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知识竞答试题标准答案及解析(一)

1.贫血时,红细胞不会出现的异常是(C)

A、Howell-Jolly小体

B、卡-波环

C、棒状小体

D、胞质嗜多色

E、嗜碱性点彩

解析:棒状小体即Auer小体,是粒单系细胞所特有的标志,红细胞中不可能出现。

2.下列有关淀粉酶的叙述错误的是(E)

A、最适反应pH6.9~7.0

B、分子量较小,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

C、需氯离子活化

D、不能采用EDTA抗凝血检测

E、淀粉酶升高即可确诊胰腺炎

解析:淀粉酶活性中度或轻度升高可见于一些非胰腺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病穿孔及吗啡注射后等均可见血清淀粉酶增高。

3.女性尿液中出现较多而无明显临床意义的是(E)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脓细胞

D、肾小管上皮细胞

E、鳞状上皮细胞

解析:鳞状上皮细胞在女性尿液中出现较多但无明显临床意义。

4.CK-MM主要存在于(E)

A、肝

B、心肌

C、脑组织

D、红细胞

E、骨骼肌

解析:CK-MM型主要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CK-BB型主要存在于脑细胞中,CK-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A、普通显微镜

B、透射电镜

C、荧光显微镜

D、偏振光显微镜

E、相差显微镜

6.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不包括(A)

A、0型——有核红细胞

B、Ⅰ型——丝球型

C、Ⅱ型——网型

D、Ⅲ——破网型

E、Ⅳ——点粒型

解析: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不包括O型——有核红细胞。

7.ICSH推荐血沉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

A、魏氏法

B、潘氏法

C、血沉仪法

D、温氏法

E、ξ血沉率法

解析:ICSH推荐血沉测定的参考方法是魏氏法。

8.多尿是指成人24小时尿量多于(A)

A、2500ml

B、2000ml

C、1000ml

D、500ml

E、100ml

解析:成人24小时尿量经常超过2500ml,小儿24小时尿量大于3000ml时称为多尿。

9.血沉测定时,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液之比是(C)

A、1:1

B、1:2

C、1:4

D、1:6

E、1:9

解析:枸橼酸盐抗凝剂常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和凝血功能测定,血沉测定时,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液之比是1:4。

10.正常阴道清洁度为(A)

A、Ⅰ~Ⅱ度

B、Ⅲ~Ⅳ度

C、Ⅱ~Ⅲ度

D、Ⅰ~Ⅲ度

E、Ⅲ度

解析:正常阴道清洁度为Ⅰ~Ⅱ度。

11.不符合原始红细胞形态学特点的是(D)

A、胞体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可见瘤状突起

B、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比原粒细胞粗而密

C、核仁大,界限不清

D、胞质透明呈淡蓝色,常见核旁淡染区

E、核质比大

解析:原始红细胞胞浆深蓝色,不透明,故选D。

12.下列选项中,肠道的正常菌群是(E)

A、志贺菌

B、伤寒沙门菌

C、副溶血弧菌

D、霍乱弧菌

E、变形杆菌

解析:肠道正常菌群为类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等,尚有少数过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13.标本采集和送检过程中错误的是(D)

A、标本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的污染

B、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C、采取标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

D、脑膜炎球菌要冷藏

E、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解析:脑膜炎球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不耐寒冷干燥,标本采集后应保暖保湿,立即送检,不能冷藏。

14.乙肝患者血清中不易测出的是(C)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s

E、抗-HBe

解析:HBcAg包裹在HBV外膜中,不能在血中直接检出。

15.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C)

A、使细菌获得充分的营养

B、减少细菌间的相互抑制作用

C、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

D、加快细菌的生长速度

E、利于细菌的大量生长

解析:A、B、D、E都是平板分区划线的“结果”,而不是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就是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

16.正常菌群不包括(E)

