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第一批和第二批一共有多少本期刊?
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共5737本、第二批共693本。
问:第一批学术期刊和第二批学术期刊哪个好?
问:第一批和第二批学术期刊是核心还是普刊?
有普刊也有核心,也有根本不对外征稿甚至连任何一个数据库都不上的期刊。
问:第一批和第二批学术期刊目录在哪里看?
一、重点选题
1.中国式现代化的统计评价与进程监测
2.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统计评价
3.新发展格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测度
4.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统计监测、评价与驱动因素
5.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效应检验与推进路径
6.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协调发展的统计检验
7.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水平测度
8.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统计测度
9.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大国内市场的统计评价与测度
10.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
11.国家创新、区域创新、企业创新的统计评价与效率测度
12.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
13.“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企业碳减排的统计实证
1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度的统计检验
15.统计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创新及应用、研究动态述评
16.统计现代化体系构建与改革路径
17.数字经济统计分类方法、规模测算与卫星账户编制的中国方案
18.数据资产统计核算与数据价值链测度
19.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
20.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与统计环境治理
二、投稿须知
1.论文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取向,突出问题意识和学术创新。符合统计学理和实证研究范式,适合本刊定位和风格。
2.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中国知网的查重率(总复制比)不超过10%;稿件已被数据库收录的,将视为学术不端而不予采用。
(一)正文格式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应标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作者工作单位直接排在作者姓名之下。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以逗号隔开,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如果多位作者属于同一单位中的不同下级单位,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小写的英文字母a、b、c等,并在其下级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上相同的小写英文字母。作者顺序按投稿时作者所排顺序为准,合著作者最多为4人。
3.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摘要篇幅在200字以内,英文摘要置于参考文献之后。
4.关键词
例:关键词:抽样方法;样本容量;比较研究
6.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
例:中图分类号:F224;C811
7.基金项目
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0309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XJ029)
8.注释
文中注释在相应位置的右上角标注数字,并在该页页脚处注释,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
例:①、②…
(二)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正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6.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9.外文参考文献规范
9.1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T3179-92,姓名用西文或俄文等的著者,我刊采用“姓前名后,名字全缩写,且省略逗号和缩写点”的缩写规则。即姓的首字母大写,姓与名之间空一字的间隔,不加“,”,名的缩写首字母用大写,不加缩写点。如著者不多于3人,全部著录;如为4人以上,只著录3人,后加“etal.”。著者间加“,”,最后两著者之间一律不加“和”,“and”,“und”,“&”一类连词。以JohnQuincyPublic为例,我刊为PublicJQ。
9.2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刊名,除of、and等外,各单词首字母均大写。
9.3示例:
(1)期刊[J]
[1]TakaneY,DeLeeuwJ.OntheRelationshipbetweenItemResponseTheoryandFactorAnalysisofDiscretizedVariables[J].Psychometrika,1987,52(3).
[2]FabrigarLR,WegenerDT,MacCallumRC,etal.EvaluatingtheUseof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inPsychologicalResearch[J].PsychologicalMethods,1999,(4).
(2)专著[M]、学位论文[D]、论文集[C]
[1]LawleyDN,MaxwellAE.FactorAnalysisasaStatisticalMethod[M].London:Butterworths,1971.
[2]BeermannP.TopicsinMultinationalBankingandInternationalIndustrialOrganization[D].Munich:LudwigMaximilianUniversityofMunich,2007.
(3)报告[R].(workingpaperworkingpapers类似研究报告或预印本,由于反应研究成果即时,成为一些领域的重要信息源,也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属于TechReport[R])
[1]AlesinaA,RodrikD.DistributivePoliticsandEconomicGrowth[R].NBERWorkingPaper,No.3668,1991.
(4)论文集或专著中析出文件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对于专著和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文献标识采用[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Z]。
[1]DupontB.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in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withanUnrclatedMLCCompatibleDonor[A].WhiteHJ,SmithR.ProceedingsoftheThirdAnnual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ExperimentalHematology[M].Houston:InternationalSocietyforExperimentalHematology,1974.
[2]JainBJ,PohlheimH,WegenerJ.OnTerminationCriteriaofEvolutionaryAlgorithms[A].SpectorL.GECCO’2001–ProceedingsoftheGeneticandEvolutionaryComputationConference[C].SanFrancisco,CA:MorganKaufmann,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