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A.饮食的成分
B.饮食的的数量
D.进食的速度
A.5~7时
B.6~8时
C.7~9时
D.8~-10时
3.考虑到体位和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静脉血液标本最好于起床后()
A.1小时内采集B2小时内采集C.3小时内采集D.4小时内采集
4.考虑到体位和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门诊病人应()
A.静坐5分钟以后再采血
B.静坐10分钟以后再采血
C.静坐15分钟以后再采血
D.静坐30分钟以后再采血
A.6小时以后
B.8小时以后
C.10小时以后
D.12小时以后
6.血糖测定采血用的真空采血管帽颜色是()
A.紫色
B.蓝色
C.绿色
D.灰色
1.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见于()
A.溶血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急性失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阑尾炎等急性化脓性感染者,外周血()
A.中性粒细胞增多
B.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C.淋巴细胞增多
D.单核细胞增多
3.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外周血(b)
D.单核细胞增多4风疹、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性疾病者,外周血()A.中性粒细胞增多B.嗜酸性粒细胞增多C.淋巴细胞增多D.单核细细胞增多
5,外周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为(C)
A.急性感染B急性溶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脾切除
A.严重肝病
B.DIC早期
C.心肌梗死
D.脑血栓形成
B.DIC晚期
C.纤溶亢进
D.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1.尿液蛋白质定量检查要求送检的尿液标本为()
A.任何时段随意排出的尿液
B.晨起后第一次尿
C.24小时尿液
D.餐后2小时留取的尿液2.尿液酸度升高见于()
A代谢酸中毒B.化谢碱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肾小管酸中毒
3.正常人的尿比密为()
A.1.005~1.010
B.1.015-1,025
C.1.025-1.035
D.1.003~1.030
4.新鲜尿液有氨臭味提示()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慢性膀胱炎
C.有机磷杀虫剂中毒
D.苯丙酮尿症
5.尿中出现红细胞管型常见于()
A.急性肾孟肾炎B急性肾小球肾炎C急性肾小管坏死D.间质性肾炎6属于病理性结晶的是()
A.磷酸盐结晶B尿酸结晶C草酸钙结晶D.胆红素结晶
7.键康人尿液中偶见的管型是()
A.透明管型
B.红细胞管型
C.颗粒管型
D.蜡样管型
8用于筛查尿路感染的试验是()
A.尿蛋白质测定
B.尿胆原测定
C.尿隐血试验
D.尿亚硝酸盐测定
9.镜下血尿是指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超过()
A1个B.3个C.5个D.7个
10.24小时尿蛋白质定量阳性是指24小时尿蛋白达()
A.50mg
B.100mg
C.150mg
D.200mg
11.正常人粪便中不含有()
A.吞噬细胞B白细胞C.淀粉颗粒D.脂肪颗粒
12.柏油样便见于()
A.肛裂B上消化道出血C直肠息肉D.结肠肿瘤
13.霍乱或副霍乱病人的粪便呈()
A.柏油样
B.稀汁样
C.白陶土样
D.米泔样
14.粪便显微镜检査见有大量白细胞常见于()
A.过敏性肠炎B阿米巴痢疾C.细菌性痢疾D.直肠癌
15.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果酱样的粪便见于()
A.阿米巴痢疾
B.细菌性痢疾
C.溃疡性结肠炎
D.痔疮
16.以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多呈鲜血状分便见于()
A.阿米巴痢疾B细菌性痢疾C.溃疡性结肠炎D.痔疮
17.脑脊液标本于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一不超过()
A.1小时B1.5小时C.2小时D.2.5小时
18.红色均匀一致的脑液最常见于()
A.化脓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模炎
C病毒性脑炎D.蛛同膜下腔出血
19.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明显降低,见于()
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
D.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20.脑脊液中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见于()
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D.蛛网膜下腔出血
21.脑脊液中细胞数轻度增高,以淋巴为主,见于()
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
22.正常脑脊液中无()
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
23.浆膜腔积液标本于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
A.0.5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24.胸腔积液呈深黄色脓样,多见于()
A结核菌感染
B化脓性细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铜绿假单胞菌惑染
25.乳白色胸腔积液,多见于()
C上腔静脉阻基
D淋巴管阻塞26.浆膜腔积液微浑、呈云雾状,多见于()
C真菌感染
D病毒感染
27.癌性渗出液细胞分类检查可见()
A中性粒细胞增多
B.淋巴细胞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三)单项选择题
1.采集心肌酶学测定的标本时应特别注意的是(C)
A.必须采用黄色管帽真空采血管
B.空腹采血c.避免溶血D避免精神紧张2临床实践中,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不采用下列哪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