A、常居菌

B、过路菌

C、条件致病菌

D、机会致病菌

E、致病菌

解析:正常定植于人体各部位的细菌群称为正常菌群。包括三种情况:①常居菌;②过路菌;③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17.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是(C)

A、HBeAg

B、HBeAb

C、HBsAg

D、HBsAb

E、HBcAb

解析:HBsAg是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18.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是(C)

A、HAV

B、HIV

C、HCV

D、HDV

E、HEV

解析:HBV和HCV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

19.荷包蛋”样菌落是哪种微生物的培养特性(C)

A、莫氏立克次体

B、螺旋体

C、支原体

D、衣原体

E、大肠埃希菌

解析:支原体典型的菌落中心部位较厚,向下长入培养基,周边为一层薄薄的透明颗粒区,呈“油煎蛋状”。

20.父母血型基因型为BB和OO,则其子女的血型只可能是(B)

A、A型

B、B型

C、O型

D、B型和O型

E、AB型

解析:来自父母双方染色体的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OO、AA、AO、BB、BO,AB);遗传时遵循共显性遗传的规律,在子代形成A、B、O、AB四种表现型,即血型A、B、O、AB。

21.ABO血型检查可应用于(E)

A、输血

B、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查

C、器官移植

D、ABO血型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E、以上都是

解析:ABO血型检查可应用于输血、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查、器官移植、ABO血型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22.下列体液中不含血型物质的是(D)

A、唾液

B、羊水

C、胃液

D、脑脊液

E、尿液

解析:ABO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膜上,还可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组织细胞上。ABO血型特异物质存在于唾液(含量最大)、尿、泪液、胃液、胆汁、羊水、血清、精液、汗液、乳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脊液。这些可溶性抗原又被称为“血型物质”。凡是体液中有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可以中和或抑制抗体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无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

23.区别血尿和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A)

A、尿沉渣镜检

B、隐血试验

C、尿胆红素测定

D、尿三杯试验

E、尿蛋白定性

解析:血红蛋白尿显微镜下不见红细胞或有极少量红细胞碎片,离心沉淀后上清液仍为红色,隐血试验阳性;血尿离心后上清液呈淡黄色,隐血试验阴性,沉淀物显微镜下可见到大量红细胞。

2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多见于(C)

A、伤寒感染

B、淋巴细胞白血病

C、寄生虫感染及皮肤病

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E、长期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感染、某些皮肤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皮肤病、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

25.瑞氏染色时,如果缓冲液的pH偏碱,则红细胞会呈现(A)

A、灰蓝色

B、粉红色

C、橙红色

D、紫黑色

E、黄色

解析: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因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染色;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亚甲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呈深暗,嗜酸性颗粒呈暗褐,甚至棕黑色。

26.妊娠试验测定的激素是(D)

A、雌激素

B、胎盘催乳素

C、胎盘专一性蛋白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孕激素

解析:一般妊娠后35~40d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200ng/L以上;60~70d达高峰,HCG可达6.4~25.6μg/L,常用的HCG检査方法即能显示阳性结果,单克隆抗体二点酶免疫法在受精卵着床后5~7d即能检测出HCG。

27.分类计数白细胞时应选择血涂片的(D)

A、尾部

B、头部

C、体部

D、体尾交界处

E、头体交界处

解析:因为白细胞相对于血液的其他成分而言,体积更大一些,所以推片的过程多位于涂片的尾部和两侧。通常涂片尾部嗜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单核细胞沿涂片的长轴均匀分布。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的尾部和边缘,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在涂片头部和体部。

28.正常阴道分泌物外观为(A)

A、白色稀糊状

B、无色透明黏性

C、黄色水样

D、奶油样

E、脓性

解析: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

29.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概念论述错误的是(A)

A、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一致的

B、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

C、每个红细胞含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

D、一般情况下,随红细胞的增多和减少,血红蛋白常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E、同时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贫血类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解析: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不一致的。

30.下列静脉采血步骤中哪项是错误的(E)

