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专家支招:遮蔽狗的眼睛、勒住狗的脖子,或击打狗的耳朵和眼睛一带
近日,成都女童遭烈犬撕咬事件牵动人心。今年以来,“碍于邻居面子不带孩子打疫苗,儿子狂犬病病发”“女子摸路边的松狮犬,脸部被咬毁容”等新闻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孩子被狗咬住,该怎么快速摆脱?狂犬病十日观察法靠谱吗?哪些是狂犬病的常见误区?记者采访了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专家。
被狗咬着不松口怎么办?
10月16日8时许,四川成都一幼儿被没拴绳的罗威纳犬撕咬,监控视频中的撕咬过程看得人惊心动魄:黑犬先是在楼栋门口不停地徘徊;看到幼儿和女子出现,黑犬逐渐靠拢,扑向小女孩,死死咬住孩子的肢体;旁边的母亲和保洁员不断拖拽、拉扯,脚踹和敲打黑犬,依然无济于事。
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综合病房副主任医师曹建设介绍,据统计,在所有被狗咬伤的人当中,大约三分之一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现流浪狗或不牵绳的狗时,应该保护好身边的孩子。”曹建设说,狗爱袭击小孩,首先是动物的本性,欺弱怕强;其次可能是它们以平行视线为参考,小孩身高比较矮,自然被认为是弱小的。所以,在众多流浪狗袭击事件里,受害者多为身材比较娇小的女性及小孩。
温驯的狗也不能保证不会咬人,如何才能避免被狗追咬呢?不要随意触摸和逗弄它们,狗睡觉、进食、看护幼崽时不要打扰;远离拴着及栅栏后面的狗;如果遇到陌生的狗,保持冷静,不要与其对视,也不要迅速跑开,眼睛盯着地面,缓慢移动,逐渐离开;避免高声尖叫,应用较低沉、平稳的声音向周边的人求助,减少被狗攻击的可能性;如遇疯狗攻击,蜷起身体,保护头面部。
万一被狗咬着不松口时,要沉着应对:用厚衣物等遮蔽狗的眼睛;借助皮带、绳子、项圈等物品勒住狗的脖子,令其无法呼吸;用棍子、石块等用力击打狗的耳朵和眼睛一带。
被狗咬伤后如果离医院近,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如果离医院远,应先用肥皂和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迅速前往医院就诊。
什么情况下必须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日常生活中,除被猫狗咬伤或抓伤外,被一些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食肉动物、蝙蝠等抓伤、咬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都需要尽快(24小时内,越早越好)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遵医嘱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达到III级暴露仍放弃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即便全程接种疫苗,仍会有狂犬病发病风险。”曹建设强调,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应尽早使用,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刻使用。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内均可使用。
如何判定狂犬病暴露等级呢?今年9月16日发布的2023年版《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根据接触方式把狂犬病暴露等级分为3级: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
判定为I级暴露者,一般无感染风险,清洗暴露部位即可,无需进行医学处置;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的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狂犬病疫苗。