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过敏性休克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抢救管理凝血血小板dic

作者:林凤、汪润北京世纪坛医院麻醉科

病例介绍

患者,男,65岁,身高:169cm,体重:60kg,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0年”于8.26日入院。

(一)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脑卒中史,有高脂血症,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1月前因肱骨外伤骨折手术史,9月前因结肠息肉于我院内镜下行结肠黏膜剥除术(EMR),1年前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我院性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二)体格检查:神清,右臂制动体位,心肺听诊无殊

(三)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RBC4.31x1012/LHb131g/LHCT0.392%(0.4-0.5)PLT211×109/L;血生化:Glu6.17mmol/L(3.9-6.1)K+4.18mmol/LALT33u/lAST18u/l白蛋白42.8g/l甘油三酯3.97(<1.7)mmol/LCr64μmol/LBUN6.67mmol/L;凝血:PT11.1sAPTT28.3sINR1.01FIB2.57g/lFDP3.32ug/mlPTA106%TT15.8s;其他心肌酶谱、NT-proBNP等均无特殊

(四)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心电图:1.窦性心律2.正常范围心电图

胸部CT:1.双肺微小结节,主动脉钙化

心脏超声:1.主动脉瓣钙化2.EF:68%

(五)术前诊断及手术预案

术前诊断

前列腺结节

高脂血症

肱骨骨折(术后)

结肠息肉(术后)

阑尾切术术后

(六)手术预案拟静脉全麻下8.27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8.27日17:30患者带气管导管转入SICU,仍有循环不稳定,IBp110-120/70-80mmHg,HR:115bpm,持续泵注去氧肾上腺素,查体:双眼球结膜水肿,口唇及全身肿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HR115bpm,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软,可闻及肠鸣音,皮肤花斑,双下肢肿。SICU考虑患者目前处于休克状态,休克原因过敏性休克可能性大。

过床后患者意识恢复,能与人交流,但考虑患者过敏性休克炎性反应高峰期,气道粘膜水肿,决定继续镇静暂不予拔出气管导管。

化验结果回报:肝功:白蛋白25g/l↓↓;血常规大致正常;凝血结果:PT>320s,Fib<0.35g/l,APTT>400s,TT>300s,D-二聚体60548ng/ml,床旁心脏超声: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F60%,床旁胸腹腔超声未见明显液性暗区。

双下肢超声:右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低血压、低蛋白血症,全身性水肿及血液浓缩,考虑过敏性休克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凝血结果提示: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继发性纤溶亢进,DIC可能。予输注400ml血浆,4g纤维蛋白原纠正凝血。其余治疗措施:

①予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镇静。

②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维持血压。艾洛控制心率,硝酸异山梨酯扩冠。

③给予甲强龙、葡萄糖酸钙抗过敏。

④经呼吸机吸入SAMA+SABA+ICS解痉、降低气道高敏感性,缓解气道水肿。予氨溴索并机械辅助排痰。

⑤液体治疗:白蛋白6支入1500ml乐加扩容并维持胶体渗透压。给予氯化钾1支泵入补钾,碳酸氢钠250ml纠酸。

⑥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

从血气分析也可以看出:经过SICU一系列处理,尤其经气道肾上腺素的使用,患者的PCO2分压明显下降。

8.28入ICU次日上午,患者氧合、循环逐渐稳定,暂停镇静、镇痛药物后神志恢复清楚、咳嗽反射正常,凝血结果:D-二聚体:28695ng/ml,PT:15s,FIB:2.08g/l,APTT:32sTT:16.2s.

