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信息包括哪些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专利信息是专利活动的产物,记载了发明创造的成就和轨迹,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技术文献和知识宝库。
当前,全球企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的规模和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运用专利战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增强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最为有效的手段。而作为制订、运用专利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专利信息分析与利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企业而言,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得以生存,并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
PART1、什么是专利信息
专利信息是指以专利文献作为主要内容或以专利文献为依据,经分解、加工、标引、统计、分析、整合和转化等信息化手段处理,并通过各种信息化方式传播而形成的与专利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总称。
PART2、专利信息的分类
1、技术信息
2、法律信息
在权利要求书、专利公报及专利登记簿等专利文献中记载的与权利保护范围和权利有效性有关的信息。其中,权利要求书用于说明发明创造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是专利的核心法律信息,也是对专利实施法律保护的依据。其它法律信息包括:与专利的审查、复审、异议和无效等审批确权程序有关的信息;与专利权的授予、转让、许可、继承、变更、放弃、终止和恢复等法律状态有关的信息等。
3、经济信息
4、著录信息
5、战略信息
经过对上述四种信息进行检索、统计、分析、整合而产生的具有战略性特征的技术信息和/或经济信息。例如,通过对专利文献的基础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所给出的技术评估与预测报告和“专利图”等。美国专利商标局1971年成立的技术评估与预测办公室(OTAF)就是专门从事专利战略信息研究的专业机构。该机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陆续对通信、微电子、超导、能源、机器人、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等几十个重点领域的专利活动进行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技术统计报告和专题技术报告。这些报告指明了正在迅速崛起的技术领域和发展态势,以及在这些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这些报告是最重要的专利战略信息之一,它是制定宏观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制定技术研发计划的可靠依据。
PART3、专利信息的特点
1、技术新颖性
目前,大多数都有规定,专利信息所包台的技术内容必须是国内外出版物上没有公开发表过的。很多在专利保护中采取先申请制和早期公开制,从而促使发明人(设计人)在发明构思基本完成之时便迫不及待地提出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内容将在6个月后或者满18个月即行公布。这些都使专利信息的传播速度进—步加快,能够及时反映新的科技信息。
2、技术广泛性
专利信息汇集了极其丰富的科技信息,从航天技术到人们生活用品的制造,几乎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全部技术领域。专利信息包含了世界上发明创造成果的90%-95%,而且很多发明成果仅仅只通过专利信息公开。
3、技术可靠性
各国专利法都规定专利信息中的专利说明书应当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城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而且实行审查制的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因此,专利信息的技术内容是准确可靠的。
4、法律性
任何一件专利都有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有效期限。这可以在权利要求书、专利公报以及专利登记簿等专利信息中获取,其中权利要求书是专利实施法律保护的依据,是专利信息法律性的核心。它说明了发明创造的技术特征,清楚和简要地表述了请求保护的范围。
5、经济性
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可以获取大量的经济情报,可以反映出专利申请人的经济利益趋向和市场开拓方向,可以得知竞争对手的研究开发方向、能力和经济实力,掌握其经营发展战略和潜在的市场。
PART4、专利信息的作用
有关科技、经济管理部门在制定工业发展计划和确定何类技术应得到优先发展时,可以通过使用各国专利局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专利信息统计数字,以及对特定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探如研究,预测国内工业发展趋势和国外发展状况,确定哪些技术适于扩大生产、哪些技术节约能源、哪些技术可在农村推广应用增加就业机会等,以制定出可行的科技、经济发展规划。
另外,由于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科技实力的主要指标,发明专利多标志着该国科技实力强大;发明专利增长快,则表明该国科技实力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以发明专利信息的统计分析来确定本国与外国的科技实力,并进行科技实力对比,可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主管部门还可通过应用专利信息,以信息的发布、传播和管理来体现宏观意图,达到引导市场经济主体专利行为的目的,促使专利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2000年1月,知识产权局与经贸委通过制定发布《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专利意识,引导企业加强专利的无形资产评估和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向发展专利战略的高层次迈进,使企业的专利工作向规范化、纵深化发展。
2、技术研究开发
专利信息汇集了人类的发明创造构思与研究成果,为技术研发人员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使科研工作少走弯路,而站在最高、最新的起点上进行。
3、专利申请
4、专利战略实施
专利战略是制定者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发展,运用专利及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大经济利益,并保护自己技术优势的整体性谋略,专利战略的基础就是打好专利信息战。
5、技术贸易
外贸部门利用专利信息,可以在同发达地区进行的许可贸易协议谈判中,使自己的谈判地位得到提升,同时可以指导本国的产品和技术输出活动。
6、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鉴定
科技在新是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有关规范操作,并做出的结论。科技查新所论证的是”有”、“没有”或者“部分没有”的随艇。而辩技成果鉴定是由所属技术领域的有关专家对已完成的科技成果做出“先进”、“领先”或者“填补空白”等水平性评价。
在进行科技查新和科技成果鉴定活动中,专利信息数据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需要检索的数据库。由于参与查新、鉴定的专家无论知识有多么渊博,也总是有限的,也只是某一具体领域的权威。不可能掌握该技术领域的所有技术,尤其是商新技术。因此,在这种情形下,通过查询有关专利信息,特别是专利信息中古有产品的形状、机械制造、电子线路、工艺流程、材料配方等详细信息,是其他文献数据库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帮助专家分析判断该技术的科技含量如何,是否已由他人研究井申请专利等.由此做出具有科学依据的反映该技术新颖性或者水平性的结论。
PART5、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规模
企业规模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企业对专利工作的投入程度。一个资本量非常小的企业,在专利管理人员的配置、专利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工具的购买、专利申请和维护资金的支持等方面都很难给予最充分的安排,这必然限制了企业对专利信息利用的程度。
2、技术集中度和技术面宽度
一个企业技术的集中度,或者说该企业所涉及技术面的宽度,也对企业利用专利信息的程度有相应的影响。
3、员工专利素质
企业员工的整体专利意识和专利素质以及企业专利管理人员专利工作的深度,对该企业专利信息的利用程度和利用层次有直接影响。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普遍缺乏专利意识和相应的专利知识,那么我们很难想象这个企业存在高层次的专利信息利用手段和策略。因此,企业员工整体专利素质的提高是进行专利信息利用的根本。
对于处在专利积累阶段的企业来说,其专利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仍集中在专利的申请和维护,专利工作还需要上升到进行战略布局、专利资产运营等层面。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采取了很多员工专利培训措施,这将为公司未来专利信息的利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4、企业的经营性质
PART6、企业获取专利信息的途径
(一)从信息获取的途径来看,专利信息的收集和获取是企业进行专利信息利用的基础。
企业获取专利信息的途径主要包括:
2、利用商业性数据库和出版物,如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的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WPI)、日本专利信息组织的PATOLIS数据库等,这类商业性数据库通常有独立的登记号,在某种程度上更便于企业进行专利信息分析。
3、建设企业专利数据库,这种方式相对于上两种方式来说更有针对性,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建立专门的企业数据库。
(二)从信息分析的阶段和目的看,在专利信息收集后,需要对所收集到的专利文献进行筛选、统计以及多样分析,以获取对企业有用的信息。
通常企业在研发前、研发中和非研发期间都需要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
2、研发中的专利信息利用主要是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使自己的研发成果权利化时进行的专利调查,掌握其他公司的开发状态、申请专利的审查过程,发现易引起纠纷的专利并提前制定相应措施,以及为了防止其他公司对某些技术权利化而进行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