A、选择适宜静脉,扎止血带

B、消毒

C、检查注射器有无阻塞和漏气

D、穿刺时针头斜面向上抽血

E、抽血完毕,立即将血液沿针头快速注入试管内

解析:抽血完毕,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

31.EDTA抗凝剂对下列哪项检查最适用(C)

A、血小板功能检查

B、血沉

C、血小板计数

D、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E、凝血象检查

解析:EDTA抗凝剂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适用于血液学检查,尤其是血小板计数。

32.Pandy试验采用的试剂是(D)

A、硫酸铵

B、磺基水杨酸

C、氧化汞

D、苯酚

E、硫酸钠

解析:潘氏试验,又称Pandy试验,是指脑脊液中的蛋白测定,也称球蛋白定性试验,其原因是脑脊液在病变时,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多为球蛋白增加,在潘氏试验中球蛋白遇酚而变性而出现沉淀。

33.阻塞性黄疸时,大便性状为(D)

A、黏液,脓血便

B、柏油样便

C、鲜血便

D、白陶土样便

E、脓血便

解析:胆管梗阻时,粪便中无粪胆素而呈白陶土色,氯化高汞试验为阴性反应。

34.有关线索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属于阴道鳞状上皮细胞

B、上皮细胞边缘不整齐并趋于溶解

C、表面附有大量加德纳杆菌和其他短小杆菌

D、核清晰可见

E、是诊断加德纳阴道病的依据

解析:线索细胞是阴道鱗状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寄生了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短小杆菌。镜下可见该细胞边缘呈锯齿状,细胞部分溶解或已经溶解,核模糊不清,周边大量加德纳菌及厌氧菌使表面毛糙,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检出线索细胞提示加德纳菌感染。

35.卵磷脂小体减少常见于(C)

A、精囊炎

B、附睾炎

C、前列腺炎

D、尿道旁腺炎

E、尿道球腺炎

解析:正常前列腺液涂片中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前列腺炎时数量常减少或消失,分布不均,有成簇分布现象。

36.奶油状白带见于下列哪种情况(D)

A、念珠菌感染

B、滴虫感染

C、宫颈息肉

D、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E、子宫内膜炎

解析:奶油状白带见于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37.半抗原的特征是(D)

A、无免疫原性,无抗原性

B、有免疫原性,有抗原性

C、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

D、无免疫原性,有抗原性

E、多为大分子物质

解析:半抗原是指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多为多糖、多肽类物质,所以正确答案是D。

38.沉淀反应中抗体过量的现象称为(A)

A、前带

B、后带

C、等价带

D、带现象

E、拖尾现象

解析:该题主要考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形成,称为带现象;抗体过量,称为前带,抗原过量时,称为后带。

39.病原体感染机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抗体是(A)

A、IgM

B、IgG

C、IgA

D、IgE

E、IgD

解析:IgM是抗原刺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

40.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不包括(D)

A、特异性

B、比例性

C、可逆性

D、亲和性

E、阶段性

解析:该题主要考基础理论记忆题,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不包括亲和性,所以这一题答案是D。

41.目前用于预防接种的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有(B)

A、减毒活病毒乙肝疫苗

B、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C、原代细胞乙肝疫苗

D、Veto细胞乙肝疫苗

E、乙肝表面抗原组分疫苗

解析:目前用于预防接种的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酵母重组)。

42.可以作为乙肝传染性标志的是下列哪一项(B)

D、HBeAb

解析:HBeAg多存在于HBsAg阳性的标本中,是乙肝传染性的标志,在急性乙型肝炎早期常有HBeAg检出。

43.衡量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的主要指标是(A)

A、抗-HBs

B、抗-HBe

C、抗-HBc

D、抗-HBc-IgM

E、Pre-Si

解析:在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中可出现抗-HBs阳性。HBV疫苗接种者血中能否检出抗-HBs,是衡量预防接种效果的最主要指标。

44.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在病毒分类上甲肝病毒属于下列哪一科的病毒(D)

