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烟灰缸。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技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烟灰缸只是起到容纳烟灰及烟头的功能,对于灭火及清洁完全依赖人们的手动处理,且安全性能不高,常见问题有烟灰缸落地损坏、火灾的一起及清理不及时烟灰的洒落等一系列问题,而公共吸烟区域大都是采用常规烟灰缸,整个环境比较污浊,熄灭烟的手段单一,大都是吸烟者主动掐灭烟头,而且烟灰缸不便于清洗,而烟头经常泡在水中,会絮败,过多则不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烟灰缸,包括烟灰缸体,所述的烟灰缸体的上端活动连接着载灰盘,所述的烟灰缸体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载烟盘,所述的烟灰缸体的内壁上部一侧设有滚动钢网,所述的烟灰缸体的内壁上端设有多组烟雾报警器,所述的烟灰缸体的内壁上设有多组喷水头,所述的烟灰缸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的载灰盘包括有锥形状筒体,所述的锥形状筒体的底部连接有圆盘,所述的锥形状筒体与圆盘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圆盘上设有多组支架,多组所述的支架的顶部连接有挂圈,抽烟者可见抽完的烟从锥形状筒体与圆盘之间的间隙送入到烟灰缸体的内部进行熄灭,同时挂圈可便于抽烟者弹烟灰,同时可便于盛放纸质水杯,保证多种熄灭烟蒂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的圆盘的底部下表面设有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烟头是否熄灭。
优选地,所述的载烟盘包括有活动载烟托体、过滤钢网,所述的载烟托体与烟灰缸体活动连接,过滤钢网活动卡接在载烟托体上,载烟托体的底部与烟灰缸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滚动钢网包括有弧形钢网、固定边,所述的弧形钢网上开设有多组栅格,便于烟头滚落,同时便于烟头分散落入到载烟盘上。
优选地,所述的烟灰缸体为中空结构,保证水能够通过烟灰缸体的进水口并通过喷水头对烟进行熄灭。
优选地,所述的烟灰缸体为锥形状,所述的烟灰缸体的底盖与烟灰缸体活动连接,便于对烟灰缸进行清洗。
优选地,所述的排水口连接有下水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烟灰缸位置,在使用时,当有人将烟头扔进烟灰缸内时,烟头还会继续向上冒烟,此时通过烟雾传感器接收到烟雾信号,将信号传送到单片机内,由单片机控制喷水头动作喷水,将烟头浇灭,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烟头熄灭后自动停水,水从安装在烟灰缸下方的下水管流走,在清扫时,可将载灰盘上的烟灰直接倒入烟灰缸体内,而且可抽出载烟盘,便于将载烟盘上的烟头及时清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保证多种灭烟方式,使用方便能很好的避免火灾的发生,保证人身安全,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智能烟灰缸,包括烟灰缸体1,所述的烟灰缸体1的上端活动连接着载灰盘2,所述的烟灰缸体1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载烟盘3,所述的烟灰缸体1的内壁上部一侧设有滚动钢网4,所述的烟灰缸体1的内壁上端设有多组烟雾报警器5,所述的烟灰缸体1的内壁上设有多组喷水头6,所述的烟灰缸体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7。
优选地,所述的载灰盘2包括有锥形状筒体21,所述的锥形状筒体21的底部连接有圆盘22,所述的锥形状筒体21与圆盘2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圆盘22上设有多组支架23,多组所述的支架23的顶部连接有挂圈24,抽烟者可见抽完的烟从锥形状筒体21与圆盘22之间的间隙送入到烟灰缸体1的内部进行熄灭,同时挂圈24可便于抽烟者弹烟灰,同时可便于盛放纸质水杯,保证多种熄灭烟蒂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的圆盘22的底部下表面设有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烟头是否熄灭。
优选地,所述的载烟盘3包括有活动载烟托体31、过滤钢网32,所述的载烟托体31与烟灰缸体1活动连接,过滤钢网32活动卡接在载烟托体31上,载烟托体31的底部与烟灰缸体1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滚动钢网4包括有弧形钢网41、固定边42,所述的弧形钢网4上开设有多组栅格43,便于烟头滚落,同时便于烟头分散落入到载烟盘3上。
优选地,所述的烟灰缸体1为中空结构,保证水能够通过烟灰缸体1的进水口并通过喷水头6对烟进行熄灭。
优选地,所述的烟灰缸体1为锥形状,所述的烟灰缸体1的底盖与烟灰缸体1活动连接,便于对烟灰缸进行清洗。
优选地,所述的排水口7连接有下水管。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