通过SBT后,拔出气管导管,序贯以HFNC,氧合良好。

余继续美罗培南抗感染,SAMA+SABA+ICS治疗。氨溴索化痰。奥美拉唑抑酸。补钙+甲强龙抗过敏,及给予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甘油磷酸钠营养支持。

其余结果回报:白蛋白:35.9g/l,血色素下降至113g/l,血小板下降至109*10^9/l,符合DIC消耗。

入ICU第二天,患者病情稳定,鼻导管吸氧未见明显呼吸困难,未诉特殊不适,HR64bpm,BP115/84mmHg,SPO2:100%,予转回普通病房。在普通病房继续SAMA+SABA+ICS,氨溴索化痰,抗感染,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bid,给予升血小板针一次,观察3天后,出院。

D二聚体变化趋势图

肌钙蛋白I变化趋势图

NT-proBNP变化趋势图

血色素变化趋势图

血小板变化趋势图

白蛋白变化趋势图

讨论问题:

1-诊断是否成立,倾向什么过敏

2-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机制与治疗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治疗原则:治疗原发病、液体复苏、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心肺支持和肾替代。

用两张图解释整个病理生理过程

血管内皮不仅是一层单层细胞,细胞表面还有一层黏黏糊糊如头发一样凝胶状物质即:内皮细胞多糖包被(糖萼),其和细胞间隙蛋白共同组成内皮细胞屏障

生理作用:阻止大分子物质外渗,调节水平衡,调节血浆胶体渗透压。

内皮上面有抗凝血酶III,所以内皮损伤会有凝血病;内皮上还有抗氧化应激--SOD抗氧化酶;血管弹性--NO酶;炎性反应过度(如过敏反应)造成多糖包被脱落损伤、间隙蛋白损伤,内皮损伤后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液粘度增高,血细胞聚集、血管内皮抗凝活性减弱,并促进血小板聚集,粘附。

已经脱落的糖萼层怎么恢复正常呢,白蛋白、血浆、糖皮质激素、肝素类药物保护多糖包被作用。

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与糖萼结合,有助于稳定糖萼层。白蛋白的功能尤为重要,因为它对血浆胶体渗透压(以及其他通常无法测量的分子)有贡献

SICU是按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治疗原则:5%的乐加白蛋白溶液(俗称蛋白水)维持住胶体渗透压,稳定住炎症破坏脱落的内皮多糖包被层。并经气管应用肾上腺素,解除气道梗阻,静脉泵注肾上腺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以说CLS的诊断和治疗改变了患者的预后)

小结

1、过敏性休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支气管痉挛,皮肤表现、粘膜表现,循环表现,呼吸表现等。尽早应用肾上腺素,可多次、连续给药。

2、CLS可为过敏性休克一种表型,或继发于严重过敏性休克,识别CLS的发生,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3、DIC是严重休克的必经之路,休克、酸中毒及缺氧状态等是导致或促发DIC的重要因素,积极消除这些诱发因素,及对症治疗,可以预防或阻止DIC发生、发展,为人体正常凝血-抗凝血平衡恢复创造条件。

(作者:邓硕、曾吴刚、俊赵薇、宋海波)

(作者:新青年麻醉论坛)

3.

4.

(作者: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王君;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柴彬)

5

(作者: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廖余红)