A、DNA病毒科

B、微小DNA病毒科

C、微小RNA病毒科

D、小RNA病毒科

E、逆转录病毒科

解析:甲型肝炎病毒(HAV)属小RNA病毒科,无包膜,核心为单正股RNA。

45.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E)

A、肝脏

B、肠系膜小静脉

C、小肠

D、直肠、乙状

E、肠系膜下静脉

解析: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主要在肠系膜下静脉,雌虫产出的虫卵随血流到达肝脏、结肠,并在此沉淀。

46.人感染蛔虫是由于误食了(E)

A、成虫

B、未受精卵

C、蚴虫

D、受精虫卵

E、感染性虫卵

解析:受精虫卵要在外界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才能感染人,没有发育的虫卵不能感染人。

47.肝硬化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特征是(B)

A、出现阶梯状条带

B、出现β-γ桥

C、出现单峰

D、出现双峰

E、出现不均匀条带

解析:肝硬化患者常有多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升高,血清蛋白电泳可出现β-γ桥,及从β区到γ区连成一片难以分开,或者两区间仅见一浅凹,β-γ桥出现的原因是由于IgA增加所致,IgA在电泳上位于β区和γ区之间,使β区和γ区合成一片,出现了β-γ桥。

48.血中具有生理作用的钙是(E)

A、草酸钙

B、磷酸氢钙

C、羟磷灰石

D、氢氧化钙

E、离子钙

解析:血浆钙有三种不同形式:游离钙、蛋白结合钙以及阴离子(如磷酸根、柠檬酸根和碳酸氢根等)结合形成复合物,而发挥生理作用的主要是离子钙。

49.肝功能损伤对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小的是(B)

A、清蛋白

B、免疫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前清蛋白

解析: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分泌,受肝损伤影响较小。

50.CK是由2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产生的同工酶有(B)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解析:CK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组合成CK-BB、CK-MM、CK-MB三种同工酶。CK-BB只要存在于脑、前列腺等器官,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CK-MB则主要存在于心肌,正常人的血液中大部分是CK-MM,少量CK-MB,而CK-BB极少。

51.CK-MB主要存在于(B)

52.急性病毒性肝炎首选检测的酶是(A)

A、转氨酶

B、碱性磷酸酶

C、单胺氧化酶

D、乳酸脱氢酶

E、脯氨酸羟化酶

解析:转氨酶用于肝功能的评价敏感,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常升高,临床上常把转氨酶作为急性病毒性肝炎首选检测的酶。

53.关于室间质量评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室间质量评价是由实验室以外某个机构来进行的

B、没有进行室内质控的实验室不可以参加

C、室间质量评价为了提高实验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

D、室间质量评价可以代替室内质控

E、在我国,室间质量评价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和各省市临检中心组织实施

解析:我国室间质量评价是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和各省市临检中心组织,为了提高实验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由实验室以外某个机构来进行,没有进行室内质控的实验室不可以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可以代替室内质控的说法是错误的。

54.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A)

A、肠道pH

B、年龄

C、性别

D、食物中的钙量

E、肠蠕动加快

解析:钙在十二指肠吸收,肠管的pH可明显地影响钙的吸收,偏碱时减少钙的吸收,偏酸时促进钙的吸收。

55.胆红素在血液中运输时主要结合的血浆蛋白是(E)

A、γ球蛋白

B、α1球蛋白

C、β球蛋白

D、α2球蛋白

E、白蛋白

解析: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将衰老的和异常的红细胞吞噬,分解出红蛋白生成和释放游离胆红素,这种胆红素是非结合性的(未与葡萄糖酸等结合)为脂溶性的,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血液中与血浆白蛋白结合。

56.属于血糖正常性糖尿的情况是(D)

A、糖尿病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库欣综合征

D、家族性肾性糖尿

E、嗜铬细胞瘤

解析:家族性肾性糖尿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异常,肾脏阈值减低,血糖正常,尿糖阳性。

