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强国知识产权研究院强国研究院强国院官网

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公知常识的概念并无清楚明确的界定,仅在2010版《专利审查指南》(简称《审查指南》)中有所涉及。《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第3.2.1.1节规定:“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例如,本领域中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惯用手段,或教科书或者工具书等中披露的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①

基于对前述《审查指南》规定的理解,理论界、实务界对公知常识的概念亦有多种界定。如:有观点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就应当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即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或者技术手段;②有观点认为,公知常识是在所属技术领域众所周知的事实,以及广泛熟知的知识或技术手段;③有观点认为,公知常识系在专利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某一技术领域内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普遍知晓的技术知识,其属于司法认知的对象。④

(一)关于公知常识的外延

由上述观点可见,技术手段和技术知识在认定公知常识时互有交叉。技术手段按照一般理解,是指人们在技术活动中利用技术知识和经验,选择一定的技术方法,去完成设定的技术目标,因此将技术知识和技术手段相比,技术知识显然有更宽泛的外延,是上位概念,二者不能并列或选择性适用。

(三)关于公知常识与司法认知的区别

基于此,笔者认为,对于公知常识的概念可定义为: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为该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普遍知晓的技术知识,其不同于众所周知的事实,亦不属于司法认知的对象。

二、公知常识的载体

关于公知常识的载体,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亦无明确界定。《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八章第4.3.3节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教科书或者技术词典、技术手册等工具书记载的技术内容来证明某项技术手段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一)专利文献和期刊论文

在司法实践中,专利文献和期刊论文是当事人运用较多的证明公知常识的载体。对于该类载体,法院多采取相谨慎的做法,否定了专利文献和期刊论文等作为公知常识证据载体的合法性,如“连接器插座”实用新型专利无效行政纠纷案、“液压全封闭落地式垃圾中转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无效行政纠纷案。

法院之所以对此相对谨慎,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审查指南》并未规定专利文献和期刊论文可以作为公知常识的载体,法院作为司法机关,更不应当扩大适用。其二,专利文献和期刊论文本身记载的技术特征、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实现的技术效果并不具有当然的确定性、准确性,亦不具有公知性。韩国科学家黄禹锡2005年5月在世界顶尖杂志《科学》上关于克隆胚胎干细胞的论文造假便是最好的诠释。在我国,科研人员为评职称需要发大量的论文,各级政府为寻求政绩资助专利申请等导致国内期刊论文编造数据、专利文献内容造假的现象也屡有发生。

(二)《国际专利分类表》

(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

所谓的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有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鉴于该类标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共同遵守的,虽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但可以作为证明公知常识的证据使用。如在通信领域,TD-SCDMA标准经工业信息化部、运营商等部门协商确立后,成为通信领域的技术人员研发、测试、专利申请的重点参考资料,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广泛知晓,应为通信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

(四)权威的数字资源

三、公知常识证据的举证和认定

(一)对利益平衡理论的理解

(二)关于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公知常识证据的举证和认定

笔者需指出的是,在一些特殊的案件,如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疑难复杂案件、有涉诉信访苗头的案件以及其他重要案件中,专利复审委员会在认定公知常识时,应当采用举证的方式证明,此举是最大限度的保障各方利益平衡的内在要求。

2.专利复审委员会在专利确权程序中是否可依职权认定公知常识

《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三章第4.1节规定虽并未否定专利复审委员会在专利确权程序中不可依职权认定公知常识,但是笔者认为该做法与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性质相悖。

具体而言,在专利确权行政案件中,专利复审委员会虽为行政机关,但却行驶着准司法机关的权利。其作为居中裁判者,在无效请求人与专利权人无效请求纠纷之间居中作出裁决。如果允许专利复审委员会依职权认定公知常识,则相当于变相的帮助无效请求人,对专利权人而言,显失公允。不仅损害了当事人所期待的最基本的公平正义,更会对专利确权制度失去信任。

在涉及“直流电弧炉用导电热补料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无效行政案件中,法院在判决中否定了专利复审委员会依职权认定公知常识但不举证的行为,其认为:“专利复审委员会在第13791号决定中简单地将本专利权利要求2与对比文件2的区别归纳为‘工艺步骤参数的不同’是不适当的,且专利复审委员会亦未对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如何从对比文件1中得出技术启示逐一进行评价,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对此并未提交证据予以证明,亦未进行合理的说明,故对该认定不予支持。”