1.欢迎同行原创投稿,稿酬200元/篇

2.投稿>3篇以上,优先加入新青年高级技术群

3.投稿10篇以上成为新青年特约撰稿专家,获得新青年终身VIP

THE END
1.病生B.代偿性DIC C.慢性DIC D.急性DIC E.DIC晚期 * 16.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时,容易诱发DIC的原因是: A.循环血液中凝血抑制物减少; B.循环血液中促凝物质生成增加; C.循环血液中促凝物质清除减少; D.大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E.血液呈高凝状态。 * 17.DIC晚期发生明显出血时,体内: A.凝血系统被激活; B...https://www.wjx.cn/m/94258455.aspx
2.急诊医学(医学高级):危重症抢救题库考点(题库版)考试题库4、单项选择题 一个羊水栓塞的患者出现:血小板计数<100×10/L,纤维蛋白原>2.0~4.0g/L,PT及TT比正常值延长3s,优球蛋白溶解试验>2h,全身性出血不明显。该患者可诊断为() A.DIC的中期 B.DIC的晚期 C.纤维蛋白原增多症 D.纤溶期 E.DIC的早期 点击查看答案 5、单项选择题 正常人生理死腔的通气占肺通气量...http://www.91exam.org/exam/87-1049/1049852.html
3.DIC发生出血的原因是()过度代偿型DIC的特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DIC出血最主要的因素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DIC的发展过程可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应用6-氨基己酸促进DIC的机制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DIC患者发生出血时的治疗原则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https://m.ppkao.com/wangke/daan/a53f2177e47d416094bce03abba49e21
1.凝血功能异常将导致多种问题医生提醒:做好凝血功能检查当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时,血液会呈现高凝或低凝的状态。如果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就比较容易发生血栓,如果血液长期处于低凝状态就比较容易导致出血,比如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容易淤青等。 要判断身体内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刘珍琼表示,主要通过检测血液凝固的时间来进行评估,也就是凝血功能检查。https://jk.jxcn.cn/system/2024/11/25/020709402.shtml
2.dic晚期出血的原因权威文章dic晚期出血的原因 DIC一般指的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晚期出血多考虑和感染有关,但也不排除是大面积烧伤、败血症、脓毒症、白血病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感染:如果受到细菌感染,血管内的皮细胞受损,可能会释放大量的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后,形成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https://www.cndzys.com/ylcore/fine/152766.html
3.DIC病人晚期出血的原因【单选题】DIC患者晚期出血的原因( ) A. 凝血系统被激活 B. 纤溶系统被激活 C. 凝血和纤溶系统同时被激活 D. 凝血系统活性>纤溶系统活性 E. 纤溶系统活性>凝血系统活性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宫环出血临床辨证可分为 A. 瘀热互结证 B. 气虚血瘀证 C. 肝郁血瘀证 D. 痰热互结...https://www.shuashuati.com/ti/7b465e7e191c4a15a6c0fc963bb73249.html?fm=bde6af57c0865b0bcb3b7feb171bae8dc4
4.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生理学试题:第九章18. 下列诸因素中哪项是引起DIC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 A.血管通透性增加 B.血小板减少 C.继发性纤溶亢进 D.纤维蛋白原减少 E.凝血酶减少 [答案]: C 19. 下列哪项因素不是直接引起DIC出血的原因? 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B.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 C.血小板大量消耗 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 E.继发性纤溶亢...https://www.examw.com/linchuang/moniti/421526/
5.2017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妊娠生理》预习题及答案8与产后出血无关的有:E A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B 滞产 C 双胎 D 多次刮宫 E 早产 9初产妇,孕40周,产前无痛性阴道流血三次,自然分娩,胎盘娩出后阴道流血500ml,检查胎盘完整,胎膜破口距胎盘边缘4cm,此产妇出血的原因最大可能是下列哪一项?C A 胎盘早剥 ...https://www.yjbys.com/edu/fuchankezhuzhiyishi/193902.html
6.内科学问答题总结使用指征:①DIC早期(高凝期)②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呈进行性下降,微血管栓塞表现(如器官功能衰竭)明显患者 ③消耗性低凝期,但病因短期内不能去除者,在补充凝血因子情况下使用。 下列情况慎用:①手术后或损伤创面未经良好止血者 ②近期有大咯血的结核病或有大量出血之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③蛇毒致DIC ④DIC晚期患者多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12hl67g.html
7.什么是产后出血并发DIC..寻医问药网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产后宫缩乏力,软产道的损伤,胎盘的问题和凝血功能障碍四个原因.DIC是指某些致病...https://club.xywy.com/wenda/97882946.htm
8.2017临床执业医师基础巩固试题37、下列那项不是直接引起DIC出血的原因 A、微循环障碍 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血小板大量减少 D、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 E、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引起出血的原因有凝血因子大量消耗、血小板大量减少、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 https://www.oh100.com/kaoshi/yishi/tiku/294864.html
9.西医诊断学重点总结精8、呕血:上消化道疾病(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排出。常见原因: ① 食管疾病,如食管癌 ②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 ③肝,胆,胰的疾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116289_946564823.html
10.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1、第一节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一、 组织或细胞损伤组织或细胞损伤引起 DIC的机制【重点】大手术、外伤、感染、产科意外(胎盘早剥,宫内死胎,羊水栓塞)、恶性肿瘤或实质性脏器坏死等情况下,损伤组织或细胞表面暴露出组织因子并释放入血,凝血因子口通过Ca2冉组织因子形成复合物同时因子口被激活为活化的wao vna-TF复合...https://m.renrendoc.com/paper/17573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