57.在进行OGTT时,下列结果有助糖尿病诊断的是(C)

A、餐后3小时血糖等于7mmol/L

B、餐后1小时血糖等于8mmol/L

C、餐后2小时血糖等于11.1mmol/L

D、餐后30分钟血糖等于8mmol/L

E、空腹血糖大于5.2mmol/L

58.室内质量控制的用途包括(D)

A、可以用来监测方法或者检测系统的准确性

B、可以进行实验室对自己的实验操作进行纠正

C、可以用来比较某一实验室的测定结果与靶值的差异

D、可以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

E、可以使实验室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解析:该题主要考室内质量控制的用途是可以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所以正确答案是D。

59.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的监测对肝硬化愈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是由于(E)

A、伴有腹水

B、伴有食管下端静脉破裂反复出血

C、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下降

D、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增加

E、肝硬化患者肝合成蛋白质功能低下

解析:肝脏几乎可合成除γ-球蛋白以外的所有血浆蛋白质,白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影响着蛋白的合成,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动态监测可及时反映肝脏的蛋白合成能力。

60.下列不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是(E)

A、急性感染

B、严重的组织损伤

C、严重的血管内溶血

D、急性中毒

E、伤寒

解析: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包括急性感染、炎症、组织损伤、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恶性肿瘤、急性中毒;伤寒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

61.血块收缩不佳见于(C)

A、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B、血小板增多症

C、血小板无力症

D、心肌梗死

E、血栓性疾病

解析:血块收缩试验反映血小板血块收缩能力,血小板无力症时血块收缩不佳。

62.导致DIC发生广泛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

A、大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被消耗

B、凝血因子结构异常

C、凝血酶原合成减少

D、血管壁广泛损伤

E、凝血因子功能异常

解析:DIC发生广泛出血是由于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消耗了大量血小板、凝血因子使凝血活性减低引起。

6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具有的特征性蛋白是(D)

A、白蛋白

B、T-H糖蛋白

C、免疫球蛋白

D、免疫球蛋白轻链

E、β球蛋白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轻链(B-J蛋白)。

64.下列关于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B)

A、细胞体积由小变大

B、核浆比例由大变小

C、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D、核仁由无到有

E、胞质颗粒从有到无

解析:在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体积由大变小;核染色质结构由疏松细致至紧密粗糙;核仁由有到无;胞质颗粒由无到有。

65.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毒是(D)

A、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B、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C、CMV

D、EB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解析: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毒是EB病毒。

66.缺铁性贫血发展过程中较早出现的是(A)

A、仅有贮存铁减少

B、血红蛋白减少

C、血清铁减少

D、红细胞减少

E、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解析:缺铁性贫血的分期临床缺铁分为三个阶段。①缺铁期:贮存铁下降,早期出现血清铁蛋白下降。②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贮存铁更进一步减少,铁蛋白减少,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和游离原卟啉升高,出现一般症状。③缺铁性贫血期:除上述特点外,尚有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并出现多个系统症状。

67.骨髓涂片中网状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等增多见于(C)

A、急性白血病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缺铁性贫血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与骨髓象特点为: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可有小细胞增多。骨髓涂片中网状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等均有增多。

68.正细胞正色素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哪期(C)

A、缺铁初期

B、缺铁潜伏期

C、早期缺铁性贫血

D、重度缺铁性贫血

解析:缺铁性贫血早期:当贮存铁消耗,血清铁开始下降,铁饱和度降至15%以下,骨髓幼红细胞可利用铁减少,红细胞生成受到限制,则呈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开始表现轻度贫血症状。

6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D)

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造血原料减少

D、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E、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增生减退,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容积比降低(小于0.34)。造血细胞减少(特别是巨核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加,并可见间质水肿、出血甚至液性脂肪坏死。骨髓活检对再障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7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具有的特征性蛋白是(D)

7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E)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霍奇金病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霍奇金病的特点。

72.形成管型的基质主要是(E)