虽上述判决否定了专利复审委员会依职权认定公知常识但不举证的行为,但其出发点并非是专利复审委员会不能依职权认定公知常识,而是专利复审委员会并未举证证明。基于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性质,笔者认为该判决亦有不妥之处。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当牢牢把握准司法机关的底线,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期待利益,在专利确权程序中不可依职权认定公知常识。

(三)关于申请人或无效请求人对公知常识证据的举证

《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八章第4.3.3节规定,主张某技术手段是本领域公知常识的当事人,对其主张承担举证责任。该当事人未能举证证明或者未能充分说明该技术手段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并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合议组对该技术手段是本领域公知常识的主张不予支持。司法实践中,申请人或无效请求人仅仅主张某技术内容属于公知常识而不提供相应证据,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其应当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查实践中,对于涉及到公知常识的审查意见,申请人或代理人的意见陈述书的答辩意见通常只是“没有证据证明该区别技术特征是公知常识”。实际上,该答辩意见效果不好,因为现有法律、法规等并未明确规定所有公知常识均需举证,审查员在驳回决定中很容易形成“因为其是公知常识,所以其是公知常识”的论证方式,势必造成审查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偏离实质的发明点。

鉴于此,笔者认为,可采用区别技术特征在本申请及对比文件中能否产生相同技术效果的方式判断该特征是否为公知常识。如果二者不能产生同样的技术效果,则不能认定为公知常识,反之,则可认定。若申请人能够基于此而答辩,能够给予审查员看待区别技术特征新的视角,也能促进专利申请的高效审查。

(四)关于法院对公知常识证据的认定

如在“一种竹扫帚”的实用新型专利无效行政纠纷案中,法院认为:“在本专利申请日之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废旧衣物、床单等棉制品、棉织物撕成条状,先将钉子钉在木棍的一端以固定细铁丝,用细铁丝将布条一层一层的绑扎在木棍的端头,再将钉子钉在木棍端头固定细铁丝的另一端制成墩布的做法早已司空见惯。根据该方法给出的启示,无需本领域技术人员,只要稍具生活经验的人即可根据绑扎墩布的方法获得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此外,为防止在木制或竹制等材质的圆柱体端部对金属丝、棉、麻等丝线进行绑扎后,被绑扎物发生轴向位移或脱落,用钉子、穿钉进行交叉固定的方法,亦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及简单的物理常识。”在涉及“前轮定位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无效行政案件中,法院亦有类似认定。

