法,甚至连任何头绪都有找到。

以至于人一旦感染了朊病毒,致死率便是100%,患者只能静静等待死神的降临……

THE END
1.吃人脑会得朊病毒吗吃人脑可能会得朊病毒。 朊病毒是一种比较难以消化的病毒,是一种不耐高温的螺旋体,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消化道传播、医源性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染,通常是由于人脑中的朊蛋白基因突变而导致的,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肌肉痉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会出现肌肉麻痹、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 https://m-mip.39.net/askar/mipso_x59jlb4.html
2.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朊病毒,五大病原体哪个对目前人类威胁最大...朊病毒是通过吃肉传播的,所以不会人际传播。只有变态食人部落发生过朊病毒人际传播的途径。 但是朊病毒的...https://bbs.hupu.com/32134691.html
1.北美“僵尸鹿”的致命“病毒”,人类会被感染吗?朊病毒在鹿群中可以通过母体、唾液、血液、口水、乳汁、尿液和粪便传播,鹿身体的各个部分,包括鹿茸都有可能潜伏着朊病毒,而患病动物接触过的水源、土地、植被和其他动物也都可能被病毒感染,健康的鹿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东西,也有可能患病。 鹿群自身的移动、人类的运输都会导致疫情的扩散。2016年3月,挪威科学家在发现...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rticle/136431/
2.人肉能吃吗?一旦感染朊病毒,是100%致命吗答案是不能吃。这是因为很有可能会感染可怕的朊病毒,而且致死率就是100%。据《卢氏杂记》一书中记载很不好吃。 然而由于以前极少的人类比较愚昧与野蛮,因此干出许多相关事件,即使如今还有一些食人部落。比如食人族,食尸族等,古代更是有将敌人充当军粮的故事,同时也有天灾后择不饥食的历史。https://www.xietoutiao.com/ys/381847.html
3.她在实验室意外扎破手指,感染致命朊病毒,9年后年仅33岁的她因此去世事故发生后,她立刻担心起来,因为刺伤拇指的弯镊上很可能携带有导致疯牛病的朊病毒,而这种朊病毒可以通过伤口感染人类,而且没有疫苗、也没有治疗方法,一旦感染,就普遍致命。 更关键的是,朊病毒感染后平均有10年左右的潜伏期,然后才会发病,这意味着如果发生了感染,那么在这10年里,只能等待死亡的降临。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33519
4.食人族的潘多拉魔盒——库鲁与阮病毒PrPSc感染模型的两种假设 在传播实验中,常用的感染途径是脑内接种,就是盖度谢克对大猩猩做的那样,因为大脑中的PrPC浓度高,阮病毒可以快速复制。但是这不是自然环境下会进行的途径,除了 iCJD 病例(接触到了朊病毒污染的神经外科材料、电极探针或尸体硬脑膜移植)。通常,朊病毒通过外围途径进入宿主,克服重重障碍后到达大...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44099403&efid=7YXLVI3ZDzvMFBiO3wD0Vg
5.知识点脱水关于死亡,那些令人发笑的问题(猫咪会吃掉我的眼珠...尸体,仍会发生痉挛、抽搐、呻吟等行为。人刚死掉时,神经系统仍处于活跃状态,这就引发了身体的抽搐和痉挛。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死后几分钟内,但有时也出现在死亡12个小时后。怪声可能移动尸体时,尸体内部的气体会通过气管排出,从而制造出一种诡异的呻吟声;尸体的动静与还未完全死亡的神经系统无关,细菌吞噬内脏产生...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134253/
6.为什么你该了解朊病毒为什么朊病毒具有传染性呢?目前的科研结果显示,“致病型”朊病毒蛋白质可以改变“细胞型”的构象,最终把后者也转变成“致病型”。所以,如果某个人摄入了一定的“致病型”朊病毒蛋白质(比如作为“Fore”部落成员参与了食人仪式),这些蛋白質会最终进入大脑,并且逐步把大脑中正常的“细胞型”朊病毒蛋白质都变成“致病型...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418/102582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