A、α-微球蛋白

B、β2-微球蛋白

C、黏蛋白

D、核蛋白

E、T-H蛋白

解析:T-H蛋白是形成管型的基质。

73.全血细胞计数时,白细胞中的粒细胞主要来自(D)

A、分裂池

B、成熟池

C、贮备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

解析:全血细胞计数时,白细胞中的粒细胞主要来自循环池。

74.反映胎儿肺成熟度的试验是(A)

A、羊水泡沫试验

B、羊水肌酐检测

C、羊水胆红素检测

D、羊水淀粉酶检测

E、羊水葡萄糖检测

解析:磷脂酰胆碱与鞘磷脂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观察胎儿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羊水泡沫试验、薄层层析色谱法、警脂酰胆碱与鞘磷脂(PC/S)比值、磷脂酰甘油作为评估指标。

75.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最好选用的防腐剂是(A)

A、甲苯

B、甲醛

C、浓盐酸

D、麝香草酚

E、苯酚

解析: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最好选用的防腐剂是甲苯。

76.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程度的指标是(A)

A、RDW

B、Hct

C、MCV

D、MCH

E、MCHC

解析:RDW代表细胞大小不等程度的指标。

77.尿糖定性检测最适宜的尿标本是(C)

A、晨尿

B、首次晨尿

C、餐后2小时尿

D、随机尿

E、计时尿

解析:餐后2小时尿常用于病理性糖尿、蛋白尿、尿胆原检测。

78.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中常可见下列改变,但除外(E)

A、嗜碱性红细胞

B、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增多

D、有核红细胞

E、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解析:红细胞缗钱状排列是由于血浆中出现大量异常蛋白所致,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时不见。

79.肾小球性蛋白尿尿中主要增加的蛋白是(D)

A、纤维蛋白原

B、Ig

C、本周蛋白

D、白蛋白

E、β2-微球蛋白

解析:肾小球受损主要影响的是白蛋白。

80.粪便检查,可作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诊断指标的细胞是(D)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上皮细胞

D、大吞噬细胞

E、红细胞

解析:在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到较多的吞嗤细胞。吞嗤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依据,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偶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81.卵磷脂小体减少常见于(C)

82.有关线索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83.下列不是精液检查目的的是(C)

A、法医学鉴定

B、不孕症研究

C、睾丸癌

D、人工授精筛选出优质精子

E、精子质量的评定

解析:精液检查的目的:①评价男性生育功能,用于观测生育力、鉴别不育原因或检测生育力的变化。②计划生育和科研,如输精管结扎术后的疗效观察和避孕药物的药效观察等。③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如淋病、结核等。④为精子库或人工授精筛选出优质精子。⑤法医学鉴定。

84.脑脊液静置1~2小时内呈块状凝固见于(A)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蛛网膜下腔梗阻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脑脊髓梅毒

解析:①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CSF在抽取后1~2小时内形成明显的凝块或沉淀。②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CSF静置12~24小时表面形成纤细的膜状物。③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常呈现黄色肢冻状。

85.肝细胞性黄疸见于(C)

A、胆管结石

B、胆管癌

C、急性黄疸性肝炎

D、胰头癌

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解析:肝细胞性黄疸如黄疸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毛细胆管阻塞使结合胆红素随胆汁分泌受阻,逆流入血从尿中排出。

86.关于肌红蛋白尿,不正确的说法是(D)

A、肌红蛋白在正常人尿中含量甚微

B、心肌发生严重损伤时,肌红蛋白检査呈阳性

C、骨骼肌发生严重损伤时,肌红蛋白检查呈阳性

D、肌红蛋白尿镜检时可见大量红细胞

E、肌红蛋白尿呈粉红色

解析:肌红蛋白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正常人尿中含量甚微,故不能从尿中检出。当机体心肌或骨骼肌组织发生严重损伤时,血浆Mb增高,经肾排泄,使尿液呈粉红色。

87.酒精消毒最有效的浓度是(D)