THE END
1.美国专利审查实践中现有技术文件的核查发明人申请日现有技术是用于确定发明创造的专利性时涉及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答复发明创造的新颖性或创造性问题之前,核查现有技术是重要的步骤。在中国审查实践中,现有技术认定错误的情况极少发生。但在美国专利实践中,需要我们更加谨慎的核查对比文件是否构成现有技术。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F4P8DM0511BK66.html
2.我们身边的知识产权(1.0)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多选题】下列属于专利文献范畴的是?() A、小王申请专利前发表的论文。 B、小明申请的发明专利经过初步审查公开专利说明书文件。 C、国家知识产权局在网站上公开的专利公报。 D、小林在欧洲专利局申请专利时,欧专局审查部门出具的检索报告。2、【判断题】专利文献中不仅包含技术信息,还包括了一定的法律信息和...http://xuzhou.ehqc.cn/html/00_94.html
3.科学研究思路与科研设计通州院区旧站数据③专利文献数据库 可查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研制的中国专利数据库(CNPAT)。 ④获奖成果数据库 可查阅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研制的中医药成果数据库。 ⑤中医古典文献 目前可查阅由中国台湾中医药委员会研制的电子中医药古籍文献(TCMET),进行《黄帝内经》、《金元四大家》、《景岳全书》的全文...https://www.dzmyy.com.cn/Html/News/Articles/1000523.html
4.专利审查创造性“三步法”判断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专利审查指南》规定的“三步法”内容为: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确定区别特征和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判断是否显而易见。“三步法”的三个步骤前后相序、逻辑关联,共同构成判断创造性之(突出)实质性特点的基本过程。 “三步法”第一步属于事实查明范畴,在相同检索条件下,不同审查员确定的最接近现有技术在大多数情况...https://www.liketm.com/zhuanli130129.html
1.专利的分类及含义不少个人跟企业申请人虽然有专利申请需求,但是并不了解各种专利类型的区别。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PCT 中国专利法规定了三种类型的专利,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1、发明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无论是产品还是方法,只要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都可以申请发明专利。 https://blog.csdn.net/2408_89165055/article/details/144027456
2.知识产权的主要范畴有哪些知识产权的主要范畴有哪些知识产权乃是对人类智力创造性劳动成果予以公正保护的专属权益,通常由国家力量为创新者提供在特定时段内对于自己的智力创造活动享有独家拥有或排他性控制的保障。众所周知,知产权包含如下诸多方面:(1)各种类型的作品;(2)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3)商标;(4)地域标志;(5)商业机密;(6)集...https://v.66law.cn/wenda/2920590.aspx
3.2015新疆继续教育知识产权读本阳光心态答案大全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种文献的有 A.科技报告 B.学位论文 C.专利文献 D.专著 14,标准统一资料真实广泛经济且便于处理是哪种研究方法的优点 A.访谈调查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问卷调查法 15,为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研效益最重要的工作是 A.选定课题 ...https://www.douban.com/note/500707125/
4.求助各国专利号后的(A)或(B)等是什么意思药物化学「公布」是指专利申请公布,指将该专利申请的著录事项和说明书摘要进行公布,而「公告」是指授权公告,指将专利授权这一法律程序(2010年新《细则》加入了著录事项)进行公告,以此宣告专利权的授予。题主问题中的「公布」和「公告」多是指专利文献范畴的概念,而我国专利制度中关于专利文献中的「公布」和「公告」的概念...https://3g.dxy.cn/bbs/topic/7051923?from=oldRedirect
5.曹治丽:专利创造性答复之容易想到的思考律师维权专利的创造性根据评判者的检索水平,检索习惯,检索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即使是提供相同的对比文献,不同的审查员也能审出不同的结果,同样不同的代理人也能答出不同的结果,这其中不乏有水平经验以及处事态度和风格的原因,更有不同的人之间的主观认定因素。 https://www.chinaiprlaw.cn/index.php?id=5054
6.论文参考文献可以引用专利吗问:专利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吗? 答:当然可以,专利的保护知识对生产、制造、销售和使用方面的保护,对于学术方面的引用评论,当然是不属于前述的保护范畴 问:参考文献引用专利的格式 答: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604262d0e0546f4ca825ff78.html
7.文献常识信息素养资源教学与培训文献常识 科技文献有哪些出版类型?如何识别? 科技文献出版类型主要包括: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资料、技术档案、政府出版物等。主要文献特征及识别方法如下: 科技图书: 图书是内容比较成熟有完整的装帧形式的出版物,包括封面、书名页、版权页、目次、正文、ISBN等。http://www.lib.sdu.edu.cn/page/id-194.html
8.逻辑“与”是一种用于交叉概念或者限定关系的组配,可以缩小检索...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垄断法 下面哪个不属于专利文献范畴? 检索语言 以下属于主流媒体新闻数据库的有? 布尔逻辑运算符号“与”的作用在于( )。 我国的现行in号由几位数字组成? url的机构性质域名中属于机构的是() 搜索引擎法是inter网络上查找信息*常用的方法。 https://wenhliday.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printEntry.do?id=46979755
9.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10篇)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xx)08-045-02 20xx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又一次名列前茅,但令人担心的是,在专利的转化率上还不足5%,这意味着大部分的专利还在“沉睡”中,无法将知识产权这种资产转化为预期的经济利益,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经营。那么如何“唤醒”这些专利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早在...https://www.ruiwen.com/lunwen/6750661.html
10.下列属于二次文献的是()A.索引B.年鉴C.期刊论文D.专利说明书...更多“下列属于二次文献的是()A. 索引B. 年鉴C. 期刊论文D. 专利说明书”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文献类型哪些属于三次文献的范畴? A.综述 B.索引 C.期刊论文 D.年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A.年鉴B.书目C.索引D.文摘 ...https://www.educity.cn/souti/B7E3C641.html
11.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不到专利文献。【单选题】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烹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范畴。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角膜的周边厚度为(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烹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范畴。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角膜上皮细胞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b149674e09834fdfb39dd9f08f5e845f.html?fm=bd47b0776483c973bfbd76b3cee3942790
12.文献检索心得体会13篇文献检课程从第五周开始,到十三周结束,在这期间,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中文数据库检索、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数据库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检索等检索知识和方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上机实验,我们经过实际操作,对清华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以及springer数据库、ei village 2 数据库等...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117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