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易于病毒存活,容易诱发多种传染病,影响家禽健康和生产性能。为指导养殖户做好冬季家禽常见病防控,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确保种源健康
引种时原则上坚持从禽白血病、鸡白痢等疫病净化场引进种禽或商品代雏禽,从源头上阻断垂直传播疫病的流行,避免诱发其他疫病的发生。
二、做好基础免疫
在优先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免疫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筛选合适的疫苗开展免疫。应选择国家批准企业生产的疫苗,确保免疫效果。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保存和使用疫苗,做好温度监控。接种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三、改善饲养环境
四、加强环境卫生与消毒
五、注重营养与保健
一是增加能量饲料供给。除一定比例的蛋白质外,冬季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能量饲料,确保饲料原料无霉变、无杂质。二是补充其他营养素。冬季提倡饲喂温水,在水中添加鱼肝油粉、VE、VC、VD等维生素,还可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饲料添加剂,满足其生长需要。三是适量添加益生菌。可在日粮中适量添加含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微生态制剂,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感染。
六、做好驱虫
遵循“高效、低毒、广谱、价廉、使用方便”等原则,根据家禽品种选择不同的驱虫药。投药要科学,剂量要准确。种禽的驱虫应在开产前进行。
七、配合开展疫病监测
要配合当地兽医部门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监测。若群体免疫抗体不合格,及时开展补免,确保免疫质量。配合开展病原学样品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隐患。
八、及时报告动物疫病
九、做好病死或死因不明家禽的处置
禁止在养殖场内宰杀家禽,对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要按规定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