A、100%

B、95%

C、85%

D、75%

E、50%

解析:酒精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如果使用高浓度酒精,对细菌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了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能力。75%的酒精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酒精浓度低于75%时,也会影响杀菌能力。酒精杀菌消毒能力的强弱与其浓度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过高或过低都不行,效果最好的是75%。

88.HD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C)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蚊叮咬

E、蜱叮咬

89.不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微生物是(D)

A、解脲脲原体

B、人型支原体

C、生殖器支原体

D、肺炎衣原体

E、沙眼衣原体

解析:肺炎衣原体主要引起肺炎,注意沙眼衣原体的沙眼生物亚种不仅可引起眼部感染,还可引起经性接触传播的非淋菌性尿道炎,不要误选。

90.细菌L型的形成与下列结构有关的是(C)

A、中介体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E、核质

解析:L型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壁缺陷型。

“肿瘤标志物与肿瘤早期诊断”专题组稿通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代谢疾病”专题组稿通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肾损伤”专题组稿通知

《检验医学那些事儿》长期征文中,最高支付稿费1000元!(点击查看)

THE END
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的直接原因()E.DIC与凝血功能障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哪项不是肺出血的处置措施() A.正压机械通气 B.有感染者抗感染治疗 C.改善循环功能、防止DIC D.鼻导管吸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诸因素中哪项是引起DIC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 A.纤维蛋白原减少 https://www.xilvlaw.com/souti/zhiye/jql3257h.html
2.DIC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DIC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 B.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C.各种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D.溶酶体释放蛋白水解酶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多项选择题 休克时肺组织的改变是() A...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2801790.html
3.历年真题病理学总论试题10、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A、肥大 B、增生 C、萎缩 D、变性 E、化生 11、有一患者长期饮酒,而后出现肝区 疼痛,该病人肝脏的主要病变可能是哪一项 A、肝细胞嗜酸性变 B、肝细胞脂肪变性 C、肝窦内皮增生 D、肝细胞水样变性 E、肝小动脉透明变性 ...http://cabird.net/xbfz/nxjb/zhuzhidanake/2020/0113/7364.html
4.急诊医学(医学高级):急诊医学综合题库(强化练习)考试题库13、单项选择题 DIC患者出血与下列哪一项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A.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B.凝血因子激活障碍 C.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D.抗凝物质增多 E.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点击查看答案 14、多项选择题 73岁,男性患者,呼吸急促半天入院,常规CT扫描如图所示,请选择正确的描述和诊断结果() A.冠状动脉壁可见致密钙化影,以右...http://www.91exam.org/exam/87-1058/1058741.html
1.下列哪项因素不是直接引起DIC出血的原因下列哪项因素不是直接引起DIC出血的原因 [单项选择题]下列哪项因素不是直接引起DIC出血的原因 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B.血小板大量消耗 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 D.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E.凝血因子与抗凝血因子之间的失衡https://www.ehafo.com/question-140787
2.2017临床执业医师基础巩固试题引起化脓性腹膜炎的细菌主要是胃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厌氧拟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一般都是混合性感染,故毒性较强。 【该题针对“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知识点进行考核】 37、下列那项不是直接引起DIC出血的原因 A、微循环障碍 ...https://www.oh100.com/kaoshi/yishi/tiku/294864.html
3.血液科学生出科考试题(全文)7、关于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一项是对的? A.常见青年女性 B.病前1~3周常有服药史 C.出血往往较轻 D.病程常呈自限性 E.常见脑出血死亡 8、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其实验室检查有下述改变,但除了 A.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 B.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C.纤维蛋白原进行性减少 D.优球蛋白溶解时...https://www.99xueshu.com/w/wiomr6muzpig.html
4.自考病理生理学思考题真题及答案15、下列哪项是DIC的直接原因 A、血液高凝状态 B、肝功能障碍 C、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D、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抑制 16、下述哪项功能障碍不可能是DIC引起的?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黄疸及肝功能障碍 C、席汉综合症 D、再生障碍性贫血 17、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https://www.sczikao.com.cn/beikao/a43213.html
5.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DIC的有关理论()[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 ) A. 网织红细胞减少 B. 全血细胞减少 C. 一般无肝、脾肿大 D. 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成熟障碍 E.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出现自发性出血斑点的主要原因是 A. 血小板不能聚集成团 B. 血小板不能释放足...http://m.51kaos.com/show/ro3953.html
6.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备考题及答案(11).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点下列哪项不妥: A.起病方式 B.进展快慢C.病程长短 D.预后状况 E.疾病原因 (1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应首选: A.免疫抑制剂 B.骨髓移植 C.雄激素 D.支持治疗 E.控制感染 (13).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https://www.yjbys.com/edu/jianyanjishi_shi/176829.html
7.外科护理学(通用6篇)休克抑制期,若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消化性出血,表示病情发展至DIC期,休克抑制期中度 脉搏100-120次/分,收缩压90-70mmHg,脉压小,失血量20-40%(800-1600ml)休克抑制期 重度 脉搏细弱或摸不到,收缩压小于70mmHg,失血量大于40%(1600ml)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中心静脉压(CVP)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排量下降造成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uj8qol2.html
8.昆明理工大学考研628西医综合真题回顾!2021A卷C.一个密码子可代表不止一种氨基酸 D.每个tRNA的反密码子只能识别一个密码子 43.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结节具有完整包膜 B.滤泡上皮有乳头状增生者癌变率高 C.结节大小、数目不等 D.结节内常有出血、坏死、纤维化 E.部分滤泡增生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557464.html
9.专升本医学综合模拟试卷2成人高考10. 睾丸的主要功能是 A.产生精子 B.产生精液 C.产生精液与精子 D.产生精液与分泌男性激素 E.产生精子与分泌男性激素 11. 下列哪项不是输卵管的分部 A.子宫部 B.输卵管漏斗 C.输卵管壶腹 D.输卵管伞 E.输卵管峡 12. 不参与心传导系统组成的是 https://www.xuesai.cn/chengkao/67134.html
10.2019年专升本《生理病理解剖学》考试真题汇编病理学部分D、肿瘤对机体的影响是判断良恶性的主要依据 17、下列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二尖瓣 B、疣状心内膜炎赘生物不易脱落 C、风湿性心肌炎可导致心肌纤维化 D、风湿性心外膜炎可导致心包粘连 18、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https://www.educity.cn/zhuanjieben/319625.html
11.2011年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模拟试题(二)3.下列哪一项为外源性哮喘的临床表现 A.过敏原皮试明性 B.IgE正常 C.多发于老年 D.间歇性发作 E.嗜酸粒细胞正常 4.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见死因是 A.多脏器功能衰竭 B.DIC C.肺水肿 D.自发性气胸 E.纵隔气肿 5.最常见的肺炎类型是 A.细菌性肺炎 ...https://www.unjs.com/zige/yishikaoshi/20101215203518_516450.html
12.2016年护士人机考试部分试题及答案备考之路临床执业医师(提醒:人机考试是采取在总题库中随机抽题,考生所拿到的试题都不会相同,仅供参考!) 1.恶性肿瘤化学疗法护理,下列哪一项不恰当 A.使用抗癌药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血象 B.抗癌药配制药时应核对无误,注意个人防护 C.给药途径有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 https://www.jinyingjie.com/linchuang/dongtai/detail-3505-1.html
13.急救医学习题集复习资料题库以下哪个原因不会引起气道不通畅113、地震损伤中,下列哪一个发生率最高?(D) A、软组织挫伤 B、肝挫裂伤 C、颅内出血 D、骨折 114、经口气管插管应用时间一般不超过:(B) A、24h B、72h C、1周 D、1月 115、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突然出现全身发绀,SpO2下降至30~40%,下列哪个原因可能性最大? (C)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817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